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式窗帘.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555049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36507.7

申请日:

2016.01.15

公开号:

CN205370398U

公开日:

2016.07.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6B 9/30申请日:20160115授权公告日:20160706终止日期:20170115|||授权

IPC分类号:

E06B9/30; E06B9/32; E06B9/322

主分类号:

E06B9/30

申请人: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琳; 粘耿豪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南屯区五权西路2段236号19楼之1

优先权:

2015.11.17 CN 201520914905X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任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百叶式窗帘,包括有一升降操控结构与一叶片角度调整结构。其中该升降操控结构用以带动一下梁相对一上梁移动,以达到操控该百叶式窗帘为展开或收合的目的;该叶片角度调整结构用以带动梯绳以改变窗帘叶片的摆设角度,以使该百叶式窗帘获得不同透光效果。特别的是,该叶片角度调整结构可产生两段式调频功能,以使该百叶式窗帘在完全展开后,能获得极佳的遮光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百叶式窗帘,包含有一上梁、一下梁以及多个窗帘叶片,其中
所述窗帘叶片通过至少一梯绳而平行地悬吊于该上梁与该下梁之间;其特
征在于包括有:
一升降操控结构,包括有一驱动轴及一拉绳;该驱动轴受操控而可正
反向转动地设置于该上梁内,且该驱动轴上设置有一卷线部,该拉绳一端
连接该卷线部,另一端穿过该上梁后向下延伸并连接该下梁;
一叶片角度调整结构,适用于调整所述窗帘叶片的偏摆角度,该叶片
角度调整结构包括有一槽座、一转盘、一摩擦环、一连动件与一止挡件;
其中:
该槽座设置于该上梁中,且具有一第一挡部;
该转盘设置于该槽座中且随同该驱动轴同向转动,该转盘具有一外环
面;
该摩擦环具有一内环面面对该转盘的该外环面,以及具有二固线部与
一凸块,其中该二固线部分别为该梯绳的二经线的一端连接,且该二经线
位于该转盘转动中心的两侧,该凸块位于该二固线部之间;
该连动件结合于该驱动轴,且随同该驱动轴的正反向转动而沿着轴向
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往复移动;
该止挡件设置于该槽座中且与该槽座的该第一挡部对面配置,该止挡
件受该连动件连动,其在该连动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位于该摩擦环的该凸
块的动作路径上;其在该连动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离开该摩擦环的该凸块
的动作路径;
由此,于操控该驱动轴正反向转动以使该连动件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
二位置间移动的过程中,该摩擦环的其中一该固线部抵接该第一挡部,或
该摩擦环的该凸块抵接该止挡件时,该摩擦环停止转动,以使所述窗帘叶
片停止偏转,而该驱动轴得继续受操控转动以使该卷线部卷收或释出该拉
绳;其中,在该连动件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摩擦环随着该转盘继续转
动,以使所述窗帘叶片再次偏转而改变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动件一端
设有一螺孔,该驱动轴设置有一螺纹部,该螺纹部穿设该螺孔;该连动件
相对该螺孔的另一端受局限,使得该连动件不随同该驱动轴的转动而翻
转,并维持以平移方式沿着轴向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间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叶片角度调
整结构包括有一轴杆与一扳转件;该轴杆平行该驱动轴,该扳转件与该止
挡件以不可相对该轴杆转动的方式连结于该轴杆;该连动件具有一斜推
面,当该连动件朝向该第二位置移动时,该斜推面推导该扳转件向外翻转
并带动该轴杆转动,转动的轴杆带动该止挡件离开该摩擦环的该凸块的动
作路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叶片角度调
整结构包括有一轴杆与一抵靠件;该轴杆平行该驱动轴,该抵靠件与该止
挡件固结于该轴杆;当该连动件朝向该第二位置移动时,该连动件推动该
抵靠件以带动该轴杆沿着轴向移动,移动的轴杆带动该止挡件离开该摩擦
环的该凸块的动作路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叶片角度调
整结构包括有一基座,该基座设置于该上梁中;该升降操控结构包括有一
螺栓,该螺栓具有一头部、一螺纹身部以及一轴孔贯穿该头部与该螺纹身
部,其中,该头部具有一卡槽嵌入该基座的一侧壁,该螺纹身部位于该基
座中且构成该螺纹部,该驱动轴穿过该轴孔,且与该轴孔以非圆形截面方
式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百叶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座的另一
侧壁设有一第一抵接面,该连动件相对该螺孔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抵接
面,该第一抵接面与该第二抵接面相互贴抵,以使该连动件不随同该驱动
轴的转动而翻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升降操控结
构包括有一卷线筒,该卷线筒以不可相对该驱动轴转动的方式套设于该驱
动轴上,且位于该槽座的一侧,以构成该卷线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叶片角度调
整结构的该槽座还具有一第二挡部与该第一挡部相对配置;当该连动件移
动至该第二位置,该摩擦环的另一该固线部抵接该第二挡部时,该摩擦环
停止转动,以使所述窗帘叶片停止偏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转盘的外环
面凹设有一嵌槽;该摩擦环为半圆形框体而于两端分别形成该二固线部,
该摩擦环的内环面隆起形成有一肋条,该肋条嵌入该嵌槽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转盘的外
环面凹设有二嵌槽;该摩擦环包括有相连结的一第一环形体与一第二环形
体,该第一环形体与该第二环形体为不连续且大于二分之一圆的环框,该
第一环形体在一自由端形成一该固线部,该第二环形体在一自由端形成另
一该固线部,该第一环形体与该第二环形体的内环面分别隆起形成有一肋
条,各该肋条对应嵌入一该嵌槽中。

