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pdf(4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222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102226A21申请号201410138678622申请日20140408201308077420130408JPG05D1/1220060171申请人欧姆龙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京都府京都市72发明人池田泰之吉冈和志加藤豊土井雄一74专利代理机构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代理人金相允浦柏明54发明名称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57摘要提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要求更高速且更高精度实现利用图像处理的定位。执行第一控制动作后执行第二控制动作,第一控制动作,图像处理单元获取图像数据并确定特征部分的位置,控制单元基于所确定的。
2、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决定如下的控制指令,使对象物加速至规定的第一速度后减速至小于第一速度的规定的第二速度,使对象物移动至与最终目标位置相距规定的余量距离的中间目标位置。第二控制动作,图像处理单元在移动机构的移动过程中获取图像数据并确定特征部分的位置,控制单元基于所确定的特征部分的位置决定将对象物定位到最终目标位置的控制指令。以使移动机构以容许最大加速度从第二速度开始减速时使对象物不超过最终目标位置的方式决定余量距离。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20页附图1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20页附图18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2226。
3、ACN104102226A1/3页21一种控制系统,具有图像处理单元,其获取通过拍摄设有定位用特征部分的对象物而得到的图像数据,确定所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控制单元,其针对用于变更所述对象物的位置的移动机构,基于所确定的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发出控制指令,由此将所述对象物定位到规定的最终目标位置;该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在执行第一控制动作之后执行第二控制动作;在所述第一控制动作中,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获取所述图像数据并确定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确定的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决定控制指令,在所述第一控制动作中所述控制单元所决定的控制指令用于,通过使所述对象物加速至。
4、规定的第一速度之后减速至小于所述第一速度的规定的第二速度,来使所述对象物移动至与所述最终目标位置相距规定的余量距离的中间目标位置;在所述第二控制动作中,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在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过程中获取所述图像数据并确定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确定的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决定用于将所述对象物定位到所述最终目标位置的控制指令;所述余量距离,是以在使所述移动机构以所容许的最大加速度从所述第二速度开始减速时使所述对象物不超过所述最终目标位置的方式决定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动作中,所述控制系统反复执行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的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的确定处理和所述控。
5、制单元的用于将所述对象物定位到所述最终目标位置的控制指令的决定处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量距离是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和,所述第一距离是指,使所述移动机构移动预先规定的移动量之后,对由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确定该移动后的对象物的位置得到的结果和该预先规定的移动量进行比较来决定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是指,在从由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获取图像数据到确定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的期间,使所述移动机构以所述第二速度移动,进而使所述移动机构以所容许的最大加速度从所述第二速度开始减速至停止的期间的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量。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动作中的所述控制。
