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部外科术后腹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腹部外科术后腹带.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04776.9 (22)申请日 2016.10.08 (73)专利权人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地址 53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 区中山二路18号 (72)发明人 黄秋环 陆柳雪 顾亚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但玉梅 (51)Int.Cl. A61F 13/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腹部外科术后腹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辅助器械, 尤其 是一种腹部外科术后腹。
2、带。 包括前片和连接带, 所述前片包括左前片及右前片, 所述连接带相对 两端分别设有粘接扣, 所述设有粘接扣的连接带 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前片及所述右前片一端通过 粘接扣方式连接, 所述左前片及所述右前片与所 述连接带连接相对另一端设有配合使用的粘接 扣并通过粘接扣相连, 所述左前片及所述右前片 设有供引流管穿越的通孔。 所述前片包括内层、 吸水杀菌层和外层, 所述吸水杀菌层位于所述内 层与所述外层之间, 所述吸水杀菌层、 所述内层、 所述外层均设有粘接扣, 所述吸水杀菌层与所述 内层分别通过粘接扣方式与所述外层相连。 本实 用新型具有简单实用便利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3、 206910443 U 2018.01.23 CN 206910443 U 1.一种腹部外科术后腹带, 其特征在于: 包括前片和连接带, 所述前片包括左前片及右 前片, 所述连接带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粘接扣, 所述设有粘接扣的连接带两端分别与所述左 前片及所述右前片一端通过粘接扣方式连接, 所述左前片及所述右前片与所述连接带连接 相对另一端设有配合使用的粘接扣并通过粘接扣相连, 所述左前片及所述右前片设有供引 流管穿越的通孔, 所述通孔的周边设有衬布, 所述通孔上方还设有翻盖以盖住所述通孔; 所 述连接带为条状弹力带, 所述连接带为5-6条, 每两条弹力带之间间隔0.5-3cm; 所述前片包括内。
4、层、 吸水杀菌层和外层, 所述吸水杀菌层位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 间, 所述吸水杀菌层、 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均设有粘接扣, 所述吸水杀菌层与所述内层分别 通过粘接扣方式与所述外层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腹部外科术后腹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为棉质布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腹部外科术后腹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前片及所述右前片各设 有3个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腹部外科术后腹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为起绒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腹部外科术后腹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腹带长40-70cm、 宽30- 50c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
5、910443 U 2 一种腹部外科术后腹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辅助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腹部外科术后腹带。 【背景技术】 0002 外科腹部手术后, 经常使用医用弹力腹带进行腹部手术后的包扎和固定, 以减少 切口张力, 减轻疼痛。 但是现有技术中, 普通腹带的长度不能根据腹围的上下大小来调节松 紧度, 患者配带不舒服, 普通腹带需要两位护理人员进行包扎, 占用较多人力资源。 此外, 外 科腹部手术引流管较多, 常规腹带不能根据引流管的位置, 使其从腹带中穿出, 这样容易使 引流管受压, 使皮肤出现压痕。 再者由于伤口有少量积液, 直接采用纱布需要经常更换纱 布, 。
6、更换费时费力且容易滋生病菌造成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鉴于以上内容, 有必要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腹部外科术后 腹带。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腹部外科术后腹带, 包括前片和连接带, 所述前片包括左前片及右前片, 所述 连接带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粘接扣, 所述设有粘接扣的连接带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前片及所述 右前片一端通过粘接扣方式连接, 所述左前片及所述右前片与所述连接带连接相对另一端 设有配合使用的粘接扣并通过粘接扣相连, 所述左前片及所述右前片设有供引流管穿越的 通孔。 0006 所述前片包括内层、 吸水杀菌层和外层,。
