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84564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258309.X

申请日:

20160423

公开号:

CN105820144A

公开日:

201608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D307/00,A61K31/343,A61K31/546,A61P9/10

主分类号:

C07D307/00,A61K31/343,A61K31/546,A61P9/10

申请人:

吴珺

发明人:

吴珺

地址:

213001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清潭嘉苑4幢乙单元302室

优先权:

CN201610258309A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许伯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本发明提供的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头孢地尼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Ⅰ),头孢地尼、化合物(Ⅰ)均能明显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及明显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黏附分子VCAM‑1、ICAM‑1的表达水平,两者合用效果优于单用,可以开发成为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 2.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孢地尼、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需要的剂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或润滑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喷雾剂、滴剂或贴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矮地茶粉碎,用80~9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30%乙醇洗脱6个柱体积,再用85%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收集85%洗脱液,减压浓缩得85%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85%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00:1、50:1、25:1和12: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20:1、12:1和2: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88%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13~16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用85%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树脂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用二氯甲烷代替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在制备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头孢地尼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及 其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头孢地尼用于对头孢地尼敏感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消化链球菌、丙酸 杆菌、淋病奈瑟氏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鲁威登斯 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菌株所引起的感染。

有许多证据说明仅仅缺血还不足以导致组织损伤,而是在缺血一段时间后又突然恢复供 血(即再灌注)时才出现损伤。在创伤性休克、外科手术、器官移植、烧伤、冻伤和血栓等 血液循环障碍时,都会出现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缺血组织再灌注时造成的微血管和实质器官 的损伤主要是由活性氧自由基引起的,这已在多种器官中得到的证明。在缺血组织中具有清 除自由基的抗氧化酶类合成能力发生障碍,从而加剧了自由基对缺血后再灌注组织的损伤。 使用SOD清除自由基对缺血再灌流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

迄今为止,尚未见头孢地尼及其药物组合物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中含有头孢地尼和一 种天然产物,头孢地尼和该天然产物可以协同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

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头孢地尼、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 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需要的剂型。

进一步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 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或润滑剂。

进一步地,所述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 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喷雾剂、滴剂或贴剂。

上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矮地茶粉碎,用80~90%乙 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 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取 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30%乙醇洗脱6个柱体积,再用85%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收集 85%洗脱液,减压浓缩得85%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85%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 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00:1、50:1、25:1和12: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 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20:1、12:1和2:1 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 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88%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13~16个柱体积洗脱液, 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

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用85%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

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大孔树脂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

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用二氯甲烷代替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上述化合物(Ⅰ)在制备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头孢地尼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头孢 地尼和该天然产物单独作用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二者联合作用时,对脑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进一步提高,可以开发成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本发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尽 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实施例1:化合物(Ⅰ)分离制备及结构确证

试剂来源: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二氯甲烷为分析纯,购自上海凌峰化学 试剂有限公司,甲醇,分析纯,购自江苏汉邦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分离方法:(a)将矮地茶(2kg)粉碎,用85%乙醇热回流提取(15L×3次),合并提 取液,浓缩至无醇味(3L),依次用石油醚(3L×3次)、乙酸乙酯(3L×3次)和水饱和 的正丁醇(3L×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 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D101型大孔树脂除杂,先用30%乙醇洗脱6个柱体积,再用 85%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收集85%洗脱液,减压浓缩得85%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 (b)中85%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00:1(12个柱体积)、50:1 (10个柱体积)、25:1(8个柱体积)和12:1(8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 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20:1(6个柱体 积)、12:1(8个柱体积)和2:1(6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 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88%的甲醇水溶 液等度洗脱,收集13~16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HPLC归一 化纯度大于98%)。

