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
鸡血藤为豆科(Leguminosae)密花豆属(Spatholobus)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鸡血藤为补血活血的传统中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鸡血藤治疗贫血,各种原因(如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全血象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且疗效较好。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鸡血藤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对酪氨酸酶双向调节、抗炎、抗氧化、镇静催眠等作用。鸡血藤作为治疗乳腺癌的主要药理成分鲜有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其能够提供一种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抑制效果的鸡血藤片剂。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鸡血藤使用沸水进行提取,过滤得第一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得第一浓缩液;
步骤二、将第一浓缩液上大孔树脂柱,依次用水、体积分数为20%的乙醇和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洗脱大孔树脂柱,收集60%的乙醇洗脱溶液,得洗脱液,将洗脱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8,得浸膏;
步骤三、将浸膏与辅料混匀后制粒、压片、包衣,即得鸡血藤片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每30kg鸡血藤得1000粒鸡血藤片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所述辅料为玉米粉、硅酸钙、羧甲基纤维素钠、肉豆蔻醇、鱼胶、滑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三中辅料和浸膏的质量比为25:1。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一鸡血藤的提取具体为:将鸡血藤洗净、切碎后置于提取罐内,向提取罐中加入沸水至浸没鸡血藤,保持沸水恒温提取2h,重复提取两次,收集两次滤液,即得第一提取液。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二中大孔树脂柱为弱极性的。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洗脱液在浓缩成浸膏之前,经过了预处理,具体为:
S1、按重量份数称取6~11份的山楂皮、5~9份的乌梅皮和2~6份的石榴皮分别洗净混合后磨碎成粉末,得混合粉,将混合粉与洗脱液按照重量比为1:2的比例混合,得第一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超声振荡处理25min后过滤收集第一滤液,得预处理液;
S2、按重量份数称取2~5份的黄芦叶、3~8份的风箱果树皮、8~12份的黑果腺肋花楸果实、1~3份的蓝靛果、5~11份的水榆花楸和4~7份的山豆根,分别洗净、切碎、干燥后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得爆破物;用爆破物的5倍重量的体积分数为75%乙醇浸泡提取三次,每次一周,合并第二提取液,将第二提取液与混合粉按照重量比为1:2的比例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超声振荡处理25min后过滤收集第二滤液,将第二滤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得第二浓缩液;
S3、将预处理液与第二浓缩液按照重量比为0.02:1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得预处理后的洗脱液。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三具体为:
i、将浸膏与辅料按照质量比为25:1的比例混匀后制粒、压片的第一芯片,第一芯片的上、下表面上均设有多个直径为0.2~0.4mm的第一凹槽,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设有可卡设于第二凹槽内的凸块;将第一芯片置于0~5℃的冷箱中保存,5~10min后取出立即放入30~40℃的第二混合物中浸泡,2~3min后取出风干,得第二芯片;
ii、在第二芯片的外表面均匀的喷涂一层包衣液,得第一片剂;将跳跳糖块破碎过筛并磨光为0.2~0.4mm粒径的圆滑的跳跳糖颗粒,在第一片剂的上下表面的多个第一凹槽中放置跳跳糖颗粒,一个第一凹槽中放置一个跳跳糖颗粒,得第二片剂;