6、指令,包含使所述移动机构以所容许的最大加速度进行加速的指令。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二控制动作中,在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进行的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的确定处理不正常的情况下,跳过所述控制指令的决定处理。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从相互视场大小不同的第一照相机及第二照相机分别获取图像数据;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来自视场相对大的第一照相机的图像数据来决定在所述第一控制权利要求书CN104102226A2/3页3动作中使用的所述控制指令,在所述第一控制动作中,在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过程中,将所述图像数据的获取对象从所。
7、述第一照相机切换至视场相对小的第二照相机。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二控制动作中,在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的确定处理不正常的情况下,跳过所述控制指令的决定处理。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从相互视场大小不同的第一照相机及第二照相机分别获取图像数据;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基于来自视场相对大的第一照相机的图像数据来决定在所述第一控制动作中使用的所述控制指令,在所述第一控制动作中,在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过程中,将所述图像数据的获取对象从所述第一照相机切换到视场相对小的第二照相机。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
8、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具有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动作及第二控制动作来进行定位的坐标系,还具有能够移动的其他坐标系;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因所述移动机构在该其他坐标系中移动而产生的误差,来校正所述第二控制动作中的控制指令。10一种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获取通过拍摄设有定位用特征部分的对象物而得到的图像数据,确定所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的步骤,针对用于变更所述对象物的位置的移动机构,基于所确定的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发出控制指令,由此将所述对象物定位到规定的最终目标位置的步骤;该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执行第一控制动作之后执行第二控制动作;在所述第一控制动作中,在执行完获取所述图像数据。
9、并确定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的步骤之后进行的用于所述定位的步骤中,包含基于所确定的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决定控制指令的步骤,在所述第一控制动作中所决定的控制指令用于,通过使所述对象物加速至规定的第一速度之后减速至小于所述第一速度的规定的第二速度,来使所述对象物移动至与所述最终目标位置相距规定的余量距离的中间目标位置;在所述第二控制动作中,在执行完在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过程中获取所述图像数据并确定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的步骤之后进行的用于所述定位的步骤中,包括基于所确定的所述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将所述对象物定位到所述最终目标位置的步骤;所述余量距离,是以在使所述移动机构以所容许的最大加速度从所述第二速度开始减速。
10、时使所述对象物不超过所述最终目标位置的方式决定的。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进行所述定位的步骤,包括切换步骤,在该切换步骤中,在所述对象物与目标地点之间的距离变为在误差距离以下时,从所述第一控制动作切换至所述第二控制动作,所述误差距离是指,在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而确定的位置产生的误差所对应的距离;权利要求书CN104102226A3/3页4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移动机构移动预先规定的移动量的步骤,根据拍摄所述移动后的对象物的位置而得到的图像数据来确定位置的步骤,通过多次移动所述移动机构并且对所述预先规定的移动量和所确定的所述对象物的位置分别进行比较,来决定与所述误。