结构确证:HR-ESI-MS显示[M+H]+为m/z317.2073,结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式为 C20H28O3,不饱和度为7。核磁共振氢谱数据δH(ppm,pyridine-d5,500MHz):H-1(6.46, dd,J=4.8,10.6Hz),H-2a(3.39,m),H-2b(3.10,m),H-3(6.85,m),H-5a(3.23, d,J=15.6Hz),H-5b(2.98,dd,J=15.6,9.3Hz),H-6(5.06,dd,J=9.3,1.4Hz),H-7 (1.87,m),H-8(1.46,m),H-9a(2.13,dd,J=16.1,2.6Hz),H-9b(1.67,dd,J=16.1, 7.3Hz),H-11(1.80,m),H-12(0.93,d,J=5.7Hz),H-13(1.13,d,J=5.7Hz),H-14 (1.19,d,J=6.8Hz),H-3’(7.01,m),H-4’(1.65,d,J=7.3Hz),H-5’(1.84,s);核 磁共振碳谱数据δC(ppm,pyridine-d5,125MHz):132.4(CH,1-C),29.6(CH2,2-C) 131.7(CH,3-C),132.4(C,4-C),28.3(CH2,5-C),77.4(CH,6-C),52.7(CH, 7-C),22.4(CH,8-C),32.5(CH2,9-C),158.6(C,10-C),26.4(CH,11-C),22.1 (CH3,12-C),23.8(CH3,13-C),18.4(CH3,14-C),171.2(C,15-C),201.1(C, 1’-C),128.8(C,2’-C),138.5(CH,3’-C),14.7(CH3,4’-C),13.3(CH3,5’-C)。 红外波谱中的1756cm-1吸收带与UV谱中的236nm吸收带表明该化合物含有α,β-不饱和内酯 结构,红外波谱中的1714cm-1与1682cm-1吸收带表明结构中存在酮基与双键片段。13C-NMR、 DEPT和HSQC谱中显示有20个碳信号,包括五个甲基,三个亚甲基,七个次甲基(一个连 氧碳和三个烯烃碳),以及五个季碳(两个羰基碳和三个烯烃碳),以上功能结构再结合不 饱和数表明该化合物为双环结构。1H-NMR谱结合HSQC谱显示五个甲基质子信号δH0.93 (3H,d,J=5.7Hz)、1.13(3H,d,J=5.7Hz)、1.19(3H,d,J=6.8Hz)、1.65(3H,d, J=7.3Hz)、1.84(3H,s),三组亚甲基质子信号δH3.39(1H,m)与3.10(1H,m)、3.23 (1H,d,J=15.6Hz)与2.98(1H,dd,J=15.6,9.3Hz)、2.13(1H,dd,J=16.1,2.6Hz) 与1.67(1H,dd,J=16.1,7.3Hz),三个烯烃质子信号δH6.46(1H,dd,J=4.8,10.6Hz)、 6.85(1H,m)与7.01(1H,m),一个连氧次甲基质子信号δH5.06(1H,dd,J=9.3,1.4Hz), 三个次甲基质子信号δH1.87(1H,m)、1.46(1H,m)、1.80(1H,m)。1H-1HCOSY谱 中存在H-1/H2-2/H-3、H2-5/H-6/H-7/H-8/H2-9、H-7/H-11/H3-12、H-11/H3-13以及H-8/H3-14相 关信号,结合HMBC谱中显示的H2-2和H2-9与C-1以及H2-2、H2-5和H-6与C-4相关信号 可以构建吉马烷型倍半萜骨架。HMBC谱中H-3’与C-2’和C-4’相关信号可以构建2’-甲基-2’- 丁烯酮基片段。另外HMBC谱H-3、H2-5和H-6与C-15相关信号暗示C-6与C-15之间存在 一个内酯环结构。NOESY谱中,H-8为β构型,H-9b与H-8存在相关信号,所以H-9a与H-2a 以及H-9a与H-5a的相关性表明H-2a、H-5a和H-9a皆为α构型,同时H-2a与H-5a相关信号 表明Δ3(4)双键为E构型。综合氢谱、碳谱、HMBC谱和NOESY谱,以及文献关于相关类型 核磁数据,可基本确定该化合物如下所示,立体构型进一步通过ECD试验确定,理论值与实 验值基本一致。该化合物化学式及碳原子编号如下:

实施例2:药理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

60只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SPF级,体重280-300g,由北京维通利 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实验过程中大鼠的饲养环境稳定,室温(25±2)℃,相对湿 度(55±5)%,灯光控制12h昼夜交替。

