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554056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9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43222.9

申请日:

2014.06.26

公开号:

CN203947668U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4C 2/04申请日:20140626授权公告日:20141119终止日期:20160626|||授权

IPC分类号:

E04C2/04; E04C2/38; E04D3/04

主分类号:

E04C2/04

申请人:

郭霏霏

发明人:

郭霏霏; 郭献忠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秀路200号中远名城1幢420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包括混凝土面板和底板;底板包括混凝土围板框,以及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如此,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面板的背面匹配连接混凝土围板框,形成盛装盒形式,以此作为填充腔,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浇灌入此填充腔内,与混凝土围板框的内壁和混凝土面板背面牢固凝结在一起,成型一个整体,具有混凝土材料装饰板强度的同时,还具有发泡混凝土材料装饰板的保温隔热、防渗水效果,整体重量轻强度高;并且混凝土围板框可作为底板的加强框架,对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进行加强,有效提高底板的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保温隔热、防渗水和强度高以及定位拼装快捷方便等优点,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面板,和连接于混凝土面板背面的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匹配连接于所述混凝土面板背面边缘并与混凝土面板构成填充腔的混凝土围板框,以及浇灌入填充腔内与混凝土围板框的内壁和混凝土面板背面凝结在一起的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初成型未凝固的上述混凝土面板与初成型未凝固的上述混凝土围板框凝结连接在一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围板框为一体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面板的厚度和上述混凝土围板框的壁厚均为1.5-2.5cm,上述填充腔的深度为5.5-6.5cm。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厚度为7-9cm,边长为25cm以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面板的正面形成有防滑装饰条纹。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装饰条纹为形成于上述混凝土面板正面纵横交错的沟槽。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的墙板、屋顶面板等建筑装饰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
背景技术
建筑装饰板的结构已为公知,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1210519956.3公开一种一种泡沫混凝土轻质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该墙板包括上下表层及填充于上下表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的上下表层为硅钙板,所述的中间层为泡沫混凝土层。该复合墙板的厚度为60~112mm,所述的硅钙板的厚度为15~16mm,所述的泡沫混凝土层的厚度为30 ~80mm。所述的泡沫混凝土层由泡沫混凝土制成,所述的泡沫混凝土包括固体组分和发泡剂泡沫,固体组分按质量份数的组成为:泥浆40 份~60 份、水泥20 份~50 份、熟石灰5 份~8 份、石膏2 份~3份、纤维0.1份~0.3份、早强剂1份~3份,所述的发泡剂泡沫的体积量是固体组份体积总量的50 ~ 80 倍,所述的发泡剂泡沫由发泡剂与水按质量比1∶30 配置的发泡液制得。所述的泥浆为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密度在1.2~1.3g/mm3 的废弃泥浆,所述的水泥为强度等级不低于42.5 级早强型通用硅酸盐水泥,所述的纤维为长度6~19mm 的聚丙烯纤维,所述的早强剂为碳酸锂或水玻璃,所述的发泡剂为植物性蛋白发泡剂。所述的泡沫混凝土层与硅钙板之间为黏结连接。该发明还提出一种泡沫混凝土轻质复合墙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装模:先将墙板模具组装在模具车上,再将两块硅钙板平行固定在墙板模具内,两块硅钙板中间留有宽30~80mm 的间隙;
(2) 制备泡沫混凝土:按质量比将泥浆40 份~60 份、水泥20份~50份、熟石灰5份~8份、石膏2份~3份、纤维0.1份~0.3份、早强剂1份~3份,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形成固体组分,将发泡剂与水按质量比1∶30 比例调配成发泡液,将发泡液进行发泡,按发泡剂泡沫的体积量是固体组份体积总量的50~80 倍加入固体组分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沫混凝土;
(3) 注模:将泡沫混凝土浇注于墙板模具上两块硅钙板之间的空隙内;
(4) 脱模养护:待泡沫混凝土在模具中冷却16h 成型后,泡沫混凝土层与两片硅钙板前后黏合,拆除模具,将成型产品送至干燥处自然风干养护。
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220023849.7公开一种一种保温防水隔热一体化预制屋顶面板,其特征是:所述预制面板为方形或多边形板块,由下到上依次由钢筋混凝土层、水泥砂浆层和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层组成,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层通过涂刮、摊铺到水泥砂浆层表面,并与水泥砂浆层粘合成一体。所述防水保温隔热层为中间有多个不规则发泡透气孔的毡状层。
以上两种建筑装饰板均为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前者因泡沫混凝土内部具有气孔,而具有保温隔热、防渗水和质轻的优点,后者为实体的混凝土等材料的结构,具有强度高的优点;但是前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强度达不到要求,而后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又不具有保温隔热和防渗水的效果,结构存在缺陷,综合性能差,实用性有待提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显著的保温隔热、防渗水和强度高以及定位拼装快捷方便等优点,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的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包括混凝土面板,和连接于混凝土面板背面的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匹配连接于所述混凝土面板背面边缘并与混凝土面板构成填充腔的混凝土围板框,以及浇灌入填充腔内与混凝土围板框的内壁和混凝土面板背面凝结在一起的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
