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中药丸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中药丸剂.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18095.3 (22)申请日 2018.08.13 (71)申请人 佛山瑞箭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地址 528137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心科技 工业区B区21号 (F2)综合楼自编C座 412号 (72)发明人 邹明瑞 (51)Int.Cl. A61K 36/9068(2006.01) A61K 9/20(2006.01) A61P 1/1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中药丸剂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中 药丸剂。
2、, 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在于为一些脾虚气滞, 寒热互结, 症见心下痞满, 不欲饮食, 倦怠乏力或胸腹痞胀, 食少不化, 大便 不凋等患者提供一种促进逐水消肿通便通气的 中药丸剂, 其副作用小且无毒害, 其中主要的药 材组成成分包括: 君药: 枳实; 臣药: 厚朴、 黄连; 佐药: 半夏曲、 干姜、 麦芽、 人参、 白术、 茯苓、 灸甘 草; 并根据重量要求配制药材组分, 通过研磨成 粉末制成丸剂进行服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硬 化腹水、 胸腔积液等, 以腹胀, 大小便秘涩, 脉沉 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现代多用于治疗胃肠神经官 能症、 慢性胃炎、 消化不良等属脾虚寒热互结者 等。
3、, 是一种比较方便且有效的中药丸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8686193 A 2018.10.23 CN 108686193 A 1.一种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中药丸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药制剂由君药、 臣药、 佐 药组成, 其中君药: 枳实; 臣药: 厚朴、 黄连; 佐药: 半夏曲、 干姜、 麦芽、 人参、 白术、 茯苓、 灸甘 草; 并根据重量要求配制各个药材的组分, 通过研磨成粉末后制成丸剂进行服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中药丸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重量 要求为: 枳实15g30g、 厚朴12g21g、 黄连15g30g、 半夏曲9g18。
4、g、 干姜3g6g、 麦芽6g12g、 人参9g18g、 白术6g12g、 茯苓6g12g、 灸甘草6g1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中药丸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研磨 成粉末后制成丸剂的操作流程为: 将所配药材晒干, 再将其研磨成粉后, 用少量水煮糊后做 成直径为0.5厘米的丸药, 一日服用三次, 每次服用时根据病痛程度选择3060粒的丸剂服 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中药丸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药 组分中各个药材的作用为: 枳实 (破痰利膈) 、 厚朴 (行气燥湿) 、 黄连 (清热燥湿) 、 半夏曲 (化 痰和胃) 、 干姜 (。
5、温中散寒) 、 麦芽 (消食去滞) 、 人参 (益气健脾) 、 白术 (益气健脾) 、 茯苓 (渗湿 利水) 、 灸甘草 (益气健脾)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686193 A 2 一种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中药丸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中药丸剂, 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步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人们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认可中医这一历史久远的学科, 越来越多的医学院开设中医和中药得而学科, 加大培养力 度, 并在社会上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社会上也开设了许多正规的中医院, 推动了中医中药 的发。