7、 所述吸水杀菌层位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 层之间, 所述吸水杀菌层、 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均设有粘接扣, 所述吸水杀菌层与所述内层 分别通过粘接扣方式与所述外层相连。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内层为棉质布料制成。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左前片及所述右前片各设有3个所述通孔。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通孔的周边设有衬布, 所述通孔上方还设有翻盖以盖住所述通孔。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连接带为条状弹力带。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连接带为5-6条, 每两条弹力带之间间隔0.5-3cm。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外层为起绒面。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腹带长40-70cm、 宽30-50。
8、cm。 0014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 1.本实用新型腹部外科术后腹带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使用, 该腹带能依据病人的 腹围, 通过调节连接带及前片粘接扣粘接位置可随意调节松紧度, 而且病人也可以根据自 身耐受情况自行调节, 操作简单方便。 0016 2.本实用新型设有供引流管穿越的通孔, 避免引流管被腹带压扁导致引流不畅, 同时避免引流管与人体皮肤接触引起不适。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910443 U 3 0017 3.本实用新型腹带前片分别设有内层、 吸水杀菌层和外层, 吸水杀菌层可以起到 吸收积液、 汗水及杀菌作用, 减轻患者不适;。
9、 同时内层、 吸水杀菌层和外层通过粘接扣方式 连接使得内层、 吸水杀菌层可以拆卸, 可以进行单独替换, 提高了使用率。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腹部外科术后腹带的使用状态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腹部外科术后腹带的展开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腹部外科术后腹带前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腹部外科术后腹带连接带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中, 1-前片; 2-连接带; 11-左前片; 12-右前片; 13-粘接扣; 14-通孔; 141-衬 布; 51-内层; 52-吸水杀菌层; 53-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
10、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需要说明的是, 当组件被称为 “固定于” 另一个组件, 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 “连接” 另一个组件, 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 “设置于” 另一个组件, 它 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
11、存在居中组件。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垂直 的” 、“水平的” 、“左” 、“右”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及/或” 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 请参见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部外科术后腹带, 包括前片1、 连接带2, 前片 1包含左前片11及右前片12, 连接带2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粘接扣13, 设有粘接。
12、扣13的连接带 两端分别与左前片11及右前片12一端通过粘接扣13连接。 左前片11及右前片11与连接带2 连接相对另一端设有配合使用的粘接扣13。 左前片11及右前片12设有供引流管穿越的通孔 14, 通孔14数量为6个, 左前片11及右前片12各3个。 可以理解通孔14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设 置为4、 6、 8个。 前片1包括内层51、 吸水杀菌层52和外层53, 吸水杀菌层52位于内层51与外层 53之间, 内层51、 吸水杀菌层52和外层53均设有粘接扣, 吸水杀菌层52与内层51分别通过粘 接扣方式与外层53相连。 吸水杀菌层52设有竹炭、 干燥剂。 0027 进一步的, 内层51为棉。
13、质布料制成, 外层53为起绒面作为粘接扣的母扣, 与之相配 合使用的粘接扣为子扣, 粘接扣13为魔术贴。 通孔14的周边设有衬布141, 通孔14上方还设 有翻盖(未标示)以盖住所述通孔14。 在需要使用通孔14时翻盖打开, 通孔14不使用时翻盖 闭合挡住通孔14。 0028 进一步的, 连接带2为条状弹力带, 连接带2设为5-6条, 连接带2中间位置可以通过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910443 U 4 布带(未标示)进行两两固定, 使连接带2展开时位置相对固定, 防止散落。 每两条弹力带之 间间隔1-3cm, 每条连接带2独立通过粘接扣13与前片1相连, 。 条状连接带2可。
14、以露出后背部 分皮肤, 起到透气排汗作用。 连接带2与外层53相连。 0029 下面简要说明腹部外科术后腹带使用方法: 将左前片11、 右前片12、 连接带2的粘 接扣13打开, 腹部外科术后腹带展开平铺于病床上, 病人置于其上。 将左前片11及右前片12 通过粘接扣13扣合, 可以根据患者腰腹部不同区域局部调整连接带2与前片1连接位置, 以 达到局部调整松紧度的目的, 达到更好的包扎和固定效果。 当需要安置引流管是, 打开翻盖 供引流管从通孔14穿设出来。 当患者使用腹部外科术后腹带一段时间内层51需要更换时, 只需要打开左前片11、 右前片12粘接扣, 再把内层51从前片1剥离直接更换即可, 无需把整 个腹部外科术后腹带剥离更换。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910443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910443 U 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910443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