初成型未凝固的上述混凝土面板与初成型未凝固的上述混凝土围板框凝结连接在一起。
上述混凝土围板框为一体结构。
上述混凝土面板的厚度和上述混凝土围板框的壁厚均为1.5-2.5cm,上述填充腔的深度为5.5-6.5cm。
厚度为7-9cm,边长为25cm以上。
上述混凝土面板的正面形成有防滑装饰条纹。
上述防滑装饰条纹为形成于上述混凝土面板正面纵横交错的沟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突破传统单一混凝土或发泡混凝土材料的墙板、屋顶面板等建筑装饰板的构造形式,在混凝土面板的背面匹配连接混凝土围板框,形成盛装盒形式,以此作为填充腔,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浇灌入此填充腔内,与混凝土围板框的内壁和混凝土面板背面牢固凝结在一起,成型一个整体,具有混凝土材料装饰板强度的同时,还具有发泡混凝土材料装饰板的保温隔热、防渗水效果,整体重量轻强度高;并且混凝土围板框可作为底板的加强框架,对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进行加强,有效提高底板的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具有显著的保温隔热、防渗水和强度高以及定位拼装快捷方便等优点,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凝土面板和混凝土围板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混凝土面板                    11-防滑装饰条纹
2-底板                          21-混凝土围板框
22-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如图1-3所示,包括混凝土面板1和底板2。
混凝土面板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层,底板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层,底板2连接于混凝土面板1的背面;底板2包括混凝土围板框21和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混凝土围板框21匹配连接于混凝土面板1的背面边缘,混凝土围板框21与混凝土面板1构成填充腔,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浇灌入此填充腔内与混凝土围板框21的内壁和混凝土面板1的背面凝结在一起。如此,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在混凝土面板1的背面匹配连接混凝土围板框21,形成无盖子盛装盒形式,以此作为填充腔,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浇灌入此填充腔内,待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混凝土围板框21和混凝土面板1均充分凝固后,三者将在相接触面处牢固凝结在一起,成型成一个整体,因而本实用新型在具有混凝土材料装饰板强度的同时,还具有发泡混凝土材料装饰板的保温隔热、防渗水效果,整体重量轻强度高;并且混凝土围板框21可作为底板2的加强框架,对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进行加强,有效提高底板2的强度。
为了具体实现混凝土面板1与混凝土围板框21的牢固连接,优选地,初成型未凝固的混凝土面板1与初成型未凝固的混凝土围板框21凝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盛装盒结构,然后向二者构成的填充腔内浇灌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隔热板结构。
为了进一步增强混凝土围板框21的结构强度,优选地,混凝土围板框21为一体结构。即混凝土围板框21一体成型出来直接与混凝土面板1凝结在一起,整体性更强,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
为了确保混凝土面板1、混凝土围板框21的强度,以及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的保温隔热和防渗水效果,优选地,混凝土面板1的厚度和混凝土围板框21的壁厚均为1.5-2.5cm,最优为2cm,上述填充腔的深度为5.5-6.5cm,即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的厚度为5.5-6.5cm,最优为6cm,。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厚度为7-9cm,最优为8cm,边长为25cm以上,可根据实际要求设计边长尺寸。如此尺寸设计后,可保证混凝土面板1、混凝土围板框21与发泡混凝土填充砖心22在各个方向上的尺寸比例都为合理设计,可达到实现强度以及保温隔热和防渗水效果的高效发挥。
优选地,混凝土面板1的正面形成有防滑装饰条纹11,可起到防滑和装饰美观作用。
优选地,防滑装饰条纹11为形成于混凝土面板1正面纵横交错的沟槽。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防滑装饰条纹的具体形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混凝土面板的厚度、混凝土围板框的壁厚、填充腔的深度,以及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厚度和边长等具体尺寸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混凝土围板框优选为一体结构,具体形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混凝土面板与混凝土围板框的连接形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混凝土面板、混凝土围板框和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混凝土围板框可采用wt60%左右的水泥,和wt40%左右的细石粉加入适量水混合搅拌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4766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19CN203947668U(21)申请号 201420343222.9(22)申请日 2014.06.26E04C 2/04(2006.01)E04C 2/38(2006.01)E04D 3/04(2006.01)(73)专利权人郭霏霏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秀路200号中远名城1幢420室(72)发明人郭霏霏 郭献忠(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包括混凝土面板和底板;底板包括混凝土围板框,以及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如此,本实。

