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来司诺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来司诺雷(lesinurad,RDEA594)是由Ardea Biosciences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治疗痛风药物,化学名为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代〕乙酸,通过抑制尿酸盐转运蛋白1(uric acid salt transport protein 1,URAT1),促进尿酸排泄而降低尿酸水平。临床研究显示,lesinurad能剂量相关性地降低血浆中的尿酸水平,可有效加速痛风患者的尿酸消除,且具有较高安全性。该药的开发前景良好,其合成工艺的研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目前,三氮唑官能团的构建仍然是制备来司诺雷的关键点及技术难点。现有的合成路线中,多使用毒性较大的硫代光气,降低了操作的安全性,从产品安全性及生产安全性角度考虑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王慧敏等.lesinurad的合成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6,43(2):280~284)。比如,原研公司报道的制备方法为:
该方法将原料4-环丙基萘-1-胺(2)与硫光气反应后生成1-环丙基-4-异硫氰基萘(3),化合物(3)再与氨基胍反应关环后得到含有三氮唑官能团的关键中间体(4)。该工艺路线收率低,由化合物(3)制备化合物(4)的步骤收率仅为49.0%。
Gunic等提供了另一种引入三氮唑官能团的方法,以化合物(2)为起始物料,使用甲酰肼替代了原研公司报道路线中的氨基胍,将制备三氮唑中间体(10)的收率提高至95.0%。合成路线如下:
然而,上述方法仍不可避免地要用到硫代光气,且需经过关环反应,反应步骤较多。
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提供一种对操作人员更为友好、反应步骤少且收率较高的来司诺雷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来司诺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合成路线中需要使用硫代光气等毒性试剂、反应步骤较多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来司诺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所示步骤:4-溴萘酚与3-巯基-1,2,4-三氮唑在碱和有机溶剂存在下反应,得中间体(I):
进一步的,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钠、三乙胺、二乙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氢氧化钠或三乙胺。
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DMF、乙酸乙酯、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乙醇。
进一步的,反应温度为0~80℃,优选为20~30℃,进一步优选为30℃。
进一步的,4-溴萘酚、3-巯基-1,2,4-三氮唑与碱的摩尔比为1:0.9~1.5:0.9~2.0,优选为1:1: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II)所示来司诺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中间体(I);
b、如下所示,中间体(I)与卤化氢或酰氯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中间体(II):
c、如下所示,中间体(II)与环丙基卤化镁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中间体(III):
进一步的,b步骤中X为Cl、Br。
进一步的,b步骤所述的酰氯为对甲苯磺酰氯、甲烷磺酰氯、对氯苯磺酰氯、氯化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氯化亚砜。
进一步的,b步骤所述的有机溶剂为DMF、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DMF。
进一步的,b步骤反应温度为0~50℃,优选为25℃。
进一步的,b步骤中间体(I)与卤化氢或酰氯的摩尔比为1:1~2,优选为1:1.5。
进一步的,c步骤所述的环丙基卤化镁为环丙基溴化镁。
进一步的,c步骤所述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DMF、二氯甲烷、乙醇、甲醇,优选为四氢呋喃。
进一步的,c步骤反应温度为0~80℃,优选为20℃。
进一步的,c步骤中间体(II)与环丙基卤化镁的摩尔比为1:1.1~2.0,优选为1:1.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如下所示的化合物(I)或其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VI)所示来司诺雷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上述方法制备得到中间体(III);
b、如下所示,中间体(III)与卤乙酸烷基酯在碱和有机溶剂存在下反应,得中间体(IV):
c、如下所示,中间体(IV)与溴源在碱和有机溶剂存在下反应,得中间体(V):
d、如下所示,中间体(V)与溴源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来司诺雷(VI):
其中,X为Cl、Br或I,优选为Br;R为C1~C6烷基或苯基,优选为甲基。
进一步的,b步骤所述的碱为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胺、二乙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碳酸钾。
进一步的,b步骤所述的有机溶剂为DMF、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DMF。
进一步的,b步骤反应温度为0~50℃,优选为25℃。
进一步的,b步骤中间体(III)、卤乙酸烷基酯与碱的摩尔比为1:1.0~1.5:1.0~1.5,优选为1:1:1。
进一步的,c步骤所述的溴源为NBS或溴素,优选为NBS。
进一步的,c步骤所述的碱为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胺、二乙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氢氧化钠。
