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276524A43申请公布日20130904CN103276524ACN103276524A21申请号201310208981422申请日20130530D04B15/36200601D04B15/0020060171申请人江苏国茂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5513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碧溪新区碧溪东路67号72发明人戴晓思74专利代理机构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3代理人朱伟军54发明名称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57摘要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属于针织机械领域。包括三角底板,在三角底板的上部设左导针三角、左度目三角、人字三角、右度目三角和右导针三角;中部设左分针。
2、三角、左选针脚导向三角、右选针脚导向三角和右分针三角;在三角底板上固定左、右四段选针器,设左、右导针三角;在三角底板的下部设左选针脚复位三角、选针脚复位三角和右选针脚复位三角,特点在对应于起针三角的两侧设左、右接针三角,在左清针三角与左接针三角间设左集圈三角,在右清针三角与右接针三角间设右集圈三角,在左选针脚导向三角上构成左导向槽,在右选针脚导向三角上构成右导向槽。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驱动轻便灵巧;加工方便;三角体系简单、稳定且高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附图10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附图10页10申请公布号CN10。
3、3276524ACN103276524A1/1页21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包括三角底板7,在该三角底板7的上部的长度方向并且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导针三角6L、左度目三角4L、人字三角1、右度目三角4R和右导针三角6R,其中在对应于人字三角1的下方设置有移圈三角2,而在对应于移圈三角2的下方设置有成圈三角3;在三角底板7的中部的长度方向并且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分针三角25L、左选针脚导向三角11、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2和右分针三角25R,其中在对应于左、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1、12之间的下方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清针三角10L、起针三角5和右清针三角10R;在三角底板7上并且在对应于左选针脚导。
4、向三角11的下方的位置固定有一左四段选针器13L,而在对应于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2的下方的位置固定有一右四段选针器13R;在三角底板7上并且在对应于左四段选针器13L的下方设置有一左导针三角14L,而在对应于右四段选针器13R的下方设置有右导针三角14R,其中在对应于左导针三角14L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一左推针三角161,而在对应于左导针三角14L的另一端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二左推针三角162,在对应于右导针三角14R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右推针三角163,而在对应于右导针三角14R的另一端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二右推针三角164;在三角底板7的下部的长度方向并且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选针脚复位三角20L。
