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折叠式梯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折叠式梯子.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4801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19CN203948015U(21)申请号 201420344005.1(22)申请日 2014.06.26E06C 1/383(2006.01)E06C 7/08(2006.01)E06C 7/50(2006.01)E04G 1/30(2006.01)E04G 1/34(2006.01)(73)专利权人四川蓝天网架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611400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工业园区兴园11路666号(72)发明人王轶杰(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代理人冉鹏程(54) 实用新型名称多。
2、功能折叠式梯子(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子,设计一种梯子,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边撑相对第一边撑凹槽处同样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通过“X”型支架连接;所述“X”型支架下端固定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凹槽内,所述“X”型支架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梯子也可用作脚手架使用,应用在家装和建筑等行业中去,功能多样,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51)Int。
3、.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48015 UCN 203948015 U1/1页21.多功能折叠式梯子,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边撑相对第一边撑凹槽处同样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通过“X”型支架连接;所述“X”型支架下端固定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凹槽内,所述“X”型支架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凹。
4、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式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凹槽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所述“X”型支架上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限位孔和固定孔相对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式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外侧。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式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相对侧。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式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撑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内侧。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48015 U1/5页3多功能折叠式梯子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子,尤其是多功能折叠式梯。
5、子。背景技术0002 梯子是一种自古就有的物品,直到今天依然被使用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梯子的结构和材料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梯子,现有的梯子中有一种拉伸式梯子,它的上梯的宽度等于或小于下梯的内侧宽度,下梯内侧有导向装置,使上梯只能在下梯内上下移动,而不能翻转。还有一种人字梯,在两节梯子的顶部踩杆之间用铰链进行连接,工作时使两节梯子之间的顶角固定成为锐角,不工作时使两节梯子合并在一起。0003 梯子一般被用在建筑施工或者室内装潢工程中,尤其是在室内装潢中,梯子的功能较显单一,且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便,人们慢慢使用脚手架代替梯子,但是脚手架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使用时还需重新组装。
6、,也给了工程的施工带来不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人们希望能够有一种梯子可以多用途使用,同时也方便携带。0004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4年4月9日,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3711429A,名称为“一种双向折叠多用途梯子”的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是一种即能上下折叠又能左右折叠的多用途梯子,它由主边撑、副边撑、硬撑、软撑、折叠连接装置、紧固座、紧固栓、紧固扣构成;主边撑是两个独立的相互对应的长条状装置,主边撑或副边撑的一端设置了折叠连接装置,该折叠连接装置能够连接其他主边撑或副边撑,主边撑的内侧设置了副边撑,副边撑上设置了硬撑、软撑、紧固座、紧固栓、紧固扣,该梯子可一物多用,实。
7、用、方便。该发明专利的梯子虽然既能上下折叠又能左右折叠,但其功能性仍不能满足在施工过程中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扔存在诸多不便。0005 上述现有技术的梯子,结构多样,材质多样,折叠方式多样,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梯子功能性单一,还是不能满足装修、建筑等施工工程中的功能性要求,在工程施工的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不便,不能满足人们对功能性的要求。0006 实用新型0007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功能折叠式梯子,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折叠式梯子可以自由折叠,折叠后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梯子功能多样化,本实用新型的梯子也可用作脚手架使用,应用在家装和建筑等行业中去,。
8、功能多样,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0008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0009 多功能折叠式梯子,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边撑相对第一边撑凹槽处同样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通过“X”型支架连接;所述“X”型支架下端固定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凹槽内,所述“X”型支架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凹槽内。0010 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凹槽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所述。
9、“X”型支架上端说 明 书CN 203948015 U2/5页4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限位孔和固定孔相对应。0011 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外侧。0012 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相对侧。0013 所述硬撑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内侧。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表现在:0015 1、本实用新型的边撑采用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设置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梯子能够纵向拉伸成一个立方体,由单一的梯子转换成一个立方体的脚手架,使用梯子多功能的转化,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是梯子,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使用。
10、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脚手架,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设置“X”型支架,“X”型支架的下端固定,上端滑动连接,设置“X”型支架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稳定性和安全型,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并在一起时,也能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0016 2、本实用新型在“X”型支架上开有固定孔,在凹槽的侧壁上开有限位孔,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时,可以根据使用宽度的要求将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宽度进行限定,将“X”型支架上的固定孔通过销轴或者螺钉与凹槽侧壁上的限位孔固定连接后,可以对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宽度进行限定,也。
11、进一步的增强了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稳定性。“X”型支架上端的固定孔固定在不同的限位孔处也就设定了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不同的间距,更加方便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0017 3、本实用新型将凹槽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外侧面上,可以增加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稳定性,同时也方便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合并,方便折叠。0018 4、本实用新型将凹槽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相对的侧面上,将“X”型支架设置在凹槽内,在折叠之后可以将“X”型支架隐藏在凹槽内,更加节省空间,且也使得本实用新型外观上更加美观。附图说明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凹槽在边撑外侧立体结构示意图;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
12、局部放大图;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凹槽在边撑外侧侧视图;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凹槽在边撑相对侧立体结构示意图;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0025 附图标记:1、第一边撑,2、第二边撑,3硬撑,4、凹槽,41、限位孔,5、“X”型支架。具体实施方式0026 实施例10027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或4,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3,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1设置有凹槽4,所述第二边撑说 明 书CN 20394801。
13、5 U3/5页52相对第一边撑1凹槽4处同样设置有凹槽4;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之间通过“X”型支架连接5;所述“X”型支架5下端固定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凹槽4内,所述“X”型支架5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凹槽4内。0028 本实用新型的边撑采用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设置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梯子能够纵向拉伸成一个立方体,由单一的梯子转换成一个立方体的脚手架,使用梯子多功能的转化,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是梯子,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使用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脚手架,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在。