进一步的,c步骤所述的有机溶剂为DMF、四氢呋喃、乙醇、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DMF。
进一步的,c步骤反应温度为10~60℃,优选为25℃。
进一步的,c步骤中间体(IV)、溴源与碱的摩尔比为1:1~2:1~2, 优选为1:1: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司诺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可直接引入三氮唑官能团,反应收率高达96.30%,且避免了硫代光气等毒性试剂的使用。另外,本发明合成路线不需关环反应步骤,总共经过六步反应即可得到终产物,制备简便,成本较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
实施例1 本发明来司诺雷合成路线
步骤一:
在配有搅拌子、温度计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乙醇50ml,4-溴萘酚2.23g,室温搅拌,加入3-巯基-1,2,4-三氮唑1.01g至搅拌溶清,控制30℃加入氢氧化钠0.4g,维持搅拌3小时,浓缩除去乙醇,加入25ml纯化水与25ml二氯甲烷提取分液,有机层浓缩除去二氯甲烷,残留物加入25ml丙酮,搅拌析晶,得到2.34g产品,即中间体(I),收率96.30%。
步骤二:
在配有搅拌子、温度计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二氯甲烷50ml,中间体(I)2.43g,滴加3滴DMF,缓慢加入氯化亚砜1.8g;加毕升温至回流,维持回流4小时,后浓缩除去二氯甲烷,得到产品2.31g,即中间体(II),收率88.24%。
步骤三:
在配有搅拌子、温度计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四氢呋喃50ml,中间体(II)2.62g,加入0.5mol/L环丙基溴化镁/THF溶液30ml;加毕,搅拌2小时,加入饱和氯化铵淬灭,过滤,滤液浓缩除去THF,后加入二氯甲烷25ml提取2次,合并后浓缩除去二氯甲烷,得到产品2.4g,即中间体(III),收率89.89%。
步骤四:
在配有搅拌子、温度计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DMF25ml,中间体(III)2.67g,室温搅拌,加入碳酸钾1.45g,控制25℃以下滴加1.61g溴乙酸甲酯,维持搅拌3小时;加入50ml水,再用乙酸乙酯50ml x3提取,合并有机相,浓缩除去乙酸乙酯,加入50ml甲醇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产品3.22g,即中间体(IV),收率99.5%。
步骤五:
在配有搅拌子、温度计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DMF25ml,中间体(IV)3.39g,室温搅拌,加入氢氧化钠0.42g,控制25℃以下分批加入1.87g NBS,加毕维持搅拌3小时;加入50ml水,再用乙酸乙酯50ml x3提取,合并有机相,浓缩除去乙酸乙酯,加入25ml乙酸乙酯/50ml正己烷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产品3.55g,即中间体(V),收率84.93%。
步骤六:
在配有搅拌子、温度计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乙醇25ml,中间体(V)4.18g,室温搅拌,加入氢氧化钠/水=0.42g/20ml,加毕,升温至50℃搅拌2小时。反应完毕,浓缩除去溶剂,加入95%乙醇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来司诺雷(VI)4.00g,收率94.12%。所得产物谱图与文献报道一致。
实施例2 本发明来司诺雷合成方法
步骤一:
在配有搅拌子、温度计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乙醇50ml,4-溴萘酚2.23g,室温搅拌,加入3-巯基-1,2,4-三氮唑1.01g至搅拌溶清,控制30℃ 加入三乙胺0.4g,维持搅拌3小时,浓缩除去乙醇,加入25ml纯化水与25ml二氯甲烷提取分液,有机层浓缩除去二氯甲烷,残留物加入25ml丙酮,搅拌析晶,得到2.30g产品,即中间体(I),收率94.65%。
步骤二:
在配有搅拌子、温度计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二氯甲烷50ml,中间体(I)2.43g,滴加3滴DMF,缓慢加入氯化亚砜1.8g;加毕升温至回流,维持回流4小时,后浓缩除去二氯甲烷,得到产品2.31g,即中间体(II),收率88.24%。
步骤三:
在配有搅拌子、温度计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四氢呋喃50ml,中间体(II)2.62g,加入0.5mol/L环丙基溴化镁/THF溶液30ml;加毕,搅拌2小时,加入饱和氯化铵淬灭,过滤,滤液浓缩除去THF,后加入二氯甲烷25ml提取2次,合并后浓缩除去二氯甲烷,得到产品2.4g,即中间体(III),收率89.89%。
步骤四:
在配有搅拌子、温度计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DMF25ml,中间体(III)2.67g,室温搅拌,加入碳酸钾1.45g,控制25℃以下滴加1.61g溴乙酸甲酯,维持搅拌3小时;加入50ml水,再用乙酸乙酯50ml x3提取,合并有机相,浓缩除去乙酸乙酯,加入50ml甲醇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产品3.22g,即中间体(IV),收率99.5%。
步骤五:
在配有搅拌子、温度计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DMF25ml,中间体(IV)3.39g,室温搅拌,加入氢氧化钠0.42g,控制25℃以下分批加入1.87g NBS,加毕维持搅拌3小时;加入50ml水,再用乙酸乙酯50ml x3提取,合并有机相,浓缩除去乙酸乙酯,加入25ml乙酸乙酯/50ml正己烷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产品3.55g,即中间体(V),收率84.93%。
步骤六:
在配有搅拌子、温度计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乙醇25ml,中间体(V)4.18g,室温搅拌,加入氢氧化钠/水=0.42g/20ml,加毕,升温至50℃搅拌2小时。反应完毕,浓缩除去溶剂,加入95%乙醇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来司诺雷(VI)4.00g,收率94.12%。所得产物谱图与文献报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