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及其制备、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及其制备、使用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578899.4 (22)申请日 2016.07.21 (71)申请人 东莞市雷兹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水口村 金沙墩工业区金沙二路23号 (72)发明人 刘红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31 代理人 李宏伟 (51)Int.Cl. C09J 9/02(2006.01) C09J 183/07(2006.01) C09J 183/05(2006.01) (54)发明名称 低硬度的单组分导。
2、电胶水及其制备、 使用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及 其制备、 使用方法, 该导电胶水由以下组分组成: 树脂组成物、 有机溶剂和镍包石墨导电粉, 所述 的树脂组成物由以下比重构成: 乙烯基封端的聚 二甲基硅氧烷2040%, 氢硅键聚硅氧烷油5 15%, 阻聚剂0.050.15%, 以及胶囊包覆铂络合 物0.1%1%; 树脂组成物与镍包石墨导电粉的重 量比为20-40/80-60; 所述的有机溶剂重量为树 脂组成物重量的20%40%。 本发明可用以点涂在 金属基板或结构复杂的外壳等结构件上, 固化后 的导电衬垫具有优良的弹性, 导电性和粘附性, 起到优良的电磁屏蔽, 。
3、接地和环境密封效能, 且 该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在压缩过程中可以 用最轻便的压力, 即可使得胶条贴合在塑料或金 属的基材表面。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6118540 A 2016.11.16 CN 106118540 A 1.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组分组成: 树脂组成物、 有机溶剂和 镍包石墨导电粉, 所述的树脂组成物由以下比重构成: 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20 40%, 氢硅键聚硅氧烷油515%, 阻聚剂0.050.15%, 以及胶囊包覆铂络合物0.1%1%; 树 脂组成物与镍包石墨导电粉的重量比为20-40/80-60; 所述的有机溶剂重量为树。
4、脂组成物 重量的2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镍包石墨导电 粉为50-150 m的非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粉体。 3.一种制得权利要求1所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把树脂组成 物和有机溶剂盛入密封的搅拌设备中, 将搅拌设备恒定在235温度范围内, 以200转/分 钟的速度搅拌混合5-10min, 且搅拌过程中搅拌设备内保持大气压强小于0.07Mpa, 混合均 匀后加入镍包石墨导电粉再搅拌5-10min, 即制得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低硬度高屏蔽 效能的导电胶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 其特征。
5、在于: 加入镍包石墨导电粉 时将总量分为多次加入, 每次加入后分别搅拌5-10min。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存储温度 范围为-30到-10, 在存储温度范围内存储期限为6个月; 热固化条件为保持温度150状 态, 持续热固化时间为30Min。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118540 A 2 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及其制备、 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磁屏蔽材料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导电胶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导电胶是一种固化或干燥后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胶黏剂, 它通常以基体树脂和导 电填料即导电粒子。
6、为主要组成成分, 通过基体树脂的粘接作用把导电粒子结合在一起而形 成导电通路。 由于导电胶的基体树脂是一种胶黏剂, 可以选择适宜的固化温度进行粘接, 其 主要都是用于附着在基材表面上, 但现有的产品具有以下局限: 1、 由于经过了硫化, 胶条的 硬度得到了加强, 却不利于产品的压缩操作, 而且其弹性性能很弱, 胶条在受到不规则的施 力时, 易发生变形以及断裂。 2.电阻偏大, 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 在规定的制作标准 下, 产品的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 3.在产品的锁紧过程中, 外部螺丝所承受的力加大时, 其 受到的阻力也变大, 此时基材存在变形的潜在风险; 由于胶条的硬度加强, 锁紧过程需。
7、经常 检查材料是否变形, 影响施工的效率。 专利号为200810203319.9公开了有机硅导电胶, 其组 成上主要是树脂组成物、 有机溶剂和银粉, 该银粉的导电性能佳, 但是其在物理特性上, 特 别是用于包覆外层基材时无法有效突出弹性的需求, 当添加量较多时, 在受力不规则、 弯曲 度过大时容易导致变形甚至断裂现象。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提供一种具备低硬度以及高屏蔽性 能的导电胶水。 0004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 由以下组分组成: 树脂组成物、 有机溶剂和镍包石墨导 电粉, 所述的树脂。
