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2151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09958.9

申请日:

2014.07.01

公开号:

CN104043388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01J19/18

主分类号:

B01J19/18

申请人:

宁波大红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源仁; 章小平; 赵吉尔

地址:

315200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蟹浦北海路16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代理人:

胡小永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其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搅拌轴、釜体、釜盖、密封垫、搅拌桨、加热管道及支脚,所述密封垫置于釜体及釜盖之间,该釜盖、密封垫及釜体通过螺栓相连接;釜盖上设置有进料管道,釜体的底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减速机分别与驱动电机及搅拌轴相连接,所述搅拌桨与搅拌轴相连接;所述加热管道包括热介质进入管道、环形加热管道及热介质输出管道,所述环形加热管道分别与热介质进入管道及热介质输出管道相通,该环形加热管道置于釜体的腔体内。本发明把加热管道安置于釜体腔内,使得反应物质加热更快速,且受热更均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驱动电机(1)、减速机(2)、搅拌轴(3)、釜体(4)、釜盖(5)、密封垫(6)、搅拌桨(7)、加热管道(8)及支脚(9),所述密封垫(6)置于釜体(4)及釜盖(5)之间,该釜盖(5)、密封垫(6)及釜体(4)通过螺栓相连接;釜盖(5)上设置有进料管道(501),釜体(4)的底面设置有出料口(403);所述减速机(2)分别与驱动电机(1)及搅拌轴(3)相连接,所述搅拌桨(7)与搅拌轴(3)相连接;所述加热管道(8)包括热介质进入管道(801)、环形加热管道(802)及热介质输出管道(803),所述环形加热管道(802)分别与热介质进入管道(801)及热介质输出管道(803)相通,该环形加热管道(802)置于釜体(4)的腔体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4)的底面中间设置有轴承安装孔(401),所述轴承安装孔(401)内设置有与搅拌轴(3)相匹配的轴承(402),搅拌轴(3)的末端穿过轴承(40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4)的侧壁设置有取样检测口(1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刮刷装置(11),所述刮刷装置(11)包括支撑杆(1101)及刮板(1102),所述支撑杆(1101)的两端分别与刮板(1102)及搅拌轴(3)相连接,该刮板(1102)的侧面顶住釜体(4)的内侧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刷装置(11)的支撑杆(1101)为气压杆。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102)与釜体(4)内侧壁相接触的一面为半圆柱面。