11、差相对应的距离的步骤。权利要求书CN104102226A1/20页5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利用图像处理来对对象物进行定位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背景技术0002以往,在生产车间中开发出了各种自动化技术。作为这样的自动化技术之一,已知有利用了图像处理的自动控制技术。0003例如,日本特开2000180810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结构在通过定位叠加分别设有对位用标志的一对透明基板来进行组装的液晶显示单元的生产装置中,以上下透明基板的位置偏离量修正上基板机械手或下基板机械手中的任一机械手的工作台搬送位置(教示位置)并进行控制的结构。0004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机器人技。
12、术(ROBOTICS)系统中应用了图像处理技术的自适应控制模式(ADAPTIVECONTROLSCHEME)。0005此外,与工件的定位相关地,日本特开2006049755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以简单的方法高精度地求出工作台的旋转中心来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的方法。0006现有技术文献0007专利文献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80810号公报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49755号公报0010非专利文献0011非专利文献1PPAPNIKOPOULOSANDKHOSLAPK,“ADAPTIVEROBOTICVISUALTRACKING“,THEORYANDEXPERIMEN。
13、TS,IEEETRANSACTIONSONAUTOMATICCONTROL,383429445,MARCH19930012然而,在生产车间中,对高速化及高精度化的要求日益变高。上述现有技术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具体地,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定位技术中,需要进行反复定位,从而不能满足高速化的要求。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法中,为了提高精度需要抑制移动速度,整体上讲难以满足高速化的要求。发明内容0013因此,要求更高速且更高精度地实现利用了图像处理的定位。0014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控制系统具有图像处理单元,其获取通过拍摄设有定位用特征部分的对象物而得到的图像数据,确定图像数据中包含的特征部分的位。
14、置;控制单元,其针对用于变更对象物的位置的移动机构,基于所确定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发出控制指令,由此将对象物定位到规定的最终目标位置。控制系统在执行第一控制动作之后执行第二控制动作;在第一控制动作中,图像处理单元获取图像数据并确定特征部分的位置,控制单元基于所确定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决定控制指令,在第一控制动作中控制单元所决定的控制指令用于,通过使对象物加速至规定的第一速度之后减速至小于第一速度的规定说明书CN104102226A2/20页6的第二速度,来使对象物移动至与最终目标位置相距规定的余量距离的中间目标位置;在第二控制动作中,图像处理单元在移动机构的移动过程中获取图像数据并确定特征部分的位。
15、置,控制单元基于所确定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决定用于将对象物定位到最终目标位置的控制指令;余量距离,是以在使移动机构以所容许的最大加速度从第二速度开始减速时使对象物不超过最终目标位置的方式决定的。0015优选地,在第二控制动作中,控制系统反复执行图像处理单元的特征部分的位置的确定处理和控制单元的用于将对象物定位到最终目标位置的控制指令的决定处理。0016优选地,余量距离是如下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中的大的值,其中,所述第一距离是指,通过对使移动机构移动预先规定的移动量之后由图像处理单元确定该移动后的对象物的位置得到的结果和该预先规定的移动量进行比较来决定的距离,所述第一距离是指,使移动机构在从由图。
16、像处理单元获取图像数据到确定特征部分的位置的期间以第二速度移动,进而使移动机构以所容许的最大加速度从第二速度开始减速来使该移动机构停止的期间的移动机构的移动量的距离。0017优选地,第一控制动作中的控制指令包含使移动机构以所容许的最大加速度进行加速的指令。0018优选地,控制单元,在第二控制动作中,在图像处理单元的特征部分的位置的确定不正常的情况下,跳过控制指令的决定。0019优选地,图像处理单元从视场相互大小不同的第一照相机及第二照相机获取分别图像数据。控制单元,基于来自视场大小较大的第一照相机的图像数据来决定在第一控制动作中利用的控制指令;在第一控制动作中,在移动机构的移动过程中,将图像数。
17、据的获取对象从第一照相机切换至视场大小较小的第二照相机。0020优选地,图像处理单元,在第二控制动作中,在特征部分的位置的确定不正常的情况下,跳过控制指令的决定。0021优选地,图像处理单元从视场相互大小不同的第一照相机及第二照相机获取分别图像数据。控制单元,基于来自视场大小较大的第一照相机的图像数据来决定在第一控制动作中利用的控制指令;在第一控制动作中,在移动机构的移动过程中,将图像数据的获取对象从第一照相机切换至视场大小较小的第二照相机。0022优选地,移动机构除了具有通过第一控制动作及第二控制动作来进行定位的坐标系之外,还具有能够移动的其他的坐标系。控制单元,根据因移动机构在该其他的坐标。