2、用新型在混凝土面板的背面匹配连接混凝土围板框,形成盛装盒形式,以此作为填充腔,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浇灌入此填充腔内,与混凝土围板框的内壁和混凝土面板背面牢固凝结在一起,成型一个整体,具有混凝土材料装饰板强度的同时,还具有发泡混凝土材料装饰板的保温隔热、防渗水效果,整体重量轻强度高;并且混凝土围板框可作为底板的加强框架,对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进行加强,有效提高底板的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保温隔热、防渗水和强度高以及定位拼装快捷方便等优点,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

3、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47668 UCN 203947668 U1/1页21.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面板,和连接于混凝土面板背面的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匹配连接于所述混凝土面板背面边缘并与混凝土面板构成填充腔的混凝土围板框,以及浇灌入填充腔内与混凝土围板框的内壁和混凝土面板背面凝结在一起的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初成型未凝固的上述混凝土面板与初成型未凝固的上述混凝土围板框凝结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围板框为一体结构。

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面板的厚度和上述混凝土围板框的壁厚均为1.5-2.5cm,上述填充腔的深度为5.5-6.5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厚度为7-9cm,边长为25cm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面板的正面形成有防滑装饰条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装饰条纹为形成于上述混凝土面板正面纵横交错的沟槽。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47668 U1/4页3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技术领域0001。

5、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的墙板、屋顶面板等建筑装饰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背景技术0002 建筑装饰板的结构已为公知,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1210519956.3公开一种一种泡沫混凝土轻质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该墙板包括上下表层及填充于上下表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的上下表层为硅钙板,所述的中间层为泡沫混凝土层。该复合墙板的厚度为60112mm,所述的硅钙板的厚度为1516mm,所述的泡沫混凝土层的厚度为30 80mm。所述的泡沫混凝土层由泡沫混凝土制成,所述的泡沫混凝土包括固体组分和发泡剂泡沫,固体组分按质量份数的组成为:泥浆40 份60 份、水泥20 份50 份、熟石灰5 。

6、份8 份、石膏2 份3份、纤维0.1份0.3份、早强剂1份3份,所述的发泡剂泡沫的体积量是固体组份体积总量的50 80 倍,所述的发泡剂泡沫由发泡剂与水按质量比130 配置的发泡液制得。所述的泥浆为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密度在1.21.3g/mm3 的废弃泥浆,所述的水泥为强度等级不低于42.5 级早强型通用硅酸盐水泥,所述的纤维为长度619mm 的聚丙烯纤维,所述的早强剂为碳酸锂或水玻璃,所述的发泡剂为植物性蛋白发泡剂。所述的泡沫混凝土层与硅钙板之间为黏结连接。该发明还提出一种泡沫混凝土轻质复合墙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3 (1) 装模:先将墙板模具组装在模具车上,再将两块硅。

7、钙板平行固定在墙板模具内,两块硅钙板中间留有宽3080mm 的间隙;0004 (2) 制备泡沫混凝土:按质量比将泥浆40 份60 份、水泥20份50份、熟石灰5份8份、石膏2份3份、纤维0.1份0.3份、早强剂1份3份,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形成固体组分,将发泡剂与水按质量比130 比例调配成发泡液,将发泡液进行发泡,按发泡剂泡沫的体积量是固体组份体积总量的5080 倍加入固体组分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沫混凝土;0005 (3) 注模:将泡沫混凝土浇注于墙板模具上两块硅钙板之间的空隙内;0006 (4) 脱模养护:待泡沫混凝土在模具中冷却16h 成型后,泡沫混凝土层与两片硅钙板前后黏合,拆除模具。

8、,将成型产品送至干燥处自然风干养护。0007 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220023849.7公开一种一种保温防水隔热一体化预制屋顶面板,其特征是:所述预制面板为方形或多边形板块,由下到上依次由钢筋混凝土层、水泥砂浆层和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层组成,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层通过涂刮、摊铺到水泥砂浆层表面,并与水泥砂浆层粘合成一体。所述防水保温隔热层为中间有多个不规则发泡透气孔的毡状层。0008 以上两种建筑装饰板均为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前者因泡沫混凝土内部具有气孔,而具有保温隔热、防渗水和质轻的优点,后者为实体的混凝土等材料的结构,具有强度高的优点;但是前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强度达不到要求,而后者在实。

9、际使用过程中又不具有说 明 书CN 203947668 U2/4页4保温隔热和防渗水的效果,结构存在缺陷,综合性能差,实用性有待提高。0009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实用新型内容001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显著的保温隔热、防渗水和强度高以及定位拼装快捷方便等优点,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的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001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0012 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包括混凝土面板,和连接于混凝土面板背面的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匹配连接于所述混凝土面板背面边缘并与混凝土面板构成填充腔的混凝土围板框,以及浇灌入填充腔内。

