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橡胶生产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966998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8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101068.9

申请日:

2008.01.04

公开号:

CN201148588Y

公开日:

2008.11.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C 19/08申请日:20080104授权公告日:20081112终止日期:20130104|||授权

IPC分类号:

E01C19/08(2006.01); C10C3/12(2006.01); E01C19/10(2006.01)

主分类号:

E01C19/08

申请人:

泉州市南侨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金龙

地址:

362200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塘头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戴中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沥青橡胶生产装置。其包括橡胶称量装置、橡胶输送装置、沥青储存罐、沥青加热装置、沥青计量装置及沥青输送装置、搅拌装置及反应釜,所述橡胶输送装置分别与橡胶称量装置输出端及搅拌装置入料口连接,所述沥青输送装置分别与沥青储存罐输出端及沥青加热装置输入端连接,沥青加热装置输出端与沥青计量装置输入端连接,所述沥青计量装置输出端与搅拌装置入料口连接,搅拌装置出料口与反应釜入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沥青橡胶,整个装置结构紧凑、简单,所制得的沥青橡胶与矿料混合后用于路面铺设,路面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沥青橡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称量装置、橡胶输送装置、沥青储存罐、沥青加热装置、沥青计量装置及沥青输送装置、搅拌装置及反应釜,所述橡胶输送装置分别与橡胶称量装置输出端及搅拌装置入料口连接,所述沥青输送装置分别与沥青储存罐输出端及沥青加热装置输入端连接,沥青加热装置输出端与沥青计量装置输入端连接,所述沥青计量装置输出端与搅拌装置入料口连接,搅拌装置出料口与反应釜入料口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橡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液压马达、搅拌轴、导流桶、三叶折叶涡轮及圆盘分散叶轮,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橡胶入料口与沥青入料口,罐体侧壁设有沥青与橡胶混合料出料口,液压马达设于罐体顶部,搅拌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液压马达输出端连接,搅拌轴另一端位于罐体内侧,三叶折叶涡轮设于搅拌轴中下部,导流桶设于导流叶片径向外侧,圆盘分散叶轮设于三叶折叶涡轮下方的搅拌轴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橡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导流桶内侧所述圆盘分散叶轮的上方设有钢丝网。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橡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加热管道、螺旋搅拌器及输送泵,所述加热管道贯穿设于釜体内,所述釜体设有入料口及出料口,加热管道的一端设有燃烧器,加热管道另一端通向大气,螺旋搅拌器设于釜体内用于搅拌沥青像胶混合料,螺旋搅拌器一端延伸至釜体外侧且与一驱动装置连接,输送泵的入料口与出料口分别与前述罐体出料口及釜体入料口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沥青橡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加热装置包括若干换热腔体、导热油加热装置、导热油输送装置及导热油温控系统,所述各换热腔体由左腔体、中腔体及右腔体一体相连组成,各左腔体分别与导热油输送装置出油口连接,导热油输送装置入油口与导热油加热装置的出油口连接,导热油温控系统设于导热油加热装置上,各右腔体分别与导热油加热装置入油口连接,所述各中腔体分别设有若干换热管,各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左腔体和右腔体连通,所述各中腔体通过管道相互连通且至少其中两个中腔体分别设有沥青进料口与沥青出料口,所述沥青出料口与所述沥青计量装置输入端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沥青橡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称量装置包括机架、料斗、称量螺旋、液压马达、压力传感器及称量控制系统,所述料斗通过压力传感器设于机架上,称量螺旋与液压马达传动连接且其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料斗下料口及橡胶输送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称量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及液压马达电连接。