8、组成物由以下比重构成: 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20-40, 氢硅键 聚硅氧烷油5-15, 阻聚剂0.05-0.15, 胶囊包覆铂络合物0.1-1; 树脂组成物与镍包 石墨导电粉的重量比为20-40/80-60; 所述的有机溶剂重量为树脂组成物重量的20- 40。 0006 作为对上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的镍包石墨导电粉为 50-150 m的非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粉体。 0007 一种制得所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方法, 其步骤为: 把树脂组成物和有机 溶剂盛入密封的搅拌设备中, 将搅拌设备恒定在235温度范围内, 以200转/分钟的速度 搅拌混合5-10min, 且搅拌。
9、过程中搅拌设备内保持大气压强小于0.08Mpa, 混合均匀后加入 镍包石墨导电粉再搅拌5-10min, 即制得上述的低硬度高屏蔽效能的导电胶水。 0008 作为对上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描述, 加入镍包石墨导电 粉时将总量分为多次加入, 每次加入后分别搅拌5-10min。 0009 一种使用所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方法, 其存储温度范围为-30到-10, 在存储温度范围内存储期限为6个月; 热固化条件为保持温度150状态, 持续热固化时间 说明书 1/6 页 3 CN 106118540 A 3 为30Min。 001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可用以点涂在金属基板结构复杂或。
10、外壳等结构件上, 固化后 的导电衬垫具有优良的弹性, 导电性和粘附性, 起到优良的电磁屏蔽, 接地和环境密封之效 能。 该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在压缩过程中可以用最轻便的压力, 即可使得胶条贴合在 塑料或金属的基材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给出下述制备实例。 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0012 实施例1 0013 本实施例作为优选的方案。 该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 由以下组分组成: 树脂组 成物、 有机溶剂和镍包石墨导电粉, 所述的树脂组成物由以下比重构成: 乙烯基封端的聚二 甲基硅氧烷25, 氢硅键聚硅氧烷油5, 阻聚剂0.1, 以及胶囊包覆铂络合物1;。
11、 树脂组 成物与镍包石墨导电粉的重量比为31/62; 所述的有机溶剂重量为树脂组成物重量的22。 在上述胶囊包覆铂络合物中, 其使用微胶囊技术, 用各种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连 续薄膜完全包覆内部的铂络合物, 防止在常温的情况下直接和氢硅键聚硅氧烷油反应, 而 在特定的温度下才将包覆物化掉进行反应, 同时, 上述的胶囊材质能和硅胶相容。 0014 作为对上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的镍包石墨导电粉为 50-150 m的非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粉体。 0015 一种制得所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方法, 其步骤为: 把树脂组成物和有机 溶剂盛入密封的搅拌设备中, 将搅拌设备恒定在。
12、235温度范围内, 以200转/分钟的速度 搅拌混合5-10min, 且搅拌过程中搅拌设备内保持大气压强小于0.07Mpa, 混合均匀后加入 镍包石墨导电粉再搅拌5-10min, 即制得上述的低硬度高屏蔽效能的导电胶水。 0016 作为对上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描述, 加入镍包石墨导电 粉时将总量分为多次加入, 每次加入后分别搅拌5-10min。 0017 实施例2 0018 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 由以下组分组成: 树脂组成物、 有机溶剂和镍包石墨导 电粉, 所述的树脂组成物由以下比重构成: 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20, 氢硅键聚硅 氧烷油10, 阻聚剂0.1, 以及。
13、胶囊包覆铂络合物0.5; 树脂组成物与镍包石墨导电粉的 重量比为31/60; 所述的有机溶剂重量为树脂组成物重量的30。 0019 作为对上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的镍包石墨导电粉为 50-150 m的非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粉体。 0020 一种制得所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方法, 其步骤为: 把树脂组成物和有机 溶剂盛入密封的搅拌设备中, 将搅拌设备恒定在235温度范围内, 以200转/分钟的速度 搅拌混合5-10min, 且搅拌过程中搅拌设备内保持大气压强小于0.07Mpa, 混合均匀后加入 镍包石墨导电粉再搅拌5-10min, 即制得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低硬度高屏。
