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3114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23326.6

申请日:

2014.01.10

公开号:

CN104773830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IPC(主分类):C02F 3/32申请公布日:201507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3/32申请日:20140110|||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32

主分类号:

C02F3/32

申请人:

无锡市蓬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生健

地址:

214000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沁园新村424-10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8

代理人:

聂汉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采用“超细纤维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两种水污染净化治理产品联用,可以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两者具有互补、协同、增效作用,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能够在较短时期内(一般不超过30天)消除重度污染水体的黑臭异味以及蓝藻、绿藻、甲藻等藻类引起的有机污染的泛滥;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蓝藻等藻类泛滥的水体环境,使藻类无法大量繁殖;在没有大量污染持续排入的水体应用,可以长期保持水体的洁净透明,恢复水体自然生态;而且这两种产品的联用还能促进水生动植物更健壮良好的生长,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可广泛应用于河浜、池塘、湖泊、养殖水体、景观鱼池、畜禽污水等水污染的净化治理。

权利要求书

1.  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人工水草的投入使用
人工水草投放使用前,先探测一下需要投放人工水草的河湖水体具体位置的水体深 度,根据水体深度选择适当长度的人工水草,以水草草头没入水面下50cm左右为宜,然 后把选择好的适宜长度的人工水草,按照事先确定的具体位置,投入水体,草根自动沉入 水底,草体自动直立漂浮于水中即可,人工水草的种植密度根据水体污染的程度,每平方 米水面种植0.2-20棵。
(2)氮磷螯合剂的使用
氮磷螯合剂在使用前,先对河湖水体的面积和水深进行仔细的测量,以确定待处理水 体的实际水量,然后根据水样试验确定每立方米水体所需氮磷螯合剂的单位用量,计算出 需要总用量,然后把氮磷螯合剂分批放入装有适量水的桶或池中,搅拌成悬浊液,再按所 需总量把氮磷螯合剂全部均匀地喷洒到待净化的河湖水体里去,氮磷螯合剂的使用量根据 水体的污染程度,每立方米水体使用10-300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人工水草是采用超细纤维制作的人工水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人工水草具有巨大的微生物附着表面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人工水草为微生物提供的生存空间大于8000平方米/立 方米。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人工水草如需要更换位置,只需把水草提出水面,摆放到 新位置即可。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氮磷螯合剂是以石粉等无机原材料制成的灰白色粉末。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氮磷螯合剂具有巨大表面积和表面电荷。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氮磷螯合剂在污染水体里通过界面的水分子与水体中的 氨氮、磷酸盐及部分重金属以范德华力、偶极键、氢键或以静电力、化学键结合,快速高 效的去除富营养物。

