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氧化镁六方片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氢氧化镁六方片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8738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14 CN 103787380 A (21)申请号 201210441276.4 (22)申请日 2012.10.29 C01F 5/20(2006.01) (71)申请人 陈荧荧 地址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北寨村 (72)发明人 陈荧荧 (54) 发明名称 一种氢氧化镁六方片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尤其 涉及一种氢氧化镁六方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 以氯化镁为镁源, 以浓氨水为碱源, 其中氯 化镁溶液的摩尔浓度 10-20, 浓氨水的摩尔浓 度为 。
2、20-25 ; 将上述镁源和碱源置于密闭容器 中, 通过氨气扩散发生沉淀反应, 最终生成氢氧化 镁六方片。所述氯化镁溶液是由氯化镁、 去离子 水、 无水乙醇三者按质量比为1-26-83-5组 成。最终体系为室温下反应 12h。本发明的有益 效果是 : 采用一步法合成氢氧化镁六方片, 操作 简单, 易于工业化应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87380 A CN 103787380 A 1/1 页 2 1. 一种氢氧化。
3、镁六方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以氯化镁为镁源, 以浓氨水为碱源, 其中氯化镁溶液的摩尔浓度 10-20, 浓氨水的摩 尔浓度为 20-25 ; 将所述镁源和碱源置于密闭容器中, 通过氨气扩散发生沉淀反应, 最终生成氢氧化镁 六方片。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氢氧化镁六方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氯化镁 溶液是由氯化镁、 去离子水、 无水乙醇三者按质量比为 1-2 6-8 3-5 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氢氧化镁六方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最终体系为 室温下反应 12h。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87380 A 2 1/。
4、2 页 3 一种氢氧化镁六方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氢氧化镁六方片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氢氧化镁作为重要的功能精细无机化工产品, 在环保、 阻燃及医药制剂等方面有 着广泛的应用。鉴于氢氧化镁的一些特点和优越性, 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相关该领域的高度 关注。氢氧化镁的热力学稳定相为六方晶相, 中国专利 CN1401574A 公开了一种制备六方片 状氢氧化镁的方法, 先经过液相沉淀、 再经水热改性后得到氢氧化镁片状产物。 目前制备氢 氧化镁六方片大多采用两步法, 此法工艺复杂、 条件要求苛刻, 很难实现工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00。
5、03 本发明针对上述生产片状氢氧化镁所用的两步法的不足, 提供一种氢氧化镁六方 片的制备方法。该法经过一步合成, 即可得到形貌均匀的氢氧化镁六方片。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氢氧化镁六方片的制备方法, 其 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0005 以氯化镁为镁源, 以浓氨水为碱源, 其中氯化镁溶液的摩尔浓度 10-20, 浓氨水 的摩尔浓度为 20-25 ; 0006 将上述镁源和碱源置于密闭容器中, 通过氨气扩散发生沉淀反应, 最终生成氢氧 化镁六方片。 0007 所 述 氯 化 镁 溶 液 是 由 氯 化 镁、 去 离 子 水、 无 水 乙 醇 三 者 按 质。
6、 量 比 为 1-2 6-8 3-5 组成。 0008 最终体系为室温下反应 12h。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采用一步法合成氢氧化镁六方片, 操作简单, 易于工业化应 用。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本发明的一种氢氧化镁六方片的制备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 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2 如图 1 所示, 一种氢氧化镁六方片的制备方法, 以摩尔浓度为 15的氯化镁为镁 源, 以摩尔浓度为 20的浓氨水为碱源 ; 将镁源和碱源置于密闭容器中, 通过氨气扩散发 生沉淀反应, 最终生成氢氧化镁六方片。其中氯化镁溶液是由氯化镁、 去离子水、 无水乙醇 三者按质量比为 1 6 4 组成。最终体系为室温下反应 12h。 说 明 书 CN 103787380 A 3 2/2 页 4 00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787380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87380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