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油墨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油墨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16542.X (22)申请日 2018.06.15 (71)申请人 汪国亮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保定街 道老垅村老垅组147号 (72)发明人 汪国亮 (51)Int.Cl. C09D 11/107(2014.01) C09D 11/03(2014.01) C08J 9/20(2006.01) C08F 220/44(2006.01) C08F 220/18(2006.01) C08F 218/08(2006.01) C08F 222/14(20。
2、06.01) C08F 2/2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油墨的制备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 油墨的制备方法, 以液体正己烷为发泡剂, 加入 丙烯腈、 丙烯酸甲酯与乙酸乙烯酯反应单体混合 溶液, 采用悬浮聚合制备微胶囊发泡剂, 然后与 水溶性丙稀酸树脂连接料、 颜料、 三乙胺、 乙醇、 消泡剂、 水混合, 即可制得微胶囊发泡油墨; 本发 明中制备的微胶囊聚合物外壳交联密度适中、 柔 韧性足、 气密性好, 可在较低起始膨胀温度下有 足够的韧性支撑发泡剂汽化膨胀到微胶囊体积 最大, 能够更好的保留发泡气体, 有效提升油墨 的附着。
3、力和印刷效果, 且添加的丙烯酸类连接料 可与微胶囊聚合物外壳表面形成化学键, 当水性 油墨承印在承印物上时, 干燥得到致密结构的聚 合物墨膜, 具有较高的抗热性、 耐水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8727899 A 2018.11.02 CN 108727899 A 1.一种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油墨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以液体正己烷为发泡剂, 加入丙烯腈、 丙烯酸甲酯与乙酸乙烯酯反应单体混合溶液, 采用悬浮聚合制备核壳结构的 微胶囊, 然后与水溶性丙稀酸树脂连接料、 颜料、 三乙胺、 乙醇、 消泡剂、 水混合, 即可制得微 胶囊发泡油墨;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低温。
4、热膨胀微胶囊的制备: a、 在去离子水中依次按1:(2.8-3.2):(0.3-0.6)的比例加入氯化钠、 纳米氢氧化镁、 有 机分散剂, 剧烈搅拌半小时形成稳定的悬浮液, 作为微胶囊的分散水相; b、 按比例加入反应单体丙烯腈、 丙烯酸乙酯及乙酸乙烯酯, 再加入发泡剂正己烷及引 发剂偶氮二异丁腈、 交联剂EGDMA, 并搅拌均匀使充分溶解混合, 得到微胶囊的油相; c、 将上述制备的微胶囊的分散水相与油相混合均匀, 在高速剪切乳化机下乳化5- 15min, 使油相液珠在水相中分散均匀, 制得两相悬浮分散稳定液, 并迅速向该分散液中通 入氮气20-30min排除空气, 真空状态下密闭, 升温至。
5、60-70水浴条件下, 密封反应18-24h,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经抽滤后使用稀盐酸洗涤, 并在50-55烘箱中干燥, 得到低温热 膨胀微胶囊; (2) 取配方量的水性丙稀酸树脂乳液和消泡剂搅拌混合, 按一定重量份加入上述制备 的微胶囊发泡剂、 颜料、 三乙胺、 乙醇、 水混合, 搅拌均匀后, 用纱网过滤, 即可制得微胶囊发 泡油墨; 其中, 微胶囊发泡剂5-9份、 水性丙稀酸树脂乳液30-40份、 消泡剂0.2-0.6份、 颜料 8-16份、 三乙胺3-6重量份、 乙醇5-13份、 水13-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油墨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
6、步骤 (1) 有机分散剂包括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油墨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 (1) 中反应单体丙烯腈、 丙烯酸乙酯与乙酸乙烯酯的质量比为(5-6): (2-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油墨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 (1) 中发泡剂正己烷的添加量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油墨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 (1) 中微胶囊的分散水相与油相的质量比为4-6:1。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727。
7、899 A 2 一种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油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印刷油墨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油墨的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的发泡油墨有两种: 一种是沟底发泡油墨, 另一种是微球发泡油墨。 沟底 发泡油墨主要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基础, 将发泡剂溶解在液态的聚合物中, 油墨受热后, 发 泡剂气化, 使油墨层形成无数微小的气孔, 图文发泡凸起。 微球发泡油墨是利用微球的特有 性能, 并通过丝网印刷方法印在纸张、 纺织品等承印物上, 油墨固化过程中遇到 100以上 高温后, 几秒钟后油墨中的微球便会膨胀形成无数微小气孔, 从而使图文呈现出立。