iii、在第二片剂的外表面均匀的喷涂一层包衣液,干燥后得第三片剂;每三个第三片剂为一组,将一组的三个第三片剂依次平行排列并连接,形成第四片剂,即得所述鸡血藤片剂;其中对于任一第一片剂的卡块卡设于相邻的一个第一片剂的第二卡槽中,以实现三个第一片剂的相对定位,相邻的两个第三片剂接触的边缘处均匀喷涂一层包衣液。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选用鸡血藤作为药理成分的主要原料,鸡血藤首先经过沸水提取,利用大孔树脂柱提纯,最终获取含有药理成分的浸膏,然后将浸膏与辅料混匀制成片剂,其为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且对于人体乳腺癌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制作简单,且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试验表明其急性毒性低,长期用药毒性低,给药途径方便,病人易于接受,绿色环保,为治疗和防止肿瘤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手段;
2、在鸡血藤的洗脱液中加入含有山楂皮、乌梅皮和石榴皮的混合粉,经过超声振荡处理,山楂皮、乌梅皮和石榴皮组成的混合粉能够去除鸡血藤洗脱液中异味,尤其是乙醇携带的刺激气味,同时混合粉能够增添洗脱液的甜味,遮盖鸡血藤提取物的苦腥味,最终达到改善片剂的口感;在洗脱液中加入中草药黄芦叶、风箱果树皮、黑果腺肋花楸果实、蓝靛果、水榆花楸和山豆根,通过各种组分的合理用量配比、提取方法调控及各原料间理化性质产生配伍协同作用制成抗癌片剂,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重视整体观念,调节气血的生成、运行,同时辨证论治,对于乳腺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同时增强免疫功能的双向作用,同时可配合放疗、化疗使用,增强疗效同时,降低放疗化疗副反应,给药途径方便,病人易于接受;
3、在病情较轻或后期病情转好后,服用的药量会有所减少,患者服用的药量可相对减少,现有的片剂通常为一个整体的较大一片,不易分解,给患者的服用带来不便;本发明制备的鸡血藤片剂为拼接式的,三个第三片剂相互之间卡接,在两个相邻的第三片剂接触的边缘处喷涂一层较薄的包衣液,使得第三片剂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当需要调整药量时又能够很轻松得将片剂掰开,本发明所用的包衣液由重量比为5:2:1:180的包衣料、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和溶媒组成;包衣料为聚丙烯酸树脂Ⅲ;增塑剂为聚乙二醇;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80;溶媒为丙酮;第二芯片上的第一层包衣液、第二片剂上的第二层包衣液和相邻的两个第三芯片接触的边缘处的第三层包衣液,第一层包衣液、第二层包衣液和第三层包衣液的厚度比为1:0.8:0.5,三层包衣液对药理性的芯片的增重为1.5%;
4、本发明在鸡血藤片剂中加入了跳跳糖,在服用本发明提供的鸡血藤片剂时,最外层的包衣很快在唾液作用下融化开,跳跳糖与唾液接触并在嘴里跳动,增添了患者服药的乐趣,缓解患者服用药物的抗拒情绪,改善服用过程中片剂在口腔中产生的苦腥味的不适感,提高治疗乳腺癌片剂的整体品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30kg鸡血藤洗净、切碎后置于提取罐内,向提取罐中加入沸水至浸没鸡血藤,保持沸水恒温提取2h,重复提取两次,收集两次滤液,得第一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得第一浓缩液;
步骤二、将第一浓缩液上弱极性的D101大孔树脂柱,依次用水、体积分数为20%的乙醇和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洗脱大孔树脂柱,收集60%的乙醇洗脱溶液,得洗脱液,将洗脱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8,得浸膏;
步骤三、将浸膏与辅料按照质量比为25:1的比例混匀后制粒、压片、包衣,即得鸡血藤片剂。所用辅料包括重量比为1:1:1的玉米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肉豆蔻醇。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30kg鸡血藤洗净、切碎后置于提取罐内,向提取罐中加入沸水至浸没鸡血藤,保持沸水恒温提取2h,重复提取两次,收集两次滤液,得第一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得第一浓缩液;
步骤二、将第一浓缩液上弱极性的D101大孔树脂柱,依次用水、体积分数为20%的乙醇和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洗脱大孔树脂柱,收集60%的乙醇洗脱溶液,得洗脱液,将洗脱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8,得浸膏;
其中,洗脱液在浓缩成浸膏之前经过预处理,具体为:
S1、按重量份数称取6份的山楂皮、5份的乌梅皮和2份的石榴皮分别洗净混合后磨碎成粉末,得混合粉,将混合粉与洗脱液按照重量比为1:2的比例混合,得第一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超声振荡处理20min后过滤收集第一滤液,得预处理液;
