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28145.0 (22)申请日 2014.12.29 A61K 36/899(2006.01) A61P 33/02(2006.01) A61K 31/045(2006.01) A61K 33/04(2006.01) (71)申请人 河南天纳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62600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龙云工业 园 (72)发明人 杨荣恩 唐光武 郝富全 郝伟 吕亚西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41109 代理人 霍彦伟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及其制 备方法 (57) 摘要。
2、 一种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及其制 备方法 , 由以下重量份的物料构成 : 常山 30-35、 柴胡 20-25、 皂角刺 25-30、 苦参 15-20、 穿心莲 30-35、 金银花35-40、 蛇床子8-10、 白头翁30-35、 青蒿10-15、 白茅根7-10、 硫磺5-8、 冰片4-7、 甘草 10-12。步骤如下 : 步骤一, 将中药各成分按重量 称取粉碎, 然后过筛子进行初步处理 ; 步骤二, 将 步骤一处理好的各成分进行混合后加入复合菌液 进行混合, 培养基上发酵, 冷却后加稳定剂混合保 存备用。本发明具有杀虫止痒、 清热止血、 凉血止 痢作用, 增强了机体调节的功能,。
3、 能有效缓解球虫 和卡氏白细胞虫病引起的死亡、 出血拉稀等, 消除 或明显减轻肠道等组织器官的炎性病理损伤, 增 加了用药的安全性。药效发挥迅速, 副作用小, 治 疗时间短, 使用方便。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358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35864 A 1/1 页 2 1.一种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 , 其特征在由以下重量份的物料构成 : 常山 30-35、 柴胡 20-25、 皂角刺 25-30、 苦参 15-20、 穿。
4、心莲 30-35、 金银花 35-40、 蛇床子 8-10、 白 头翁 30-35、 青蒿 10-15、 白茅根 7-10、 硫磺 5-8、 冰片 4-7、 甘草 10-12。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骤 : 步骤一, 将中药各成分按重量称取, 分别采用超声波粉碎和细胞壁破壁技术进行粉碎, 然后过 20-80 目的筛子进行初步处理 ; 步骤二, 将步骤一处理好的各成分进行混合, 然后再加入重量份为 2-3 的复合菌液进 行混合, 在35-37的培养基上发酵15-18小时, 冷却到22-25后加稳定剂混合保存备用。 3.根据权利要。
5、求 2 所述的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的培养基各成分为中药各成分之和的质量百分数 : 麸皮 20-30%、 豆粕 3-4%、 硫酸铵 1-2%、 硫酸镁 0.5-1%、 碳酸钙 1-2% 及水 20-30%。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的稳定剂为中药各成分之和的质量百分数 : 防腐剂苯甲酸钠 0.05-0.08和 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 0.008-0.01。 5.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复合菌液的具体制备方法 : 。
6、a. 分别取乳酸菌、 酵母菌、 粪链球菌和芽孢杆 菌作为菌种分别进行斜面菌种培养, 将每种斜面培养产生的菌落用生理盐水洗脱后加入 增菌肉汤培养液中制成悬浮液, 然后再在适宜培养基内分别扩大培养, 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0.5108CFU/mL 至 1.0108CFU/mL 时止 ; b. 将步骤 a 制得的乳酸菌液、 酵母菌液、 粪链球 菌液和芽胞杆菌液按照 2:(1-2) :1:1 比例混合得到复合菌液。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35864 A 2 1/6 页 3 一种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