说明书

百叶式窗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窗帘的窗帘叶片调整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可两段
式调控叶片角度结构的百叶式窗帘。

背景技术

已知百叶式窗帘的组成大致包括有一上梁、一下梁以及多个窗帘叶
片,所述窗帘叶片通过两条梯绳而平行地悬吊于该上梁与该下梁之间,且
使用者通过操作一叶片角度调整机构而能驱使各该梯绳的两条经线分别
为一收与一放,以达到调整改变窗帘叶片的摆设角度的目的。使用者另外
再经由拉动一操作拉绳以同时带动两条升降拉绳分别自二卷线筒为释出
或是卷收,以达到展开或收合窗帘的目的。

前述已知百叶式窗帘的展开或收合,以及窗帘叶片摆设角度的调整,
分别是由两个独立的机构而达成者,在使用操作上显得相当不便。虽然有
业者开发出整合前述两个机构而成为一单一操控模块,但是其仅适用于升
降拉绳穿过所有窗帘叶片的结构使用,例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269349号专
利,以及中国台湾公告第M356795号专利即是。前述单一操控模块虽然解
决了两个独立操控机构所带来使用不便的问题,但是,以升降拉绳直接穿
过所有窗帘叶片时,因升降拉绳位于梯绳的两条经线之间,故于窗帘完全
展开且调整窗帘叶片而为遮光时,上下相邻的两两窗帘叶片彼此间并无法
获得良好的密贴效果,因此仍会有漏光的情形发生。

再者,前述专利以单一操控模块同时达到升降窗帘叶片及调整窗帘叶
片角度的目的,是通过窗帘本身的重力帮助其下降展开,然而当窗帘叶片
闭合越紧密时,则升降拉绳与窗帘叶片之间的摩擦力越大,从而导致下放
动作越不顺畅;故此类窗帘在下放时,要尽量避免窗帘叶片呈紧密闭合状
态,以避免升降拉绳与窗帘叶片之间产生较大摩擦力,惟,如此将使得窗
帘叶片在下放之后无法完全闭合。此外,为使窗帘下放顺畅,一般来说,
仍需要以较大重力将升降拉绳张紧,来克服前述升降拉绳与窗帘叶片之间
的摩擦力,通常是利用增加下梁配重的方式来改善,但重量越大却越不利
于拉升窗帘;反之,若要使能轻松拉升窗帘,就必须降低重量,如此却又
会造成下放不顺且窗帘叶片闭合不全。是以,该已知具备单一操控模块的
百叶式窗帘仍有未臻完善之处而待再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叶式窗帘,是使得百叶
式窗帘在完全展开后能获得良好的遮光效果。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百叶式窗帘,其包含有一
上梁、一下梁以及多个窗帘叶片,其中所述窗帘叶片通过至少一梯绳而平
行地悬吊于该上梁与该下梁之间。另外包括有一升降操控结构与一叶片角
度调整结构。其中该升降操控结构包括有一驱动轴及一拉绳;该驱动轴是
受操控而可正反向转动地设置于该上梁内,且该驱动轴上设置有一卷线
部,该拉绳一端连接该卷线部,另一端穿过该上梁后向下延伸并连接该下
梁;该叶片角度调整结构适用于调整所述窗帘叶片的偏摆角度,该叶片角
度调整结构包括有一槽座、一转盘、一摩擦环、一连动件与一止挡件;其
中,该槽座设置于该上梁中且具有一第一挡部;该转盘设置于该槽座中且
随同该驱动轴同向转动,该转盘具有一外环面;该摩擦环具有一内环面面
对该转盘的该外环面,以及具有二固线部与一凸块,其中该二固线部分别
为该梯绳的二经线的一端连接,且该二经线位于该转盘转动中心的两侧,
该凸块位于该二固线部之间;该连动件结合于该驱动轴,且随同该驱动轴
的正反向转动而沿着轴向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往复移动;该止挡
件设置于该槽座中且与该槽座的该第一挡部对面配置,该止挡件受该连动
件连动,其在该连动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位于该摩擦环的该凸块的动作路
径上;其在该连动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离开该摩擦环的该凸块的动作路
径。