S2、按重量份数称取2份的黄芦叶、3份的风箱果树皮、8份的黑果腺肋花楸果实、1份的蓝靛果、5份的水榆花楸和4份的山豆根,分别洗净、切碎、干燥后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得爆破物;用爆破物的5倍重量的体积分数为75%乙醇浸泡提取三次,每次一周,合并第二提取液,将第二提取液与混合粉按照重量比为1:2的比例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超声振荡处理20min后过滤收集第二滤液,将第二滤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得第二浓缩液;
S3、将预处理液与第二浓缩液按照重量比为0.02:1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得预处理后的洗脱液;
步骤三、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浸膏与辅料按照质量比为25:1的比例混匀后制粒、压片、包衣,即得鸡血藤片剂。所用辅料包括重量比为1:1:1的硅酸钙、鱼胶和滑石。
<实施例3>
提供一种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30kg鸡血藤洗净、切碎后置于提取罐内,向提取罐中加入沸水至浸没鸡血藤,保持沸水恒温提取2h,重复提取两次,收集两次滤液,得第一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得第一浓缩液;
步骤二、将第一浓缩液上弱极性的D101大孔树脂柱,依次用水、体积分数为20%的乙醇和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洗脱大孔树脂柱,收集60%的乙醇洗脱溶液,得洗脱液,将洗脱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8,得浸膏;
其中,洗脱液在浓缩成浸膏之前经过预处理,具体为:
S1、按重量份数称取11份的山楂皮、9份的乌梅皮和6份的石榴皮分别洗净混合后磨碎成粉末,得混合粉,将混合粉与洗脱液按照重量比为1:2的比例混合,得第一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超声振荡处理30min后过滤收集第一滤液,得预处理液;
S2、按重量份数称取5份的黄芦叶、8份的风箱果树皮、12份的黑果腺肋花楸果实、3份的蓝靛果、11份的水榆花楸和7份的山豆根,分别洗净、切碎、干燥后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得爆破物;用爆破物的5倍重量的体积分数为75%乙醇浸泡提取三次,每次一周,合并第二提取液,将第二提取液与混合粉按照重量比为1:2的比例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超声振荡处理30min后过滤收集第二滤液,将第二滤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得第二浓缩液;
S3、将预处理液与第二浓缩液按照重量比为0.02:1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得预处理后的洗脱液;
步骤三、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浸膏与辅料按照质量比为25:1的比例混匀后制粒、压片、包衣,即得鸡血藤片剂。所用辅料包括重量比为1:1:1的硅酸钙、鱼胶和滑石。
<实施例4>
一种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30kg鸡血藤洗净、切碎后置于提取罐内,向提取罐中加入沸水至浸没鸡血藤,保持沸水恒温提取2h,重复提取两次,收集两次滤液,得第一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得第一浓缩液;
步骤二、将第一浓缩液上弱极性的D101大孔树脂柱,依次用水、体积分数为20%的乙醇和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洗脱大孔树脂柱,收集60%的乙醇洗脱溶液,得洗脱液,将洗脱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8,得浸膏;
其中,洗脱液在浓缩成浸膏之前经过预处理,具体为:
S1、按重量份数称取9份的山楂皮、7份的乌梅皮和4份的石榴皮分别洗净混合后磨碎成粉末,得混合粉,将混合粉与洗脱液按照重量比为1:2的比例混合,得第一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超声振荡处理25min后过滤收集第一滤液,得预处理液;
S2、按重量份数称取3份的黄芦叶、6份的风箱果树皮、10份的黑果腺肋花楸果实、2份的蓝靛果、8份的水榆花楸和6份的山豆根,分别洗净、切碎、干燥后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得爆破物;用爆破物的5倍重量的体积分数为75%乙醇浸泡提取三次,每次一周,合并第二提取液,将第二提取液与混合粉按照重量比为1:2的比例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超声振荡处理25min后过滤收集第二滤液,将第二滤液浓缩至80℃时比重为1.0,得第二浓缩液;
S3、将预处理液与第二浓缩液按照重量比为0.02:1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得预处理后的洗脱液;
步骤三、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浸膏与辅料按照质量比为25:1的比例混匀后制粒、压片、包衣,即得鸡血藤片剂。所用辅料包括重量比为1:1:1的硅酸钙、鱼胶和滑石。