5、、选针脚复位三角20和右选针脚复位三角20R,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起针三角5的一侧设置有一左接针三角501,而在对应于起针三角5的另一侧设置有一右接针三角502,并且在所述左清针三角10L与左接针三角501之间设置有一左集圈三角504,而在所述右清针三角10R与右接针三角502之间设置有一右集圈三角503,在所述左选针脚导向三角11上构成有一左导向槽111,而在所述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2上构成有一右导向槽121,左导向槽111自左选针脚导向三角11朝向所述左分针三角25L的一侧侧面贯通至朝向所述左清针三角10L的一侧侧面,右导向槽121自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2朝向所述右分针三角25R的一侧侧面贯。
6、通至朝向所述右清针三角10R的一侧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左分针三角25L、右清针三角10R、第一左推针三角161和第二右推针三角164缩入所述的三角底板7时,所述的右分针三角25R、左清针三角10L、第一右推针三角163和第二左推针三角162伸出三角底板7;而当左分针三角25L、右清针三角10R、第一左推针三角161和第二右推针三角162伸出三角底板7时,右分针三角25R、左清针三角10L、第一右推针三角163和第二左推针三角162缩入三角底板7。权利要求书CN103276524A1/10页3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针。
7、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背景技术0002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三角底板7S、下三角底板7X、固定在上三角底板7S上的人字三角1、上左导针三角6L、上右导针三角6R、中左导针三角8L、中右导针三角8R、下左导针三角9L、下右导针三角9R、起针三角5、可垂直地在上三角底板7S进出的移圈三角2、挺针三角3、左清针三角10L、右清针三角L0R、左接针压片17L和右接针压片17R、可平行于上三角底板7S滑动的左度目三角4L、右度目三角4R、固定于上三角底板7S上的不织压片19、可上下摆动的集圈压片18、左二段度目压片15L、右二段度目压片15R。
8、;固定在下三角底板7X上的上选针脚导向三角11、下选针脚导向三角14、左针脚压块12L、右针脚压块12R、左选针器13L、右选针器13R、选针脚复位三角20、可在下三角底板7X上垂直进出的左推针三角16L、右推针三角16R;还包括安插在平型针床的针槽中的织针21、挺针片22、推片23和选针脚24,其中织针21位于针槽中最高位置,挺针片22位于织针21的下方,其上端与织针21下部的凹口镶嵌,使织针21与挺针片22组合成一体,挺针片22具有上片踵22A和下片踵22B;推片23位于挺针片22下部的外侧,具有片踵23A和三个定位凹口,可以使片踵23A定位在A或H或B位置;选针脚24位于推片23的外侧,。
9、织针21、挺针片22、推片23和选针脚24均可以在针槽内上下移动。0003上述结构的编织原理是通过具有八段选针功能的左选针器13L和右选针器13R对选针脚24选择,以及通过下选针脚导向三角14、左推针三角16L和右推针三角16R对选针脚24的下片踵的作用而使选针脚24处于不上升、上升一级或上升两级三种状态,通过选针脚24作用于推片23而可使推片23的片踵23A处于A、H或B三个高度。上选针脚导向三角11和选针脚复位三角20可使被选中上升的选针脚24回复原位。具体由图2至图9所示(图中的斜线阴影代表三角沉入三角底板)。0004前述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不编织请见图2,移圈三角2、。
10、左清针三角10L缩入上三角底板7S、右推针三角16R缩入三角底板7X,左选针器13L和右选针器13R不工作,预选的选针脚24被压入针槽,因此不推动推片23,推片23片踵23A处于B位置被不织压片19压入针床的针槽,从而压迫挺针片22也沉入针槽,织针21不被起针三角5作用而进入编织轨道(不编织轨道如图2粗实线所示)。0005编织功能请见图3和图4,假定机头右行,如图3所示,这时移圈三角2和右清针三角10R缩入上三角底板7S,左推针三角16L缩入下三角底板7X,右选针器13R不工作,左选针器13L工作,选针脚复位三角20将选针脚24复位至待选针状态,左选针器13L将需要参与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
11、针脚24选上,下选针脚导向三角14将被选上的选针脚24上推,选针脚24推动推片23到H位置,完成第一次选针。然后机头换向左行,如图4所示,这时移圈三角2说明书CN103276524A2/10页4和左清针三角10L缩入上三角底板7S,右推针三角16R缩入下三角底板7X,前面述及的被选上的选针脚24沿上选针脚导向三角11回复到初始位置,经过左选针器13L第二次选针,左推针三角16L将被选上的选针脚24推到最高位置,之后沿上选针脚导向三角11和选针脚复位三角20回复到初始位置,右选针器13R将下一行需要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下选针脚导向三角14将被选上的选针脚24上推,完成下一行编织。
