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培养皿盖.pdf

上传人:T****z 文档编号:8905036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484768.6

申请日:

20171109

公开号:

CN207468654U

公开日:

2018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M3/00,C12M1/22

主分类号:

C12M3/00,C12M1/22

申请人:

嘉兴安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平,李娜,沈亚钕,陈剑

地址: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康和路嘉兴光伏科创园4楼101室

优先权:

CN201721484768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向庆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多个密封培养皿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盖体和安装区,所述盖体包溢流孔、溢流道、溢流收集和凸台,盖体设置在盖子顶部内壁,且盖体的边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培养皿容器体上端面的凹槽配合,所述溢流孔位于盖体的中心位置,溢流孔的顶部与溢流道的一端相连,溢流道的另一端与溢流收集器相连,所述溢流收集器设置在安装区中,且溢流收集器设有一个开口流向盖子外部,培养皿能够达到密封的效果,减少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外界原因引起的培养液流失或者培养液污染,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密封培养皿盖,该培养皿盖能够与配套的培养皿密封装配从而形成一个液密闭的培养皿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盖顶和安装区,所述盖顶上设有溢流孔、溢流道和溢流收集器,且盖顶内壁的设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能够与培养皿上端面安装配合,所述溢流孔位于盖顶的中心位置,溢流孔的顶部与溢流道的一端相连,溢流道的另一端与溢流收集器相连,所述溢流收集器设置在安装区中,安装区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开口,使得溢流收集器与外部连通,所述盖顶还设有均布的气孔,气孔呈圆周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培养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顶为至少两个,当盖顶的数量多于两个时,盖顶呈线性阵列排列在培养皿盖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培养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收集器之间是互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培养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孔的顶部呈圆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培养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的大小为2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培养皿盖。

背景技术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

常见的培养皿是不可密封的,在移动培养皿或者要将培养皿盖与培养皿体分离时,容易造培养皿体内的培养液流失和污染,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培养皿盖。

一种密封培养皿盖,该培养皿盖能够与配套的培养皿密封装配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的培养皿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盖顶和安装区,所述盖顶上设有溢流孔、溢流道和溢流收集器,且盖顶内壁的设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能够与培养皿上端面安装配合,所述溢流孔位于盖顶的中心位置,溢流孔的顶部与溢流道的一端相连,溢流道的另一端与溢流收集器相连,所述溢流收集器设置在安装区中,安装区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开口,使得溢流收集器与外部连通,所述盖顶还设有均布的气孔,气孔呈圆周阵列,保证培养皿可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保持细胞活性。

所述盖子的材料为塑料。

所述溢流收集器之间是互通的。

所述溢流孔的顶部呈圆锥形。

所述气孔的大小2mm,所述气孔的数量至少为1个。

所述气孔与溢流道不相交,优选的,用于保证整个溢流结构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皿能够达到密封的效果,减少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外界原因引起的培养液流失或者培养液污染,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盖子的整体图

图2为单个盖体的剖视图

图3为底座的整体图

图4为底座的剖视图

图5为底座与盖子的配合图

图中附图标记:基底1A,培养皿2A,底区3A,配合区4A,基台5A,防滑带6A,凸起7A,容器体8A,溢流槽9A,凸台10A,凹槽11A,盖体1B,安装区2B,溢流孔3B,溢流道4B,溢流收集器5B,环状凸台6B。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多个密封培养皿的盖子,包括若干个盖顶1B和安装区2B,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顶包溢流孔3B、溢流道4B、溢流收集器5B和若干个环状凸台6B,且盖顶内1B壁的设有若干个环状凸台6B,所述环状凸台6B与对应培养皿容器体上端面的凹槽11A大小一致,所述溢流孔3B位于盖体1B的中心位置,且溢流孔3B的顶部是圆锥形的,溢流孔3B的顶部与溢流道4B的一端相连,溢流道4B的另一端与溢流收集器5B相连,所述溢流收集器设置在安装区2B中,且溢流收集器5B设有一个开口流向盖子外部,并且每个盖体的溢流收集器之间是互通的,所述盖顶1B还设有均布的气孔7B,气孔7B呈圆周阵列,气孔7B的大小为2mm,且气孔7B与溢流道4B之间是不相交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提供一个与该底座对应的盖子,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多个密封培养皿的底座,包括基底1A和若干个培养皿2A,所述基底1A包括底区3A、配合区4A和基台5A,所述底区3A位于基底1A的最下层,且在底区的侧面设有对称的防滑带6A,所述配合区4A位于底区3A的上方,且配合区4A的面积小于底区3A面积,在底区3A与配合区4A交界的台面上设有凸起7A,所述基台5A位于基底1A的上表面,且基台5A低于配合区4A的上端面,所述培养皿包括容器体8A、溢流槽9A和凸台10A,所述容器体8A位于基底1A内部,容器体8A的下端面高于基底1A的下端面,容器体8A的上端面低于配合区4A的上端面,且容器体8A的上端面高于基台5A,所述容器体8A的呈上小下大的圆锥形,且在容器体8A的上端面设有与培养皿盖子配合的凹槽11A,所述溢流槽9A位于容器体8A的侧面内部,溢流槽9A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且溢流槽9A在容器体内8A壁上是以原点对称布置的,溢流槽9A的下端与容器体8A的下端面相交,溢流槽9A的上端与容器体8A上端面的相交处设有凸台10A,凸台10A的长度大于溢流槽9A的深度。