<实施例5>
一种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三的方法不同,具体为:
i、将浸膏与辅料按照质量比为25:1的比例混匀后制粒、压片的第一芯片,第一芯片的上、下表面上均设有多个直径为0.2mm的第一凹槽,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设有可卡设于第二凹槽内的凸块;将第一芯片置于0℃的冷箱中保存,5min后取出立即放入30℃的第二混合物中浸泡,2min后取出风干,得第二芯片;
ii、在第二芯片的外表面均匀的喷涂一层包衣液,得第一片剂;将跳跳糖块破碎过筛并磨光为0.2mm粒径的圆滑的跳跳糖颗粒,在第一片剂的上下表面的多个第一凹槽中放置跳跳糖颗粒,一个第一凹槽中放置一个跳跳糖颗粒,得第二片剂;
iii、在第二片剂的外表面均匀的喷涂一层包衣液,干燥后得第三片剂;每三个第三片剂为一组,将一组的三个第三片剂依次平行排列并连接,形成第四片剂,即得所述鸡血藤片剂;其中对于任一第一片剂的卡块卡设于相邻的一个第一片剂的第二卡槽中,以实现三个第一片剂的相对定位,相邻的两个第三片剂接触的边缘处均匀喷涂一层包衣液。
<实施例6>
一种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三的方法不同,具体为:
i、将浸膏与辅料按照质量比为25:1的比例混匀后制粒、压片的第一芯片,第一芯片的上、下表面上均设有多个直径为0.4mm的第一凹槽,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设有可卡设于第二凹槽内的凸块;将第一芯片置于5℃的冷箱中保存,10min后取出立即放入40℃的第二混合物中浸泡,3min后取出风干,得第二芯片;
ii、在第二芯片的外表面均匀的喷涂一层包衣液,得第一片剂;将跳跳糖块破碎过筛并磨光为0.4mm粒径的圆滑的跳跳糖颗粒,在第一片剂的上下表面的多个第一凹槽中放置跳跳糖颗粒,一个第一凹槽中放置一个跳跳糖颗粒,得第二片剂;
iii、在第二片剂的外表面均匀的喷涂一层包衣液,干燥后得第三片剂;每三个第三片剂为一组,将一组的三个第三片剂依次平行排列并连接,形成第四片剂,即得所述鸡血藤片剂;其中对于任一第一片剂的卡块卡设于相邻的一个第一片剂的第二卡槽中,以实现三个第一片剂的相对定位,相邻的两个第三片剂接触的边缘处均匀喷涂一层包衣液。
<实施例7>
一种治疗乳腺癌鸡血藤片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三的方法不同,具体为:
i、将浸膏与辅料按照质量比为25:1的比例混匀后制粒、压片的第一芯片,第一芯片的上、下表面上均设有多个直径为0.3mm的第一凹槽,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设有可卡设于第二凹槽内的凸块;将第一芯片置于3℃的冷箱中保存,8min后取出立即放入35℃的第二混合物中浸泡,2.5min后取出风干,得第二芯片;
ii、在第二芯片的外表面均匀的喷涂一层包衣液,得第一片剂;将跳跳糖块破碎过筛并磨光为0.3mm粒径的圆滑的跳跳糖颗粒,在第一片剂的上下表面的多个第一凹槽中放置跳跳糖颗粒,一个第一凹槽中放置一个跳跳糖颗粒,得第二片剂;
iii、在第二片剂的外表面均匀的喷涂一层包衣液,干燥后得第三片剂;每三个第三片剂为一组,将一组的三个第三片剂依次平行排列并连接,形成第四片剂,即得所述鸡血藤片剂;其中对于任一第一片剂的卡块卡设于相邻的一个第一片剂的第二卡槽中,以实现三个第一片剂的相对定位,相邻的两个第三片剂接触的边缘处均匀喷涂一层包衣液。
<试验例>
1.1急性毒性试验
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选取体重为20±3g,NIH小鼠(SPF级)80只,雌雄各半,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其中7组为给药组(分别为实施例1给药组、实施例2给药组、实施例3给药组、实施例4给药组、实施例5给药组、实施例6给药组、实施例7给药组)、及剩余一组为对照组,实验前禁食12h,给药组将对应的鸡血藤片剂分别分散于水中,控制浓度为4.65g生药/mL(水),进行灌胃,灌胃溶剂为5mL(水)/kg(鼠),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即按照体重计,小鼠日进药量为56.5g/kg(鼠)/日),给药间隔10h,给药后连续观察15天,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的小鼠的全身状况、饮食、体重增长、饮水等均未见明显差异,正常。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4.52g生药/人/日,按照成人体重为60kg计算,成人日进药量为0.075g生药/kg(人)/日,即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53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1~7的鸡血藤片剂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1.2长期毒性试验
选取体重为20±3g,NIH小鼠(SPF级)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小鼠分别将实施例7制得的鸡血藤含片按照6.78g生药/kg(鼠)/次、30.5g生药/kg(鼠)/次进行灌胃,每天两次,两次的间隔时间为10h,连续用药16周,停药四周,检查小鼠,发现实施例7的鸡血藤片剂对小鼠各性状无明显影响,即实施例7的鸡血藤片剂的长期用药毒性小,停药后无异样反应,用药安全。