12、的第一次选针;同步地,前面述及的处于H位置的推片23在选针脚24被第二次选上并且被左推针三角16L推到最高位置时,选针脚24将推片23推到A位置,推片23的片踵23A不被压入针槽,之后推片23经过右清针三角10R时回到初始B位置后再被右选针器13R选上的选针脚24推到H位置;挺针片22的片踵22A因不被压入针槽而带动织针21沿起针三角5以及挺针三角3上升,再沿右度目三角4R、右下导针三角9R和中右导针三角8R运行而完成编织(编织轨道如图4粗实线所示)。0006集圈功能请见图4和图5,假定前一行机头是向左行驶(图4所示的状态),并将需要参加集圈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推动相应的推片23。
13、到H位置,即前一行第一次选针将推片23推到H位置,第二行机头换向向右行驶(图5所示),这时移圈三角2和右清针三角10R缩入上三角底板7S,左接针压片17L和右接针压片17R也缩入上三角底板7S,左推针三角16L缩入下三角底板7X,前一行被选上的选针脚24沿上选针脚导向三角11回复到初始位置,右选针器13R不工作,选针脚24不工作,之后,选针脚24经过选针脚复位三角20后回复到初始位置,左选针器13L将下一行需要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下选针脚导向三角14将被选上的选针脚24上推,完成下一行编织的第一次选针,同时左选针器13L将下一行的与不编织的织针24相对应的选针脚24压入针槽;。
14、同步地,上一行处于H位置的推片23仍处在H位置运行,在经过集圈压片18时,推片23的片踵23A被压入针槽,之后经过左清针三角10L回复到B位置再被左选针器13L选上的选针脚24推到H位置;挺针片22先是带动织针21沿起针三角5上升到集圈位置高度,之后因推片23的片踵23A被集圈压片18压入针槽而迫使挺针片22上的片踵22A也被压入针槽,挺针片22带动织针21不能沿挺针三角3继续上升,而是维持在集圈高度运行再沿左度目三角4L、下左导针三角9L和中左导针三角8L运行而完成集圈(集圈轨道如图5粗实线所示)。0007编织、集圈和不编织请见图5和图6,在同一行同时实现编织,集圈和不编织三种功能。由左选针。
15、器13L将前一行需要参加编织和集圈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推动相应的推片23到H位置(如图5粗实线所示),而不需要参与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不被左选针器13L作用,选针脚24被压入针槽,相应的选针脚24不推动推片23,推片23处与B位置(如图5虚线所示)。第二行机头换向向左行驶,这时移圈三角2和左清针三角10L缩入上三角底板7S,右推针三角16R缩入下三角底板7X,左选针器13L和右选针器13R工作。前一行不选的选针脚24不工作,推片23被不织压片19压入针槽,同时压迫挺针片22埋入针槽不被起针三角5作用而进入编织轨道(完整动作请参考不编织功能,不编织轨迹如图6虚线所示)。。
16、前一行预选的选针脚24被左选针器13L直接选针,而后被右推针三角16R推至最高,选针脚24作用推片23至A位置,挺针片22因不被压入针槽而进入编织轨道(完整动作请参考编织功能,编织轨迹如图6实线所示)。前一行预选的选针脚24被右选针器13R直接选针说明书CN103276524A3/10页5压进针槽,推片23停留在H位置被集圈压片18压入针槽,从而迫使挺针片22埋入针槽,织针21进入集圈轨道(完整动作请参考集圈功能,集圈轨迹如图6点划线所示)。0008移圈功能请见图6和图7,假定在移圈的前一行机头是向左行驶(例如图6的状态),右选针器13R将下一行与需要参与移圈的织针21相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
17、下选针脚导向三角14将被选上的选针脚24上推,选针脚24将相应的推片23推到H位置,完成第一次选针。第二行机头换向向左行驶,如图7所示,这时挺针三角3和右清针三角10R缩入上三角底板7S,左推针三角16L缩入下三角底板7X,前一行被选上的选针脚24沿上选针脚导向三角11回复到初始位置,经过左选针器13L的第二次选针,右推针三角16R将选上的选针脚24推到最高位置,之后沿上选针脚导向三角11和选针脚复位三角20回复到初始位置,左选针器13L将与下一行需要移圈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下选针脚导向三角14将被选上的选针脚24上推,完成下一行编织的第一次选针;同步地,前一行被推到H位置的推片。
18、23在选针脚24被第二次选上并被右推针三角16R推到最高位置时,选针脚24将推片23推到A位置,推片23的片踵23A不被压入针槽,之后推片23经过左清针三角10L时回到初始B位置后再被左选针器13L选上的选针脚24推到H位置;挺针脚22的上片踵22A因不被压入针槽而带动织针21沿起针三角5上升,之后挺针片22上的下片踵22B沿移圈三角2带动织针21继续上升,再沿人字三角1和左度目三角4L回到初始位完成移圈(移圈轨迹如图7粗实线所示)。0009接圈功能请见图7和图8,假定前一行机头是向右行驶(图7的状态),并将需要参加接圈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推动相应的推片23到H位置,即前一行第一。