1.2试剂与样品

头孢地尼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化合物(Ⅰ)自制,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依 达拉奉注射液(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兔抗鼠GFAP抗体,兔抗鼠Iba1抗体购自Vector 公司;兔抗鼠TNF-α抗体、兔抗鼠IL-1β、兔抗鼠VCAM-1抗体、兔抗鼠ICAM-1抗体购自 San-ta-Cruz;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兔IgG购自美国PierceBiotechnology公司。

1.3仪器

SZX16型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冰冻切片机(莱卡,德国);PowerGen125型 组织匀浆机(塞默飞世尔公司);GS-15R离心机(Beckinan公司,美国)。

1.4动物分组与给药

6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伊达拉奉给药组 (3mg·kg-1)、头孢地尼组(20mg·kg-1)、化合物(Ⅰ)组(20mg·kg-1)、头孢地尼与化合 物(Ⅰ)组合物组【10mg·kg-1头孢地尼+10mg·kg-1化合物(Ⅰ)】,每组10只。各组分别 于再灌注即刻由尾静脉注射给药,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2ml生理盐水。

1.5MCAO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SD大鼠术前12h禁食,10%水合氯醛(350mg·kg-1)腹腔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参照 Longa等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造成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2h后,将栓线向外拉出至颈 内实现再灌注。假手术组只进行术前麻醉和血管分离术,不结扎及导入线栓。

1.6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再灌注24h后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观察。参照Longa等的5级4分制:0分,无神经功 能缺失症状;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2分,爬行时出现对侧转圈;3分,行走时向对 侧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

1.7WesternBlot检测TNF-α、IL-1β、VCAM-1、ICAM-1的表达

动物行I/R手术24h后,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断头取脑,冠状切取前囱前1.0mm至前 囱后3.0mm的脑组织,进行匀浆。在冰上加蛋白裂解液裂解,然后在4℃下12000r·min-1离 心5min,进行蛋白含量的测定,SDS-PAGE电泳,转膜,封闭,TNF-α(1:500),IL-1β(1: 200),VCAM-1(1:200)、ICAM-1(1:200)一抗4℃下孵育24h后TBST洗涤3次;二 抗37℃孵育1h,ECL化学发光,暗室显影,定影,对胶片进行扫描与拍照并进行分析。

1.8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结果以x±s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 2组以上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实验结果

2.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症状学的影响

再灌注24h,各组大鼠无死亡,模型组大鼠表现出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P<0.01),化合 物(Ⅰ)组、头孢地尼组、依达拉奉组均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造成的神经损害(P<0.05, P<0.05,P<0.05),头孢地尼和化合物(Ⅰ)组效果更显著,P<0.01。见表1。

表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症状学的影响

组别 神经功能评分 假手术组 0.00±0.00 模型对照组 2.68±0.46 依达拉奉组 1.59±0.37 头孢地尼组 1.56±0.36 化合物(Ⅰ)组 1.55±0.37 头孢地尼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 1.25±0.31

2.2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NF-α、IL-1β、VCAM-1、ICAM-1表达的影响

脑缺血/再灌注24h后,缺血区皮层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以及黏附分子VCAM-1、 ICAM-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头孢地尼组、化合物(Ⅰ)组于缺血后早期给药对于TNF-α、IL-1β、 VCAM-1、ICAM-1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差异显著(P<0.05);头孢地尼与化合 物(Ⅰ)组合物组进一步抑制各蛋白表达(P<0.01),效果更显著。见表2。

表2各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VCAM-1、ICAM-1蛋白表达量

组别 TNF-α IL-1β VCAM-1 ICAM-1 假手术组 0.35 0.53 0.09 0.08 模型对照组 1.24 1.16 0.69 0.69 依达拉奉组 0.62 0.76 0.36 0.27 头孢地尼组 0.69 0.73 0.35 0.24 化合物(Ⅰ)组 0.66 0.66 0.33 0.25 头孢地尼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 0.46 0.44 0.17 0.12

以上结果表明,头孢地尼、化合物(Ⅰ)均能明显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评 分及明显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黏附分子VCAM-1、ICAM-1的表达水平,两者 合用效果优于单用,可以开发成为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