说明书

一种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反应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个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普遍的反应釜的加热设备为夹套,而夹套一般都是设置在釜体的外面,这样加热导致靠近釜体侧壁的反应物质先受热,然后热传递到釜体中间,使得釜体中间的反应物质加热过慢,整体受热不均匀。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釜体内加热且受热均匀的反应釜。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釜,其包括驱动电机(1)、减速机(2)、搅拌轴(3)、釜体(4)、釜盖(5)、密封垫(6)、搅拌桨(7)、加热管道(8)及支脚(9),该密封垫(6)置于釜体(4)及釜盖(5)之间,该釜盖(5)、密封垫(6)及釜体(4)通过螺栓相连接;釜盖(5)上设置有进料管道(501),釜体(4)的底面设置有出料口(403);减速机(2)分别与驱动电机(1)及搅拌轴(3)相连接,搅拌桨(7)与搅拌轴(3)相连接;加热管道(8)包括热介质进入管道(801)、环形加热管道(802)及热介质输出管道(803),环形加热管道(802)分别与热介质进入管道(801)及热介质输出管道(803)相通,该环形加热管道(802)置于釜体(4)的腔体内。
其中,釜体(4)的底面中间设置有轴承安装孔(401),该轴承安装孔(401)内设置有与搅拌轴(3)相匹配的轴承(402),搅拌轴(3)的末端穿过轴承(402)。
其中,釜体(4)的侧壁设置有取样检测口(10)。
其中,反应釜还包括刮刷装置(11),所述刮刷装置(11)包括支撑杆(1101)及刮板(1102),该支撑杆(1101)的两端分别与刮板(1102)及搅拌轴(3)相连接,该刮板(1102)的侧面顶住釜体(4)的内侧壁。
其中,刮刷装置(11)的支撑杆(1101)为气压杆。
其中,刮板(1102)与釜体(4)内侧壁相接触的一面为半圆柱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把加热管道通入釜体腔体内,在反应物质内部加热,致使反应物质的加热更快速且受热更加均匀,从而可以让反应更加充分、完全;把搅拌轴的末端固定于釜体底部,可以有效抑制搅拌轴在搅拌过程中晃动;设置的取样检测口,是为了随时检测反应物质是否完全反应;又设置了刮刷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反应残渣在釜体内壁沉积;其中刮刷装置的支撑杆为气压杆,可以有效保持刮板与釜体内壁的贴合度及挤压力;另外,把刮板与釜体内壁相接触的一面设为半圆柱面,既可以有效清理釜体内壁沉积残渣,有能够降低釜体内壁刮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反应釜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带取样检测口的反应釜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带刮刷装置的反应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反应釜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反应釜包括驱动电机1、减速机2、搅拌轴3、釜体4、釜盖5、密封垫6、搅拌桨7、加热管道8及支脚9,该密封垫6置于釜体4及釜盖5之间,该釜盖5、密封垫6及釜体4通过螺栓相连接;釜盖5上设置有进料管道501,釜体4的底面设置有出料口403;减速机2分别与驱动电机1及搅拌轴3相连接,搅拌桨7与搅拌轴3相连接;加热管道8包括热介质进入管道801、环形加热管道802及热介质输出管道803,环形加热管道802分别与热介质进入管道801及热介质输出管道803相通,该环形加热管道802置于釜体4的腔体内。本发明把加热管道通入釜体腔体内,在反应物质内部加热,致使反应物质的加热更快速且受热更加均匀,从而可以让反应更加充分、完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釜体4的底面中间设置有轴承安装孔401,该轴承安装孔401内设置有与搅拌轴3相匹配的轴承402,搅拌轴3的末端穿过轴承402。本发明把搅拌轴的末端固定于釜体底部,可以有效抑制搅拌轴在搅拌过程中晃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釜体4的侧壁设置有取样检测口10,可以让操作工随时检测反应物质是否完全反应,有效把握反应釜工作时间。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反应釜还包括刮刷装置11,所述刮刷装置11包括支撑杆1101及刮板1102,该支撑杆1101的两端分别与刮板1102及搅拌轴3相连接,该刮板1102的侧面顶住釜体4的内侧壁。本发明设置的刮刷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反应残渣在釜体内壁沉积。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刮刷装置11的支撑杆1101为气压杆,可以有效保持刮板与釜体内壁的贴合度及挤压力。
本实施例中,刮板(1102)与釜体(4)内侧壁相接触的一面为半圆柱面,既可以有效清理釜体内壁沉积残渣,有能够降低釜体内壁刮损。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反应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反应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反应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反应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反应釜.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3388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3388A21申请号201410309958922申请日20140701B01J19/1820060171申请人宁波大红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地址315200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蟹浦北海路166号72发明人张源仁章小平赵吉尔74专利代理机构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9代理人胡小永54发明名称一种反应釜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其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搅拌轴、釜体、釜盖、密封垫、搅拌桨、加热管道及支脚,所述密封垫置于釜体及釜盖之间,该釜盖、密封垫及釜体通过螺栓相连接;釜盖上设置有进料管道,釜体的底面。

2、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减速机分别与驱动电机及搅拌轴相连接,所述搅拌桨与搅拌轴相连接;所述加热管道包括热介质进入管道、环形加热管道及热介质输出管道,所述环形加热管道分别与热介质进入管道及热介质输出管道相通,该环形加热管道置于釜体的腔体内。本发明把加热管道安置于釜体腔内,使得反应物质加热更快速,且受热更均匀。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3388ACN104043388A1/1页2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驱动电机1、减速机2、搅拌轴3、釜体4、釜盖5、密封垫6、搅拌。

3、桨7、加热管道8及支脚9,所述密封垫6置于釜体4及釜盖5之间,该釜盖5、密封垫6及釜体4通过螺栓相连接;釜盖5上设置有进料管道501,釜体4的底面设置有出料口403;所述减速机2分别与驱动电机1及搅拌轴3相连接,所述搅拌桨7与搅拌轴3相连接;所述加热管道8包括热介质进入管道801、环形加热管道802及热介质输出管道803,所述环形加热管道802分别与热介质进入管道801及热介质输出管道803相通,该环形加热管道802置于釜体4的腔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4的底面中间设置有轴承安装孔401,所述轴承安装孔401内设置有与搅拌轴3相匹配的轴承402,搅拌轴3的末端穿过。

4、轴承4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4的侧壁设置有取样检测口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刮刷装置11,所述刮刷装置11包括支撑杆1101及刮板1102,所述支撑杆1101的两端分别与刮板1102及搅拌轴3相连接,该刮板1102的侧面顶住釜体4的内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刷装置11的支撑杆1101为气压杆。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102与釜体4内侧壁相接触的一面为半圆柱面。权利要求书CN104043388A1/2页3一种反应釜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反应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