说明书

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应用于对黑臭异味以及蓝藻、绿藻、甲藻等藻类污染水 体的净化中,具体说是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的持续影响,雨水径流冲刷携带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直接向水体 的转移,远远超过了河湖水体的自净能力,我国许多城市河湖水体污染非常严重,已妨害到 国民的身心健康和感官舒适。但是传统治理方法效率低,时间长,投资大,见效慢,易反复, 即使一段时间水质有所改善,但是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重新恶化,前功尽 弃。水污染治理迫切需要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为了扭转水质恶化难以较快治理的困惑局面,我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研制开发出 了“超细纤维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等水污染净化治理产品。超细纤维人工水草和氮 磷螯合剂虽然性能优异,但是如果单独用于净化治理污染水体尚存在一些不足:
1、如果单独使用人工水草净化治理污染水体,由于微生物在人工水草上大量负载增殖 有一个过程,因此水体净化见效较慢,一般需要三个月以上。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水体,人 工水草的投放种植密度要求比较密,而且往往还需要增氧曝气及投加微生物菌种或生物酶, 在大水体应用能耗极高,且微生物菌种的不断投放,不利于土著微生物的负载增殖。
2、如果单独使用氮磷螯合剂净化治理污染水体,虽然效率高,见效快,但是持久性还 不太理想,一般保持水体洁净时间在半年左右,需要定期投加适量的氮磷螯合剂。另外在维 护水体生物多样性,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和抗污染负荷冲击方面仍需要人工水草之类的生物载 体的配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 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能够在较短时期内(一般不超过30天)消除重度污染水体的黑臭 异味以及蓝藻、绿藻、甲藻等藻类引起的有机污染的泛滥;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蓝藻等藻类 泛滥的水体环境,使藻类无法大量繁殖,并且长期保持水体生态平衡。而且这两种产品的联 用还能促进水生动植物更健壮良好的生长,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水草的投入使用
人工水草投放使用前,先探测一下需要投放人工水草的河湖水体具体位置的水体深度, 根据水体深度选择适当长度的人工水草,以水草草头没入水面下50cm左右为宜,然后把选 择好的适宜长度的人工水草,按照事先确定的具体位置,投入水体,草根自动沉入水底,草 体自动直立漂浮于水中即可,人工水草的种植密度根据水体污染的程度,每平方米水面种植 0.2-20棵。
(2)氮磷螯合剂的使用
氮磷螯合剂在使用前,先对河湖水体的面积和水深进行仔细的测量,以确定待处理水体 的实际水量,然后根据水样试验确定每立方米水体所需氮磷螯合剂的单位用量,计算出总用 量,然后把氮磷螯合剂分批放入装有适量水的桶或池中,搅拌成悬浊液,再按所需总量把氮 磷螯合剂全部均匀地喷洒到待净化的河湖水体里去,氮磷螯合剂的使用量根据水体的污染程 度,每立方米水体使用10-300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人工水草是采用超细纤维制作的人工水草。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人工水草具有巨大的微生物附着表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人工水草为微生物提供的生存空间大于8000平方米/立 方米。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人工水草如需要更换位置,只需把水草提出水面,摆放到 新位置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氮磷螯合剂是以石粉等无机原材料制成的灰白色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氮磷螯合剂具有巨大表面积和表面电荷。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氮磷螯合剂在污染水体里通过界面的水分子与水体中的 氨氮、磷酸盐及部分重金属以范德华力、偶极键、氢键或以静电力、化学键结合。
本发明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可以快速净化污染水 体,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时效更长;能够在较短时期内(一般不超过30天)消除重度污 染水体的黑臭异味以及蓝藻、绿藻、甲藻等藻类引起的有机污染的泛滥;能在较短时间内改 变蓝藻等藻类泛滥的水体环境,使藻类无法大量繁殖;在没有大量污染持续排入的水体应用, 可以长期保持水体的洁净透明,恢复水体自然生态;而且这两种产品的联用还能促进水生动 植物更健壮良好的生长,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可广泛应用于河浜、池塘、湖泊、养殖 水体、景观鱼池、畜禽污水等水污染的净化治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 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用于重度污染水体的净化治理:重度污染水体存在大量有机质(如动植物尸体、枯枝败 叶、残饵、排泄物、水底腐殖物等),在水体进行腐败分解,溶氧消耗殆尽,并产生大量硫 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黑臭异味。在净化治理时先行基本截除污染源,然后按 每立方米水体使用300克氮磷螯合剂的比例,进行全水面喷洒,及时打捞掉浮泥、泡沫、浮 尘等漂浮物。待水体转清后,按每平方米水面种植10棵的比例投放种植超细纤维人工水草。 如果污染源截除得比较彻底,人工水草的种植量可以减少。采用上述治理措施后,水体污染 浓度会迅速降低,在一个月之内会消除黑臭,变为清爽,大幅提高自净能力。
实施例2:
