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柱增力式车轮制动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制动器,特别是一种滚柱增力式车轮制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鼓式车轮制动器,其制动力一般来源于液压或气压。在液压制动系统中,其制动力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给予制动踏板上的力,而在制动力较大的中、重型汽车上,仅靠人们给予制动踏板上的力难以满足汽车制动的需要,大都采用气压制动系统。在气压制动系统中,其动力源是汽车发动机,发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产生高压空气,由脚踏板的位置通过相应的阀、制动气室、执行机构来控制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这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其空气压缩机还要消耗相当大的发动机功率,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力式车轮制动器,它能有效地增大汽车的制动力,从而使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力满足中、重型汽车制动的要求,解决了中、重型汽车由于需要更大地脚踏板力而不得已采用气压制动的现状。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前、后制动蹄通过相应的支承销固定在制动底板上,制动底板松套在半轴套管上,半轴套管上的定位轴肩和增力套对制动底板进行轴向定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可以解决中、重型汽车采用气压制动的不足,减少动力消耗,节约能源,且具有一定的制动防抱死的作用,有利于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滚柱增力式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图
附图2是滚柱增力式车轮制动器的原理图
图1中1.前制动蹄,2.制动轮缸,3.滚柱,4.V型套,5.回位弹簧,6.后制动蹄,7.轮毂,8.制动鼓,9.制动底板,10.半轴套管,11.半轴,12.支承销
【具体实施方式】
前、后制动蹄(1、6)通过相应的支承销(12)和制动轮缸(2)固定在制动底板(9)上,制动底板(9)松套在半轴套管(10)上,半轴套管(10)上有定位轴肩,V型套(4)通过平键固定在半轴套管(10)上,制动底板通过定位轴肩和V型套(4)实现轴向定位,V型套(4)的V型面与前、后制动蹄(1、6)的活动端面所形成的空间中夹持着滚柱(3),两个回位弹簧(5)拉紧制动蹄(1、6),两个回位弹簧(5)的侧面限制滚柱的轴向移动。
当汽车行驶制动时,制动轮缸(2)产生的推力T克服回位弹簧(5)的拉力P压紧在制动鼓(9)上,制动鼓(8)在制动力的作用下通过前、后制动蹄(1、6)带动制动底板9绕着半轴套管(10)按附图2a所示的N方向转动。由于V型套4固定在半轴套管(10)上,便产生一个推力F,该推、力F通过滚柱(3)对前、后制动蹄(1、6)施加一个力F1和F2,且F2>F1。制动轮缸(2)产生的推力T越大,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越大;而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越大,F及F1、F2越大,F1、F2越大,前、后制动蹄产生的制动力距M越大;从而起到了一个增力的作用。当需解除制动时,就可减少制动轮缸的推力T,直至回位弹簧(7)克服力T和F,使制动蹄与制动鼓分离,恢复到附图1所示的位置,便可解除制动。同理倒车制动(附图2b所示)也是如此。
本发明在制动过程中,如果车轮在地面上打滑,制动力便相应的减小,就使力F减小,相应地F1、F2施加在制动蹄上的力便减小,从而使制动力距M减小,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防抱死的作用。
本发明还可以使施加在制动减势蹄的力大于制动助势蹄。已有技术在制动时,其摩擦力的方向朝向支承销的制动蹄为助势蹄,而背向支承销的为减势蹄。助势蹄所产生的制动力大于减势蹄所产生的制动力,该实用新型可弥补该缺陷。当行车时F1>F2,倒车时F2>F1,可更有效地发挥制动蹄的作用,并使制动蹄磨损更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