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58309.X (22)申请日 2016.04.23 (71)申请人 吴珺 地址 213001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清潭嘉 苑4幢乙单元302室 (72)发明人 吴珺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代理人 许伯严 (51)Int.Cl. C07D 307/00(2006.01) A61K 31/343(2006.01) A61K 31/546(2006.01) A61P 9/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

2、医药用途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 及其医药用途, 本发明提供的头孢地尼的药物组 合物中含有头孢地尼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 物化合物(), 头孢地尼、 化合物()均能明显提 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及明显降 低炎性细胞因子TNF- 、 IL-1 和黏附分子VCAM- 1、 ICAM-1的表达水平, 两者合用效果优于单用, 可以开发成为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5820144 A 2016.08.03 CN 105820144 A 1.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 2.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头。

3、孢地尼、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 物()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 制备成需要的剂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 包括稀释剂、 赋形剂、 填充剂、 粘合剂、 湿润剂、 崩解剂、 吸收促进剂、 表面活性剂、 吸附载体 或润滑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剂型包括片剂、 胶 囊剂、 口服液、 口含剂、 颗粒剂、 冲剂、 丸剂、 散剂、 膏剂、 丹剂、 混悬剂、 粉剂、 溶液剂、 注射剂、 栓剂、 喷雾剂、 滴剂或贴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a。

4、)将矮 地茶粉碎, 用8090乙醇热回流提取,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无醇味, 依次用石油醚、 乙酸乙 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 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 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 (b) 步骤(a)中正丁醇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 先用30乙醇洗脱6个柱体积, 再用85乙醇洗脱 12个柱体积, 收集85洗脱液, 减压浓缩得85乙醇洗脱浓缩物; (c)步骤(b)中85乙醇洗 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100:1、 50:1、 25:1和12: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 洗脱得到4个组分; (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20:1、 12:1 和2:1的二氯。

5、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 (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 反相硅胶分离, 用体积百分浓度为88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 收集1316个柱体积洗脱 液, 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a)用85乙醇热回 流提取, 合并提取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孔树脂为D101型 大孔吸附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用二氯甲烷代 替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保护脑缺血再。

6、灌注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 药物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820144 A 2 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涉及头孢地尼的新用途, 具体涉及头孢地尼的药物组 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头孢地尼用于对头孢地尼敏感的葡萄球菌属、 链球菌属、 肺炎球菌、 消化链球菌、 丙酸杆菌、 淋病奈瑟氏菌、 卡他莫拉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奇异变形杆菌、 普鲁威登 斯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等菌株所引起的感染。 0003 有许多证据说明。

7、仅仅缺血还不足以导致组织损伤, 而是在缺血一段时间后又突然 恢复供血(即再灌注)时才出现损伤。 在创伤性休克、 外科手术、 器官移植、 烧伤、 冻伤和血栓 等血液循环障碍时, 都会出现缺血后再灌注损伤。 缺血组织再灌注时造成的微血管和实质 器官的损伤主要是由活性氧自由基引起的, 这已在多种器官中得到的证明。 在缺血组织中 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酶类合成能力发生障碍, 从而加剧了自由基对缺血后再灌注组织 的损伤。 使用SOD清除自由基对缺血再灌流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 0004 迄今为止, 尚未见头孢地尼及其药物组合物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

8、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 该药物组合物中含有头孢地 尼和一种天然产物, 头孢地尼和该天然产物可以协同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0006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 0008 0009 一种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 包括头孢地尼、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和药 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 制备成需要的剂型。 0010 进一步地, 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 赋形剂、 填充剂、 粘合剂、 湿润剂、 崩解剂、 吸收促进剂、 表面活性剂、 吸附载体或润滑剂。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剂型包括片剂、 胶囊剂、 口服液、 口含剂、 颗粒剂、 。