其中该连动件一端设有一螺孔,该驱动轴设置有一螺纹部,该螺纹部
穿设该螺孔;该连动件相对该螺孔的另一端受局限,使得该连动件不随同
该驱动轴的转动而翻转,并维持以平移方式沿着轴向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
二位置间移动。

其中该叶片角度调整结构包括有一轴杆与一扳转件;该轴杆平行该驱
动轴,该扳转件与该止挡件以不可相对该轴杆转动的方式连结于该轴杆;
该连动件具有一斜推面,当该连动件朝向该第二位置移动时,该斜推面推
导该扳转件向外翻转并带动该轴杆转动,转动的轴杆带动该止挡件离开该
摩擦环的该凸块的动作路径。

其中该叶片角度调整结构包括有一轴杆与一抵靠件;该轴杆平行该驱
动轴,该抵靠件与该止挡件固结于该轴杆;当该连动件朝向该第二位置移
动时,该连动件推动该抵靠件以带动该轴杆沿着轴向移动,移动的轴杆带
动该止挡件离开该摩擦环的该凸块的动作路径。

其中该叶片角度调整结构包括有一基座,该基座设置于该上梁中;该
升降操控结构包括有一螺栓,该螺栓具有一头部、一螺纹身部以及一轴孔
贯穿该头部与该螺纹身部,其中,该头部具有一卡槽嵌入该基座的一侧壁,
该螺纹身部位于该基座中且构成该螺纹部,该驱动轴穿过该轴孔,且与该
轴孔以非圆形截面方式配合。

其中该基座的另一侧壁设有一第一抵接面,该连动件相对该螺孔的另
一端设有一第二抵接面,该第一抵接面与该第二抵接面相互贴抵,以使该
连动件不随同该驱动轴的转动而翻转。

其中该升降操控结构包括有一卷线筒,该卷线筒以不可相对该驱动轴
转动的方式套设于该驱动轴上,且位于该槽座的一侧,以构成该卷线部。

其中该叶片角度调整结构的该槽座更具有一第二挡部与该第一挡部
相对配置;当该连动件移动至该第二位置,该摩擦环的另一该固线部抵接
该第二挡部时,该摩擦环停止转动,以使所述窗帘叶片停止偏转。

其中该转盘的外环面凹设有一嵌槽;该摩擦环为半圆形体而于两端分
别形成该二固线部,该摩擦环的内环面隆起形成有一肋条,该肋条嵌入该
嵌槽中。

其中该转盘的外环面凹设有二嵌槽;该摩擦环包括有相连结的一第一
环体与一第二环体,该第一环体与该第二环体为不连续且大于二分之一圆
的环形体,该第一环体在一自由端形成一该固线部,该第二环体在一自由
端形成另一该固线部,该第一环体与该第二环体的内环面分别隆起形成有
一肋条,各该肋条对应嵌入一该嵌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利用操控该驱动轴正反向转动以使该连动件
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间移动的过程中,该摩擦环的其中一该固线部
抵接该第一挡部,或该摩擦环的该凸块抵接该止挡件时,该摩擦环停止转
动,以使所述窗帘叶片停止偏转,而该驱动轴得继续受操控转动以使该卷
线部卷收或释出该拉绳;其中,在该连动件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摩擦
环随着该转盘继续转动,以使所述窗帘叶片再次偏转而改变角度。

