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固定带以及应用其的医疗器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用固定带以及应用其的医疗器械.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130881.2 (22)申请日 2018.01.25 (73)专利权人 金华市中心医院 地址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明月街 351号 (72)发明人 叶莉芬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赵琳琳 (51)Int.Cl. A61F 5/37(2006.01) A61B 17/13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医用固定带以及应用其的医疗器械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2、, 尤其是 涉及一种医用固定带以及应用其的医疗器械, 其 包括: 手臂约束带、 肩部背带、 伤口压迫带、 沙袋 固定套和沙袋; 手臂约束带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穿 插部, 手臂约束带的第一端能够可活动地穿过穿 插部, 并与手臂约束带的第二端开拆卸地连接; 沙袋固定套可活动地设置于肩部背带上, 沙袋设 置于沙袋固定套内; 肩部背带的第一端与手臂约 束带的第一连接部可拆地连接, 肩部背带的第二 端与手臂约束带的第二连接部可拆地连接; 伤口 压迫带至少具有一弹性可调的压迫部, 伤口压迫 带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开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 可防止病人手臂上举, 并且在固定后病人的肘、 腕关节又能自主活动, 同时还。
3、具有压迫伤口的作 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07356160 U 2018.05.15 CN 207356160 U 1.一种医用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手臂约束带、 肩部背带、 伤口压迫带、 沙袋固定 套和沙袋; 所述手臂约束带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穿插部, 所述手臂约束带的第一端能够可活 动地穿过所述穿插部, 并与所述手臂约束带的第二端开拆卸地连接; 所述沙袋固定套可活 动地设置于所述肩部背带上, 所述沙袋设置于所述沙袋固定套内; 所述肩部背带的第一端 与所述手臂约束带的第一连接部可拆地连接, 所述肩部背带的第二端与所述手臂约束带的 第二连接部可拆地连接; 所述。
4、伤口压迫带至少具有一弹性可调的压迫部, 所述伤口压迫带 交叉设置于所述肩部背带的内侧, 且所述压迫部位于所述沙袋固定套的下方, 所述伤口压 迫带的第一端与所述伤口压迫带的第二端开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臂约束带第一端的背面设置 有第一魔术贴, 所述手臂约束带第二端的正面设置有第二魔术贴, 所述第一魔术贴与所述 第二魔术贴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手臂 约束带第一端正面的第一卡环, 所述肩部背带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环卡接的第一 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手臂 约束带中间部位正面的第二卡环, 所述肩部背带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环卡接的第 二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插部的开口宽度不小于所述 手臂约束带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伤口压迫带的第一端的正面设 置有第三魔术贴, 所述伤口压迫带的第二端的背面设置有第四魔术贴, 所述第三魔术贴与 所述第四魔术贴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沙袋固定套的内部设置有用于 容纳所述沙袋的口袋, 所述沙袋固定套的开口处设置有拉链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
6、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沙袋固定套的外面设置有调节 环, 所述肩部背带穿设于所述调节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伤口压迫带上设置有透气孔。 10.一种医疗器械,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固定带。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356160 U 2 一种医用固定带以及应用其的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固定带以及应用其的医 疗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我国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病态窦房综合症患者呈增长趋势, 人工心脏起搏 器的应用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
7、命, 实施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采用纱布包裹伤口、 沙袋 加压、 胶布固定的方法, 存在伤口出血易感染, 胶布固定效果差。 而且观察伤口时需反复撕 开胶布, 然后再重新固定, 增加了护理工作强度。 同时,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要求患者术侧 上臂制动, 不能让其抬举手臂, 以免出现起搏器电极脱落移位等现象。 而病人由于久躺在 床, 难免会不自主的抬举手臂, 尤其是在夜晚入睡后, 病人或其家属因为担心病人手臂不自 主抬起而不敢睡觉, 影响休息及睡眠, 并且影响病人康复。 0003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 而 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
8、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固定带以及应用其的医疗器械, 可防止病人 手臂上举, 并且在固定后病人的肘、 腕关节又能自主活动, 同时还具有压迫伤口的作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固定带, 其包括: 手臂约束带、 肩部背带、 伤口 压迫带、 沙袋固定套和沙袋; 所述手臂约束带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穿插部, 所述手臂约束带的 第一端能够可活动地穿过所述穿插部, 并与所述手臂约束带的第二端开拆卸地连接; 所述 沙袋固定套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肩部背带上, 所述沙袋设置于所。