用于藻类泛滥水体的净化治理:蓝藻、绿藻、甲藻等藻类引起的有机污染的泛滥,使水 色呈灰绿、黄绿、红棕、黑褐、浓黄等,水体透明度很差,若是鱼池则看不见鱼。对这样的 水体,先按每立方米水体使用100克氮磷螯合剂的比例,进行全水面喷洒,及时打捞掉浮出 水面的藻泥、浮尘等漂浮物。待水体转清后,按每平方米水面种植5棵的比例投放种植超细 纤维人工水草。如果污染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人工水草的种植量可以减少。采用上述治理措 施后,悬浮于水体的大量藻类会很快从水体解析出来,形成藻泥,浮出水面。藻泥打捞干净, 就可见水体清澈怡人。由于适合藻类大量滋生的水体条件已发生改变,如果没有污染物大量 排入,水体很长时间内将不会再发生藻类大量滋生的现象。
实施例3:
用于轻、中度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治理:该类水体环境适合蓝藻等藻类生长,蓝藻年年爆 发,水面水华覆盖,每年需要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打捞。对这样的水体,可在蓝藻爆发前 一个月左右进行防治。先按每立方米水体使用100克氮磷螯合剂的比例,进行全水面喷洒。 然后在缺少水生植物的水域,按每平方米水面种植2棵的比例投放种植超细纤维人工水草。 采取上述措施后一个月之内,水体氮磷会得到大幅度削减,适合蓝藻爆发性滋生的水体环境 已发生改变,蓝藻水华将不再发生。
实施例4:
城市河道普遍水体浑浊,悬浮物高企,水色暗灰,透明度近乎零,水生植物寸草不生, 天天面对这样的水体有损市民的身心健康和感官舒适。由于城市河道水系相通,互连成网, 净化治理需分段实施。首先要在待治理河段两端设置水体分段隔污帘,隔污帘两侧的水体可 以互通,但大部分悬浮污染物被隔污帘的吸附过滤作用阻隔在原河段一侧,避免了水体污染 的迁移干扰。接下来先按每立方米水体使用150克氮磷螯合剂的比例,进行全水面喷洒,及 时打捞掉浮出水面的浮泥、泡沫、浮尘等漂浮物。待水体转清后,在距河岸排水管口3米范 围内以及距隔污帘内侧3米范围内,按每平方米水面种植10棵的比例投放种植超细纤维人 工水草,河段水域的其它地方可每隔10米种植一簇10棵人工水草。采用上述措施后,治理 河段水体污染浓度会迅速降低,悬浮污染会迅速减少,透明度大幅提高。如果全河道都用上 述措施进行净化治理,城市河道将会逐步恢复到类似上世纪70年代前的清爽和生机,下河 游泳将由奢望重新成为可能。
本发明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对于人工水草,科学 界已有公论:人工水草能够长期净化污染水体,优化水质,降低悬浮物含量,提高水体透明 度,增加溶解氧;能够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维护水体生物多样性;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抑制 浮游藻类过度滋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超细纤维人工水草,采用超细纤维制作,形似天然沉水植物,形态逼真。具有巨大的微 生物附着表面积,可以为微生物提供8000平方米/立方米以上的生存空间,远远高于国内外 其他人工水草。超细纤维人工水草净化维护水体生态,不受季节更替的影响,春夏秋冬一样 发挥作用。不会因为水生植物疯长或死亡腐烂,造成更严重的水体污染,也不会影响水体的 使用和观赏功能。
氮磷螯合剂是以石粉等无机原材料制成的灰白色粉末,具有巨大表面积和表面电荷,在 污染水体里通过界面的水分子与水体中的富营养物以范德华力、偶极键、氢键、或以静电力、 化学键结合,在量子范畴快速高效的去除富营养物。氮磷螯合剂能和水体氨氮、磷酸盐及部 分重金属结合而减轻水体富营养性,降低有害物质含量,从根本上解决水质恶化问题;能改 变水底淤泥结构,改变淤泥的通气状况,提高水底淤泥的氧化性,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对水 底深厚淤泥有减量消化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两种产品的优势,取长补短,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应用对比,我们发现人工 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合应用可以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两者具有互补、协同、增效作用。 污染水体在氮磷螯合剂的作用下,水体透明度增加,促进了人工水草上微生物和附着性藻类 的生长,为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组成的食物链的修复打下了基础。在两者的共同作用 下,水体耗氧减少,溶氧增加,自净能力不断提高。人工水草上大量菌藻类的负载生长,又 提升了系统抗污染负荷冲击的能力。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既可治理富营养化,又可对 付水污染。即使外来污水没有全部截流,也可以解决富营养化和治污问题,可应付污染负荷 的冲击。应用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治理水污染的工程实施容易,管理简单。通过增加 或减少人工水草的数量和氮磷螯合剂的用量就能调节污染负荷的承受能力,灵活方便,容易 保持长期稳定的治理效果,运行费用低廉。
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河浜、池塘、 湖泊、养殖水体、景观鱼池、畜禽污水等污染水体的净化治理。如果在蓝藻危害严重的滇池、 巢湖、太湖等湖泊应用,将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蓝藻泛滥的水体环境,使蓝藻无法大量繁殖, 彻底结束蓝藻危害数十年无法治理的历史。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4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并不限 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 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联用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采用“超细纤维人工水草”和“氮磷螯合剂”两种水污染净化治理产品联用,可以快速、长效净化污染水体,两者具有互补、协同、增效作用,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能够在较短时期内(一般不超过30天)消除重度污染水体的黑臭异味以及蓝藻、绿藻、甲藻等藻类引起的有机污染的泛滥;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蓝藻等藻类泛滥的水体环境,使藻类无法大量繁殖;在没有大量污染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