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剂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S)-(-)-N-[(1-烯丙基-2-吡咯烷基)甲基]-2,3-二甲氧基-5-(3-羟基丙基)苯甲酰胺的的合成方法,该化合物是fallypride标记前体,为进一步制备脑受体PET显像剂提供了基础,涉及PET显像剂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可用于进行脑受体显像,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多巴胺D2受体SPECT显像剂123I/131I-epidepride(化学名为(S)-(-)-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2,3-二甲氧基-5-碘[123I/131I]苯甲酰胺)已成功用于研究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指标。Fallypride,化学名为(S)-(-)-N-[(1-烯丙基-2-吡咯烷基)甲基]-2,3-二甲氧基-5-氟[18F]丙基苯甲酰胺,是对epidepride结构加以改造,在方便短半衰期的正电子核素18F标记的同时还保持了与D2受体的高亲和力和适宜的亲脂性,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多巴胺D2受体PET显像剂,国内至今尚无相关报道。本发明参照文献([1]Mukherjee J,et al.NuclMed Biol,1995,22(3):283-296;[2]Bishop JE,et al.J Med Chem,1991,34(5):1612-1624.),以如下路线合成了fallypride标记前体(1),为进一步制备PET显像剂提供了基础,并对工艺进行了改进。
文献[2]以2-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烯丙基化、克莱逊重排、甲基化反应制得2,3-二甲氧基-5-(2-烯丙基)苯甲酸甲酯(6),再与9-硼双环[3,3,1]壬烷(9-BBN)经硼氢化反应制得2,3-二甲氧基-5-(3-羟基丙基)苯甲酸甲酯(7)。(7)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2,3-二甲氧基-5-(3-羟基丙基)苯甲酸(8)。(8)和(S)-(-)-2-甲基胺基-N-(烯丙基)吡咯烷(3)按文献[1]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吡啶存在下酰化后制得(S)-(-)-N-[(1-烯丙基-2-吡咯烷基)甲基]-2,3-二甲氧基-5-(3-羟基丙基)苯甲酰胺(1),总收率以(1)计为51.9%。中间体(3)的制备按文献[1]以(S)-(-)-2-甲酰胺基吡咯烷为原料,经烷基化、二异丁基氢化铝选择性还原羰基后制得。
化学反应式参见下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N-[(1-烯丙基-2-吡咯烷基)甲基]-2,3-二甲氧基-5-(3-羟基丙基)苯甲酰胺的合成方法,是对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进行改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以(S)-(-)-2-甲酰胺基吡咯烷与烯丙基溴反应制备中间体(S)-(-)-2-甲酰胺基-N-(烯丙基)吡咯烷(2)。与文献不同之处,在于以烯丙基溴替代烯丙基碘来实现N-烷基化。然后再进行羰基还原反应。化学反应式为:
其中:THF(四氢呋喃),DIBAL(二异丁基氢化铝),Acetone(丙酮),Py(吡啶)。
起始原料2-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为自制,结构已经确证。
(2)的制备有两种方法:文献([3]Thomas Hogberg,et al.ActaChemica Scandinavica,1989,43:660-664.)以L-脯氨酸为原料,与烯丙基溴反应生成(S)-(-)-1-烯丙基-2-烯丙基羧酸酯吡咯烷(49%),再与氰化钠的氨水溶液在35℃下反应27h制得(S)-(-)-2-甲酰胺基-N-(烯丙基)吡咯烷(2)(81%);文献[1]以(S)-(-)-2-甲酰胺基吡咯烷为原料,与烷基碘反应制得一系列N-取代基吡咯烷,产率为70-95%。文献[3]法产率低,文献[1]采用的烯丙基碘价昂,不稳定,本发明以(S)-(-)-2-甲酰胺基吡咯烷与烯丙基溴反应制得(2),为白色固体,纯度好,产率高(85%)。
(3)的制备方法有两种:文献[3]中(2)与二(2-甲氧基乙氧基)二氢化铝纳在甲苯中于70℃反应,产率低(30%);文献[1]用二异丁基氢化铝作还原剂,产率提高至60-70%。本发明采用后者进行羰基还原。
(4)和(6)的制备,文献[2]中后处理用乙醚稀释后再过滤、浓缩,所得粗产物分别用薄层层析法(TLC)纯化和减压蒸馏(100-170℃,0.6mmHg)。本发明简化了操作,用乙醚和水萃取(5/1~20/1),收集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即得纯度较高的产物(经TLC检测只有一点)。
(5)的制备,反应温度控制在180-250℃,反应时间为30-90min,产率大于90%。