9、述沙袋固定套内; 所述肩 部背带的第一端与所述手臂约束带的第一连接部可拆地连接, 所述肩部背带的第二端与所 述手臂约束带的第二连接部可拆地连接; 所述伤口压迫带至少具有一弹性可调的压迫部, 所述伤口压迫带交叉设置于所述肩部背带的内侧, 且所述压迫部位于所述沙袋固定套的下 方, 所述伤口压迫带的第一端与所述伤口压迫带的第二端开拆卸地连接。 0007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手臂约束带第一端的背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 所述手臂约束带第二端的正面设置有第二魔术贴, 所述第一魔术贴与所述第二魔术贴粘 接。 0008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手臂约束带第一端正 面的第。
10、一卡环, 所述肩部背带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环卡接的第一卡扣。 0009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手臂约束带中间部位 正面的第二卡环, 所述肩部背带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环卡接的第二卡扣。 0010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穿插部的开口宽度不小于所述手臂约束带的宽 度。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7356160 U 3 0011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伤口压迫带的第一端的正面设置有第三魔术 贴, 所述伤口压迫带的第二端的背面设置有第四魔术贴, 所述第三魔术贴与所述第四魔术 贴粘接。 0012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沙。
11、袋固定套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沙袋的 口袋, 所述沙袋固定套的开口处设置有拉链结构。 0013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沙袋固定套的外面设置有调节环, 所述肩部背 带穿设于所述调节环。 0014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伤口压迫带上设置有透气孔。 0015 第二方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 其包括所述的医用固定带。 该医用固 定带包括: 手臂约束带、 肩部背带、 伤口压迫带、 沙袋固定套和沙袋; 所述手臂约束带的中间 部位设置有穿插部, 所述手臂约束带的第一端能够可活动地穿过所述穿插部, 并与所述手 臂约束带的第二端开拆卸地连接; 所述沙袋固定套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肩。
12、部背带上, 所述 沙袋设置于所述沙袋固定套内; 所述肩部背带的第一端与所述手臂约束带的第一连接部可 拆地连接, 所述肩部背带的第二端与所述手臂约束带的第二连接部可拆地连接; 所述伤口 压迫带至少具有一弹性可调的压迫部, 所述伤口压迫带交叉设置于所述肩部背带的内侧, 且所述压迫部位于所述沙袋固定套的下方, 所述伤口压迫带的第一端与所述伤口压迫带的 第二端开拆卸地连接。 001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 使用方便、 安全、 经济、 具有可操作性、 降低了护理工作强 度; 本实用新型可防止病人手臂上举, 并且固定后, 病人的肘、 腕关节又能自。
13、主活动, 加之沙 袋的固定, 既能防止电极脱位, 又能有效的压迫伤口, 防止出血, 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本实 用新型具有人性化设计特点, 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固定带的正面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固定带的背面示意图。
14、。 0021 图标: 1-手臂约束带; 2-伤口压迫带; 3-肩部背带; 4-沙袋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下” 、“左” 、“右” 、“竖 直”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说。
15、 明 书 2/5 页 4 CN 207356160 U 4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 一” 、“第二” 、“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 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 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16、,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6 实施例一 0027 结合图1至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医用固定带, 其包括: 手臂约束带1、 肩部 背带3、 伤口压迫带2、 沙袋固定套4和沙袋。 其中, 所述手臂约束带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穿插 部(当然, 穿插部的设置有一开口), 所述手臂约束带1的第一端能够可活动地穿过所述穿插 部, 并与所述手臂。
17、约束带1的第二端开拆卸地连接(这样, 所述手臂约束带1就形成了两个固 定空间, 其中一个固定在手臂上, 另一个固定在胸前)。 所述沙袋固定套4可活动地设置于所 述肩部背带3上, 所述沙袋设置于所述沙袋固定套4内。 所述肩部背带3的第一端与所述手臂 约束带1的第一连接部可拆地连接, 所述肩部背带3的第二端与所述手臂约束带1的第二连 接部可拆地连接; 所述伤口压迫带2至少具有一弹性可调的压迫部, 所述伤口压迫带2交叉 设置于所述肩部背带3的内侧, 且所述压迫部位于所述沙袋固定套4的下方, 所述伤口压迫 带2的第一端与所述伤口压迫带2的第二端开拆卸地连接, 用于经患者腋下环绕一圈进行固 定。 002。
18、8 可见, 本实施例结构合理、 使用方便、 安全、 经济、 具有可操作性、 降低了护理工作 强度; 本实施例可防止病人手臂上举, 并且固定后, 病人的肘、 腕关节又能自主活动, 加之沙 袋的固定, 既能防止电极脱位, 又能有效的压迫伤口, 防止出血, 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本实 施例具有人性化设计特点, 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0029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所述手臂约束带1第一端的背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 所述手 臂约束带1第二端的正面设置有第二魔术贴, 所述第一魔术贴与所述第二魔术贴粘接, 其结 构简单, 方便操作。 0030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手臂约束带1第。
