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安全性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 法。
背景技术
中国泡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流传至今,是国人引以为自豪的蔬菜发酵食 品。其中,最能代表中国泡菜的是四川泡菜,四川泡菜具有“川菜之骨”的美名,在国内外享 有盛誉。
泡菜古称葅,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泡菜以微生物乳酸菌 主导厌氧发酵而生产加工的传统生物食物,富含以乳酸菌为主的优势益生菌群,具有“清 香、嫩脆、味美”的特点,制作生产不限时令,取食方便,制作简单,利于贮存,既可满足不同 口味,又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健康,深受人们喜爱。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 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像是卷心菜、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大蒜、青葱、小黄瓜、洋 葱、高丽菜等。科学研究证明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酸,细菌素,益生菌等,可以 调节动物和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并有助于消化;防止便秘;防止细胞老化;防止动脉硬化; 降低胆固醇;抗肿瘤;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以及减肥等保健和医疗作用。
但是,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食用安全性问题。比如泡菜在发酵过程中 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会大量繁殖,既 可以影响产品的风味,还可以积累亚硝基化合物和产生毒素(如肠毒素、真菌毒素等),严重 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因此,对泡菜进行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显得非常重要。
在微生物领域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和沙门氏菌有 较多的研究,如公开号为CN10141297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用于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复合增菌的培养基及制备方法,该培养基在使得三种目标致病菌增菌的 同时,抑制其他的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可直接做目标菌的分离培养及生物鉴定实验,也可以 直接用于多重PCR登基于一个检测平台的多个致病菌的检测技术中,作出诊断报告;公开号 为CN10188071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及单核细胞增生 李斯特菌核算筛查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经济、快速、灵敏和特异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如公开号为CN10408765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检测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方法和检 测培养液,该发明基于酶底物法的原理,以吸光度和荧光强度为标准,采用适合于大肠埃希 氏菌的检测培养液,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浓度,可实时监测水中微 生物污染情况;但是,目前还未见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和沙门 氏菌可用于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 法,该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准确,便于推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它 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样:在不同位置处取待检测泡菜的卤水,装入无菌取样瓶中混和均匀;
S2.接种:向无菌取样瓶中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 ×106~1×108CFU/ml,在22~28℃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或沙门氏菌中的任意一种;
S3.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无菌取样瓶的卤水,测定泡菜卤水分别培养0h、8h、16h、 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增李斯特氏菌或沙门氏菌中的任意一种;
S4.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3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待测液中 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1,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待检测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待检测泡菜在各个培养时间 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S5.绘制对照样品的消长规律曲线:它包括以下子步骤:
S51.对照样品泡菜卤水:取与待测样品相同盐度且发酵完成无生花优质泡菜卤 水,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106~1×108CFU/ml,在22~28 ℃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或沙 门氏菌中的任意一种;
S52.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对照样品泡菜的卤水,测定对照样品泡菜分别培养0h、 8h、16h、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或沙门氏菌中的任意一种;
S53.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52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致病菌 的消长规律曲线,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0,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对照样品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对照样品泡菜在各个培养 时间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S6.安全性评价:
(1)待检测的泡菜卤水5-logRT时间T1大于对照样品泡菜卤水的T0,则待检测泡菜 的微生物安全性低;
(2)待检测的泡菜卤水5-logRT时间T1小于对照样品泡菜卤水的T0,则待检测泡菜 的微生物安全性高。
进一步地,所述待检测泡菜卤水的盐度为1%~3%。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将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和沙门氏菌应用在 泡菜微生物安全性评价领域,填补了市场空白;
2.本发明根据对照样品泡菜卤水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可以得到5-logRT时间 T0,根据待检测泡菜卤水致病菌的的消长规律曲线,可以得到5-logRT时间T1,由T0和T1的 大小评价该待检测泡菜微生物的安全性。若T1>T0则待测样品安全性低,反之则待测样品安 全性高,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准确,推广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样品1大肠埃希氏菌的消长规律图;
图2为实施例2中样品2大肠埃希氏菌的消长规律图;
图3为实施例1、2中对照样品大肠埃希氏菌的消长规律图;
图4为实施例3中样品3沙门氏菌的消长规律图;
图5为实施例4中样品4沙门氏菌的消长规律图;
图6为实施例3、4中对照样品沙门氏菌的消长规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 下所述:实施例1:一种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样:在不同位置处取卷心菜泡菜的卤水样品(简称样品1),装入无菌取样瓶 中混和均匀,所述卷心菜泡菜的卤水盐度为1%;
S2.接种:向无菌取样瓶中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 ×106CFU/ml,在22℃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
S3.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无菌取样瓶的卤水,测定泡菜卤水分别培养0h、8h、16h、 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如表1所示,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