所述的盖子与底座的材料都是塑料。

如图5所示,实验人员将盖子盖在底座上,即培养皿盖子的凸台6B与培养皿容器体上端面的凹槽11A配合,当容器体8A中的培养液受到震动时,由于容器体8A是成上小下大的圆锥形,容器体8A内的液体不容易被晃到外面,并且溢流槽9A会将引走部分培养液,减少摇晃液体的量,减小液体流出培养皿外的可能性,且溢流槽9A的端部还设有凸台10A,可以防止液体沿着溢流槽9A流出容器体8A外,当还有部分液体流出容器体8A外时,通过凸台6B和凹槽11A的设置,可以防止两个相邻的容器体8A内的液体交叉污染;且盖子上设有溢流孔3B,当液体溅到溢流孔3B中时,液体会沿着溢流道4B流到溢流收集器5B中,在通过溢流收集器5B与外部连通的开口将溢流器内5B的液体排出整个装置外。

尽管本文采用了图中附图标记,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的对本发明的实质进行解释和描述,把它们解释为其他任何一种附加限制条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一种密封培养皿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密封培养皿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密封培养皿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密封培养皿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密封培养皿盖.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484768.6 (22)申请日 2017.11.09 (73)专利权人 嘉兴安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康和路 嘉兴光伏科创园4楼101室 (72)发明人 陈平李娜沈亚钕陈剑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代理人 向庆宁 (51)Int.Cl. C12M 3/00(2006.01) C12M 1/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密封培养皿盖 (57)摘要 一种多个密封培养。

2、皿的盖子, 其特征在于, 包括若干个盖体和安装区, 所述盖体包溢流孔、 溢流道、 溢流收集和凸台, 盖体设置在盖子顶部 内壁, 且盖体的边缘设有凸台, 所述凸台与培养 皿容器体上端面的凹槽配合, 所述溢流孔位于盖 体的中心位置, 溢流孔的顶部与溢流道的一端相 连, 溢流道的另一端与溢流收集器相连,所述溢 流收集器设置在安装区中, 且溢流收集器设有一 个开口流向盖子外部, 培养皿能够达到密封的效 果, 减少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外界原因引起 的培养液流失或者培养液污染, 提高试验的准确 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07468654 U 2018.06.08 CN 2074。

3、68654 U 1.一种密封培养皿盖, 该培养皿盖能够与配套的培养皿密封装配从而形成一个液密闭 的培养皿空间, 其特征在于, 包括盖顶和安装区, 所述盖顶上设有溢流孔、 溢流道和溢流收 集器, 且盖顶内壁的设有环状凸台, 所述环状凸台能够与培养皿上端面安装配合, 所述溢流 孔位于盖顶的中心位置, 溢流孔的顶部与溢流道的一端相连, 溢流道的另一端与溢流收集 器相连,所述溢流收集器设置在安装区中, 安装区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开口, 使得溢流收集器 与外部连通, 所述盖顶还设有均布的气孔, 气孔呈圆周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培养皿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顶为至少两个, 当盖 顶的数量多。

4、于两个时, 盖顶呈线性阵列排列在培养皿盖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培养皿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流收集器之间是互通 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培养皿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流孔的顶部呈圆锥 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培养皿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孔的大小为2mm。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468654 U 2 一种密封培养皿盖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培养皿盖。 背景技术 0002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 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 个盖组成, 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 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 。

5、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 玻 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 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 塑料的可能是聚 乙烯材料的, 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 适合实验室接种、 划线、 分离细菌的操作, 可以用于 植物材料的培养。 0003 常见的培养皿是不可密封的, 在移动培养皿或者要将培养皿盖与培养皿体分离 时, 容易造培养皿体内的培养液流失和污染, 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以上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培养皿盖。 0005 一种密封培养皿盖, 该培养皿盖能够与配套的培养皿密封装配从而形成一个密闭 的培养皿空间, 其特征在于, 包括盖顶和安装区, 所述盖顶上设有溢流孔、 溢。