19、次选针将推片23推到H位置,第二行机头换向向左行驶,如图8所示,这时挺针三角3和左清针三角10L缩入上三角底板7S,集圈压片18摆离H位置,右推针三角16R缩入下三角底板7X,前一行被选上的选针脚24沿上选针脚导向三角11回复到初始位置,左选针器13L不工作,选针脚24不工作,之后选针脚24经过选针脚复位三角20后回复到初始位置,右选针器13R将下一行需要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下选针脚导向三角14将被选上的选针脚24上推,完成下一行编织的第一次选针,同步地,上一行处于H位置的推片23仍处在H位置运行,在经过左接针压片17L,和右接针压片17R时,推片23上的片踵23A被压入针槽。
20、,之后经过右清针三角10R回复到B位置再被右选针器13R选上的选针脚24推到H位置;挺针片22在推片23经过接左针压片17L时,由于推片23的片踵23A被左接针压片17L压入针槽而迫使挺针片22上的上片踵22A也被压入针槽,挺针片22带动织针21不能沿起针三角5上升而进入编织或移圈轨道,在推片23经过集圈压片18位置时,由于集圈压片18已摆离H位置,因此推片23上的片踵23A被释放露出针槽,相应地挺针片22上的上片踵22A也露出针槽,这时挺针片22上的上片踵22A沿起针三角5上加工出的左、右集圈斜面503、504上升而带动织针21进入接圈轨道,完成接圈(接圈轨迹如图8粗实线所示)。0010前后。
21、对翻请见图8和图9,即同一行可以实现移圈和接圈功能。假定前一行是向左行驶(图8的状态),并将需要参加接圈和移圈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推动相应的推片23到H位置,即前一行第一次选针将推片23推到H位置,第二行机头换向向右行驶,如图9所示,说明书CN103276524A4/10页6这时挺针三角3和右清针三角10L缩入上三角底板7S,集圈压片18摆离即避开H位置,左推针三角16L缩入下三角底板7X,前一行被选上的需要接圈的选针脚24沿上选针脚导向三角11回复到初始位置,左选针器13L将选针脚24压入针槽,选针脚24不工作,之后选针脚24经过选针脚复位三角20后回复到初始位置,同步地,上一。
22、行处于H位置的推片23仍处在H位置运行,在经过左接针压片17L时,由于推片23的片踵23A被左接针压片17L压入针槽而迫使挺针片22上的上片踵22A也被压入针槽,挺针片22带动织针21不能沿起针三角5上升而进入编织或移圈轨道(完整动作请参考接圈功能,接圈轨迹如图9虚线所示)。前一行被选上的需要移圈的选针脚24沿上选针脚导向三角11回复到初始位置,左选针器13L将选针脚24选上,同步地,前一行被推到H位置的推片23在选针脚24被第二次选上并被右推针三角16R推到最高位置时,选针脚24将推片23推到A位置,推片23的片踵23A不被压入针槽,之后推片23经过左清针三角10L时回到初始B位置后再被左选。
23、针器13L选上的选针脚24推到H位置;挺针片22的上片踵22A因不被压入针槽而带动织针21沿起针三角5上升,之后挺针片22上的下片踵22B沿移圈三角2带动织针21继续上升,再沿人字三角1和左度目三角4L回到初始位完成移圈(完整的移圈动作请参考移圈功能,移圈轨迹如图9粗实线所示)。0011由上可知,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存在以下欠缺其一,三角机构十分复杂,其中需要垂直上下运动的移圈三角2、挺针三角3、左、右清针三角10L、10R、左、右接针压片17L、17R、左、右推针三角16L、16R、上下摆动的左、右二段度目压片15L、15R和集圈压片18。由于这些动作需要复杂的机构控制,因而。
24、致使织针组件结构复杂有织针21、挺针片22、压片23和选针脚24四个部件,不言而喻,如此复杂的结构使制造成本高、加工难度大、零件合格率低和机器体积大以及稳定性差。其二,在接圈和集圈时,由于挺针片22的上片踵22A总是紧贴着起针三角5并沿左接针斜面504、右接针斜面502或右集圈斜面503、左集圈斜面504上升和下降,因此对起针三角5的加工要求十分苛刻,否则会造成撞针。其三,选针十分复杂,首先通过选针器对选针脚24的第一次选针分出两类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需要编织,集圈,移圈和接圈的选针脚24,下选针脚导向三角14将被选上的选针脚24上推并将推片23推至H位置;第二类不编织的选针脚24被压入。
