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休闲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是
一种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
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帐篷在人们休闲、娱乐等方面使用越来越
广泛。
目前市场上的帐篷种类繁多,帐篷依型式、大小、材质、色
泽分成数种。不同类型的帐篷用途也各不相同。但是现有的帐篷
大多顶棚都是固定的,尽管采用的材料多种多类,如布料、铁皮
材质、阳光板等,但这些只能达到遮光或者透光的固定模式,不
能让用户随心所欲的调节光照以便更好的享受阳光以及感受户外
的天空。其中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040607U】公开的
一种帐篷,包括框架主体和帐篷布,所述框架主体包括横梁和承
重柱,所述承重柱连接于所述横梁下端,所述横梁设置有四根,
四根横梁首尾相接合围形成矩形结构。该帐篷采用布料材质作为
顶棚遮光在使用一段时间经过风吹雨淋日晒后顶布会出现垮塌、
折皱、面料色泽不一等不良现象,这样会导致帐篷外形不美观也
会影响在户外休闲的人心情。现在的大多的硬顶铁皮帐篷虽然不
会垮塌,但是顶部大都不能打开,外形固定不能灵活的伸展,这
样既不能很好感受阳光也不能很好的透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
一种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它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
帐篷的顶棚能够开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帐篷的
百叶窗顶棚结构,包括圈梁一、圈梁二和若干个设置在圈梁一和
圈梁二之间的百叶窗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一上依次铰接
有若干个叶片固定件一,各个叶片固定件一之间通过联动长条相
连接,所述圈梁二上依次铰接有若干个叶片固定件二,各个叶片
固定件二之间通过联动长条相连接,所述叶片固定件一和叶片固
定件二一一对应成对设置,所述百叶窗叶片的一端端部连接在叶
片固定件一上,另一端端部连接在叶片固定件二上,所述百叶窗
顶棚结构还包括用于带动叶片固定件一或叶片固定件二转动的转
动机构,当叶片固定件一或叶片固定件二转动时,百叶窗叶片能
够进行开合。
本技术方案中,百叶窗叶片设置在圈梁一和圈梁二之间,且
百叶窗叶片的一段端部通过叶片固定件一连接在圈梁一,另一端
端部通过叶片固定件二连接在圈梁二上,叶片固定件一沿着圈梁
一的长度方向依次铰接在圈梁一,且叶片固定件一在联动长条带
动下能够实现同步转动,叶片固定件二沿着圈梁二的长度方向铰
接在圈梁二上,且叶片固定件二在联动长条带动下能够实现同步
转动,铰接在圈梁一的叶片固定件一和铰接在圈梁二上的叶片固
定件二成对设置,操作转动机构带动位于百叶窗一端的叶片固定
件一或叶片固定件二转动时,叶片固定件一或叶片固定件二能够
带动百叶窗叶片进行开合,而位于百叶窗叶片另一端的叶片固定
件二或叶片固定件一会随着百叶窗叶片传动。
在上述的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中,所述百叶窗叶片宽度方
向上的一侧边沿具有倒钩部一,百叶窗叶片宽度方向上的中具有
插接部,所述叶片固定件一上具有用于与倒钩部一相配合的倒钩
部二和用于与插接部相配合的插槽部,当倒钩部一连接在倒钩部
二上时,插接部插入到插槽部上,所述叶片固定件二的结构与叶
片固定件一的结构相同。百叶窗叶片和叶片固定件一之间通过倒
钩部一和倒钩部二相互钩连后,插接部可插入到插槽部内进一步
实现固连,以保证百叶窗叶片能随着叶片固定件一的转动而进行
开合。
在上述的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中,所述插槽部的其中一侧
槽壁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扳机部。通过扳动扳机部,能够使得插槽
部的槽口扩大,从而使得百叶窗叶片的插接部可以由插槽部中脱
出,实现百叶窗叶片的可拆卸。
在上述的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中,所述叶片固定件一为L
字形或T字形。倒钩部一和插接部位于叶片固定件一的其中一条
边上,叶片固定件一的另一条边与联接长条相连接。
在上述的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接