9、冲剂、 丸剂、 散剂、 说明书 1/6 页 3 CN 105820144 A 3 膏剂、 丹剂、 混悬剂、 粉剂、 溶液剂、 注射剂、 栓剂、 喷雾剂、 滴剂或贴剂。 0012 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a)将矮地茶粉碎, 用8090乙 醇热回流提取,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无醇味, 依次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 取, 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 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 (b)步骤(a)中正丁醇取物用 大孔树脂除杂, 先用30乙醇洗脱6个柱体积, 再用85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 收集85洗 脱液, 减压浓缩得85乙醇洗脱浓缩物; (c)步骤(b)中85乙。

10、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 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100:1、 50:1、 25:1和12: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 (d) 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20:1、 12:1和2:1的二氯甲烷-甲 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 (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 用体 积百分浓度为88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 收集1316个柱体积洗脱液, 洗脱液减压浓缩 得到化合物()。 0013 进一步地,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a)用85乙醇热回流提取, 合并提取 液。 0014 进一步地,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大孔树脂为D10。

11、1型大孔吸附树脂。 0015 进一步地,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a)中用二氯甲烷代替乙酸乙酯进行萃 取, 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0016 上述化合物()在制备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7 上述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8 本发明的优点: 0019 本发明提供的头孢地尼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头孢地尼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 物, 头孢地尼和该天然产物单独作用时, 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二者联合作用 时, 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进一步提高, 可以开发成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 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

12、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 围。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0021 实施例1: 化合物()分离制备及结构确证 0022 试剂来源: 乙醇、 石油醚、 乙酸乙酯、 正丁醇、 二氯甲烷为分析纯, 购自上海凌峰化 学试剂有限公司, 甲醇, 分析纯, 购自江苏汉邦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0023 分离方法: (a)将矮地茶(2kg)粉碎, 用85乙醇热回流提取(15L3次), 合。

13、并提取 液, 浓缩至无醇味(3L), 依次用石油醚(3L3次)、 乙酸乙酯(3L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 (3L3次)萃取, 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 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 (b)步骤(a)中 乙酸乙酯萃取物用D101型大孔树脂除杂, 先用30乙醇洗脱6个柱体积, 再用85乙醇洗脱 12个柱体积, 收集85洗脱液, 减压浓缩得85乙醇洗脱浓缩物; (c)步骤(b)中85乙醇洗 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100:1(12个柱体积)、 50:1(10个柱体积)、 25:1 (8个柱体积)和12:1(8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 (d)步骤(c)中组 分4用。

14、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20:1(6个柱体积)、 12:1(8个柱体积)和2:1(6 说明书 2/6 页 4 CN 105820144 A 4 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 (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 合的反相硅胶分离, 用体积百分浓度为88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 收集1316个柱体积 洗脱液, 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HPLC归一化纯度大于98)。 0024 结构确证: HR-ESI-MS显示M+H+为m/z317.2073, 结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式为 C20H28O3, 不饱和度为7。 核磁共振氢谱数据 H(ppm, pyridine-d。

15、5, 500MHz): H-1(6.46, dd, J 4.8, 10.6Hz), H-2a(3.39, m), H-2b(3.10, m), H-3(6.85, m), H-5a(3.23, d, J15.6Hz), H-5b (2.98, dd, J15.6, 9.3Hz), H-6(5.06, dd, J9.3, 1.4Hz), H-7(1.87, m), H-8(1.46, m), H- 9a(2.13, dd, J16.1, 2.6Hz), H-9b(1.67, dd, J16.1, 7.3Hz), H-11(1.80, m), H-12(0.93, d, J5.7Hz), H-13。

16、(1.13, d, J5.7Hz), H-14(1.19, d, J6.8Hz), H-3 (7.01, m), H-4 (1.65, d, J7.3Hz), H-5 (1.84, s); 核磁共振碳谱数据 C(ppm, pyridine-d5, 125MHz): 132.4(CH, 1-C), 29.6(CH2, 2-C)131.7(CH, 3-C), 132.4(C, 4-C), 28.3(CH2, 5-C), 77.4(CH, 6- C), 52.7(CH, 7-C), 22.4(CH, 8-C), 32.5(CH2, 9-C), 158.6(C, 10-C), 26.4(CH, 11-。

