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态袋.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66002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017218.8

申请日:

2008.01.28

公开号:

CN201169775Y

公开日:

2008.12.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2D 17/20申请日:20080128授权公告日:20081224|||授权

IPC分类号:

E02D17/20(2006.01); A01G9/02(2006.01)

主分类号:

E02D17/20

申请人:

青岛崇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于波; 王保田

地址:

266555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金山路117号花林大厦2单元4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连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生态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在装满土后呈长方体结构,袋体内设置有隔断,袋体和隔断采用PET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材料制作而成。使用该生态袋进行护坡时,护坡工程的整体稳定性高,能够节约草籽和营养土,还能够抵御火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生态袋,包括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内设置有隔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袋,其特征在于袋体在装满土后呈长方体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和隔断采用PET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材料制作而成。

说明书

一种新型生态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中使用的装土、绿化器具。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中往往需要对坡面进行保护。传统的护坡方式是采用硬体材料护坡,使用块石或水泥等材料,破环周围的自然环境,施工周期长,造价高,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高,而且坡面不能绿化。虽然目前出现了一种生态柔性护坡方式,该方式采用生态袋装土后对坡体进行保护,然而由于现有的生态袋装满土后呈椭圆形,生态袋彼此之间的接触面积比较小,导致整个护坡结构的稳定性不高,而且生态袋容易燃烧或受热熔化,特别是在冬季生态护坡的植被干枯后,若发生火灾,将生态袋烧毁后,将破坏整个护坡工程;同时现有生态袋的结构在进行植被混播时,会造成大量的草籽和营养土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态袋,使用该生态袋进行护坡时,护坡工程的整体稳定性高,节约草籽和营养土。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生态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设置有隔断。
上述袋体在装满土后呈长方体结构。
上述袋体和隔断采用PET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新型生态袋在装满土后呈长方体结构,与现有的生态袋相比,增大了彼此之间的相互接触面积,提高了整个护坡工程的稳定性,袋体内的隔断将袋体分成两个腔室,草籽和营养土装在其中一个腔室内,另一个腔室则装入普通土,节约了草籽和营养土;另外发生火灾时,只能将暴露在外的装草籽的腔室袋体烧坏,然而由于营养土的存在,生态袋的另外一个腔室仍能保存完整,保证了整个护坡工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生态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生态袋,包括袋体1,袋体1内设置有隔断2,隔断2将袋体1分成两个腔室3和4,腔室3的容积小于腔室4的容积,腔室3用来装草籽和营养土,腔室4装普通的填充土,避免了草籽和营养土的浪费,节省了工程开支。腔室3和腔室4装满后,整个袋体1呈长方体结构,增大了彼此之间的相互接触面积,使工程结构更加稳定。另外,本新型生态袋的结构还能抵御火灾,在发生火灾后,火只能将暴露在外的装营养土的腔室3烧毁,腔室4在营养土的保护下仍能保存完整,保证了整个工程的安全稳定。
为了提高生态袋的使用寿命,袋体1和隔断2采用PET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材料制作而成。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未经过创造性地改进,就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新型生态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生态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生态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生态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生态袋.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生态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在装满土后呈长方体结构,袋体内设置有隔断,袋体和隔断采用PET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材料制作而成。使用该生态袋进行护坡时,护坡工程的整体稳定性高,能够节约草籽和营养土,还能够抵御火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