8、体效果, 微球发泡油墨的主要组成为: 丙烯酸脂类和其他树脂共聚物、 微球、 色浆及其他成分等。 0003 传统的发泡油墨通过烘炉干燥加热发泡后, 想要获得具有清晰的纹路效果、 柔软 手感的样张和优异的附着力, 烘炉温度的控制是保证发泡效果和纹路效果的关键参数。 在 工艺过程中, 如果使用高于150的温度干燥印张, 发泡微胶囊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泡, 容 易导致发泡率过高, 最终影响到发泡油墨的附着力和纹路效果; 如果使用较低温度 (110 以下) 干燥印张, 容易导致发泡不均匀、 不完全, 一样会影响发泡和纹路效果以及附着力。 0004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9、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油墨的制备方 法, 解决目前印刷油墨存在附着力差、 印刷效果不佳等缺陷。 0006 对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油墨的制备方法, 以液体正己烷为发泡剂, 加入丙烯腈、 丙 烯酸甲酯与乙酸乙烯酯反应单体混合溶液, 采用悬浮聚合制备核壳结构的微胶囊, 然后与 水溶性丙稀酸树脂连接料、 颜料、 三乙胺、 乙醇、 消泡剂、 水混合, 即可制得微胶囊发泡油墨;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低温热膨胀微胶囊的制备: a、 在去离子水中依次按1:(2.8-3.2):(0.3-0.6)的比例加入氯化钠、 纳米氢氧化镁、 有 机分散剂, 剧烈搅拌半小时。
10、形成稳定的悬浮液, 作为微胶囊的分散水相; b、 按比例加入反应单体丙烯腈、 丙烯酸乙酯及乙酸乙烯酯, 再加入发泡剂正己烷及引 发剂偶氮二异丁腈、 交联剂EGDMA, 并搅拌均匀使充分溶解混合, 得到微胶囊的油相; c、 将上述制备的微胶囊的分散水相与油相混合均匀, 在高速剪切乳化机下乳化5- 15min, 使油相液珠在水相中分散均匀, 制得两相悬浮分散稳定液, 并迅速向该分散液中通 入氮气20-30min排除空气, 真空状态下密闭, 升温至60-70水浴条件下, 密封反应18-24h,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经抽滤后使用稀盐酸洗涤, 并在50-55烘箱中干燥, 得到低温热 膨胀微胶囊; 说。
11、明书 1/2 页 3 CN 108727899 A 3 (2) 取配方量的水性丙稀酸树脂乳液和消泡剂搅拌混合, 按一定重量份加入上述制备 的微胶囊发泡剂、 颜料、 三乙胺、 乙醇、 水混合, 搅拌均匀后, 用纱网过滤, 即可制得微胶囊发 泡油墨; 其中, 微胶囊发泡剂5-9份、 水性丙稀酸树脂乳液30-40份、 消泡剂0.2-0.6份、 颜料 8-16份、 三乙胺3-6重量份、 乙醇5-13份、 水13-20份。 0007 其中, 所述步骤 (1) 有机分散剂包括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0008 其中, 所述步骤 (1) 中反应单体丙烯腈、 丙烯酸乙酯与乙酸乙烯酯的质量比为(。
12、5- 6): (2-4):1。 0009 其中, 所述步骤 (1) 中发泡剂正己烷的添加量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2-5%。 0010 其中, 所述步骤 (1) 中微胶囊的分散水相与油相的质量比为4-6:1。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中使用低沸点正己烷作为发泡剂, 以丙烯腈、 丙烯酸甲酯与乙酸乙烯酯为反应 单体, 采用悬浮聚合制备得到以热塑性聚合物为外壳、 发泡剂为内核的核壳结构微胶囊, 得 到的交联聚合物外壳交联密度适中、 柔韧性足、 气密性好, 可在较低起始膨胀温度 (120-130 ) 下有足够的韧性支撑发泡剂汽化膨胀到微胶囊体积最大, 发泡气体不易挥发, 能够更好 的保留发泡。
13、气体, 有效提升油墨的附着力和印刷效果, 解决目前印刷油墨存在附着力差、 印 刷效果不佳等缺陷, 且添加的丙烯酸类连接料含有-OH、 -COOH等亲水基团, 可与微胶囊聚合 物外壳表面形成氢键, 当油墨承印在承印物上时, 干燥得到致密结构的聚合物墨膜, 具有较 高的抗热性、 耐水性。 00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实施例1 一种低温膨胀型微胶囊发泡油墨的制备: (1) 低温热膨胀微胶囊的制备: a、 在30g 去离子水中依次按比例加入1.2g氯化钠、 3.1g 纳米氢氧化镁、 0.4g 聚乙烯 醇, 剧烈搅拌半小时形成稳定的悬浮液, 作为微胶囊的分散相; b、 按比例加入6g 丙烯腈、 3。
14、g 丙烯酸乙酯、 1g 乙酸乙烯酯、 2.5 g 发泡剂正己烷、 0.18 g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及0.044 g 交联剂EGDMA, 并搅拌均匀使充分溶解混合, 得到微胶囊 的油相; c、 按照水油5:1的质量比, 将上述制备的微胶囊的分散水相与油相混合均匀, 在高速剪 切乳化机下乳化10min, 使油相液珠在水相中分散均匀, 制得两相悬浮分散稳定液, 并迅速 向该分散液中通入氮气30min排除空气, 真空状态下密闭, 升温至64水浴条件下, 密封反 应20h,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经抽滤后使用稀盐酸洗涤, 并在50烘箱中干燥, 得到低温 热膨胀微胶囊; (2) 取38份水性丙稀酸树脂乳液和0.4份消泡剂搅拌混合, 加入7份上述制备的微胶囊 发泡剂、 12份颜料、 5份三乙胺、 10份乙醇、 18份水混合, 搅拌均匀后, 用120目纱网过滤, 即可 制得微胶囊发泡油墨。 说明书 2/2 页 4 CN 108727899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