件一、连接件二和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固连在圈梁
一或圈梁二上,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相配合的蜗轮和蜗杆,所
述连接件一的一端与联动长条相铰接,连接件二的另一端与连接
件二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接件二的另一端与蜗轮的蜗轮轴相固
连。蜗轮蜗杆组件固连在圈梁一或圈梁二上,当蜗杆转动时,蜗
轮的蜗轮轴随之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件二绕着蜗轮轴的轴心线转
动,连接件一随着连接件二转动并带动联动长条移位,联动长条
带动叶片固定件一或叶片固定件二转动,从而实现百叶窗叶片的
开合。此外,转动机构也可为连接在联动长条上的连杆,通过连
杆拉动联动长条移位,从而实现百叶窗叶片的开合。
在上述的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中,所述蜗轮轴的截面为多
边形,所述连接件二套设在蜗轮轴上。涡轮轴的截面为非圆形,
连接件二套设在蜗轮轴上后能够随着蜗轮轴的转动而绕着蜗轮轴
的轴心线转动。
在上述的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中,所述百叶窗叶片的一侧
边沿设置有引水槽,另一侧边沿的底面设置有挡水板,所述引水
槽和挡水板均沿着百叶窗叶片的长度方向设置。当百叶窗叶片闭
合时,各个百叶窗叶片的顶面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位于高处
的一片百叶窗叶片的挡水板落在位于低处的百叶窗叶片的引水槽
内,从而防止雨水冲入到帐篷的内部,同时,引水槽还能将雨水
引流位于百叶窗叶片侧部的圈梁一或圈梁二。
在上述的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中,所述圈梁一和圈梁二均
具有用于与引水槽相连通的流水槽。引水槽将雨水引流至流水槽
内,并由流水槽流出,从而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在上述的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中,所述圈梁一相对于水平
面倾斜设置,所述圈梁二与圈梁一相平行。圈梁一和圈梁而倾斜
设置,即能够使得百叶窗叶片在闭合形成倾斜的坡面,又利于对
雨水进行引流和排泄。
在上述的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中,所述叶片固定件沿着圈
梁一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各个百叶窗叶片之间的间距一样,
开合时联动性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实现了硬顶篷篷顶自由打开与闭
合,使用舒适性更好;
2、本百叶窗顶棚结构中的百叶窗叶片的组装与拆卸简易,大
大的节省用户组装时间,降低组装难度,即使出现某块百叶窗叶
片损坏的情况,用户也能轻松替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百叶窗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叶片固定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圈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蜗轮蜗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合示意图一。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合示意图二。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合示意图三。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示意图。
图中,1、圈梁一;2、圈梁二;3、百叶窗叶片;4、叶片固
定件一;5、联动长条;6、叶片固定件二;7、倒钩部一;8、插
接部;9、倒钩部二;10、插槽部;11、扳机部;12、连接件一;
13、连接件二;14、蜗轮蜗杆组件;15、蜗杆;16、蜗轮轴;17、
引水槽;18、挡水板;19、流水槽;20、连接孔一;21、连接孔
二;22、连接孔三;23、连接孔四;24、连接孔五;25、连接孔
六;26、连接孔七;27、连接孔八;28、连接孔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为一种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