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根据乳腺癌疾病的发病特点,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筛选组方及其用量,用药严谨科学,通过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鸡血藤片剂具有明显的抑制乳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作用,促使肿瘤细胞的凋亡,并具有免疫力促进功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2、鸡血藤片剂的药理实验
2.1鸡血藤片剂对裸鼠体内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实验:
实验方法:制备人乳腺癌MCF-7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每鼠右前腋皮下接种人乳腺癌MCF-7细胞5×106个/0.2ml,共接种90只,随机分成8个治疗组(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7制备得到的鸡血藤片剂、市售的治疗乳腺癌的片剂作为对比例,灌胃给药,2g/kg)和空白组(等容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24小时后,开始用药,每天一次,连续24天,停药后,处死动物,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剖取瘤组织称重,计算每组瘤重,具体实验结果见表1。
表1对裸鼠体内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
组别 瘤重/g 抑制率/% 实施例1 0.49±0.13 72.5 实施例2 0.28±0.03 84.3 实施例3 0.30±0.05 83.1 实施例4 0.29±0.04 83.7 实施例5 0.12±0.03 93.3 实施例6 0.11±0.02 93.8 实施例7 0.09±0.01 94.9 对比例 0.67±0.11 62.4 空白组 1.78±0.11 ——
2.2体外抗乳腺癌活性测试
细胞株:人乳腺癌(MCF-7)细胞;96孔板购自Costar公司;RMPI1640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DMEM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新生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公司;噻唑蓝(MTT)和DMSO购自Amresco公司。
以下实施例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如下:
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型号SW-CJ-IFD),
CO2培养箱(SANYO型号:XD101),
酶标仪BIO-RAD(Model NO.550Serial NO.16971
以下实施例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下:
实验方法:
空白对照组:100μL的密度为5×104个/ml的细胞悬液和100μL的RMPI-1640培养基。
阴性对照组:100μL的密度为5×104个/ml的细胞悬液和100μL的含0.1%DMSO的RMPI-1640培养基。
实验组:100μL的密度为5×104个/ml的细胞悬液和分别加入100μL浓度为10μg/ml的鸡血藤片剂。
使用改良MTT法对本发明实施例1~7制备得到的鸡血藤片剂进行体外抗人乳腺癌细胞实验:将人乳腺癌(MCF-7)用胰酶进行消化、计数、制成浓度为5×104个/ml的细胞悬液。将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0μl细胞悬液(每孔5×103个细胞),然后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每8个孔为一组,选择8组作为给药组(实施例1~7所得片剂,选用市售的治疗乳腺癌的片剂作为对比例),选用1~7制备得到的鸡血藤片剂和市售的治疗乳腺癌的片剂分别用DMSO溶剂配置10μg/ml的药液,对于任一给药组分别每孔加入100μL相应的药液,同时设计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再将96孔板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然后每孔加入20μL MTT(5mg/ml),继续培养4小时,终止培养,弃去培养基,每孔加入150μLDMSO溶解,摇床10分钟轻轻混匀。在λ=4570nm、620nm两波长下用酶标仪检测每孔的吸光度即OD值,以各复孔的平均值作为该组细胞的OD值,计算各组药物的抑制率,结果详见表2。
表2对人乳腺癌(MCF-7)的抑制作用结果
组别 阴性对照组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对比例 OD 0.378 0.116 0.092 0.093 0.092 0.052 0.053 0.052 0.123 抑制率 —— 69.3% 75.7% 75.4% 75.7% 86.2% 86.0% 86.2% 0.7%