附图说明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
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百叶式窗帘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揭示窗帘叶片彼此密贴。

图3为一立体图,揭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百叶式窗帘的升
降操控结构与叶片角度调整结构。

图4为图3的俯视图,揭示连动件位于一第二位置。

图5与图7分别为一分解图,揭示图3中的升降操控结构与叶片角度
调整结构的部分组成。

图6为一立体图,揭示图3中的叶片角度调整结构的转盘与摩擦环的
关系。

图8为图4的8-8方向剖视图,揭示止挡件概呈直立状并离开摩擦环
的凸块的动作路径。

图9类同图8,揭示止挡件位于摩擦环的凸块的动作路径上,且摩擦
环的第一固线部抵接第一挡部。

图10类同图2,揭示窗帘叶片依逆时针方向而同步向后翻转。

图11类同图4,揭示连动件位于一第一位置。

图12为一立体图,揭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百叶式窗帘完
全收合的状态。

图13类同图9,揭示摩擦环的凸块抵接止挡件。

图14类同图2,揭示下梁下移,而窗帘叶片由上往下逐一循着顺时针
方向翻转。

图15为一侧视图,揭示下梁到达最底端位置。

图16为一分解立体图,揭示转盘与摩擦环的另一实施例型态。

图17为一剖视图,揭示图16揭示的转盘与摩擦环的组合关系。

图18为一立体图,揭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百叶式窗帘的
升降操控结构与叶片角度调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百叶式窗帘200,
其包含有一上梁10、一下梁12以及多个窗帘叶片14,其中所述窗帘叶片
14通过两条梯绳16而平行地悬吊于该上梁10与该下梁12之间。该百叶
式窗帘200另包括有一升降操控结构与一叶片角度调整结构;前者用以带
动该下梁12相对该上梁10移动,以达到操控该百叶式窗帘200为展开或
收合的目的,后者则是用以带动梯绳16以改变窗帘叶片14的摆设角度,
以使该百叶式窗帘200获得不同的透光效果。以下先说明该升降操控结构
与该叶片角度调整结构的构件关系,再说明操控动作于后。

该升降操控结构包括有一驱动轴18、一控制器20、一第一卷线筒22
与一第二卷线筒24、一第一拉绳26、一第二拉绳28与一螺栓30。其中,
该驱动轴18为一多边形杆体且水平置放于该上梁10内,该驱动轴18一
端链接该控制器20,且受到该控制器20的一操作绳20a的带动而产生正
转或是反转,在本实施例中,是以手动方式驱使该驱动轴18转动,惟于
实务上亦得以电动控制方式来执行。

该升降操控结构的该第一卷线筒22与该第二卷线筒24是以不可相对
该驱动轴18转动的方式套设于该驱动轴18上,以分别构成一个卷线部。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卷线筒22与该第二卷线筒24分别具有与该驱动轴
18截面配合的一多边形孔(图未示),因此,当该驱动轴18穿过该第一卷
线筒22与该第二卷线筒24后,将可带动该第一卷线筒22与该第二卷线
筒24同步且同向转动。

该升降操控结构的该第一拉绳26与该第二拉绳28的一端分别连接该
第一卷线筒22与该第二卷线筒24,另一端则于穿过该上梁10后向下延伸
并连接该下梁12。本实施例的该第一拉绳26与该第二拉绳28分别并邻于
该梯绳16的二经线16a、16b,而呈位于所述窗帘叶片14的外侧。因此当
通过操控该驱动轴18为正转或是反转时,即能将该第一拉绳26与该第二
拉绳28分别卷收于该第一卷线筒22与该第二卷线筒24上,以达到操控
该百叶式窗帘200为收合的目的;抑或者,可使该第一拉绳26与该第二
拉绳28分别自该第一卷线筒22与该第二卷线筒24释出,以达到操控该
百叶式窗帘200为展开的目的。

在上述的升降操控结构中,该第一卷线筒22与该第二卷线筒24各为
一独立筒体且各构成一个卷线部,然于实务上不排除可直接于该驱动轴18
上一体制作有二个卷线部。另外,上述的第一卷线筒22、第二卷线筒24、
第一拉绳26与第二拉绳28是分别以单一数量为例说明,然而在较佳的实
施例中,前述构件以图1所示的数量至少为二为佳,据以提供较佳的操作
稳定性。