构,包括圈梁一1、圈梁二2和若干个设置在圈梁一1和圈梁二2
之间的百叶窗叶片3,圈梁一1上依次均匀间隔铰接有若干个叶
片固定件一4,各个叶片固定件一4之间通过联动长条5相连接,
圈梁二2上依次均匀间隔铰接有若干个叶片固定件二6,各个叶
片固定件二6之间通过联动长条5相连接,叶片固定件一4和叶
片固定件二6一一对应成对设置,百叶窗叶片3的一端端部连接
在叶片固定件一4上,另一端端部连接在叶片固定件二6上,百
叶窗顶棚结构还包括用于带动叶片固定件一4或叶片固定件二6
转动的接件一12、连接件二13及蜗轮蜗杆组件14,当叶片固定
件一4或叶片固定件二6转动时,百叶窗叶片3能够进行开合。
具体结构如下,结合图4,百叶窗叶片3宽度方向上的一侧
边沿具有倒钩部一7,百叶窗叶片3宽度方向上的中具有插接部8,
百叶窗叶片3上位于倒钩部一7一侧边沿设置有引水槽17,另一
侧边沿的底面设置有挡水板18,挡水板18位于插接部8的外侧,
引水槽17和挡水板18均沿着百叶窗叶片3的长度方向设置。
结合图5,叶片固定件二6的结构与叶片固定件一4的结构
相同。叶片固定件一4上具有用于与倒钩部一7相配合的倒钩部
二9和用于与插接部8相配合的插槽部10,插槽部10的其中一
侧槽壁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扳机部11,当倒钩部一7连接在固定部
一上时,插接部8插入到插槽部10上。本实施例中的叶片固定件
一4为L字形或T字形,倒钩部一7和插接部8位于叶片固定件
一的其中一条边上,该条边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用于将叶片固定
件一4铰接在圈梁一1上的连接孔一20,叶片固定件一4的另一
条边的端部具有用于与联接长条5相连接的连接孔二21。
本实施例中百叶窗叶片3的倒钩部一7和叶片固定件一4的
倒钩部二9互相配合,旋转百叶窗叶片3或叶片固定件一4使百
叶窗叶片3的倒钩部一7与叶片固定件一4的倒钩部二9接近,
轻轻挤压百叶窗叶片3和叶片固定件一4,即可使百叶窗叶片3
的插接部8与叶片固定件一4的插槽部10互相抱紧。叶片固定件
一4的倒钩部二9的背面设有的扳机部11,扳动扳机部11即可
使百叶窗叶片3上的倒钩部一7与叶片固定件一4上的倒钩部二
9松开继而分离,从而轻松完成百叶窗叶片3的拆卸。
结合图6,圈梁二2和圈梁一1的结构相同。圈梁一1和圈
梁二2均具有用于与引水槽17相连通的流水槽19。圈梁一1的
避免上设置若干个用于与连接孔一20相配合的连接孔三22和两
个用于连接蜗轮蜗杆组件14的连接孔四23。
结合图7,连接件一12为弧形件,连接件一12的一端具有
用于与连接长条5相连接的连接孔五24,另一端具有用于连接件
二13相连接的连接孔六25。
结合图8,连接件二13的一端具有用于与连接孔六25相配
合的连接孔七26,另一端具有用于套设在涡轮轴16上的连接孔
八27,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孔八27为正方形孔。
结合图9,蜗轮蜗杆组件14包括相配合的蜗轮和蜗杆15,连
接件一12的一端与联动长条5相铰接,连接件二13的另一端与
连接件二13的一端相铰接,连接件二13的另一端与蜗轮的蜗轮
轴16相固连,蜗轮轴16的截面形状与连接孔八27相适配,本实
施例中蜗轮轴16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蜗轮蜗杆组件14的壳体
上设置有两个用于与连接孔四23相配合的连接孔九28。
结合图10、图11和图12,两个相邻的叶片固定件一4和联
动长条5之间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BCDE,当蜗轮蜗杆组件14带
动联动长条5转动,平行四边形BCDE发生变形,百叶窗叶片3
在叶片固定件一4的带动下进行开合运动。
结合图13,圈梁一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圈梁二2与圈
梁一1相平行。当百叶窗叶片3闭合后,各个百叶窗叶片3的顶
面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位于高处的一片百叶窗叶片3的挡水
板18落在位于低处的百叶窗叶片3的引水槽17内,从而防止雨
水冲入到帐篷的内部,同时,引水槽17还能将雨水引流位于百叶
窗叶片侧部的圈梁一或圈梁二上的流水槽19,并由倾斜设置的流
水槽19排出,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
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
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