7、型中药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鸡球虫和卡氏白细胞原虫都属于原虫, 是一种寄生性孢子虫, 随着现代养鸡业的 规模化、 集约化的发展, 由于环境、 天气的变化, 饲养管理、 发生传染性疫病、 免疫力低下等 多种原因都会造成鸡球虫和卡氏白细胞虫病的发生 :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 节性, 长江以北等北方地区一般发生在7-9月份, 华南地区多发生在4-10月份。 本病多发生 于雏鸡, 一月龄左右的雏鸡发病严重, 死亡率高, 母鸡感染后, 个别发生死亡, 多数耐过后, 鸡只消瘦, 产蛋率下降, 甚至停产 ;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口流鲜血, 冠白, 全身性出血, 肌肉及 某些内脏器官有。
8、白色小结节, 骨髓变黄。鸡球虫病包括盲肠球虫病、 小肠球虫病等, 对雏鸡 和育成鸡的危害十分严重, 15-50 日龄的雏鸡发病率高, 死亡率可达 80% 以上。耐过的雏鸡 生长缓慢, 发育不良。成鸡多为带虫者, 对增重生长和产蛋都将受到很大影响。本技术旨在 预防和治疗鸡球虫和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0003 中兽医治疗疾病基本是靠培植体内元气而抵御外因入侵引起的气血变化, 能够从 根本上改善体质促进康复。而近代西医倡导解症为先, 缓解表观。正所谓西药杀菌消炎治 “标” , 中药增强机体抗病免疫功能, 是积极的治 “本” 。中药为天然绿色药物, 不易引起受体 耐药性和后遗症, 无残留保障食品安全。同。
9、时通过微生态制剂的发酵提高了其有效成分的 吸收利用。 0004 中兽药常见常使用的是中药散剂和口服液等, 复合发酵型中药在兽药上是一种新 型特殊的剂型。现代中兽药理论指出, 一味中药有多达 300 余种有效成份, 通常不能完全发 挥其应有的作用, 只能靠加大剂量做一些弥补, 致使利用中兽药治疗疾病成本过高。 另外禽 类的生理特点肠道短小, 内容物在 3-4 个小时排出体外, 使吸收不彻底, 吸收度只有 30% 左 右。而发酵型中药在此时间段内几乎全部被吸收。复合发酵中药膏剂是中草药经过超声波 粉碎, 然后加入复合菌发酵而成, 未除去中草药中蛋白、 鞣质、 淀粉等高效成分, 而这些成分 在疾病治。
10、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与微生物作用转化为机体便于吸收利用的成 分, 加快保健与治疗速度, 提高了保健效果和疗效, 改善了机体的微生态环境, 提高了动物 自愈和抗病能力, 提高了动物饲料报酬率和生产性能。 由此可见, 复方发酵中药在药理药效 上是大大优于其它中药剂型。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能够治疗机体微生态失调导 致鸡原虫病及继发其它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性的疾病, 即用于预防、 治疗鸡球虫和卡氏白 细胞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说 明 书 CN 104435864 A 3 2/6 页。
11、 4 一种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 由以下重量份的物料构成 : 常山 30-35、 柴胡 20-25、 皂角刺 25-30、 苦参 15-20、 穿心莲 30-35、 金银花 35-40、 蛇床子 8-10、 白头翁 30-35、 青蒿 10-15、 白茅根 8-10、 硫磺 5-8、 冰片 4-7、 甘草 10-12。 0007 一种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一, 将中药各成分按重量称取, 分别采用超声波粉碎和细胞壁破壁技术进行粉碎, 然后过 20-80 目的筛子进行初步处理 ; 步骤二, 将步骤一处理好的各成分进行混合, 然后再加入重量份为 2-。
12、3 的复合菌液进 行混合, 在35-37的培养基上发酵15-18小时, 冷却到22-25后加稳定剂混合保存备用。 0008 所述步骤二中的培养基各成分为中药各成分之和的质量百分数 : 麸皮 20-30%、 豆 粕 3-4%、 硫酸铵 1-2%、 硫酸镁 0.5-1%、 碳酸钙 1-2% 及水 20-30%。 0009 所述步骤二中的稳定剂为中药各成分之和的质量百分数 : 防腐剂苯甲酸钠 0.05-0.08和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 0.008-0.01。 0010 所述步骤二中复合菌液的具体制备方法 : a. 分别取乳酸菌、 酵母菌、 粪链球菌和 芽孢杆菌作为菌种分别进行斜面菌种培养, 将每种斜面。