18、系中移动而产生的误差,来校正第二控制动作中的控制指令。0023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获取通过拍摄设有定位用特征部分的对象物而得到的图像数据,确定图像数据中包含的特征部分的位置的步骤;针对用于变更对象物的位置的移动机构,基于所确定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发出控制指令,由此将对象物定位到规定的最终目标位置的步骤。该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执行第一控制动作之后执行第二控制动作;在第一控制动作中,在执行完获取图像数据并确定特征部分的位置的步骤之后进行的用于定位的步骤中,包含基于所确定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决定控制指令的步骤,在第一控制动作中所决定的控制指令用于,通过使对象物加速至规定的第一速度。
19、之后减速至小于第一速度的规定的第二速度,来使对象物移动至与最终目标位置相距规定的余量距离的中间目标位置;在第二控制动作中,在执行完在移动机构的移动过程中获说明书CN104102226A3/20页7取图像数据并确定特征部分的位置的步骤之后进行的用于定位的步骤中,包括基于所确定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将对象物定位到最终目标位置的步骤;余量距离,是以在使移动机构以所容许的最大加速度从第二速度开始减速时使对象物不超过最终目标位置的方式决定的。0024优选地,进行定位的步骤,包括对象物和目标地点之间的距离成为在与根据图像数据确定的位置所示出的误差相对应的距离以下时,从第一控制动作切换至第二控制动作的步骤。控制。
20、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使移动机构移动至预先规定的移动量的步骤;根据拍摄移动后的对象物的位置得到的图像数据来确定位置的步骤;通过多次移动移动机构并且对预先规定的移动量和所确定的对象物的位置分别进行比较,来决定与误差相对应的距离的步骤。0025根据本发明,能够更高速且更高精度地进行利用了图像处理的定位。附图说明0026图1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0027图2是示出了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0028图3是示出了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运动控制器(MOTIONCONTROLLER)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0029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的反复定。
21、位的对准(ALIGNMENT)的图。0030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的不间断对准(NONSTOPALIGNMENT)的图。0031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图。0032图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速度模式的图。0033图8是示出了实施本实施方式的对准所需的系统参数的图。0034图9是用于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对准中使用的不间断对准容许最大速度VNS_MAX的决定方法的图。0035图10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0036图11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前处理的校准(CALIBRATION)的图。0037图12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前处理的校准的原理的。
22、图。0038图13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前处理的目标地点(旋转中心)的决定处理的图。0039图14A14C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前处理的目标地点(旋转中心)的决定处理的原理的图。0040图1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对准中使用的不间断对准开始距离DNS的理论值的决定方法的图。0041图1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对准中使用的不间断对准开始距离的决定方法(其一)的图。0042图17是示出了图16所示的不间断对准开始距离的决定步骤的流程图。0043图1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对准中使用的不间断对准开始距离的决定方法(其二)的图。0044图19是示出了图18所示的不间断对准开始距离的。
23、决定步骤的流程图。说明书CN104102226A4/20页80045图20是用于说明执行本实施方式的对准时计测处理失败的情况的处理的图。0046图2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0047图2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对准的图。0048图2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应用例的示意图。0049图24是用于说明图23所示的应用例的校正处理的图。0050图2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对准得到的移动时间的缩短效果的图。0051其中,附图标记的说明如下00522玻璃基板,4曝光掩模,12、4定位标志,100图像处理装置,102、104照相机,110、214处理。