5、釜。背景技术0002反应釜是一个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普遍的反应釜的加热设备为夹套,而夹套一般都是设置在釜体的外面,这样加热导致靠近釜体侧壁的反应物质先受热,然后热传递到釜体中间,使得釜体中间的反应物质加热过慢,整体受热不均匀。发明内容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釜体内加热且受热均匀的反应釜。0005二技术方案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釜,其包括驱动电机1、减速机2、搅拌轴3、釜体4、釜盖5、密封垫6、搅拌桨7、加热管道8及支脚9,该密封垫6置于釜体4及釜盖5之间,该釜盖5、密封垫6及釜体4通过螺栓相连接;釜盖5上设置有进料管道。

6、501,釜体4的底面设置有出料口403;减速机2分别与驱动电机1及搅拌轴3相连接,搅拌桨7与搅拌轴3相连接;加热管道8包括热介质进入管道801、环形加热管道802及热介质输出管道803,环形加热管道802分别与热介质进入管道801及热介质输出管道803相通,该环形加热管道802置于釜体4的腔体内。0007其中,釜体4的底面中间设置有轴承安装孔401,该轴承安装孔401内设置有与搅拌轴3相匹配的轴承402,搅拌轴3的末端穿过轴承402。0008其中,釜体4的侧壁设置有取样检测口10。0009其中,反应釜还包括刮刷装置11,所述刮刷装置11包括支撑杆1101及刮板1102,该支撑杆1101的两端分。

7、别与刮板1102及搅拌轴3相连接,该刮板1102的侧面顶住釜体4的内侧壁。0010其中,刮刷装置11的支撑杆1101为气压杆。0011其中,刮板1102与釜体4内侧壁相接触的一面为半圆柱面。0012三有益效果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把加热管道通入釜体腔体内,在反应物质内部加热,致使反应物质的加热更快速且受热更加均匀,从而可以让反应更加充分、完全;把搅拌轴的末端固定于釜体底部,可以有效抑制搅拌轴在搅拌过程中晃动;设置的取样检测口,是为了随时检测反应物质是否完全反应;又设置了刮刷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反应残渣在釜体内壁沉积;其中刮刷装置的支撑杆为气压杆,可以有效保持刮板与釜体内壁的贴合度及挤压力。

8、;另外,把刮板与釜体内壁相接触的一面设为半圆柱面,既可以有效清理釜体内壁沉积残渣,有能够降低釜体内壁刮损。说明书CN104043388A2/2页4附图说明0014图1是本发明反应釜的结构示意主视图。0015图2是本发明一种带取样检测口的反应釜结构示意图。0016图3是本发明一种带刮刷装置的反应釜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0018本发明反应釜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反应釜包括驱动电机1、减速机2、搅拌轴3、釜体4、釜盖5、密封垫6、搅拌桨7、加热管道8及支脚9,该密封垫6置于釜体。

9、4及釜盖5之间,该釜盖5、密封垫6及釜体4通过螺栓相连接;釜盖5上设置有进料管道501,釜体4的底面设置有出料口403;减速机2分别与驱动电机1及搅拌轴3相连接,搅拌桨7与搅拌轴3相连接;加热管道8包括热介质进入管道801、环形加热管道802及热介质输出管道803,环形加热管道802分别与热介质进入管道801及热介质输出管道803相通,该环形加热管道802置于釜体4的腔体内。本发明把加热管道通入釜体腔体内,在反应物质内部加热,致使反应物质的加热更快速且受热更加均匀,从而可以让反应更加充分、完全。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釜体4的底面中间设置有轴承安装孔401,该轴承安装孔401内设置有与。

10、搅拌轴3相匹配的轴承402,搅拌轴3的末端穿过轴承402。本发明把搅拌轴的末端固定于釜体底部,可以有效抑制搅拌轴在搅拌过程中晃动。002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釜体4的侧壁设置有取样检测口10,可以让操作工随时检测反应物质是否完全反应,有效把握反应釜工作时间。002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反应釜还包括刮刷装置11,所述刮刷装置11包括支撑杆1101及刮板1102,该支撑杆1101的两端分别与刮板1102及搅拌轴3相连接,该刮板1102的侧面顶住釜体4的内侧壁。本发明设置的刮刷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反应残渣在釜体内壁沉积。002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刮刷装置11的支撑杆1101为气压杆,可以有效保持刮板与釜体内壁的贴合度及挤压力。0023本实施例中,刮板1102与釜体4内侧壁相接触的一面为半圆柱面,既可以有效清理釜体内壁沉积残渣,有能够降低釜体内壁刮损。0024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43388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43388A2/3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43388A3/3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4338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