13、培养产生的菌落用生理盐水洗脱后 加入增菌肉汤培养液中制成悬浮液, 然后再在适宜培养基内分别扩大培养, 培养至对数生 长期 0.5108CFU/mL 至 1.0108CFU/mL 时止 ; b. 将步骤 a 制得的乳酸菌液、 酵母菌液、 粪 链球菌液和芽胞杆菌液按照 2:(1-2) :1:1 比例混合得到复合菌液。 0011 本发明各原料的作用 : 常山 : 苦辛寒。归肺、 心、 肝经。杀虫, 除痰消积, 涌吐痰涎, 截疟。 0012 柴胡 : 味苦微寒。归肝、 胆经。和解表里, 疏肝升阳。 0013 皂角刺 : 辛温。消肿托毒, 排脓杀虫, 苦参苦寒, 清热燥湿, 杀虫去积。 0014 苦参 。
14、: 味苦, 性寒。归心、 肝、 胃、 大肠、 膀胱经。清热燥湿, 杀虫, 利尿。 0015 穿心莲 : 苦, 寒。归心、 肺、 大肠、 膀胱经。清热解毒, 凉血, 消肿。 0016 金银花 : 甘寒。入肺、 心、 胃经, 清热解毒, 散热疏风。 0017 蛇床子 : 性温, 味苦。温肾壮阳 ; 燥湿杀虫 ; 祛风止痒。 0018 白头翁 : 苦寒,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0019 青蒿 : 苦, 辛, 寒。归肝、 胆经、 三焦、 肾经。清透虚热, 凉血除蒸, 解暑, 截疟。 0020 白茅根 : 甘寒, 凉血止血, 清热利尿 。 0021 冰片 : 辛苦, 凉。入心、 肝经。清香宣散, 具有。
15、开窍醒神, 清热散毒, 明目退翳的功 效。 0022 硫磺 : 酸, 温 ; 有毒。外用止痒杀虫疗疮 ; 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0023 甘草 : 味甘, 气平, 性缓。入足太阴脾、 足阳明胃经。补脾益气, 祛痰止咳。 0024 本发明的配方中常山、 皂角刺、 苦参为君药, 三味合用, 消积杀虫, 托毒排脓, 协同 增效 ; 其中所含的常山酮、 苦参碱、 皂类、 甙类、 黄酮类成分有抗多种病原微生物作用, 特别 是杀灭原虫的作用 ; 金银花、 穿心莲、 白头翁、 白茅根为臣药, 多味同用, 清热解毒, 止血止 痢 ; 青蒿、 蛇床子、 冰片为佐药, 苦寒, 清热燥湿, 杀虫止痒 ; 柴胡、 冰片。
16、微寒, 和中缓急, 调和 诸药, 共为使药。因此, 全方显示出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球虫病和卡氏白细胞虫病, 有杀虫止 痒、 清热止血、 凉血止痢之功效。本发明增强了机体调节的功能, 能有效缓解球虫和卡氏白 细胞虫病引起的死亡、 出血拉稀等, 消除或明显减轻肠道等组织器官的炎性病理损伤, 也减 说 明 书 CN 104435864 A 4 3/6 页 5 轻了化药造成的安全隐患, 增加了用药的安全性。 0025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 (1) 从中兽医学角度分析,“虚邪共济” 是许多疾病发病诱因, 也就是中医所讲的五脏处 于 “虚” 时病毒乘虚而入, 导致邪盛正衰、 抗病无力 ; 多因外感湿热化火。
17、, 导致肺气不宣、 升降 失常、 阴阳失调。中草药能够调和阴阳, 标本兼治, 使机体在体质上、 免疫上表里如一、 阴阳 平衡, 从而达到 “有病少发、 发病少亡” 的理想养殖状态。 本发明将各种中药合理配伍进行科 学提取使用, 发挥不同作用机制的互补作用, 从而起到更强的抗菌、 抗病毒、 抗原虫的效果。 0026 (2) 本发明安全性高达 96% 以上, 经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局部刺激试验和热源试 验, 受试动物健康状况良好, 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0027 (3) 本发明具有杀虫止痒、 清热止血、 凉血止痢作用, 本发明增强了机体调节的功 能, 能有效缓解球虫和卡氏白细胞虫病引起的死亡、 出血。
18、拉稀等, 消除或明显减轻肠道等组 织器官的炎性病理损伤, 也减轻了化药造成的安全隐患, 增加了用药的安全性。 0028 (4) 药效发挥迅速, 副作用小, 治疗时间短 (24 小时 72 小时) , 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复合菌液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 a. 分别取乳酸菌、 酵母菌、 粪 链球菌和芽孢杆菌作为菌种分别进行斜面菌种培养, 将每种斜面培养产生的菌落用生理盐 水洗脱后加入增菌肉汤培养液中制成悬浮液, 然后再在适宜培养基内分别扩大培养, 培养 至对数生长期0.5108CFU/mL至1.0108CFU/mL时止 ; b. 将步骤a制得的乳酸菌液、 酵母 菌液。