17、C), 22.1 (CH3, 12-C), 23.8(CH3, 13-C), 18.4(CH3, 14-C), 171.2(C, 15-C), 201.1(C, 1 -C), 128.8(C, 2 -C), 138.5(CH, 3 -C), 14.7(CH3, 4 -C), 13.3(CH3, 5 -C)。 红外波谱中的1756cm-1吸收带 与UV谱中的236nm吸收带表明该化合物含有 , -不饱和内酯结构, 红外波谱中的1714cm-1与 1682cm-1吸收带表明结构中存在酮基与双键片段。 13C-NMR、 DEPT和HSQC谱中显示有20个碳 信号, 包括五个甲基, 三个亚甲基, 七个。

18、次甲基(一个连氧碳和三个烯烃碳), 以及五个季碳 (两个羰基碳和三个烯烃碳), 以上功能结构再结合不饱和数表明该化合物为双环结构。 1H- NMR谱结合HSQC谱显示五个甲基质子信号H0.93(3H, d, J5.7Hz)、 1.13(3H, d, J 5.7Hz)、 1.19(3H, d, J6.8Hz)、 1.65(3H, d, J7.3Hz)、 1.84(3H, s), 三组亚甲基质子信号 H3.39(1H, m)与3.10(1H, m)、 3.23(1H, d, J15.6Hz)与2.98(1H, dd, J15.6, 9.3Hz)、 2.13(1H, dd, J16.1, 2.6Hz。

19、)与1.67(1H, dd, J16.1, 7.3Hz), 三个烯烃质子信号 H6.46 (1H, dd, J4.8, 10.6Hz)、 6.85(1H, m)与7.01(1H, m), 一个连氧次甲基质子信号 H5.06 (1H, dd, J9.3, 1.4Hz), 三个次甲基质子信号 H1.87(1H, m)、 1.46(1H, m)、 1.80(1H, m)。 1H -1HCOSY谱中存在H-1/H2-2/H-3、 H2-5/H-6/H-7/H-8/H2-9、 H-7/H-11/H3-12、 H-11/H3-13以 及H-8/H3-14相关信号, 结合HMBC谱中显示的H2-2和H2-9。

20、与C-1以及H2-2、 H2-5和H-6与C-4相 关信号可以构建吉马烷型倍半萜骨架。 HMBC谱中H-3 与C-2 和C-4 相关信号可以构建2 - 甲基-2 -丁烯酮基片段。 另外HMBC谱H-3、 H2-5和H-6与C-15相关信号暗示C-6与C-15之间存 在一个内酯环结构。 NOESY谱中, H-8为 构型, H-9b与H-8存在相关信号, 所以H-9a与H-2a以 及H-9a与H-5a的相关性表明H-2a、 H-5a和H-9a皆为 构型, 同时H-2a与H-5a相关信号表明 3(4)双键为E构型。 综合氢谱、 碳谱、 HMBC谱和NOESY谱, 以及文献关于相关类型核磁数据, 可基。

21、本确定该化合物如下所示, 立体构型进一步通过ECD试验确定, 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一 致。 该化合物化学式及碳原子编号如下: 说明书 3/6 页 5 CN 105820144 A 5 0025 0026 实施例2: 药理作用 0027 1、 材料与方法 0028 1.1动物 0029 60只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 SPF级, 体重280-300g, 由北京维通 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实验过程中大鼠的饲养环境稳定, 室温(252), 相对 湿度(555), 灯光控制12h昼夜交替。 0030 1.2试剂与样品 0031 头孢地尼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22、 化合物()自制, 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 依 达拉奉注射液(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 兔抗鼠GFAP抗体, 兔抗鼠Iba1抗体购自 Vector公司; 兔抗鼠TNF- 抗体、 兔抗鼠IL-1 、 兔抗鼠VCAM-1抗体、 兔抗鼠ICAM-1抗体购自 San-ta-Cruz;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兔IgG购自美国PierceBiotechnology公司。 0032 1.3仪器 0033 SZX16型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 冰冻切片机(莱卡, 德国); PowerGen125型组 织匀浆机(塞默飞世尔公司); GS-15R离心机(Beckinan公司, 美国)。 0034 1。