24、器,112RAM,114显示控制器,116系统控制器,118控制器,120硬盘,122照相机接口,122A、112B图像缓冲器(缓存),124输入接口,126运动控制器接口,128、228通信接口,130、222存储卡接口,132显示部,134键盘,136、224存储卡,150控制程序,200运动控制器,210主控制单元,212芯片组,216非易失性存储器,218主存储器,220系统时钟,226内部总线,230内部总线控制器,232控制电路(DMA),234内部总线控制电路(CTR),236缓冲器,240、242、244伺服单元,250、252、254伺服驱动器,300工作台,310、312、。
25、314伺服马达。具体实施方式0053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对图中的同一或等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不重复说明。0054A应用例0055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之一的应用例。图1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1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1利用图像处理进行对准。就对准而言,典型地表示在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等中将对象物(下面,称为“工件”)配置到生产线的自身(本来)的位置上的处理等。作为这样的对准的一个例子,控制系统1在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中对玻璃基板进行电路模式的烘漆处理(BAKINGFINISH,曝光处理)之前,对在曝光掩模4上定位玻璃基板2的处理进行控制。在工件。
26、的预先规定的位置上设有作为定位用特征部分的定位标志12及定位标志14。在控制系统1中,拍摄在玻璃基板上预先设置的定位标志12及定位标志14,通过对拍摄得到的该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来实现精密的定位。0056控制系统1包括图像处理装置100、运动控制器200及工作台300。图像处理装置100获取一个以上的照相机(在图1的例子中,是照相机102及照相机104)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并根据所获取的该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定位标志12及定位标志14的位置来确定作为工件的玻璃基板2的位置。然后,基于所确定的该玻璃基板2的位置,来将用于将玻璃基板2配置到自身的位置上的指令输出至运动控制器200。即,相当于图像处理单元。
27、的图像处理装置100获取拍摄在预先规定的位置上设有特征部分的对象物得到的图像数据,并且确定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特征部分的位置。0057运动控制器200按照来自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指令,向工作台300发出指令,由此实现玻璃基板2的对准。即,相当于控制单元的运动控制器200基于所确定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向用于变更对象物的位置的移动机构发出控制指令,由此将对象物定位到规定的最终目标位置上。0058工作台300只要是能够将作为工件的玻璃基板2配置到自身的位置上机构即可,说明书CN104102226A5/20页9可以是具有任意程度的自由度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台300能够使玻璃基板2进行水平方向移位及。
28、旋转移位。即,能够使玻璃基板2在X方向及Y方向上分别移动,并且能够使玻璃基板2以规定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作为这样的对工作台300的控制,首先使玻璃基板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下面,还称为“XY移动”)至目标地点,然后,根据需要使玻璃基板2。0059B装置结构0060接着,说明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1的装置的结构。0061B1图像处理装置1000062图2是示出了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1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2,图像处理装置100典型地具有通用的计算机系统架构的结构,通过由处理器执行预先安装的程序来实现如后述的各种图像处理。0063更具体地,图像处理装置100包括CP。
29、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MPU(MICROPROCESSINGUNIT微处理单元)等处理器110、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12、显示控制器114、系统控制器116、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控制器118、硬盘120、照相机接口122、输入接口124、运动控制器接口126、通信接口128及存储卡接口130。这些各部以系统控制器116为中心以能够相互通信数据的方式相连接。0064处理器110通过在系统控制器116之间交换程序(代码)等并以规定顺序执行这些程序来实现目的的运算处理。0065系统控制器116与处理。
