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173166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33173.8

申请日:

2015.01.22

公开号:

CN104541664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C 1/00申请日:20150122|||公开

IPC分类号:

A01C1/00

主分类号:

A01C1/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发明人:

李唯奇; 禹晓梅

地址:

650201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3108

代理人:

马晓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处理方法,正丁醇用去离子水配置,稀释到浓度为0.01%-0.08%,植物种子吸胀冷害处理和萌发时外源添加处理。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种子处理方法,敏感型种子在4℃吸胀冷害过程中,外源施加正丁醇或N-酰基乙醇,可以显著提高吸胀冷害敏感型种子的耐受性,使农作物种子遭遇低温袭击时仍具有较高的发芽率、较早的成苗、较高的成苗素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正丁醇用去离子水配置, 稀释到浓度为0.01%‐0.08%,植物种子吸胀冷害处理和萌发时外源添加处理。

2.  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N-酰基乙醇胺12:0用 二甲基亚枫溶解,12:0为碳数:双键数,配成10mmol的母液,稀释到浓度为5μmol- 25μmo,植物吸胀冷害处理和萌发时外源添加处理。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植物是吸胀冷害敏感型蔬菜。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植物为黄瓜、豌豆。

5.  正丁醇在提高种子吸胀冷害抗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正丁醇用去离子水配置, 稀释到浓度为0.01%‐0.08%,植物种子吸胀冷害处理和萌发时外源添加处理。

6.  N-酰基乙醇胺在提高种子吸胀冷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N-酰基乙醇胺 12:0(NAE12:0)用二甲基亚枫溶解,配成10mmol的母液,稀释到浓度为5μmol-25μmo, 植物吸胀冷害处理和萌发时外源添加处理。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 处理方法,更具体地,涉及正丁醇和N‐酰基乙醇胺在提高种子吸胀冷害抗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要使具有高产优质遗传特性种子的潜力变为 现实生产力,在栽培上的首要环节是保持种子高活力,获得齐苗与壮苗。然而,很多栽 培作物在种子吸水萌动的初始阶段发生吸胀冷害。种子吸胀冷害是种子在低温下的吸胀 损伤(郑光华等.,2001),其不仅在高寒地带和低温冷湿地区,而且在寒冷湿地早播时危 害严重,在干旱地区早春进行灌溉播种时也同样发生,敏感型种子更为突出。
吸胀冷害比通常的吸胀损伤要严重得多,轻者影响种苗活力,导致出苗迟缓不齐, 降低成苗率,减弱幼苗长势;重者种子失去发芽能力,造成大面积缺苗乃致重播,既浪 费种子和人力,又耽误农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如北京于70年代中后期引种瓜尔豆的 失败,就是瓜尔豆对低温吸胀十分敏感,致害的温度幅度从零度扩延到15℃,早播地温 偏低(<15℃)则发生吸胀冷害,导致烂种缺苗,乃至重播的毁灭性损失(郑光华等.,2001)。 瓜尔豆仅是一实例而已,实际上,种子吸胀冷害已成为全球性的农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 重要实际问题之一,各国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损失。如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豆生产区 因种子吸胀冷害造成减产达25%。种子吸胀冷害问题不仅在豆类作物生产上最为普遍突 出,还广泛存在于大田谷物、蔬菜和各种经济植物,如高粱、玉米、水稻、黄瓜、豌豆 等,都存在此类问题,尤其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种子更为严重。正由于问题的普遍性 和严重性,研究提高吸胀冷害抗性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种子处理方法,以解决农业生 产中普遍存在的因种子遭遇吸胀冷害而导致的出苗慢、出苗率低、成苗素质差等问题, 通过本发明外源施加正丁醇和N-酰基乙醇胺处理后,能够提高种子抵御吸胀冷害的能力, 提高出苗率,缩短出苗时间。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处理方法,正丁醇用去离子水配置,稀释到浓度 为0.01%‐0.08%,植物种子吸胀冷害处理和萌发时外源添加处理。
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处理方法,N-酰基乙醇胺12:0(NAE12:0)用二甲基 亚枫溶解,12:0为碳数:双键数,配成10mmol的母液,稀释到浓度为5μmol-25μmo, 植物吸胀冷害处理和萌发时外源添加处理。
所述的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的植物是吸胀冷害敏 感型蔬菜。
如所述的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的植物为黄瓜、豌 豆。
正丁醇在提高种子吸胀冷害抗性中的应用,其中正丁醇用去离子水配置,稀释到浓 度为0.01%‐0.08%,植物种子吸胀冷害处理和萌发时外源添加处理。
N-酰基乙醇胺在提高种子吸胀冷害中的应用,其中N-酰基乙醇胺12:0(NAE12:0)用 二甲基亚枫溶解,配成10mmol的母液,稀释到浓度为5μmol-25μmo,植物吸胀冷害处 理和萌发时外源添加处理。
本发明以解决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因种子遭遇吸胀冷害而导致的出苗慢、出苗率 低、成苗素质差等问题,通过本发明外源施加正丁醇和N-酰基乙醇胺处理后,能够提高 种子抵御吸胀冷害的能力,提高出苗率,缩短出苗时间。本发明在吸胀冷害敏感型蔬菜 种子:白菜、豌豆、黄瓜中处理后,有明显的效果,因此正丁醇和N‐酰基乙醇胺在提高 种子吸胀冷害抗性中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来限 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正丁醇(n-butanol)处理体系:正丁醇用去离子水配置,最终处理浓度为0.01%、0.05%、 0.08%。对照-1,直接用去离子水处理。
N-酰基乙醇胺(NAE)处理体系:三种处理液:(1)对照-1,直接用去离子水处理;(2) 对照-2:与5μmol、10μmol、25μmol同等体积的二甲基亚枫(DMSO),即DMSO溶度 为0.05%、0.1%、0.25%;(3)NAE12:0先用DMSO溶解,配成10mmol的母液,然后 稀释到最终处理浓度为:5μmol、10μmol、25μmol。
吸胀冷害敏感型种子:黄瓜、豌豆在吸胀冷害及萌发过程中分别施加NAE和正丁醇, 吸胀冷害4℃处理24小时后转转置于湿润的滤纸上,在25℃恒温光照培养箱(昼/夜 光周期为8/16小时)的条件下进行萌发,每个处理均取30粒种子,4个重复。7天后 统计萌发率,萌发定义为胚根长度超过种子一半。
从表1发现,对照-1直接吸胀冷害,黄瓜萌发率仅为37.78%,豌豆仅为19.44%,属 于吸胀冷害敏感型,对照-2DMSO处理后没有任何影响,说明DMSO不起任何正负作用, NAE 12:0处理后,5μmol、105μmol和25μmol黄瓜的萌发率提高了20%左右,豌豆的 萌发率提高了20%-30%;正丁醇0.01%、0.05%和0.08%处理后,是黄瓜萌发率提高了15% 左右,豌豆萌发率提高了10%左右。以上结果说明外源施加正丁醇和N-酰基乙醇胺对提 高黄瓜和豌豆吸胀冷害抗性有重要的作用。
表1外源施加正丁醇和N-酰基乙醇胺对提高黄瓜 和豌豆吸胀冷害抗性的作用

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处理方法,正丁醇用去离子水配置,稀释到浓度为0.01-0.08,植物种子吸胀冷害处理和萌发时外源添加处理。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种子处理方法,敏感型种子在4吸胀冷害过程中,外源施加正丁醇或N-酰基乙醇,可以显著提高吸胀冷害敏感型种子的耐受性,使农作物种子遭遇低温袭击时仍具有较高的发芽率、较早的成苗、较高的成苗素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