(7)的制备,文献[2]中粗产物的纯化用乙酸乙酯/异辛烷=1/2作流动相,本发明发现粗产物易溶于乙酸乙酯,但不溶于异辛烷。比较了多种展开剂,选用氯仿溶解粗产物,乙酸乙酯/异辛烷=1/1作流动相。
(8)地制备路线自行设计,化合物经结构确证。
(1)的纯化,文献[1]用制备TLC,未标明流动相和产率。本发明比较了多种展开剂,采用二氯甲烷/甲醇=9/1作流动相,Rf=0.4,产率为80%。
【具体实施方式】
(S)-(-)-2-甲酰胺基-N-(烯丙基)吡咯烷(2)的制备:
将(S)-(-)-2-甲酰胺基吡咯烷(0.12g,1.0mmol)与4ml的四氢呋喃混合,加入碳酸钠(0.05g,0.5mmol),烯丙基溴(0.12g,1.0mmol),80℃油浴反应24h。反应结束后除去四氢呋喃,残留物中加入少量水,调PH至10。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得白色针状固体(2)(0.13g,85%),mp 76~77℃(文献[3]:40%,79~81℃)。
(S)-(-)-2-甲基胺基-N-(烯丙基)吡咯烷(3)的制备:
(2)(0.16g,1.04mmol)加2ml四氢呋喃溶解,置低温浴槽降温至-78℃,滴加二异丁基氢化铝(0.89g,6.23mmol),搅拌30min后,升至室温,继续搅拌48h。加1mol/L盐酸终止反应后除去四氢呋喃,残留物用50%的氢氧化钠碱化。混合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层浓缩后得黄色油状物(3)(0.1g,67%)。产物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2-烯丙基醚-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4)的制备:
取碳酸钾(13.82g,0.1mol)和烯丙基溴(21.77g,0.18mol)加至2-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7.3g,0.04mol)的丙酮溶液中。80℃回流12h后除去丙酮,残渣用乙醚和水萃取(5/1~20/1),收集有机相,干燥,浓缩得淡黄色液体(4)(8.54g,96%),Rf=0.4(文献[2]:93%,Rf=0.39)。
2-羟基-3-甲氧基-5-(2-烯丙基)苯甲酸甲酯(5)的制备:
(4)(14.53g,64.57mmol)加热到180℃~250℃,搅拌30~90min后冷至室温,柱层析纯化(硅胶,氯仿展开,Rf=0.6)得白色固体(5)(13.4g,92%),mp 43-44℃(文献[2]:92%,mp 45-46℃,Rf=0.5)。
2,3-二甲氧基-5-(2-烯丙基)苯甲酸甲酯(6)的制备:
(5)(3.5g,15.75mmol)溶于60ml丙酮中,加入碳酸钾(7.8g,78.75mmol)和碘甲烷(5.36g,78.75mmol),70℃回流17h后蒸去丙酮,残渣用乙醚和水萃取(5/1~20/1),收集有机相,干燥,浓缩得淡黄色液体(6)(3.33g,95%),Rf=0.3(文献[2]:95%,Rf=0.32)。
2,3-二甲氧基-5-(3-羟基丙基)苯甲酸甲酯(7)的制备:
(6)(1.55g,6.56mmol)加10mL四氢呋喃溶解,置低温浴槽中,降至0℃,加入9-BBN(2.4g,9.83mmol),搅拌40min后加入1mol/L氢氧化钠(32ml)和30%的H2O2(30mL),搅拌30min后升至室温再搅拌30min。减压除去四氢呋喃,氯仿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柱层析纯化(硅胶,乙酸乙酯/异辛烷=1/1,Rf=0.1)得淡黄色油状物(7)(1.5g,91%),(文献[2]:乙酸乙酯/异辛烷=1/2,Rf=0.08,90%)。
2,3-二甲氧基-5-(3-羟基丙基)苯甲酸(8)的制备:
(7)(0.5g,1.97mmol)溶于18ml四氢呋喃中,加入0.5mol/L氢氧化钠(58ml),80℃回流40min后,除去四氢呋喃。冷至室温,加40ml乙醚洗水层,乙醚层再用1mol/L氢氧化钠75ml洗3次,合并水层,0℃用磷酸调pH2,氯仿萃取(1×100ml,5×25ml),干燥,过滤,浓缩得黄色油状物(8)。(4g,85%)。MS(m/z):241(M+1), IR(盐片)ν(cm-1):3394(νOH),2932(νO-H,羧酸)
(s)-(-)-N-[(1-烯丙基-2-吡咯烷基)甲基]-2,3-二甲氧基-5-(3-羟基丙基)苯甲酰胺(1)的制备:
(3)(0.07g,0.5mmol),(8)(0.13g,0.5mmol)及吡啶(0.1ml,1.0mmol),溶于5ml氯仿中,冷至0℃,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0.1g,0.5mmol),搅拌4h。滤去沉淀,滤液用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纯化(流动相:二氯甲烷/甲醇=9/1,Rf=0.4)得黄色油状物(1)(0.14g,80%)。1H NMRδppm:8.45(br,1H,CONH),7.60(d,1H,ArH-6),6.90(d,1H,ArH-4),5.95-5.20(m,3H,CH=CH2),3.85(s,6H,20CH3),3.6-1.75(br,13H).MS(m/z):363(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