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58272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86325.0

申请日:

2016.11.09

公开号:

CN106702850A

公开日:

2017.05.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11/26申请日:20161109|||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1/26; E01C7/32

主分类号:

E01C11/26

申请人:

刘涛; 姜屹峰; 李达; 娄强; 何春林

发明人:

刘涛; 姜屹峰; 李达; 娄强; 何春林

地址: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翠桥西街工程处新楼4单元61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及其施工方法,路面结实耐用,安全系数高,维护成本低。本发明通过在普通道路的面层和基层间加装发热层,使得冬季在雨雪到来之前或到来之时对路面进行加热,有效避免了路面因气温过低使得雨雪结冰,影响交通,造成安全隐患,并节省了去除冰雪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通过在水泥混凝土中间隔铺设发热膜,一方面节省了发热膜的使用数量,另一方面使得防水层能和发热层的水泥混凝土很好的粘合,而不会因为发热膜造成道路上下层分离,影响了防冻路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沥青混凝土面层,其厚度为20-30厘米;
防水层,其位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之下;所述防水层由聚氨酯涂料喷涂而成,厚度为
0.4-0.5毫米;
发热层,其位于所述防水层之下,厚度为8-10厘米,所述发热层在水泥混凝土中铺设多
个宽度为0.5-1米,厚度为0.8-1毫米的片状发热膜;所述发热膜以纵横交错的方式间隔排
列,以构成网状的发热膜层;所述水泥混凝土由水、水泥、砂和石子混合而成,构成所述水泥
混凝土的各组分的重量比为:0.32:1:0.85:2.28;另外,所述发热层中每10块所述发热膜串
联为1个发热膜组,所述发热膜组间并联,每1发热膜组中安装1个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
设置于所述发热膜组的中心位置,且所述感温探头在所述发热膜上方,并与所述发热膜保
持3-6厘米的距离;
隔热层,其位于所述发热层的下方,厚度为4-6厘米;所述隔热层由现场浇筑发泡水泥
形成;
基层,其位于所述隔热层的下方,厚度为15-20厘米,所述基层由水泥和各种碎石混合
料混合铺设压实而成,所述水泥和碎石混合料的重量比为:1:0.04;
垫层,其位于所述基层的下方,厚度为12-18厘米,所述垫层由水泥,碎石和石灰煤渣混
合铺设压实而成,所述水泥,碎石和石灰煤渣的重量比为:1:3.7: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为边长为0.5-
1米的正方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间设置有套
管,连接发热膜的导线穿设在所述套管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探头外设有金属
网状罩,以使所述感温探头不受水泥混凝土包裹;所述感温探头的线路穿设于硬质套管内
连接至路面外的温控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膜由充电蓄电池
供给电源,所述充电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和交流电源分别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设置
为以路面宽度中心为高点向两侧延伸的弧形,所述弧形的角度为10-15度,且所述弧形的两
侧设置有导流槽。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7.1、铺设公路垫层;
步骤7.2、在所述垫层上铺设基层;
步骤7.3、将所述基层找平并清理干净后,在上方浇筑发泡水泥形成隔热层;
步骤7.4、在所述隔热层上铺设水泥混凝土,并在水泥混凝土上依次间隔排列加热膜,
以形成发热层;在加热膜间固定套管,并将导线穿设在套管内以连接所述加热膜;
步骤7.5、在所述加热膜上固定位置安装感温探头,使得感温探头距离加热膜3-6厘米;
步骤7.6、对所述加热膜和感温探头进行通电测试,确保加热膜和感温探头工作正常;
步骤7.7、将所述发热层表面清洁并找平后,在上方喷涂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
步骤7.8、在防水层上铺设以路面宽度中心为高点向两侧延伸的弧形沥青混凝土面层,
并在弧形两侧设置导流槽。

说明书

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北部地区,常常出现道路结冰现象。而我
国南方地区,降雪一般为"湿雪",往往属于0~4℃的混合态水,落地便成冰水浆糊状,一到
夜间气温下降,就会凝固成大片冰块,只要当地冬季最低温度低于0℃,就有可能出现道路
结冰现象,只要温度不回升到足以使冰层解冻,就将一直坚如磐石。一般来说,寒冬腊月,当
出现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引起气温下降的天气(气象上称为寒潮)时,如果伴有雨雪,最容
易发生道路结冰现象。当发生道路结冰后,将会严重影响车辆、行人的通行,甚至会导致各
种交通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目前,常用的路面融雪除冰的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或人工铲除法,在路面上撒工业
盐或融雪剂法,效率不高,效果不甚理想,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建设新型的防止路
面结冰的防冻路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且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能够
有效的预防和解决路面结冰的问题,且路面结实耐用,安全系数高,维护成本低。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的施工方法,施工简单易
行,并能够得到稳固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包括:

沥青混凝土面层,其厚度为20-30厘米;

防水层,其位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之下;所述防水层由聚氨酯涂料喷涂而成,厚
度为0.4-0.5毫米;

发热层,其位于所述防水层之下,厚度为8-10厘米,所述发热层在水泥混凝土中铺
设多个宽度为0.5-1米,厚度为0.8-1毫米的片状发热膜;所述发热膜以纵横交错的方式间
隔排列,以构成网状的发热膜层;所述水泥混凝土由水、水泥、砂和石子混合而成,构成所述
水泥混凝土的各组分的重量比为:0.32:1:0.85:2.28;另外,所述发热层中每10块所述发热
膜串联为1个发热膜组,所述发热膜组间并联,每1发热膜组中安装1个感温探头,所述感温
探头设置于所述发热膜组的中心位置,且所述感温探头在所述发热膜上方,并与所述发热
膜保持3-6厘米的距离;

隔热层,其位于所述发热层的下方,厚度为4-6厘米;所述隔热层由现场浇筑发泡
水泥形成;

基层,其位于所述隔热层的下方,厚度为15-20厘米,所述基层由水泥和各种碎石
混合料混合铺设压实而成,所述水泥和碎石混合料的重量比为:1:0.04;

垫层,其位于所述基层的下方,厚度为12-18厘米,所述垫层由水泥,碎石和石灰煤
渣混合铺设压实而成,所述水泥,碎石和石灰煤渣的重量比为:1:3.7:0.6。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中,所述发热膜为边长为0.5-1米的正方
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中,所述发热膜间设置有套管,连接发热
膜的导线穿设在所述套管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中,所述感温探头外设有金属网状罩,以
使所述感温探头不受水泥混凝土包裹;所述感温探头的线路穿设于硬质套管内连接至路面
外的温控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中,所述发电膜由充电蓄电池供给电源,
所述充电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和交流电源分别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中,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设置为以路面
宽度中心为高点向两侧延伸的弧形,所述弧形的角度为10-15度,且所述弧形的两侧设置有
导流槽。

一种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1、铺设公路垫层;

步骤7.2、在所述垫层上铺设基层;

步骤7.3、将所述基层找平并清理干净后,在上方浇筑发泡水泥形成隔热层;

步骤7.4、在所述隔热层上铺设水泥混凝土,并在水泥混凝土上依次间隔排列加热
膜,以形成发热层;在加热膜间固定套管,并将导线穿设在套管内以连接所述加热膜;

步骤7.5、在所述加热膜上固定位置安装感温探头,使得感温探头距离加热膜3-6
厘米;

步骤7.6、对所述加热膜和感温探头进行通电测试,确保加热膜和感温探头工作正
常;

步骤7.7、将所述发热层表面清洁并找平后,在上方喷涂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

步骤7.8、在防水层上铺设以路面宽度中心为高点向两侧延伸的弧形沥青混凝土
面层,并在弧形两侧设置导流槽。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发明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通过在普
通道路的面层和基层间加装发热层,使得冬季在雨雪到来之前或到来之时对路面进行加
热,有效避免了路面因气温过低使得雨雪结冰,影响交通,造成安全隐患,并节省了去除冰
雪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次,通过在水泥混凝土中间隔铺设发热膜,一方面节省了发热膜
的使用数量,另一方面使得防水层能和发热层的水泥混凝土很好的粘合,而不会因为发热
膜造成道路上下层分离,影响了防冻路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在发热层上设置防水层,使
得路面积水不会渗透到发热膜上,有效避免了发热膜漏电的风险,提高了防冻路使用的安
全性。最后,通过在发热层下加装隔热层,使得发热膜的热量向路面传递,而不会向下传递,
有效减少了热量损失,提高了发热效率,利于积雪或冰尽快融化。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
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的发热膜的排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
够据以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包括:沥青混凝土面层1,其厚度为
20-30厘米;防水层2,其位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1之下;所述防水层2由聚氨酯涂料喷涂而
成,厚度为0.4-0.5毫米;发热层3,其位于所述防水层2之下,厚度为8-10厘米,所述发热层3
在水泥混凝土中铺设多个宽度为0.5-1米,厚度为0.8-1毫米的片状发热膜4;所述发热膜4
以纵横交错的方式间隔排列,以构成网状的发热膜层;所述水泥混凝土由水、水泥、砂和石
子混合而成,构成所述水泥混凝土的各组分的重量比为:0.32:1:0.85:2.28;另外,所述发
热层中每10块所述发热膜串联为1个发热膜组8,所述发热膜组8间并联,每1发热膜组8中安
装1个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设置于所述发热膜组8的中心位置,且所述感温探头在所述
发热膜4上方,并与所述发热膜4保持3-6厘米的距离;隔热层5,其位于所述发热层3的下方,
厚度为4-6厘米;所述隔热层5由现场浇筑发泡水泥形成;基层6,其位于所述隔热层5的下
方,厚度为15-20厘米,所述基层6由水泥和各种碎石混合料混合铺设压实而成,所述水泥和
碎石混合料的重量比为:1:0.04;垫层7,其位于所述基层6的下方,厚度为12-18厘米,所述
垫层7由水泥,碎石和石灰煤渣混合铺设压实而成,所述水泥,碎石和石灰煤渣的重量比为:
1:3.7:0.6。通过将发热层3中的发热膜10个一组串联后再并联,并在每组上加装感温探头,
方便了发热膜4的管理,通过感温探头能够方便的了解哪块发热膜组8出现故障,并可以快
速的定位来解决发热膜4的故障,降低了维护和维修成本。根据天气预报在冬季雨雪天气来
临之前,接通所述防冻路的发热层3的电源,对路面进行加热,使得路面温度高于冰点,有效
避免了路面因气温过低使得雨雪结冰,影响交通,造成安全隐患,并节省了去除冰雪的大量
的人力和物力。