10、与混凝土围板框的内壁和混凝土面板背面凝结在一起的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0013 初成型未凝固的上述混凝土面板与初成型未凝固的上述混凝土围板框凝结连接在一起。0014 上述混凝土围板框为一体结构。0015 上述混凝土面板的厚度和上述混凝土围板框的壁厚均为1.5-2.5cm,上述填充腔的深度为5.5-6.5cm。0016 厚度为7-9cm,边长为25cm以上。0017 上述混凝土面板的正面形成有防滑装饰条纹。0018 上述防滑装饰条纹为形成于上述混凝土面板正面纵横交错的沟槽。001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突破传统单一混凝土或发泡混凝土材料的墙板、屋顶面板等建筑装饰板。

11、的构造形式,在混凝土面板的背面匹配连接混凝土围板框,形成盛装盒形式,以此作为填充腔,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浇灌入此填充腔内,与混凝土围板框的内壁和混凝土面板背面牢固凝结在一起,成型一个整体,具有混凝土材料装饰板强度的同时,还具有发泡混凝土材料装饰板的保温隔热、防渗水效果,整体重量轻强度高;并且混凝土围板框可作为底板的加强框架,对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进行加强,有效提高底板的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其具有显著的保温隔热、防渗水和强度高以及定位拼装快捷方便等优点,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21 图2为混凝土面板和混凝土围板框。

12、的结构示意图;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0023 图中:0024 1-混凝土面板 11-防滑装饰条纹0025 2-底板 21-混凝土围板框0026 22-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具体实施方式说 明 书CN 203947668 U3/4页50027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002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如图1-3所示,包括混凝土面板1和底板2。0029 混凝土面板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层,底板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层,底板2连接于混凝土面板1的背面;底板2包括混凝土围板框21和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混凝土围板框21匹配。

13、连接于混凝土面板1的背面边缘,混凝土围板框21与混凝土面板1构成填充腔,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浇灌入此填充腔内与混凝土围板框21的内壁和混凝土面板1的背面凝结在一起。如此,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在混凝土面板1的背面匹配连接混凝土围板框21,形成无盖子盛装盒形式,以此作为填充腔,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浇灌入此填充腔内,待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混凝土围板框21和混凝土面板1均充分凝固后,三者将在相接触面处牢固凝结在一起,成型成一个整体,因而本实用新型在具有混凝土材料装饰板强度的同时,还具有发泡混凝土材料装饰板的保温隔热、防渗水效果,整体重量轻强度高;并且混凝土围板框21可作为底板2的加。

14、强框架,对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进行加强,有效提高底板2的强度。0030 为了具体实现混凝土面板1与混凝土围板框21的牢固连接,优选地,初成型未凝固的混凝土面板1与初成型未凝固的混凝土围板框21凝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盛装盒结构,然后向二者构成的填充腔内浇灌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隔热板结构。0031 为了进一步增强混凝土围板框21的结构强度,优选地,混凝土围板框21为一体结构。即混凝土围板框21一体成型出来直接与混凝土面板1凝结在一起,整体性更强,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0032 为了确保混凝土面板1、混凝土围板框21的强度,以及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的保温隔热和防渗水效果。

15、,优选地,混凝土面板1的厚度和混凝土围板框21的壁厚均为1.5-2.5cm,最优为2cm,上述填充腔的深度为5.5-6.5cm,即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22的厚度为5.5-6.5cm,最优为6cm,。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厚度为7-9cm,最优为8cm,边长为25cm以上,可根据实际要求设计边长尺寸。如此尺寸设计后,可保证混凝土面板1、混凝土围板框21与发泡混凝土填充砖心22在各个方向上的尺寸比例都为合理设计,可达到实现强度以及保温隔热和防渗水效果的高效发挥。0033 优选地,混凝土面板1的正面形成有防滑装饰条纹11,可起到防滑和装饰美观作用。0034 优选地,防滑装饰条纹11为形成于混凝土面板1。

16、正面纵横交错的沟槽。0035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新型保温隔热板,防滑装饰条纹的具体形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混凝土面板的厚度、混凝土围板框的壁厚、填充腔的深度,以及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厚度和边长等具体尺寸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混凝土围板框优选为一体结构,具体形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混凝土面板与混凝土围板框的连接形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混凝土面板、混凝土围板框和发泡混凝土填充板心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混凝土围板框可采用wt60%左右的水泥,和wt40%左右的细石粉加入适量水混合搅拌而成。0036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说 明 书CN 203947668 U4/4页6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说 明 书CN 203947668 U1/2页7图 1图 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47668 U2/2页8图 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47668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