19、、 粪链球菌液和芽胞杆菌液按照 2:(1-2) :1:1 比例混合得到复合菌液。 0030 实施例 1 一种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 由以下重量份的物料构成 : 常山 30-35、 柴胡 20-25、 皂角刺 25-30、 苦参 15-20、 穿心莲 30-35、 金银花 35-40、 蛇床子 8-10、 白头翁 30-35、 青蒿 10-15、 白茅根 8-10、 硫磺 5-8、 冰片 4-7、 甘草 10-12。 0031 一种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一, 将中药各成分按重量称取, 分别采用超声波粉碎和细胞壁破壁技术进行粉碎, 然后过 20-8。
20、0 目的筛子进行初步处理 ; 步骤二, 将步骤一处理好的各成分进行混合, 然后再加入重量份为 2-3 的复合菌液进 行混合, 在35-37的培养基上发酵15-18小时, 冷却到22-25后加稳定剂混合保存备用。 0032 所述步骤二中的培养基各成分为中药各成分之和的质量百分数 : 麸皮 20-30%、 豆 粕 3-4%、 硫酸铵 1-2%、 硫酸镁 0.5-1%、 碳酸钙 1-2% 及水 20-30%。 0033 所述步骤二中的稳定剂为中药各成分之和的质量百分数 : 防腐剂苯甲酸钠 0.05-0.08和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 0.008-0.01。 0034 所述步骤二中复合菌液的具体制备方法 。
21、: a. 分别取乳酸菌、 酵母菌、 粪链球菌和 芽孢杆菌作为菌种分别进行斜面菌种培养, 将每种斜面培养产生的菌落用生理盐水洗脱后 加入增菌肉汤培养液中制成悬浮液, 然后再在适宜培养基内分别扩大培养, 培养至对数生 长期 0.5108CFU/mL 至 1.0108CFU/mL 时止 ; b. 将步骤 a 制得的乳酸菌液、 酵母菌液、 粪 链球菌液和芽胞杆菌液按照 2:(1-2) :1:1 比例混合得到复合菌液。 0035 实施例 2 说 明 书 CN 104435864 A 5 4/6 页 6 一种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 由以下重量份的物料构成 : 常山 30g、 柴胡 20g、 皂角刺。
22、 30g、 苦参 20g、 穿心莲 30g、 金银花 40g、 蛇床子 10g、 白头翁 30g、 青蒿 10g、 白茅根 10g、 硫磺 5g、 冰片 5g、 甘草 10g。 0036 一种用于鸡原虫病的复方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一, 将中药各成分按重量称取, 分别采用超声波粉碎和细胞壁破壁技术进行粉碎, 然后先过 20 目, 再过 80 目的筛子进行初步处理 ; 步骤二, 将步骤一处理好的各成分进行混合, 然后再加入重量份为2.5 g的复合菌液进 行混合, 在 35的培养基上发酵 18 小时, 冷却到 25后加稳定剂混合保存备用。 0037 所述步骤二中的培养基各成。
23、分为中药各成分之和的质量百分数 : 麸皮 65g、 豆粕 8g、 硫酸铵 5g、 硫酸镁 3g、 碳酸钙 5g 及水 53g。 0038 所述步骤二中的稳定剂为中药各成分之和的质量百分数 : 防腐剂苯甲酸钠 0.11g 和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 0.01g。 0039 所述步骤二中的复合菌为复合乳酸菌、 酵母菌、 粪链球菌、 复合芽胞杆菌分别为 1g 、 0.5g、 0.5 g 、 0.5g。 0040 实施例 3 步骤如实施例 2-16, 具体质量及工艺参数如表 1 所示 ( 质量 kg, 温度, 时间 h) : 说 明 书 CN 104435864 A 6 5/6 页 7 本中草药据临床试验。
24、证明 本中草药经超声波粉碎和细胞壁破壁技术, 再进行微生态发酵, 直接拌料使用, 具体配 方和制备方法如实施例 2 所示, 按饲料 0.5-1% 的比例添加于饲料中, 自投药后 24 小时观 察, 鸡群采食量和精神有明显好转, 48 小时后死亡率有所下降, 72 小时后采食量和精神基 本恢复正常, 且解剖后内脏器官的病变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85-95%。如下表 2 : 2、 发挥作用持续时间长, 血药浓度高, 药效持久。 0041 经比较 : 正常中草药在消化系统停留 2-6 小时, 而经该技术处理后, 在禽类消化系 统的有效时间为 8-12 小时, 大大延长了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吸收利用率显著。