6、流道和溢流收 集器, 且盖顶内壁的设有环状凸台, 所述环状凸台能够与培养皿上端面安装配合, 所述溢流 孔位于盖顶的中心位置, 溢流孔的顶部与溢流道的一端相连, 溢流道的另一端与溢流收集 器相连,所述溢流收集器设置在安装区中, 安装区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开口, 使得溢流收集器 与外部连通, 所述盖顶还设有均布的气孔, 气孔呈圆周阵列, 保证培养皿可以与外界进行气 体交换, 保持细胞活性。 0006 所述盖子的材料为塑料。 0007 所述溢流收集器之间是互通的。 0008 所述溢流孔的顶部呈圆锥形。 0009 所述气孔的大小2mm,所述气孔的数量至少为1个。 0010 所述气孔与溢流道不相交, 优选的。

7、, 用于保证整个溢流结构的密封性。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使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皿能够达到密封的效果, 减少培养 皿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外界原因引起的培养液流失或者培养液污染, 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盖子的整体图 0013 图2为单个盖体的剖视图 0014 图3为底座的整体图 0015 图4为底座的剖视图 0016 图5为底座与盖子的配合图 0017 图中附图标记: 基底1A, 培养皿2A, 底区3A, 配合区4A, 基台5A, 防滑带6A, 凸起7A,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7468654 U 3 容器体8A, 溢流槽9A, 凸台10A, 凹槽11A,。

8、 盖体1B, 安装区2B, 溢流孔3B, 溢流道4B, 溢流收集 器5B, 环状凸台6B。 具体实施方案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19 一种多个密封培养皿的盖子, 包括若干个盖顶1B和安装区2B,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 顶包溢流孔3B、 溢流道4B、 溢流收集器5B和若干个环状凸台6B, 且盖顶内1B壁的设有若干个 环状凸台6B, 所述环状凸台6B与对应培养皿容器体上端面的凹槽11A大小一致, 所述溢流孔 3B位于盖体1B的中心位置, 且溢流孔3B的顶部是圆锥形的, 溢流孔3B的顶部与溢流道4B的 一端相连, 溢流道4B的另一端与溢流收集器5B相连,所述溢流收。

9、集器设置在安装区2B中, 且 溢流收集器5B设有一个开口流向盖子外部, 并且每个盖体的溢流收集器之间是互通的, 所 述盖顶1B还设有均布的气孔7B, 气孔7B呈圆周阵列, 气孔7B的大小为2mm, 且气孔7B与溢流 道4B之间是不相交的。 0020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提供一个与该底座对应的盖子, 如图3和图4所示, 一种多个密 封培养皿的底座, 包括基底1A和若干个培养皿2A, 所述基底1A包括底区3A、 配合区4A和基台 5A, 所述底区3A位于基底1A的最下层, 且在底区的侧面设有对称的防滑带6A, 所述配合区4A 位于底区3A的上方, 且配合区4A的面积小于底区3A面积, 在底区3A与配合。

10、区4A交界的台面 上设有凸起7A, 所述基台5A位于基底1A的上表面, 且基台5A低于配合区4A的上端面, 所述培 养皿包括容器体8A、 溢流槽9A和凸台10A, 所述容器体8A位于基底1A内部, 容器体8A的下端 面高于基底1A的下端面, 容器体8A的上端面低于配合区4A的上端面, 且容器体8A的上端面 高于基台5A, 所述容器体8A的呈上小下大的圆锥形, 且在容器体8A的上端面设有与培养皿 盖子配合的凹槽11A, 所述溢流槽9A位于容器体8A的侧面内部, 溢流槽9A的数量至少有两 个, 且溢流槽9A在容器体内8A壁上是以原点对称布置的, 溢流槽9A的下端与容器体8A的下 端面相交, 溢流槽。

11、9A的上端与容器体8A上端面的相交处设有凸台10A, 凸台10A的长度大于 溢流槽9A的深度。 0021 所述的盖子与底座的材料都是塑料。 0022 如图5所示, 实验人员将盖子盖在底座上, 即培养皿盖子的凸台6B与培养皿容器体 上端面的凹槽11A配合, 当容器体8A中的培养液受到震动时, 由于容器体8A是成上小下大的 圆锥形, 容器体8A内的液体不容易被晃到外面, 并且溢流槽9A会将引走部分培养液, 减少摇 晃液体的量, 减小液体流出培养皿外的可能性, 且溢流槽9A的端部还设有凸台10A, 可以防 止液体沿着溢流槽9A流出容器体8A外, 当还有部分液体流出容器体8A外时, 通过凸台6B和 凹。

12、槽11A的设置, 可以防止两个相邻的容器体8A内的液体交叉污染; 且盖子上设有溢流孔 3B, 当液体溅到溢流孔3B中时, 液体会沿着溢流道4B流到溢流收集器5B中, 在通过溢流收集 器5B与外部连通的开口将溢流器内5B的液体排出整个装置外。 0023 尽管本文采用了图中附图标记, 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 使用这些术 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的对本发明的实质进行解释和描述, 把它们解释为其他任何一种附加 限制条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7468654 U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5 CN 207468654 U 5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6 CN 207468654 U 6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7 CN 207468654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