30、器110、RAM112、显示控制器114及I/O控制器118分别经由总线相连接,在各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等,并且控制图像处理装置100整体的处理。0066RAM112典型地是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装置,保持从硬盘120读取的程序、由照相机102及照相机104获取的照相机图像(图像数据)、对照相机图像的处理结果及工件数据等。0067显示控制器114与显示部132相连接,按照来自系统控制器116的内部指令,将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信号输出至显示部132。0068I/O控制器118控制与图像处理装置100相连接的记录介质及外部设备之间的。
31、数据交换。更具体地,I/O控制器118与硬盘120、照相机接口122、输入接口124、运动控制器接口126、通信接口128及存储卡接口130相连接。0069硬盘120典型地是非易失性磁存储装置,除了保存由处理器110执行的控制程序150之外,还保存各种设定值等。安装于该硬盘120上的控制程序150以保存在存储卡136等中的状态流通。此外,也可以取代硬盘120E而采用闪存等半导体存储装置或DVDRAM(DIGITALVERSATILEDISKRANDOMACCESSMEMORY数字多功能光盘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光学存储装置。0070照相机接口122相当于用于接收通过拍摄工件来生成的图像数据的输入部。
32、,用于中继处理器110和照相机102及照相机104之间的数据传送。照相机接口122包括用于分别暂时积累来自照相机102及照相机104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缓冲器122A及缓冲器122B。可以针对多个照相机设置能够在照相机之间共用的一个图像缓冲器,但为了实现处理高速化,优选地与各照相机相对应关联地独立配置多个图像缓冲器。说明书CN104102226A6/20页100071输入接口124中继处理器110与键盘134、鼠标、触摸面板、专用控制台等输入装置之间的数据传送。0072运动控制器接口126中继处理器110和运动控制器200之间的数据传送。0073通信接口128中继处理器110与未图示的其他个人计算。
33、机及服务器装置等之间的数据传送。通信接口128典型地由以太网(注册商标)及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等构成。0074存储卡接口130中继处理器110与作为记录介质的存储卡136之间的数据传送。存储卡136以保存有由图像处理装置100执行的控制程序150等的状态流通,存储卡接口130从该存储卡136中读取控制程序。存储卡136由SD(SECUREDIGITAL安全数字卡)等通用的半导体存储装置、软盘(FLEXIBLEDISK)等磁记录介质、CDROM(COMPACTDISKREADONLY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等光学记录介质等构成。或者,也可以经由通信接口1。
34、28将从配送服务器等下载的程序安装到图像处理装置100上。0075在利用具有如上所述的通用的计算机系统架构的构造的计算机的情况下,除了安装有用于提供本实施方式的功能的应用程序之外,还可以安装有用于提供计算机的基本功能的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在该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程序可以是这样的控制程序以规定的顺序或时刻或以规定顺序及时刻调出需要的模块来执行处理,所述程序模块是作为操作系统(OS)一部分而提供的程序模块。0076进而,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程序也可以组合到其他程序的一部分而提供。在该情况下,程序本身不包括如上所述的包含在所组合的其他程序中的模块,而与该其他程序协同执行处。
35、理。即,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程序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组合到其他程序中的方式。0077此外,也可以取代上述方式,而安装通过执行控制程序来提供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专用的硬件电路。0078B2运动控制器2000079图3是示出了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1的运动控制器200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3,运动控制器200包括主控制单元210、多个伺服单元240、伺服单元242及伺服单元244。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1中,工作台300具有分为三轴的伺服马达310、伺服马达312及伺服马达314的例子,与该轴数相对应的数目的伺服单元240、伺服单元242及伺服单元244包含在运动控制器200中。0080主控制单。