说明书

一种沥青橡胶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筑路机械或路面养护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橡胶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橡胶对沥青进行改性已有很长的历史,并在筑路机械行业得到广泛运用。传统的橡胶改性沥青生产方法有“干拌法”和“湿拌法”两种。
“干拌法”是将橡胶屑直接投入到搅拌缸中使之与加热的集料首先拌和,然后再与沥青一起搅拌。“干拌法”铺筑的路面性能不稳定,运用不多。
“湿拌法”是将橡胶屑首先加入到沥青中去拌和后,作为一种改性的粘结剂,再和集料一起拌合。“湿拌法”曾经采用过溶剂浸泡、沥青直接浸泡等处理法。和“干拌法”相比,“湿拌法”获得了较好的性能。
传统橡胶改性沥青的“湿拌法”工艺,橡胶含量较低,一般不超过总量的10%,而且“湿拌法”工艺要求橡胶屑的粒径很细,一般在80~100目,这种“湿拌法”工艺通过胶体磨把橡胶磨成符合工艺要求的粒径再添加到沥青中。但该工艺所使用的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且所制得的胶粉粒径难以控制,从而大大制约了改性沥青的铺筑后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沥青橡胶生产装置,是在传统的“湿拌法”基础上,再使其在190℃以上的高温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充分反应。所生产出的产品与传统的改性沥青相比,有更好性能,橡胶含量也较高(其中至少有总重量15%的橡胶成分),且对橡胶屑的粒径要求不高。为和传统橡胶改性沥青相区别,故称其为沥青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是:级配橡胶屑通过称量料斗按比例送入混合搅拌装置;基质沥青先由基质沥青快速升温装置加热升温到规定的温度,然后按比例加入混合搅拌装置。在混合搅拌装置基质沥青、橡胶屑及外掺剂经高速剪切搅拌后,输送到反应釜,再在反应釜经一定时间反应后得到最终产品。整个过程在控制室的监控下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沥青橡胶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沥青橡胶生产装置,包括橡胶称量装置、橡胶输送装置、沥青储存罐、沥青加热装置、沥青计量装置及沥青输送装置、搅拌装置及反应釜,所述橡胶输送装置分别与橡胶称量装置输出端及搅拌装置入料口连接,所述沥青输送装置分别与沥青储存罐输出端及沥青加热装置输入端连接,沥青加热装置输出端与沥青计量装置输入端连接,所述沥青计量装置输出端与搅拌装置入料口连接,搅拌装置出料口与反应釜入料口连接。
上述沥青橡胶生产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液压马达、搅拌轴、导流桶、三叶折叶涡轮及圆盘分散叶轮,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橡胶入料口与沥青入料口,罐体侧壁设有沥青与橡胶混合料出料口,液压马达设于罐体顶部,搅拌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液压马达输出端连接,搅拌轴另一端位于罐体内侧,三叶折叶涡轮设于搅拌轴中下部,导流桶设于导流叶片径向外侧,圆盘分散叶轮设于三叶折叶涡轮下方的搅拌轴上。
上述沥青橡胶生产装置,位于导流桶内侧所述圆盘分散叶轮的上方设有钢丝网。
上述沥青橡胶生产装置,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加热管道、螺旋搅拌器及输送泵,所述加热管道贯穿设于釜体内,所述釜体设有入料口及出料口,加热管道的一端设有燃烧器,加热管道另一端通向大气,螺旋搅拌器设于釜体内用于搅拌沥青像胶混合料,螺旋搅拌器一端延伸至釜体外侧且与一驱动装置连接,输送泵的入料口与出料口分别与前述罐体出料口及釜体入料口连接。