19、一端正面的第 一卡环, 所述肩部背带3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环卡接的第一卡扣; 当然, 除此之外, 第一卡环也可以替换为按扣, 第一卡扣可以替换为扣位, 按扣与扣位可拆卸地连接。 0031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手臂约束带1中间部位正面的 第二卡环, 所述肩部背带3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环卡接的第二卡扣。 当然, 除此之 外, 第一卡环也可以替换为按扣, 第一卡扣可以替换为扣位, 按扣与扣位可拆卸地连接。 0032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所述穿插部的开口宽度不小于所述手臂约束带1的宽度, 以 保证在调节时候能够更加灵活。 0033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
20、所述伤口压迫带2的第一端的正面设置有第三魔术贴, 所述 伤口压迫带2的第二端的背面设置有第四魔术贴, 所述第三魔术贴与所述第四魔术贴粘接,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7356160 U 5 其结构简单, 方便操作。 0034 本实施例中, 所述沙袋固定套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沙袋的口袋, 所述沙袋 固定套4的开口处设置有拉链结构。 优选的, 所述沙袋固定套4可以分为多层, 可以分别设置 有多个沙袋。 0035 本实施例中, 所述沙袋固定套4的外面设置有调节环, 所述肩部背带3穿设于所述 调节环。 为了防止沙袋固定套4的脱落或者移位, 调节环的开口宽度小于肩部背带3的宽度。 当然。
21、, 还可以通过夹具进行固定。 0036 本实施例中,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伤口压迫带2上设置有透气孔, 以 增加透气效果。 对于伤口压迫带2而言, 可以在上述结构上进行改进, 例如: 压迫部为弹性材 料制成的弹性带。 当然, 压迫部也可以设置有气囊结构等等。 0037 综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 使用方便、 安全、 经济、 具有可操作性、 降低了护理工 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可防止病人手臂上举, 并且固定后, 病人的肘、 腕关节又能自主活动, 加 之沙袋的固定, 既能防止电极脱位, 又能有效的压迫伤口, 防止出血, 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具有人性化设计特点, 提高了患者的。
22、舒适性。 0038 实施例二 0039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 其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医用固定带。 当然, 该医疗 器械还包括其他与医用固定带配合使用的工具。 0040 具体的, 该医用固定带医用固定带, 其包括: 手臂约束带1、 肩部背带3、 伤口压迫带 2、 沙袋固定套4和沙袋。 其中, 所述手臂约束带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穿插部(当然, 穿插部的 设置有一开口), 所述手臂约束带1的第一端能够可活动地穿过所述穿插部, 并与所述手臂 约束带1的第二端开拆卸地连接(这样, 所述手臂约束带1就形成了两个固定空间, 其中一个 固定在手臂上, 另一个固定在胸前)。 所述沙袋固定套4可活动地设置于所。
23、述肩部背带3上, 所述沙袋设置于所述沙袋固定套4内。 所述肩部背带3的第一端与所述手臂约束带1的第一 连接部可拆地连接, 所述肩部背带3的第二端与所述手臂约束带1的第二连接部可拆地连 接; 所述伤口压迫带2至少具有一弹性可调的压迫部, 所述伤口压迫带2交叉设置于所述肩 部背带3的内侧, 且所述压迫部位于所述沙袋固定套4的下方, 所述伤口压迫带2的第一端与 所述伤口压迫带2的第二端开拆卸地连接, 用于经患者腋下环绕一圈进行固定。 0041 可见, 本实施例结构合理、 使用方便、 安全、 经济、 具有可操作性、 降低了护理工作 强度; 本实施例可防止病人手臂上举, 并且固定后, 病人的肘、 腕关节。
24、又能自主活动, 加之沙 袋的固定, 既能防止电极脱位, 又能有效的压迫伤口, 防止出血, 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本实 施例具有人性化设计特点, 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0042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所述手臂约束带1第一端的背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 所述手 臂约束带1第二端的正面设置有第二魔术贴, 所述第一魔术贴与所述第二魔术贴粘接, 其结 构简单, 方便操作。 0043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手臂约束带1第一端正面的第 一卡环, 所述肩部背带3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环卡接的第一卡扣; 当然, 除此之外, 第一卡环也可以替换为按扣, 第一卡扣可以替换为扣位, 按扣。
25、与扣位可拆卸地连接。 0044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手臂约束带1中间部位正面的 第二卡环, 所述肩部背带3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环卡接的第二卡扣。 当然, 除此之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7356160 U 6 外, 第一卡环也可以替换为按扣, 第一卡扣可以替换为扣位, 按扣与扣位可拆卸地连接。 0045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所述穿插部的开口宽度不小于所述手臂约束带1的宽度, 以 保证在调节时候能够更加灵活。 0046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所述伤口压迫带2的第一端的正面设置有第三魔术贴, 所述 伤口压迫带2的第二端的背面设置有第四魔术贴,。
26、 所述第三魔术贴与所述第四魔术贴粘接, 其结构简单, 方便操作。 0047 本实施例中, 所述沙袋固定套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沙袋的口袋, 所述沙袋 固定套4的开口处设置有拉链结构。 优选的, 所述沙袋固定套4可以分为多层, 可以分别设置 有多个沙袋。 0048 本实施例中, 所述沙袋固定套4的外面设置有调节环, 所述肩部背带3穿设于所述 调节环。 为了防止沙袋固定套4的脱落或者移位, 调节环的开口宽度小于肩部背带3的宽度。 当然, 还可以通过夹具进行固定。 0049 本实施例中,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伤口压迫带2上设置有透气孔, 以 增加透气效果。 0050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 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7356160 U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207356160 U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207356160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