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寒凝型月经后期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寒凝型月经后期的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30263.6 (22)申请日 2016.01.18 A61K 36/9068(2006.01) A61P 15/00(2006.01) (71)申请人 黄庆辉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宝南路 13 号 C 座 12 楼 1207 室 (72)发明人 李土才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寒凝型月经后期的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寒凝型月经后期的中 药, 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 当归 10-20 份、 桂 枝 8-12 份、 人参 5-10 份、 白芍 8-12 份、 丹皮 8-15 份、 玄。
2、胡索 6-10 份、 川芎 5-10 份、 生姜 6-10 份、 泽兰 8-12 份、 莪术 8-12 份、 细辛 10-15 份、 附子 20-30 份、 牛膝 8-12 份、 甘草 3-8 份。本发明按照 “温经散寒, 活血行滞” 治疗原则, 提供一种治疗寒 凝型月经后期的中药, 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 快, 愈后不再复发, 而且无任何副作用, 对身体健 康还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5521477 A 2016.04.27 CN 105521477 A 1.种治疗寒凝型月经。
3、后期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当归10-20 份、 桂枝8-12份、 人参5-10份、 白芍8-12份、 丹皮8-15份、 玄胡索6-10份、 川芎5-10份、 生姜6- 10份、 泽兰8-12份、 莪术8-12份、 细辛10-15份、 附子20-30份、 牛膝8-12份、 甘草3-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治疗血虚型月经后期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其由以下 重量份原料制成: 当归12份、 桂枝12份、 人参8份、 白芍12份、 丹皮8份、 玄胡索10份、 川芎8份、 生姜10份、 泽兰10份、 莪术9份、 细辛15份、 附子20份、 牛膝10份、 甘草5。
4、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521477 A 2 一种治疗寒凝型月经后期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妇科用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寒凝型月经后期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月经后期, 中医病名。 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 甚至3到5个月, 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称为月经后期。 青春期月经初潮后一年内, 或围绝经期, 周期有时延后, 周期时有延后, 而无 其他证候者, 不做病论。 若每次延后三五天, 或偶然延后一次, 下次仍如期来潮, 均不做月经 后期论。 0003 本病的病因有虚实之别。 虚者多因肾虚、 血虚、 寒虚导致精血不足, 冲任不充, 血海 不能按时。
5、溢满而经迟; 实者多因血寒、 气滞等导致血行不畅, 冲任受阻, 血海不能如期溢满, 致使月经后期而来。 0004 寒凝型证候分析: 经行产后, 外感寒凉, 或内伤生冷 寒邪乘虚侵袭与血相搏 血为 寒凝运行不畅, 阻滞冲任, 血海不能及时满溢, 则经期延后, 经量减少。 寒邪客于胞中, 凝血 滞气, 则小腹冷痛拒按, 经色黯红、 有块。 温则血消而瘀滞稍通 故得热则冷痛稍减。 寒邪阻 滞于内。 阳不外达, 则面色青白, 肢冷畏寒。 舌紫黯 脉沉紧或沉涩, 亦寒邪内阻, 阳气郁遏, 血行不畅之征。 0005 西医学功能失调性出血, 分为排卵性和非排卵性。 排卵性月经后期是因为卵泡期 卵泡刺激素分泌。
6、不足而卵泡发育迟缓, 不能按时成熟致排卵延后, 月经后期而至。 无排卵性 月经失调则是在月经周期中不能形成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刺激素高峰, 卵巢不能排卵而致 月经紊乱, 可表现为月经周期延后。 0006 本病常与月经量少兼见, 治疗及时得当, 预后较好, 否则容易发展成闭经。 生育年 龄, 若月经会期、 量少, 常可导致不孕。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 “温经散寒, 活血行滞” 治疗原则, 提供一种治疗寒凝型月经 后期的中药, 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 愈后不再复发, 而且无任何副作用, 对身体健康 还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0008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7、一种治疗寒凝型月经后期的中 药, 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当归10-20份、 桂枝8-12份、 人参5-10份、 白芍8-12份、 丹皮8- 15份、 玄胡索6-10份、 川芎5-10份、 生姜6-10份、 泽兰8-12份、 莪术8-12份、 细辛10-15份、 附 子20-30份、 牛膝8-12份、 甘草3-8份。 0009 优选地, 所述的治疗寒凝型月经后期的中药, 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当归12 份、 桂枝12份、 人参8份、 白芍12份、 丹皮8份、 玄胡索10份、 川芎8份、 生姜10份、 泽兰10份、 莪 术9份、 细辛15份、 附子20份、 牛膝10份、 甘草5份。 001。