23、.4动物分组与给药 0035 6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缺血再灌注模型组、 伊达拉奉给药 组(3mgkg-1)、 头孢地尼组(20mgkg-1)、 化合物()组(20mgkg-1)、 头孢地尼与化合物 ()组合物组 【10mgkg-1头孢地尼+10mgkg-1化合物()】 , 每组10只。 各组分别于再灌注 即刻由尾静脉注射给药, 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2ml生理盐水。 0036 1.5MCAO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0037 SD大鼠术前12h禁食, 10水合氯醛(350mgkg-1)腹腔注射麻醉, 仰卧位固定。 参 照Longa等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 造成左侧大。

24、脑中动脉阻塞。 缺血2h后, 将栓线向外拉出至 颈内实现再灌注。 假手术组只进行术前麻醉和血管分离术, 不结扎及导入线栓。 0038 1.6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0039 再灌注24h后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观察。 参照Longa等的5级4分制: 0分, 无神经功 能缺失症状; 1分, 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 2分, 爬行时出现对侧转圈; 3分, 行走时向对侧倾 倒; 4分, 不能自发行走, 意识丧失。 0040 1.7WesternBlot检测TNF- 、 IL-1 、 VCAM-1、 ICAM-1的表达 说明书 4/6 页 6 CN 105820144 A 6 0041 动物行I/R手术24h后,。

25、 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 断头取脑, 冠状切取前囱前1.0mm至 前囱后3.0mm的脑组织, 进行匀浆。 在冰上加蛋白裂解液裂解, 然后在4下12000rmin-1离 心5min, 进行蛋白含量的测定, SDS-PAGE电泳, 转膜, 封闭, TNF- (1: 500), IL-1 (1: 200), VCAM-1(1: 200)、 ICAM-1(1: 200)一抗4下孵育24h后TBST洗涤3次; 二抗37孵育1h, ECL化 学发光, 暗室显影, 定影, 对胶片进行扫描与拍照并进行分析。 0042 1.8统计学方法 0043 实验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 所得结果以xs表示, 组。

26、间均数的比较采用 t检验, 2组以上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44 2实验结果 0045 2.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症状学的影响 0046 再灌注24h, 各组大鼠无死亡, 模型组大鼠表现出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P0.01), 化合物()组、 头孢地尼组、 依达拉奉组均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造成的神经损害(P0.05, P0.05, P0.05), 头孢地尼和化合物()组效果更显著, P0.01。 见表1。 0047 表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症状学的影响 0048 组别神经功能评分 假手术组0.000.00 模型对照组2.680.46 依达拉奉组1.590.。

27、37 头孢地尼组1.560.36 化合物()组1.550.37 头孢地尼与化合物()组合物组1.250.31 0049 2.2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NF- 、 IL-1 、 VCAM-1、 ICAM-1表达的影响 0050 脑缺血/再灌注24h后, 缺血区皮层组织中细胞因子TNF- 、 IL-1 以及黏附分子 VCAM-1、 ICAM-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 头孢地尼组、 化合物()组于缺血后早期给药对于TNF- 、 IL-1 、 VCAM-1、 ICAM-1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差异显著(P0.05); 头孢地尼与 化合物()组合物组进一步抑制各蛋白表达(P0.01), 效果更显著。 。

28、见表2。 0051 表2各组大鼠脑组织中TNF- 、 IL-1 、 VCAM-1、 ICAM-1蛋白表达量 0052 组别TNF- IL-1 VCAM-1ICAM-1 假手术组0.350.530.090.08 模型对照组1.241.160.690.69 依达拉奉组0.620.760.360.27 头孢地尼组0.690.730.350.24 化合物()组0.660.660.330.25 头孢地尼与化合物()组合物组0.460.440.170.12 0053 以上结果表明, 头孢地尼、 化合物()均能明显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 评分及明显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 、 IL-1 和黏附分子VCAM-1、 ICAM-1的表达水平, 两者合 用效果优于单用, 可以开发成为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 说明书 5/6 页 7 CN 105820144 A 7 0054 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 围。 说明书 6/6 页 8 CN 105820144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