又,在本实施例中,虽以第一拉绳26及第二拉绳28分设于所述窗帘
叶片14的外侧为例,但亦不排除传统于所述窗帘叶片的中央设置穿孔,
并以单一拉绳穿设窗帘叶片中央穿孔的态样,二者同样能够达到升降的目
的,而仅仅是卷线筒及拉绳的位置和数量上的差异,与本案申请的技术无
涉。

至于该升降操控结构的该螺栓30,其包括有一头部30a、一螺纹身部
30b以及一轴孔30c贯穿该头部30a与该螺纹身部30b。其中,该螺纹身
部30b构成本实用新型定义的螺纹部,然于实务上不排除直接于该驱动轴
18上一体制作有该螺纹部;该轴孔30c与该驱动轴18截面配合而为一多
边形孔,因此,当该驱动轴18穿过该轴孔30c后,将可带动该螺栓30同
步且同向转动。

该叶片角度调整结构包括有一槽座32、一基座34、一连动件42、一
轴杆44、一扳转件46、一止挡件48、一卷簧50以及一转盘60与一摩擦
环62。其中,该槽座32与该基座34设置于该上梁10中。

该槽座32装设于该第一卷线筒22与该第二卷线筒24之间,且其槽
底突起有一凸块。请配合图8所示,该凸块的两侧面分别定义为一第一挡
部32a与一第二挡部32b。

该基座34于其一侧壁设有一缺口34a,于另一侧壁的内面则设有一直
立的第一抵接面34b。该螺栓30的头部30a具有一环形的卡槽30d,该卡
槽30d嵌入该缺口34a中,以使该螺栓30仅能原处转动,而该螺纹身部
30b则位于该基座34中。

该转盘60放置于该槽座32中,且其具有与该驱动轴18截面配合的
一多边形孔60a,该驱动轴18穿过该多边形孔60a,并带动该转盘60同
步且同向转动;该转盘60具有一外环面60b及一自该外环面60b凹设形
成的一嵌槽60c。然于实务上不排除直接于该驱动轴18上一体制作有该转
盘。

该摩擦环62装设在该转盘60上方,其具有一内环面62a面对该转盘
60的该外环面60b。在本实施例中,该摩擦环62为半圆形框体,其内环
面62a隆起形成有一肋条62b,该肋条62b嵌入该嵌槽60c中;该摩擦环
62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固线部,分别为一第一固线部62c与一第二固线部
62d,各该固线部并各具有一线孔62e分别为该梯绳16的该二经线16a,
16b的一端穿过并为固接,如图8所示,使该二经线16a、16b分别位于该
转盘60转动中心的两侧。而由于该梯绳16悬挂着多个的窗帘叶片14,故
使得与该二经线16a、16b固接的该摩擦环62因重力而压抵该转盘60,其
造成该肋条62b与该嵌槽60c维持着接触的状态;另外,该摩擦环62于
该第一固线部62c与该第二固线部62d之间具有一沿着轴向设置的凸块
62f。在前述中,该摩擦环62压抵该转盘60,其等彼此间的摩擦阻力足以
使得该摩擦环62随着该转盘60的转动而位移,相对地,该凸块62f将以
弧形轨迹移动。

该连动件42为一长形块体且位于该基座34内,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
二抵接面42a与一螺孔42b,且于该第二抵接面42a与该螺孔42b之间突
起有一拨板43,该拨板43具有一斜推面43a。该连动件42的该第二抵接
面42a贴抵该基座34的第一抵接面34b,其螺孔42b则为该螺栓30的螺
纹身部30b穿过并螺接,因此在该螺栓30为该驱动轴18带动而于原处正
转或是反转时,该连动件42将沿着轴向于图11所示的一第一位置P1与
图4所示的一第二位置P2间往复移动,同时,该连动件42因其第二抵接
面42a受到该基座34的第一抵接面34b的局限,故于往复移动的过程中
不会有翻转情形,而维持着以平移的方式沿着轴向于该第一位置P1与该
第二位置P2间移动。在前述中,该连动件42即是通过该螺栓30而结合
于该驱动轴18,并随同该驱动轴18的转动而位移。