上述沥青橡胶生产装置,所述沥青加热装置包括若干换热腔体、导热油加热装置、导热油输送装置及导热油温控系统,所述各换热腔体由左腔体、中腔体及右腔体一体相连组成,各左腔体分别与导热油输送装置出油口连接,导热油输送装置入油口与导热油加热装置的出油口连接,导热油温控系统设于导热油加热装置上,各右腔体分别与导热油加热装置入油口连接,所述各中腔体分别设有若干换热管,各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左腔体和右腔体连通,所述各中腔体通过管道相互连通且至少其中两个中腔体分别设有沥青进料口与沥青出料口,所述沥青出料口与所述沥青计量装置输入端连接。
上述沥青橡胶生产装置,所述橡胶称量装置包括机架、料斗、称量螺旋、液压马达、压力传感器及称量控制系统,所述料斗通过压力传感器设于机架上,称量螺旋与液压马达传动连接且其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料斗下料口及橡胶输送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称量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及液压马达电连接。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基质沥青经加热装置快速升温后与橡胶粒混合,并在搅拌装置内高速剪切搅拌,最后经反应釜内充分反应生成凝胶性改性沥青,用该装置制得的橡胶改性沥青和传统的橡胶改性沥青相比,不但性能更优异,而且掺加的橡胶屑比例可达18%以上,且橡胶屑粒径不大于10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的沥青加热装置结构简图;
图3为实施例的橡胶称量装置及输送装置结构简图;
图4为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结构简图;
图5为实施例的反应釜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5,实施例公开一种沥青橡胶生产装置,其包括橡胶称量装置1、橡胶输送装置2、沥青加热装置3、沥青计量装置4、沥青输送装置5、搅拌装置6及反应釜7,其中:
参考图1及图3,所述橡胶称量装置1包括机架11、料斗12、称量螺旋13、液压马达14、压力传感器15及称量控制系统,所述机架11用于支撑橡胶称量装置1的其它各组成部分,机架11上设有四个压力传感器15,所述料斗12通过该四个压力传感器15设于机架11上,称量螺旋13的输入端与料斗12的下料口连接,称量螺旋13包括一中空圆筒及设于圆筒内的螺旋送料叶片,所述螺旋送料叶片通过液压马达14驱动,四个压力传感器15分别与称量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四个压力传感器15感知料斗12重量的变化从而控制液压马达14转动进而对橡胶进行计量,所述称量螺旋13的输出端与橡胶输送装置2的输入端连接。
参考图1及图3,所述橡胶输送装置2包括倾斜设置的中空圆筒21、设于圆筒内的输送叶片22及液压马达23,所述输送叶片22通过转轴与液压马达23输出端传动连接,橡胶输送装置2的输入端24与称量螺旋13的输出端连接,橡胶输送装置2的输出端与搅拌装置6的入料口连接。
参考图1及图2,所述沥青加热装置3是以导热油为加热介质,通过加热导热油间接加热沥青,具体地说其包括两个换热腔体、导热油加热装置31、导热油泵32及导热油温控系统,所述各换热腔体由左腔体33、中腔体34及右腔体35组成,各左腔体33分别与导热油泵32的出油口连接,导热油泵32的入油口与导热油加热装置31的出油口连接,导热油温控系统设于导热油加热装置31上用于控制导热油的温度,各右腔体35分别与导热油加热装置31入油口连接,所述各中腔体34分别设有七个换热管36,各换热管36的两端分别与左腔体33和右腔体35连通,所述两个中腔体34通过管道37相互连通,并且其中一个中腔体34设有沥青进料口341,该沥青进料口341与沥青输送装置5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个中腔体34设有沥青出料口342,该沥青出料口342与沥青计量装置4的输入端连接。通过前述设置,所述导热油在导热油加热装置31、导热油泵32、左腔体33、换热管36、右腔体35、回油管38最后回来导热油加热装置31构成一个循环,而中腔体34内沥青被导热油加热后进入沥青计量装置4进行计量。
参考图1,所述沥青计量装置4是一个沥青流量计,所述沥青流量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与沥青出料口342及搅拌装置6入料口连接,其用于对热沥青进行计量。