8、0 各原料的药理作用如下: 当归: 补血; 活血; 调经止痛; 润燥滑肠。 主血虚诸证; 月经不调; 经闭; 痛经; 症瘕结聚;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5521477 A 3 崩漏; 虚寒腹痛; 痿痹; 肌肤麻木; 肠燥便难; 赤痢后重; 痈疽疮疡; 跌扑损伤。 0011 桂枝: 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 助阳化气, 散寒止痛。 主风寒表证; 寒湿痹痛; 四肢厥 冷; 经闭痛经; 症瘕结块; 胸痹; 心悸; 痰饮; 小便不利。 用于风寒感冒, 脘腹冷痛, 血寒经闭, 关节痹痛, 痰饮, 水肿, 心悸, 奔豚。 0012 人参: 性平、 味甘、 微苦, 微温。 归脾、 肺经、 心经。
9、。 有大补元气, 复脉固脱, 补脾益肺, 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的功效。 0013 白芍: 平肝止痛, 养血调经, 敛阴止汗。 用于头痛眩晕, 胁痛, 腹痛, 四肢挛痛, 血虚 萎黄, 月经不调, 自汗, 盗汗。 0014 丹皮: 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 温热病热入血分; 发斑; 吐衄; 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 阴分发热; 阴虚骨蒸潮热; 血滞经闭; 痛经; 痈肿疮毒; 跌扑伤痛; 风湿热痹。 0015 玄胡索: 味辛、 苦, 性温。 有活血散瘀, 利气止痛的功能。 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 痛, 痛经, 经闭, 症瘕, 产后瘀阻, 跌扑损伤, 疝气作痛。 0016 川芎: 性温, 归肝、 胆、 心。
10、经, 气香升散。 具有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的功效。 主治月经 不调, 痛经, 经闭, 难产, 胞衣不下, 产后恶露腹痛, 肿块, 心胸胁疼痛, 跌打损伤肿痛, 头痛眩 晕目暗, 风寒湿痹 , 肢体麻木, 痈疽疮疡。 0017 生姜: 味辛温,有散寒发汗、 化痰止咳、 和胃、 止呕等多种功效。 0018 泽兰: 其性温, 味苦、 辛, 有活血通经、 利水消肿的功效, 可以治疗月经不调、 经闭、 通经、 水肿、 产后瘀血腹痛等病症。 0019 莪术: 能治行气止痛、 积散结、 破血祛瘀、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用于血瘀腹痛、 肝脾 肿大、 心腹胀痛, 积聚, 妇女血瘀经闭, 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
11、。 0020 细辛: 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通窍, 温肺化饮。 用于风寒感冒, 头痛, 牙痛, 鼻塞流涕, 鼻鼽, 鼻渊, 风湿痹痛, 痰饮喘咳。 0021 附子: 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治阴盛格阳, 大汗亡阳, 吐利厥逆, 心腹冷 痛, 脾泄冷痢, 脚气水肿小儿慢惊, 风寒湿痹, 踒躄拘挛, 阳萎宫冷, 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 冷之疾。 0022 牛膝: 逐瘀通经, 补肝肾, 强筋骨, 利尿通淋, 引血下行。 主治: 用于经闭, 痛经, 腰膝 酸痛, 筋骨无力, 淋证, 水肿, 头痛, 眩晕 , 牙痛, 日疮, 吐血, 衄血。 0023 甘草: 补脾益气、 润肺止咳、 泻火解毒。
12、、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等多方面的功效。 0024 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具有温经散寒, 活血行滞, 调经止痛的 功效, 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 相互作用, 对治疗寒凝型月经后期能够标本兼治, 且对身体有 良好的调理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寒凝型月经后期的中药, 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当归10份、 桂枝8份、 人参 5份、 白芍8份、 丹皮8份、 玄胡索6份、 川芎5份、 生姜6份、 泽兰8份、 莪术8份、 细辛10份、 附子20 份、 牛膝8份、 甘草3份。 0026 用法: 水煎服, 每日1 剂, 日服3 次, 7天为一个疗程。 0027 实施。
13、例2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5521477 A 4 一种治疗寒凝型月经后期的中药, 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当归12份、 桂枝12份、 人 参8份、 白芍12份、 丹皮8份、 玄胡索10份、 川芎8份、 生姜10份、 泽兰10份、 莪术9份、 细辛15份、 附子20份、 牛膝10份、 甘草5份。 0028 用法: 水煎服, 每日1 剂, 日服3 次, 7天为一个疗程。 0029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寒凝型月经后期的中药, 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当归20份、 桂枝12份、 人 参10份、 白芍12份、 丹皮15份、 玄胡索10份、 川芎10份、 生姜10份、 泽兰12份、 莪术12份、 细辛 15份、 附子30份、 牛膝12份、 甘草8份。 0030 用法: 水煎服, 每日1 剂, 日服3 次, 7天为一个疗程。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5521477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