36、元210整体控制运动控制器200。主控制单元210经由内部总线226与伺服单元240、伺服单元242及伺服单元244相连接,相互交换数据。伺服单元240、伺服单元242及伺服单元244按照来自主控制单元210的内部指令等来向伺服驱动器250、伺服驱动器252及伺服驱动器254分别输出控制指令(典型地,是驱动脉冲等)。伺服驱动器250、伺服驱动器252及伺服驱动器254分别驱动相连接的伺服马达310、伺服马达312及伺服马达314。0081主控制单元210包括芯片组212、处理器214、非易失性存储器216、主存储器218、系统时钟220、存储卡接口222、通信接口228及内部总线控制器230。。
37、芯片组212与其他零件之间经由各种总线分别相连接。0082就处理器214及芯片组212而言,典型地具有通用的计算机系统架构的结构。即,处理器214解析并执行从芯片组212按照内部时钟依次供给的命令代码。芯片组212与相说明书CN104102226A107/20页11连接的各种零件之间交换内部数据,并且生成处理器214所需的命令代码。系统时钟220产生预先规定的周期的系统时钟来提供给处理器214。芯片组212具有用于缓存由处理器214执行运算处理的结果所得到的数据等的功能。0083主控制单元210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216及主存储器218作为存储单元。非易失性存储器216非易失性地保持OS、系统程。
38、序、用户程序、数据定义信息、日志信息等。主存储器218是易失性存储区域,保持由处理器214应执行的各种程序,并且还用作执行各种程序时的工作用存储器。0084主控制单元210具有通信接口228及内部总线控制器230,作为通信单元。这些通信电路收发数据。0085通信接口228与图像处理装置100之间交换数据。内部总线控制器230控制经由内部总线226的数据交换。更具体地,内部总线控制器230包括缓冲器236、DMA(DYNAMICMEMORYACCESS动态存储器访问)控制电路232及内部总线控制电路234。0086存储卡接口222连接能够安装到主控制单元210并且能够拆卸的存储卡224和处理器2。
39、14。0087C相关技术0088接着,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控制方法的理解容易,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0089C1反复定位(相关技术其一)0090在如图1所示的应用例的对准中,由于要求高的位置精度,因而存在通过一次移动不能满足要求精度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校准误差及因照相机的噪声等产生的图像处理中的计测误差。因此,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有时采用通过多次反复的位置计测和移动来提高位置精度的方法。0091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的反复定位的对准的图。如图4所示,首先进行拍摄来计算工件与目标地点之间的差分(向量),并且决定工件的XY移动的动作并执行(拍摄第一次)。就该XY移动的动作而言,典型。
40、地是以一定(规定)加速度进行加速,此后保持一定速度(基本上,是系统容许的最大速度)之后,以一定减速度进行减速来停止。在该停止时间点,再次进行拍摄来再次计算工件与目标地点之间的差分,若工件未到达基于目标地点的规定的容许误差范围内,则再次决定工件的XY移动的动作并再次执行(第二次拍摄)。0092此后,反复执行如拍摄、与目标地点之间的差分的计算、移动及停止这样一系列的处理,循环至误差在一定范围以内。即,在到达目标地点之前的期间内,反复执行拍摄加速减速停止这样的处理,由此对整体移动时间产生与加减速所需的时间相对应的浪费。另外,在暂时停止的情况下,需要使装置整体的振动消失的稳定化时间(整定时间),因而从。
41、该方面上整体移动时间也会变长。0093为了缩短移动时间,要求以不使工作台300停止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移动来到达目标地点。0094C2不间断对准(相关技术其二)0095作为以不使装置的驱动机构停止的方式定位的方法,已知有“视觉伺服(VISUALSERVOING)”。该“视觉伺服”是利用照相机连续地拍摄正在移动的工件,根据其图像处理结果来每时每刻调整工件的动作的方向及速度的方法。如非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正在对机械手的控制等的领域进行研究。说明书CN104102226A118/20页120096能够将这样的“视觉伺服”的技术应用到如上所述的对准中。在这样的对准方法中,不需如图4示出那样在到达目标地。
42、点之前的期间内为了位置计测而使工作台300停止,因而下面将“视觉伺服”称作“不间断对准”或“NSA”。0097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的不间断对准的图。如图5所示,首先进行拍摄来计算工件与目标地点之间的差分,并且决定工件的XY移动的动作并执行该动作。接着,通过在工作台300的移动过程中再次进行拍摄来计算工件与目标地点之间的差分,并且进行对动作的修正。即,根据新拍摄的结果,来对与之前的拍摄结果相对应地决定的动作(目标轨道、速度模式或加速度模式等)进行修正。通过连续地反复该拍摄和对动作的修正,来使工件移动至目标地点。0098然而,在不间断对准中,不使桌子(工作台)停止,因而在从初始地点到目标。
43、地点为止的移动中,必须以使工件不超过目标地点的方式进行。这是因为,若工件超过了目标地点,则需要使工件进行向与之前的移动相反的方向的移动,从而需要使移动机构反转。根据这样的移动机构的反转动作,会导致产生反向间隙,或者存在因惯性力矩而使移动机构受损的可能性。0099因此,需要准确地调整工件的动作来是工件高精度地到达目标地点,为了满足该要求,需要以比系统容许的最大速度大幅低的移动速度控制工件。其结果,不能缩短整体移动所需的时间,或者存在该时间变得更长的情况。0100D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概要0101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目的在于,与如上所述的相关技术相比,实现从对准开始到结束所需的时间的最小化。作为具体方。