该轴杆44以平行该驱动轴18的方式置放于该上梁10内,且贯穿该
槽座32与该基座34。该扳转件46与该止挡件48是以不可相对该轴杆44
转动的方式而连结于该轴杆44上。在本实施例中,该轴杆44为一多边形
杆体,而该扳转件46与该止挡件48分别为长形体且于一端设有一多边形
孔46a、48a供该轴杆44穿过,该扳转件46位于该基座34内,该止挡件
48则位于该槽座32中。至于该卷簧50,其套设在该轴杆44上,且对该
扳转件46提供一扭转的作用力,以使该扳转件46维持着朝向预定方向翻
转。

在上述中,当该连动件42朝向该第二位置P2移动时,其拨板43的
斜推面43a将抵接该扳转件46相对于设有该多边形孔46a的一端,并逐
渐推导该扳转件46朝向该基座34外部翻转且带动该轴杆44转动,转动
的轴杆44并将带动该止挡件48作枢摆的动作,该止挡件48并在该连动
件42到达该第二位置P2时偏离该摩擦环62的该凸块62f的动作路径。
反之,当该连动件42受操控而朝向该第一位置P1移动时,该扳转件46
承受该卷簧50的作用力而朝向该基座34内部翻转,连带地使得该止挡件
48回复至位于该摩擦环62的该凸块62f的动作路径上。

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百叶式窗帘200的各部构件及其
相关位置的说明。接着再说明操控该百叶式窗帘200于展开及收合的过程
中,可同步控制所述窗帘叶片14改变摆设角度的方式如后。

图1与图2所示为该百叶式窗帘200于完全展开且所述窗帘叶片14
彼此密贴时的态样,此时的百叶式窗帘200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请同时
参阅图4与图8所示,在此状态下的连动件42是位于该第二位置P2,而
该止挡件48概呈直立状并离开该摩擦环62的该凸块62f的动作路径。

请再参阅图9所示,揭示拉动该操作绳20a以驱使该驱动轴18连同
该转盘60一起反转(逆时针旋转),该摩擦环62因承受该下梁12与所有
窗帘叶片14的重量而紧抵该转盘60,且借助摩擦阻力而随着该转盘60
位移,于此同时拉动该经线16a向上而释出该经线16b向下,而通过该二
经线16a、16b的一收与一放以牵动纬线16c,以使原为密贴的所述窗帘叶
片14循着逆时针方向同步向后翻转至图10所示的状态,亦即窗帘叶片14
呈右上左下的摆设,直至该摩擦环62的第一固线部62c抵接该第一挡部
32a为止。易言之,该槽座32的第一挡部32a阻挡了该摩擦环62的转动,
以使所述窗帘叶片14保持在调整偏摆角度后的状态,亦即窗帘叶片14停
止偏转。

请再配合图11所示,当继续拉动该操作绳20a并驱使该驱动轴18持
续以逆时针旋转,且拉动的力量克服该转盘60与该摩擦环62之间的摩擦
阻力后,该第一卷线筒22与该第二卷线筒24将逐渐地卷收该第一拉绳26
与该第二拉绳28,而该止挡件48在该连动件42离开该第二位置P2后,
因间接受到该卷簧50的影响而回复至该摩擦环62的该凸块62f的动作路
径上(参照图9);在该连动件42到达该第一位置P1时,该百叶式窗帘
200则呈完全收合的状态(参照图12)。

欲将完全收合状态的百叶式窗帘200再为展开时,同样通过操控该操
作绳20a而为之,不同的是,该操作绳20a此时是驱使该驱动轴18连同
该转盘60正转(顺时针旋转)。请配合图13所示,在该驱动轴18以顺时
针旋转的过程中,该摩擦环62因为重力的关系而紧抵该转盘60,且因摩
擦阻力的关系随着该转盘60位移,该摩擦环62在其凸块62f抵接该止挡
件48顶缘时而停止转动。图14揭示继续拉动该操作绳20a以使该第一卷
线筒22与该第二卷线筒24逐渐释出该第一拉绳26与该第二拉绳28,由
于所述窗帘叶片14已因该摩擦环62预先正转一段行程,因此在该下梁12
逐步下移过程中,将由上往下逐一循着顺时针方向翻转。在该下梁12到
达最底端位置时,该百叶式窗帘200完全展开,而所述窗帘叶片14摆设
如图15所示的呈左上右下的角度偏摆,此时相邻的各窗帘叶片14的边缘
并未紧密贴靠,使得相邻的窗帘叶片14彼此之间具有间隙。前述窗帘叶
片14的偏摆量定义为第一段调频。