6、展, 也有许多国家和地方认可中医, 并承认中药的治疗效果, 中药也因其副作用小和无 毒无害等特点流行于社会上, 使得中国这一历史悠久的优良学科可以发扬光大。 0003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常常因为脾虚气滞, 寒热互结, 症见心下痞满, 不欲饮食, 倦 怠乏力或胸腹痞胀, 食少不化, 大便不凋等导致肠胃不舒服的问题, 本发明就根据中药原 理, 配出了一种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中药丸剂, 方便人们改善身体状况。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中药丸剂的配方方法, 主要目的在于为脾 虚气滞, 寒热互结, 症见心下痞满, 不欲饮食, 倦怠乏力或胸腹痞胀, 食少不化, 大便不凋等 。
7、患者提供一种促进逐水消肿通便通气的中药丸剂, 其副作用小且无毒害, 其中主要的药材 组成成分包括: 君药: 枳实; 臣药: 厚朴、 黄连; 佐药: 半夏曲、 干姜、 麦芽、 人参、 白术、 茯苓、 灸 甘草; 并根据重量要求配制药材组分, 通过研磨成粉末制成丸剂进行服用; 临床常用于治疗 胃肠神经官能症、 慢性胃炎、 消化不良等属脾虚寒热互结者, 以心下痞满, 不欲饮食, 苔腻微 黄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表明, 本方可加速肠胃蠕动, 促进胃的排空, 兴奋消化系统, 另外, 本方还可用于慢性胃炎、 慢性支气管炎、 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属脾虚气滞, 寒热互结者, 是一 种比较方便且有效的中药丸剂。 0。
8、005 其中所述药材重量要求为: 枳实15g30g、 厚朴12g21g、 黄连15g30g、 半夏曲9g 18g、 干姜3g6g、 麦芽6g12g、 人参9g18g、 白术6g12g、 茯苓6g12g、 灸甘草6g12g; 并将所 配药材晒干, 再将其研磨成粉后, 用少量水煮糊后做成直径为0.5厘米的丸药, 一日服用三 次, 每次服用时根据病痛程度选择3060粒的丸剂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制作过程, 以下将举几个实施案例来加以说明。 0007 实施案例1: 选用上等药材, 其中本发明的所需药材重量组分为: 枳实15g、 厚朴 12g、 黄连15g、 半夏曲9g、 。
9、干姜3g、 麦芽6g、 人参9g、 白术6g、 茯苓6g、 灸甘草6g; 将所配药材晒 干, 再将其研磨成粉后, 用少量水煮糊后做成直径为0.5厘米的丸药, 一日服用三次, 每次服 用时根据病痛程度选择30粒的丸剂服用; 根据此药物重量比例所制成的药剂对于轻度患者 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对于中度以及重度患者效果欠佳。 0008 实施案例2: 选用上等药材, 其中本发明的所需药材重量组分为: 枳实20g、 厚朴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8686193 A 3 15g、 黄连20g、 半夏曲12g、 干姜4g、 麦芽8g、 人参12g、 白术8g、 茯苓8g、 灸甘草8g; 将所配药材。
10、 晒干, 再将其研磨成粉后, 用少量水煮糊后做成直径为0.5厘米的丸药, 一日服用三次, 每次 服用时根据病痛程度选择40粒的丸剂服用; 根据此药物重量比例所制成的药剂对于轻度和 中度患者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对于重度患者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欠佳。 0009 实施案例3: 选用上等药材, 其中本发明的所需药材重量组分为: 枳实25g、 厚朴 18g、 黄连25g、 半夏曲15g、 干姜5g、 麦芽8g、 人参15g、 白术10g、 茯苓10g、 灸甘草10g; 将所配 药材晒干, 再将其研磨成粉后, 用少量水煮糊后做成直径为0.5厘米的丸药, 一日服用三次, 每次服用时根据病痛程度选择50粒的。
11、丸剂服用; 根据此药物重量比例所制成的药剂对于患 有轻度和中度的患者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对于重度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0010 实施案例4: 选用上等药材, 其中本发明的所需药材重量组分为: 枳实30g、 厚朴 21g、 黄连30g、 半夏曲18g、 干姜6g、 麦芽12g、 人参18g、 白术12g、 茯苓12g、 灸甘草12g; 将所配 药材晒干, 再将其研磨成粉后, 用少量水煮糊后做成直径为0.5厘米的丸药, 一日服用三次, 每次服用时根据病痛程度选择60粒的丸剂服用; 根据此药物重量比例所制成的药剂对于患 有轻度和中度以及重度的患者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0011 以上实施案例说明本发明可以根据病患的病痛程度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药物重 量比例进行丸剂制作, 具有较为灵活的特点, 以上实施案例仅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详细说明, 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对于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中药丸剂的加工 变形, 在不改变本发明实质药材的基础上对各个药材重量的变化以及加工手段的改进都应 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8686193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