S4.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3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待测液中 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如图1所示,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1,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待检测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待检测泡菜在各个培养时间 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S5.绘制对照样品的消长规律曲线:它包括以下子步骤:
S51.对照样品泡菜卤水:取与待测样品相同盐度且发酵完成无生花优质卷心菜卤 水,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106CFU/ml,在22℃的温度下 进行培养;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
S52.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对照样品泡菜的卤水,测定对照样品泡菜分别培养0h、 8h、16h、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如表1所示,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 菌;
S53.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52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致病菌 的消长规律曲线,如图3所示,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0,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对照样品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对照样品泡菜在各个培养 时间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由待测样品和对照样品的大肠埃希氏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可得:T1为25.2h,T0为 22.5h;S6.安全性评价:
卷心菜的泡菜卤水5-logRT时间25.2h>对照样品泡菜卤水T022.5h,则盐度1% 卷心菜样品1对大肠埃希氏菌安全性低。
表1:实施例1中大肠埃希氏菌数量
实施例2:一种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样:在不同位置处取卷心菜泡菜的卤水样品(简称样品2),装入无菌取样瓶 中混和均匀,所述卷心菜泡菜的卤水盐度为1%;
S2.接种:向无菌取样瓶中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 ×108CFU/ml,在28℃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
S3.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无菌取样瓶的卤水,测定泡菜卤水分别培养0h、8h、16h、 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如表2所示,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
S4.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3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待测液中 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如图2所示,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1,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待检测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待检测泡菜在各个培养时间 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S5.绘制对照样品的消长规律曲线:它包括以下子步骤:
S51.对照样品泡菜卤水:取与待测样品相同盐度且发酵完成无生花优质卷心菜卤 水,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108CFU/ml,在28℃的温度下 进行培养;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
S52.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对照样品泡菜的卤水,测定对照样品泡菜分别培养0h、 8h、16h、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如表2所示,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 菌;
S53.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52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致病菌 的消长规律曲线,如图3所示,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0,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对照样品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对照样品泡菜在各个培养 时间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由待测样品和对照样品的大肠埃希氏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可得:T1为19.0h,T0为 22.5h;S6.安全性评价:
卷心菜的泡菜卤水5-logRT时间19.0h<对照样品泡菜卤水T022.5h,则盐度1% 卷心菜样品对大肠埃希氏菌安全性高。
表2:实施例2中大肠埃希氏菌数量
实施例3:一种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样:在不同位置处取萝卜泡菜的卤水(简称样品3),装入无菌取样瓶中混和均 匀,所述萝卜泡菜的卤水盐度为3%;
S2.接种:向无菌取样瓶中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 ×107CFU/ml,在25℃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所述致病菌为沙门氏菌;
S3.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无菌取样瓶的卤水,测定泡菜卤水分别培养0h、8h、16h、 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如表3所示,所述致病菌为沙门氏菌;
S4.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3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待测液中 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如图4所示,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1,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待检测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待检测泡菜在各个培养时间 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S5.绘制对照样品的消长规律曲线:它包括以下子步骤:
S51.对照样品泡菜卤水:取与待测样品相同盐度且发酵完成无生花优质萝卜卤水, 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107CFU/ml,在25℃的温度下进行 培养;所述致病菌为沙门氏菌;
S52.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对照样品泡菜的卤水,测定对照样品泡菜分别培养0h、 8h、16h、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所述致病菌为沙门氏菌;
S53.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52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致病菌 的消长规律曲线,如表3所示,如图6所示,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0,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对照样品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对照样品泡菜在各个培养 时间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由待测样品和对照样品的沙门氏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可得:T1为28.5h,T0为26.0h;
S6.安全性评价:
萝卜泡菜卤水5-logRT时间28.5h>对照样品泡菜卤水T026.0h,则盐度3%萝卜泡 菜样品3对沙门氏菌安全性低。
表3:实施例3中大肠埃希氏菌数量
实施例4:一种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样:在不同位置处取萝卜泡菜的卤水(简称样品4),装入无菌取样瓶中混和均 匀,所述萝卜泡菜的卤水盐度为3%;
S2.接种:向无菌取样瓶中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 ×107CFU/ml,在25℃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所述致病菌为沙门氏菌;