2.3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对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
对小鼠IgA、IgG、IgM含量的影响
实验方法:取ICR小白鼠50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荷瘤对照组和8个治疗组,常规接种S180肉瘤,接种后24小时,8个治疗组灌服本发明实施例1~7制备得到的鸡血藤片剂和市售的治疗乳腺癌的片剂,灌药量为0.3ml/只(2g/kg),第15天小白鼠眼球采血。测定IgA、IgG、IgM含量,具体实验结果见表3。
表3对小鼠IgA、IgA、IgM含量的影响(mg/dl)
组别 IgA(mg/dl) IgA(mg/dl) IgM(mg/dl) 正常对照组 91±5.7 878±13 81±3.3 荷瘤对照组 68±5.3 518±17 52±3.5 实施例1 82±5.3 768±14 72±2.5 实施例2 85±4.2 785±13 76±2.0 实施例3 84±4.3 783±14 77±2.3 实施例4 84±4.2 787±12 76±22 实施例5 87±2.4 851±14 79±1.9 实施例6 87±2.6 853±13 80±2.0 实施例7 88±2.5 854±12 81±1.8 对比例 81±6.3 737±15 69±2.9
由以上表1~3的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鸡血藤片剂和市售的治疗乳腺癌的片剂对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移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外也具有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鸡血藤片剂具有很强的抗人乳腺癌的作用,可以用于乳腺癌疾病的治疗。本发明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鸡血藤片剂可以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IgA、IgG、IgM含量,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鸡血藤片剂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可以提高肿瘤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自身抗乳腺癌作用。且本发明提供的鸡血藤片剂的疗效显著优于市售的治疗乳腺癌的片剂的疗效,尤其是实施例5~7的效果最为显著,说明在鸡血藤片剂中引入中草药黄芦叶、风箱果树皮、黑果腺肋花楸果实、蓝靛果、水榆花楸和山豆根,能够进一步增加片剂的疗效。
以下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来进一步说明其有益效果:
一、临床资料:
1、临床数据
选取2015.2-2018.2的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200例,年龄30~58岁,平均45.2岁;
2、诊断标准:均经细胞学和病理学切片诊断为乳腺癌;
3、治疗方法: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鸡血藤片剂作为内服药物,1个月为1个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CR):所有可见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无其他病灶进展,无任何新病灶出现;疾病稳定无变化(SD):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小于50%,或增大不超过25%,无任何新病灶出现;进展(PD):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增大大于25%;CR+PR为总有效率。
5、治疗结果:三个疗程后,CR 190例,PR 10例,SD及PD均为0,治愈率为95%,有效率为100%。
二、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女,42岁。患者有乳房有肿块,疼痛,腋窝淋巴结肿大,并伴有身体乏力,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经医院经细胞学和病理学切片诊断为乳腺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鸡血藤片剂作为内服药物,服用1个疗程后,乳房肿块变小,疼痛减轻,食欲转好,继续服用4个疗程后,淋巴结和乳房肿胀症状消失。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病例2:姜某,女,37岁。患者于2010年9月经医院诊断患有乳腺癌。由于患者身体虚弱不适合手术治疗,采用中药保守治疗。采用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鸡血藤片剂作为内服药物,服用2个疗程后肿块逐步变小,继续服药两个疗程后,肿块完全消失。至今未见复发。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