参考图1,所述沥青输送装置5是把储存在沥青储存罐51内的沥青经沥青过滤器52过滤后由沥青泵53送至沥青加热装置的沥青进料口341。
参考图1及图4,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罐体61、液压马达62、搅拌轴63、导流桶64、三叶折叶涡轮叶轮65、圆盘分散叶轮66、钢丝网67,所述罐体61大致呈一桶状结构,罐体61顶部设有橡胶入料口611及沥青入料口612,罐体61侧壁设有沥青橡胶混合料出料口613,所述橡胶入料口611与橡胶输送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沥青入料口612与沥青计量装置4的输出端连接,混合料出料口613与反应釜7的入料口通过输送泵68连接。液压马达62设于罐体61顶部,搅拌轴63垂直设置且其顶端与液压马达62输出端连接,搅拌轴63另一端位于罐体61内侧,三叶折叶涡轮叶轮63是由水平面内均匀设置且相互呈120度夹角的三个涡轮叶组成,各涡轮叶片的安装角度为与水平面呈20度夹角,三叶折叶涡轮叶轮63旋转时带动沥青橡胶混合料向下流动,使自浮橡胶粒下沉,同时使混合料形成循环涡流,三叶折叶涡轮叶轮63设于搅拌轴63中下部附近,导流桶64设于三叶折叶涡轮叶轮63径向外侧沿,该导流桶64大致呈一中空圆桶结构,位于导流桶64内侧的所述圆盘分散叶轮66上方设有钢丝网67以使橡胶粒更均匀地与沥青混合。圆盘分散叶轮66为一外缘设有锯齿形叶片的圆盘,其主要提供剪切力,使橡胶粒更好地分散于沥青中。从而当液压马达62启动后,罐体61内侧的导流桶64桶壁内侧与外侧形成涡流,结合圆盘分散叶轮66使得橡胶粒与沥青达到更理想的混合效果。搅拌均匀的沥青橡胶混合料经输送泵68输送至反应釜7。
参考图1及图5,所述反应釜7包括釜体71、蛇形加热管道72、燃烧器73、螺旋搅拌器74及液压马达75,所述釜体71为具有一定流体容积的中空结构,蛇形加热管道72一端与设于釜体71外侧的燃烧器73出火口连接,蛇形加热管道72的另一端通往大气,螺旋搅拌器74由转轴及设于转轴上的一组螺旋叶片组成,所述转轴通过液压马达75驱动,另外所述釜体71内还设有导热油蛇形保温管76以充分利用导热油的热能,所述釜体71顶部设有粘度自动监测仪77。所述釜体71的入料口与搅拌装置出料口613连接,釜体71的出料口即为成品可直接与矿料混合用于施工。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沥青输送装置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即在沥青加热装置之前需要把沥青输入到加热装置中,而加热后的热沥青亦需要输送装置进行输送,上述实施例中,沥青加热装置输入端的沥青输送泵对加热后的沥青提供一定的压力,从而加热后的沥青可以在压力作用下直接通过管道到达搅拌装置,因此在实施例中没有提及沥青加热装置后的沥青输送装置,但不表示该输送装置不存在。
用前述沥青橡胶生产装置对沥青快速加热后经计量送入搅拌装置,与此同时,橡胶经计量后亦送入搅拌装置,橡胶与沥青在搅拌装置经过涡轮叶片的强力循环及圆盘分散叶轮的强力剪切混合作用下得到均匀混合,所制得的沥青橡胶混合料经反应釜反应后即可制得改性沥青,该改性沥青与矿料混合后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该改性沥青生产装置结构简单,购置成本低。

一种沥青橡胶生产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沥青橡胶生产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沥青橡胶生产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沥青橡胶生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沥青橡胶生产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沥青橡胶生产装置。其包括橡胶称量装置、橡胶输送装置、沥青储存罐、沥青加热装置、沥青计量装置及沥青输送装置、搅拌装置及反应釜,所述橡胶输送装置分别与橡胶称量装置输出端及搅拌装置入料口连接,所述沥青输送装置分别与沥青储存罐输出端及沥青加热装置输入端连接,沥青加热装置输出端与沥青计量装置输入端连接,所述沥青计量装置输出端与搅拌装置入料口连接,搅拌装置出料口与反应釜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