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中,所述发热膜4为边长为0.5-1米的正方形。将发
热膜4设置成边长0.5-1米的正方形,方便了发热膜4间的间隔排列,同时,发热膜4的面积大
小设置利于路面温度的均衡。

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中,所述发热膜4间设置有套管,连接发热膜4的导
线穿设在所述套管内。将导线穿设在套管内,保证导线不会受到混凝土的挤压和腐蚀,同时
方便了维修和维护。

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中,所述感温探头外设有金属网状罩,以使所述感
温探头不受水泥混凝土包裹;所述感温探头的线路穿设于硬质套管内连接至路面外的温控
器。在感温探头的外围装设金属网状罩,并将线路穿设于硬质套管内,保护了感温探头和线
路的安全,即降低了感温探头故障的概率,以及线路故障或者造成漏电的风险,减少了维修
费用。

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中,所述发电膜4由充电蓄电池供给电源,所述充电
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和交流电源分别连接。发电膜4由充电蓄电池供给电源,而充电蓄电
池与太阳能电池板和交流电源分别连接,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充电蓄电池充电,而当
太阳能电池板电源供给不足时,交流电源也可以提供电源,保证了所述防冻路内发热层的
正常发热,并且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节省了能源,环保且降低了使用成本。

所述的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中,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1设置为以路面宽度中心
为高点向两侧延伸的弧形,所述弧形的角度为10-15度,且所述弧形的两侧设置有导流槽9。
将沥青混凝土面层1设置为弧形,并在弧形两侧设置导流槽10,使得融化的积雪或冰水能够
快速流入导流槽9中,避免了路面积水,同时因路面水分减少,也能保证路面温度不受积水
的影响,即降低了发热层的热损耗,提高了发热效率。

一种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1、铺设公路垫层;

步骤7.2、在所述垫层上铺设基层;

步骤7.3、将所述基层找平并清理干净后,在上方浇筑发泡水泥形成隔热层;

步骤7.4、在所述隔热层上铺设水泥混凝土,并在水泥混凝土上依次间隔排列加热
膜,以形成发热层;在加热膜间固定套管,并将导线穿设在套管内以连接所述加热膜;

步骤7.5、在所述加热膜上固定位置安装感温探头,使得感温探头距离加热膜3-6
厘米;

步骤7.6、对所述加热膜和感温探头进行通电测试,确保加热膜和感温探头工作正
常;

步骤7.7、将所述发热层表面清洁并找平后,在上方喷涂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

步骤7.8、在防水层上铺设以路面宽度中心为高点向两侧延伸的弧形沥青混凝土
面层,并在弧形两侧设置导流槽。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及其施工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路面结冰的防冻路及其施工方法,路面结实耐用,安全系数高,维护成本低。本发明通过在普通道路的面层和基层间加装发热层,使得冬季在雨雪到来之前或到来之时对路面进行加热,有效避免了路面因气温过低使得雨雪结冰,影响交通,造成安全隐患,并节省了去除冰雪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通过在水泥混凝土中间隔铺设发热膜,一方面节省了发热膜的使用数量,另一方面使得防水层能和发热层的水泥混凝土很好的粘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