S3.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无菌取样瓶的卤水,测定泡菜卤水分别培养0h、8h、16h、 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如表4所示,所述致病菌为沙门氏菌;
S4.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3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待测液中 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如图5所示,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1,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待检测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待检测泡菜在各个培养时间 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S5.绘制对照样品的消长规律曲线:它包括以下子步骤:
S51.对照样品泡菜卤水:取与待测样品相同盐度且发酵完成无生花优质萝卜卤水, 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107CFU/ml,在25℃的温度下进行 培养;所述致病菌为沙门氏菌;
S52.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对照样品泡菜的卤水,测定对照样品泡菜分别培养0h、 8h、16h、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如表4所示,所述致病菌为沙门氏菌;
S53.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52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致病菌 的消长规律曲线,如图6所示,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0,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对照样品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对照样品泡菜在各个培养 时间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由待测样品和对照样品的沙门氏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可得:T1为24.2h,T0为26.0h;
S6.安全性评价:
萝卜泡菜卤水5-logRT时间24.2h<对照样品泡菜卤水T026.0h,则盐度3%萝卜泡 菜样品4对沙门氏菌安全性高。
表4:实施例4中大肠埃希氏菌数量
实施例5:一种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样:在不同位置处取豇豆泡菜的卤水,装入无菌取样瓶中混和均匀,所述豇 豆泡菜的卤水盐度为2%;
S2.接种:向无菌取样瓶中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 ×108CFU/ml,在27℃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所述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S3.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无菌取样瓶的卤水,测定泡菜卤水分别培养0h、8h、16h、 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所述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S4.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3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待测液中 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1,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待检测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待检测泡菜在各个培养时间 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S5.绘制对照样品的消长规律曲线:它包括以下子步骤:
S51.对照样品泡菜卤水:取与待测样品相同盐度且发酵完成无生花优质豇豆卤 水,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108CFU/ml,在27℃的温度下 进行培养,所述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S52.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对照样品泡菜的卤水,测定对照样品泡菜分别培养0h、 8h、16h、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108CFU/ml,在 27℃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所述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S53.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52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致病菌 的消长规律曲线,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0,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对照样品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对照样品泡菜在各个培养 时间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由待测样品和对照样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可得:T1为17.0h,T0为 19.5h;S6.安全性评价:
豇豆泡菜卤水5-logRT时间17.0h<对照样品泡菜卤水T019.5h,则盐度2%豇豆 泡菜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安全性高。
实施例6:一种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样:在不同位置处取大白菜泡菜的卤水,装入无菌取样瓶中混和均匀,所述 大白菜泡菜的卤水盐度为2%;
S2.接种:向无菌取样瓶中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 ×108CFU/ml,在27℃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所述致病菌为单增李斯特氏菌;
S3.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无菌取样瓶的卤水,测定泡菜卤水分别培养0h、8h、16h、 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所述致病菌为单增李斯特氏菌;
S4.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3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待测液中 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1,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待检测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待检测泡菜在各个培养时间 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S5.绘制对照样品的消长规律曲线:它包括以下子步骤:
S51.对照样品泡菜卤水:取与待测样品相同盐度且发酵完成无生花优质大白菜卤 水,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的致病菌,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108CFU/ml,在27℃的温度下 进行培养,所述致病菌为单增李斯特氏菌;
S52.测定:在不同位置处取对照样品泡菜的卤水,测定对照样品泡菜分别培养0h、 8h、16h、24h、32h、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所述致病菌为单增李斯特氏菌;
S53.绘制曲线:根据步骤S52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致病菌 的消长规律曲线,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logRT时间T0,
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
N(T)=5-logRT
RT=N0/NT
式中:N0为对照样品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NT为对照样品泡菜在各个培养 时间点的致病菌数量;5-log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
由待测样品和对照样品的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可得:T1为27.5h,T0为 23.3h;S6.安全性评价:
大白菜泡菜卤水5-logRT时间27.5h>对照样品泡菜卤水T023.3h,则盐度2%大 白菜泡菜样品对单增李斯特氏菌安全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