14、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设置“X”型支架,“X”型支架的下端固定,上端滑动连接,设置“X”型支架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稳定性和安全型,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并在一起时,也能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0029 实施例20030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1和2或4和5,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3,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1设置有凹槽4,所述第二边撑2相对第一边撑1凹槽4处同样设置有凹槽4;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之间通过“X”型支架连接5;所述“X”型支架5。
15、下端固定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凹槽4内,所述“X”型支架5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凹槽4内。0031 本实用新型的边撑采用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设置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梯子能够纵向拉伸成一个立方体,由单一的梯子转换成一个立方体的脚手架,使用梯子多功能的转化,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是梯子,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使用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脚手架,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设置“X”型支架,“X”型支架的下端固定,上端滑动连接,设置“X”型支架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
16、稳定性和安全型,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并在一起时,也能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0032 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凹槽4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41,所述“X”型支架5上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限位孔41和固定孔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在“X”型支架上开有固定孔,在凹槽的侧壁上开有限位孔,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时,可以根据使用宽度的要求将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宽度进行限定,将“X”型支架上的固定孔通过销轴或者螺钉与凹槽侧壁上的限位孔固定连接后,可以对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宽度进行限定,也进一步的增强了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稳定性。“X”型支架上端的固定孔固定在不同的限位孔处也就设定了。
17、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不同的间距,更加方便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0033 实施例30034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2和3,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3,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1设置有凹槽4,所述第二边撑2相对第一边撑1凹槽4处同样设置有凹槽4;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之间通说 明 书CN 203948015 U4/5页6过“X”型支架连接5;所述“X”型支架5下端固定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凹槽4内,所述“X”型支架5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凹槽4内。
18、。0035 本实用新型的边撑采用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设置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梯子能够纵向拉伸成一个立方体,由单一的梯子转换成一个立方体的脚手架,使用梯子多功能的转化,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是梯子,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使用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脚手架,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设置“X”型支架,“X”型支架的下端固定,上端滑动连接,设置“X”型支架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稳定性和安全型,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并在一起时,也能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0036 所述凹。
19、槽4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外侧;本实用新型将凹槽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外侧面上,可以增加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稳定性,同时也方便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合并,方便折叠。0037 实施例40038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4和5,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3,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1设置有凹槽4,所述第二边撑2相对第一边撑1凹槽4处同样设置有凹槽4;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之间通过“X”型支架连接5;所述“X”型支架5下端固定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凹槽4内,所述“。
20、X”型支架5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凹槽4内。0039 本实用新型的边撑采用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设置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梯子能够纵向拉伸成一个立方体,由单一的梯子转换成一个立方体的脚手架,使用梯子多功能的转化,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是梯子,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使用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脚手架,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设置“X”型支架,“X”型支架的下端固定,上端滑动连接,设置“X”型支架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稳定性和安全型,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并在一起。
21、时,也能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0040 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凹槽4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41,所述“X”型支架5上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限位孔41和固定孔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在“X”型支架上开有固定孔,在凹槽的侧壁上开有限位孔,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时,可以根据使用宽度的要求将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宽度进行限定,将“X”型支架上的固定孔通过销轴或者螺钉与凹槽侧壁上的限位孔固定连接后,可以对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宽度进行限定,也进一步的增强了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稳定性。“X”型支架上端的固定孔固定在不同的限位孔处也就设定了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不同的间距,更加方便在工程施。
22、工过程中的使用。0041 所述凹槽4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相对侧;本实用新型将凹槽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相对的侧面上,将折叠支架设置在凹槽内,在折叠之后可以将折叠支架隐藏在凹槽内,更加节省空间,且也使得本实用新型外观上更加美观。说 明 书CN 203948015 U5/5页70042 实施例50043 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2、3和6,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3,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1设置有凹槽4,所述第二边撑2相对第一边撑1凹槽4处同样设置有凹槽4;所。
23、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之间通过“X”型支架连接5;所述“X”型支架5下端固定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凹槽4内,所述“X”型支架5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凹槽4内。0044 本实用新型的边撑采用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设置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梯子能够纵向拉伸成一个立方体,由单一的梯子转换成一个立方体的脚手架,使用梯子多功能的转化,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是梯子,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使用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脚手架,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设置“X”型支架,“X”型支架的下端固。
24、定,上端滑动连接,设置“X”型支架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稳定性和安全型,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并在一起时,也能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0045 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凹槽4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41,所述“X”型支架5上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限位孔41和固定孔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在“X”型支架上开有固定孔,在凹槽的侧壁上开有限位孔,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时,可以根据使用宽度的要求将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宽度进行限定,将“X”型支架上的固定孔通过销轴或者螺钉与凹槽侧壁上的限位孔固定连接后,可以对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宽度进行限定,也进一步的增强了第一边撑和第。
25、二边撑的稳定性。“X”型支架上端的固定孔固定在不同的限位孔处也就设定了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不同的间距,更加方便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0046 所述凹槽4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外侧;所述硬撑3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内侧。本实用新型将凹槽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外侧面上,可以增加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稳定性,同时也方便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合并,方便折叠。说 明 书CN 203948015 U1/6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48015 U2/6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48015 U3/6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48015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