25、增加, 经比较, 普通中药 (40-60 目) 在肠道内随粪便排出后能检测到大量的中药原型, 而本实验品在经粪 便排出后, 几乎检不出。同时 MIC 也明显不一, 本实验品比普通中药高 95%。 0042 3、 针对性强, 治愈率高 , 达 96.67% 以上, 保护率高达 98.91% 以上。 0043 投服本实验品和投服普通中药的肉鸡, 经饲喂 4 天后, 明显出现差异, 如下表 3 : 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的典型病例 : 本典型病例使用的具体配方和制备方法如实施例2所示, 按饲料0.5-1%的比例添加于 饲料中。 0044 实例 1 河南焦作某养殖场 18 日龄雏鸡、 约 600 只雏鸡发。
26、病, 病鸡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饮欲增 加 ; 被毛粗乱 ; 腹泻, 粪便常带血 ; 贫血, 可视粘膜、 鸡冠、 肉垂苍白 ; 脱水, 皮肤皱缩 ; 剖检主 说 明 书 CN 104435864 A 7 6/6 页 8 要可见侵害盲肠, 两支盲肠显著肿大, 可为正常的 3 5 倍, 肠腔中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 红色血液, 盲肠上皮变厚, 有严重的糜烂。经诊断为鸡球虫病。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复方发 酵型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 采用拌料给药的方式给药, 治疗前后对圈舍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用药 1 天后, 病鸡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出血现象减少, 用药 5 天后, 587 只病鸡 恢复健康, 。
27、临床症状消失, 治愈率达到 97.8%, 治愈一个月后进行回访, 康复的病鸡没有再复 发。而应用本组方普通型中药进行同样方式治疗, 用药 3 天后, 病鸡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状 态明显好转, 出血现象减少, 用药 7 天后, 562 只病鸡恢复健康, 临床症状消失, 治愈率达到 93.67%, 治愈一个月后进行回访, 康复的病鸡有再复发现象。 0045 实例 2 四川某个体养殖户蛋鸡出现疫情, 一栋 450 只、 280 日龄的产蛋鸡出现明显病鸡, 表面 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羽毛松乱, 拉黄绿色的粪便或血便。病鸡鸡冠苍白, 脚软或轻瘫。急性 病例发生咯血, 呼吸困难, 倒地挣扎而死。病死鸡剖检。
28、的显著特征是 : 口流鲜血, 冠白, 全身 性出血, 肌肉及某些内脏器官有白色小结节, 骨髓变黄。全身性出血包括皮下出血, 胸肌和 腿肌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各内脏器官广泛出血, 特别多见于肺和肾, 严重的可见两则肺充满 血液, 肾包膜下有大片血块。 心、 脾、 胰及胸腺也见有出血点, 腭裂常被血样粘液充塞。 胸肌、 腿肌等浅部及深部肌肉, 以及肝、 肺、 脾等脏器常见到白色小结节, 结节为针尖大或粟粒大, 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界限。经诊断为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复方发酵型 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 采用拌料给药的方式给药, 治疗前后对鸡舍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 毒。用药 3 天后鸡群采食量上升、 产蛋下降减缓, 临床症状减少, 用药 5 天后, 临床症状完全 消失, 产蛋开始恢复, 壳蛋基本恢复正常, 经10天用药, 产蛋恢复至原91%, 治愈率达96.5%, 治愈后三个月回访, 康复鸡群没有再发病。 而应用本组方普通型中药进行同样方式治疗, 用 药 5 天后鸡群采食量上升、 产蛋下降减缓, 临床症状减少, 用药 8 天后,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产蛋开始恢复, 壳蛋基本恢复正常, 经10天用药, 产蛋恢复至原85%, 治愈率达89.91%, 治愈 后三个月回访, 康复的病鸡个别有再复发现象。 说 明 书 CN 104435864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