44、法,在对准的最初阶段,以系统容许的最大速度接近目标地点,并且当到达与目标地点相距规定距离的某一范围内,则切换至如上所述的不间断对准来到达目标地点。即,本实施方式的对准,是组合了能够提高移动速度的通常对准和能够以不使工作台300停止的方式定位到目标地点上的不间断对准得到的方法。在不使工作台300的动作停止的前提下,切换通常对准和不间断对准,能够使整体移动所需的时间最小化。0102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图。如图6所示,首先通过进行拍摄来计算出工件到目标地点为止的差分(向量),并且决定工件的XY移动的动作并执行(第一次拍摄)。即,通过第一次拍摄来决定最初的目标地点,并且使工作台300以系统。
45、容许的最大速度向所决定的该目标地点(中间目标位置)移动。然后,当工作台300到达与目标地点相距某一距离的位置,则开始使工作台300减速。此外,图6所示的工作台300的速度模式可以根据第一次拍摄的结果来预先决定。即,可以预先决定工作台300开始减速的位置(或者,经过时间)。0103此后,当工作台300减速至一定速度,则开始不间断对准,连续地反复进行拍摄和动作修正,直至误差在一定值以内为止,由此使工件移动至目标地点。此时,以不间断对准控制周期F执行拍摄。但是,在已与目标地点充分接近的情况下,有时能够通过一次拍摄来到达目标地点。0104通过组合这样的通常对准和不间断对准,能够缩短使工件定位到目标地点。
46、所需的时间。即,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1在执行第一控制动作(通常对准)之后执行第二控制动作(不间断对准)。在第一控制动作中,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装置100)通过获取图像数说明书CN104102226A129/20页13据来确定特征部分的位置,控制单元(运动控制器200)基于所确定的该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决定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使对象物加速至规定的第一速度之后,减速至小于第一速度的规定的第二速度而移动至与最终目标位置相距规定的余量距离的中间目标位置。在第二控制动作中,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装置100)在移动机构的移动过程中获取图像数据来确定特征部分的位置,控制单元(运动控制器200)基于所确定。
47、的该特征部分的位置来决定用于将对象物定位到最终目标位置上的控制指令。此时,以使移动机构从第二速度以所容许的最大加速度减速时使对象物不超过最终目标位置的方式,决定余量距离。0105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第二控制动作中,控制系统1反复执行使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装置100)确定特征部分的位置的处理和使控制单元(运动控制器200)决定用于将对象物定位到最终目标位置上的控制指令的处理。0106此外,第二控制动作中的第一次拍摄及第一次计测可以在到达中间目标位置之前(例如,从第一速度向第二速度减速的过程)执行。0107E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设定0108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实施所需的设定。0109图。
48、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速度模式的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对准的实施所需的系统参数的图。0110参照图7,能够将本实施方式的对准动作分为时间T0至时间T5的合计六个区间。0111时间T0是通过利用图像处理装置100拍摄工件并计算工件与目标地点之间的差分(向量)来决定工件的XY移动的动作(初始计测)所需的时间。在该时间T0,决定通常对准的速度模式等。0112时间T1至T3相当于通常对准的期间。时间T1相当于通常对准中的加速期间。在时间T1,工作台300以系统容许的最大加速度加速。时间T2相当于以最高速向目标地点接近的期间。在时间T2,工作台300以系统容许的最大速度VSYS_MAX等速移动。。
49、时间T3相当于通常对准中的减速期间。在时间T3,工作台300以系统容许的最大减速度减速。0113接着,时间T4T5相当于不间断对准的期间。在时间T4,连续地反复拍摄和动作修正,工作台300使工件移动至目标地点附近。在该时间T4,基本上工作台300以不间断对准容许最大速度VNS_MAX进行等速移动。时间T5相当于不间断对准中的减速期间。在时间T5的经过时间点,将工件定位到目标地点。0114能够利用如图8所示的系统参数,按照以下的(1)至(6)的计算式,来计算出上述的时间T1T5的长度及相对应的移动距离D1D5。此外,图8所示的系统参数包含系统组件的设计规格及系统要求。0115数学式101160117说明书CN104102226A1310/20页1401180119012001210122在此,为了缩短整体的移动时间,如下的要件尤为重要。(A)通常对准中的减速开始时刻越迟越优选,(B)不间断对准开始时刻越迟越优选,即优选地使时间T2长并且使时间T4短。参照上述的计算式(3)及计算式(5)可知,通过使不间断对准开始距离DNS(下面,称为“NSA开始距离DNS”)更短,可满足上述的要件(A)及要件(B)。0123NSA开始距离DNS相当于余量距离,该余量距离用于,即使受到了校准误差及因照相机的噪声等产生的图像处理中的计测误差的影响,在控制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