在上述驱动轴18正转的过程中,该连动件42亦将移靠该第二位置P2,
并在逐步推导该扳转件46,以及在到达该第二位置P2时,使得该止挡件
48再次离开该摩擦环62的该凸块62f的动作路径。参照图8所示可知,
此刻的摩擦环62再次因为重力的关系而紧抵该转盘60,并随之正转,待
于该摩擦环62的第二固线部62d抵接该第二挡部32b为止。受惠于该摩
擦环62的再正转行程,促使所述窗帘叶片14继续以顺时针方向快速翻转,
并互为密贴如图2所示。前述窗帘叶片14的再翻转偏摆量则定义为第二
段调频。

由所述可知,本实施例的该百叶式窗帘200不仅在展开或收合的过程
中,具备自动翻转窗帘叶片14的效果。更因拉动该下梁12的第一拉绳26
与第二拉绳28是位于所述窗帘叶片14的外侧,故而对于该下梁12在升
降的过程中,不生滞碍,以及配合着所述窗帘叶片14具有两段式调频功
能,使得该百叶式窗帘200在完全展开后,能获得极佳的遮光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摩擦环62是制作成半圆形框体,并通过载重方式
与转盘60产生接触摩擦,进而随转盘60移动以调整窗帘叶片14的偏摆
角度。然而于实务上,亦可选择制作成如图16与图17所示的另一实施例
的型态,该另一实施例的摩擦环64包括有一第一环形体641与一第二环
形体642,且该第一环形体641与该第二环形体642为不连续且大于二分
之一圆的环框,二环框之间并以一桥接件643相连结,该桥接件643具有
稳定该第一环形体641与该第二环形体642的位置的作用。其中该第一环
形体641在自由端形成一第一固线部641a,该第二环形体642在自由端形
成一第二固线部642a,该第一环形体641更具有一凸块641c;另外,该
第一环形体641与该第二环形体642的内环面分别隆起形成有一肋条641b
与一肋条642b。为配合该摩擦环64,该另一实施例的转盘66的外环面分
别凹设有一嵌槽66a与一嵌槽66b,各该环形体的肋条对应嵌入一该嵌槽
中,以使该第一环形体641与该第二环形体642呈环抱该转盘66。由此,
增加了接触摩擦阻力,使得在调整窗帘叶片14的偏摆角度时更为精准。

另外,上述实施例是通过操控该扳转件46与该止挡件48同步翻转,
以使该止挡件48偏离该摩擦环62的该凸块62f的动作路径,而达到操控
所述窗帘叶片14进行第二段调频的翻转目的。然而,在图18所示的再一
实施例中,揭示一止挡件52、一抵靠件54与一固定件55固结于该轴杆
44,其中该止挡件52顶端具有一水平向的延伸板52a,该抵靠件54取代
扳转件46,且该抵靠件54顶端亦具有一水平向的延伸板54a;该连动件
42具有一侧推面42c。

当该连动件42受操控而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其侧推面42c抵接该
抵靠件54的延伸板54a的自由端,并推动该轴杆44沿着轴向移动,同时
带动该止挡件52亦沿轴向移动,并离开该摩擦环62的该凸块62f的动作
路径,如此使得摩擦环62可以再次随着转盘60的转动而牵动梯绳16以
完成第二段调频动作。反之,在该连动件42朝第一位置移动时,一套设
于轴杆44上且两端分别抵于该基座34与该固定件55的弹簧56,其弹力
将推动轴杆44往反向移动,以使该止挡件52再次回复至位于该摩擦环62
的该凸块62f的动作路径上。前述结构亦能达成相同上述实施例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凡是应用本实用新型
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
求范围内。

百叶式窗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百叶式窗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百叶式窗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叶式窗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叶式窗帘.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百叶式窗帘,包括有一升降操控结构与一叶片角度调整结构。其中该升降操控结构用以带动一下梁相对一上梁移动,以达到操控该百叶式窗帘为展开或收合的目的;该叶片角度调整结构用以带动梯绳以改变窗帘叶片的摆设角度,以使该百叶式窗帘获得不同透光效果。特别的是,该叶片角度调整结构可产生两段式调频功能,以使该百叶式窗帘在完全展开后,能获得极佳的遮光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