14、蔽效能的导 电胶水。 0021 作为对上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描述, 加入镍包石墨导电 粉时将总量分为多次加入, 每次加入后分别搅拌5-10min。 0022 实施例3 说明书 2/6 页 4 CN 106118540 A 4 0023 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 由以下组分组成: 树脂组成物、 有机溶剂和镍包石墨导 电粉, 所述的树脂组成物由以下比重构成: 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40, 氢硅键聚硅 氧烷油15, 阻聚剂0.15, 以及胶囊包覆铂络合物1; 树脂组成物与镍包石墨导电粉的 重量比为56/40; 所述的有机溶剂重量为树脂组成物重量的7。 0024 作为对上述低硬。
15、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的镍包石墨导电粉为 50-150 m的非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粉体。 0025 一种制得所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方法, 其步骤为: 把树脂组成物和有机 溶剂盛入密封的搅拌设备中, 将搅拌设备恒定在235温度范围内, 以200转/分钟的速度 搅拌混合5-10min, 且搅拌过程中搅拌设备内保持大气压强小于0.07Mpa, 混合均匀后加入 镍包石墨导电粉再搅拌5-10min, 即制得上述的低硬度高屏蔽效能的导电胶水。 0026 作为对上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描述, 加入镍包石墨导电 粉时将总量分为多次加入, 每次加入后分别搅拌5-10min。 。
16、0027 实施例4 0028 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 由以下组分组成: 树脂组成物、 有机溶剂和镍包石墨导 电粉, 所述的树脂组成物由以下比重构成: 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25, 氢硅键聚硅 氧烷油5, 阻聚剂0.1, 以及胶囊包覆铂络合物0.1; 树脂组成物与镍包石墨导电粉的 重量比为30/60; 所述的有机溶剂重量为树脂组成物重量的33。 在上述胶囊包覆铂络合物 中, 其使用微胶囊技术, 用各种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完全包覆内部的铂 络合物, 防止在常温的情况下直接和氢硅键聚硅氧烷油反应, 而在特定的温度下才将包覆 物化掉进行反应, 同时, 上述的胶囊材质能和硅胶相容。 。
17、0029 作为对上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的镍包石墨导电粉为 50-150 m的非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粉体。 0030 一种制得所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方法, 其步骤为: 把树脂组成物和有机 溶剂盛入密封的搅拌设备中, 将搅拌设备恒定在235温度范围内, 以200转/分钟的速度 搅拌混合5-10min, 且搅拌过程中搅拌设备内保持大气压强小于0.07Mpa, 混合均匀后加入 镍包石墨导电粉再搅拌5-10min, 即制得上述的低硬度高屏蔽效能的导电胶水。 0031 作为对上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描述, 加入镍包石墨导电 粉时将总量分为多次加入, 每次加入后分。
18、别搅拌5-10min。 003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低硬度的单组分导电胶水的方法, 其存储温度范围 为-30到-10, 在存储温度范围内存储期限为6个月; 在进行使用时, 将热固化环境设为: 保 持温度150状态, 持续热固化时间为30Min即可。 0033 以下提供本发明的测试数据: 0034 将实施例1-4所获得的导电胶水分别对应为3组, 每组测试3次; 0035 测试项目: 表面电阻/体积电阻率、 拉伸强度/伸长率/撕裂强度、 压缩变形率、 附着 力。 0036 测试结果如下: 0037 实施例1 说明书 3/6 页 5 CN 106118540 A 5 0038 0039 实施。
19、例2 0040 0041 实施例3 说明书 4/6 页 6 CN 106118540 A 6 0042 0043 实施例4 0044 0045 从以上可见, 实施例1/3之间为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氢硅键聚硅氧烷油 变化量较大, 而再结合实施例2的数据, 可以大概得出增加聚二甲基硅氧烷、 氢硅键聚硅氧 烷油的总比重时, 电性能、 压缩变形率有一定的增加, 但同时测试的变化值幅度较大, 也表 明上述量的增加对胶水整体带来电性能、 物理特性上的不稳定, 因而对于阻聚剂以及胶囊 说明书 5/6 页 7 CN 106118540 A 7 包覆铂络合物的加入可以提高稳定性。 0046 对于铂络合。
20、物的选量, 实施例1/4比重具有较大的差别, 由数据可以看到, 其在附 着力、 压缩变形率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但各参数之间的变化并非都是同向的, 对于选 用铂络合物的量时, 实施例1可以看出是较为合适的。 同时, 各实施例所获得的邵氏硬度分 别为42/47/37/41, 邵氏硬度较小时更为合适, 实施例3虽硬度较小, 但其他参数却不是最 优, 特别在电性能方面。 0047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 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明书 6/6 页 8 CN 106118540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