25、针槽,推片23停留在B位置。然后选针器对选针脚24的二次选针从第一类选针脚24中选出需要编织和移圈的选针脚,左推针三角16L或右推针三角16R将选针脚24上推并将推片23推至A位置;需要集圈和接圈的选针脚24被压入针槽,推片23停留在H位置。0012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发明内容0013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简化三角机构的结构和织针组件而藉以缩小三角底板和针床的体积并且加工要求不苛刻、机器稳定性高、制造效率高和制造成本低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0014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
26、机构,包括三角底板,在该三角底板的上部的长度方向并且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导针三角、左度目三角、人字三角、右度目三角和右导针三角,其中在对应于人字三角的下方设置有移圈三角,而在对说明书CN103276524A5/10页7应于移圈三角的下方设置有成圈三角;在三角底板的中部的长度方向并且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分针三角、左选针脚导向三角、右选针脚导向三角和右分针三角,其中在对应于左、右选针脚导向三角之间的下方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清针三角、起针三角和右清针三角;在三角底板上并且在对应于左选针脚导向三角的下方的位置固定有一左四段选针器,而在对应于右选针脚导向三角的下方的位置固定有一右四段选针器;在三角底板上。
27、并且在对应于左四段选针器的下方设置有一左导针三角,而在对应于右四段选针器的下方设置有右导针三角,其中在对应于左导针三角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一左推针三角,而在对应于左导针三角的另一端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二左推针三角,在对应于右导针三角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右推针三角,而在对应于右导针三角的另一端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二右推针三角;在三角底板的下部的长度方向并且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选针脚复位三角、选针脚复位三角和右选针脚复位三角,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起针三角的一侧设置有一左接针三角,而在对应于起针三角的另一侧设置有一右接针三角,并且在所述左清针三角与左接针三角之间设置有一左集圈三角,而在所述右清针三角与右。
28、接针三角之间设置有一右集圈三角,在所述左选针脚导向三角上构成有一左导向槽,而在所述右选针脚导向三角上构成有一右导向槽,左导向槽自左选针脚导向三角朝向所述左分针三角的一侧侧面贯通至朝向所述左清针三角的一侧侧面,右导向槽自右选针脚导向三角朝向所述右分针三角的一侧侧面贯通至朝向所述右清针三角的一侧侧面。0015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左分针三角、右清针三角、第一左推针三角和第二右推针三角缩入所述的三角底板时,所述的右分针三角、左清针三角、第一右推针三角和第二左推针三角伸出三角底板;而当左分针三角、右清针三角、第一左推针三角和第二右推针三角伸出三角底板时,右分针三角、左清针三角、第一右推。
29、针三角和第二左推针三角缩入三角底板。0016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之一,由于无需使用不织压片、集圈压片、接圈压片和二段度目压片,因而省去了控制这些压片的传动机构,使结构显著简单;之二,由于相对于已有技术可显著简化织针组件而摒弃推片和挺针片,因此织针组件在针槽方向的长度可缩小,使机头和针床的宽度相应缩小,从而整机的体积减小,制造成本降低;之三,由于织针组件仅需织针和选针脚,因而机头运行阻力小,驱动轻便灵巧,节省能源;之四,由于在起针三角的一侧设置了左接针三角,另一侧设置了右接针三角,并且在左清针三角与左接针三角之间设置了左集圈三角以及在右清针三角与右接针三角之间设置了右集圈三角。
30、,因而相对于已有技术使起针三角加工方便并且能保证织针顺利运行;之五,由于可省去织针组件的推片,因而不再存在推片的A、H和B三种位置,只保留选针脚的待选和压入针槽两种状态即A位置和B位置,从而使三角的结构体系既简单又稳定并且高效。附图说明0017图1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的结构图。0018图2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不编织的走针轨迹图。0019图3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进行说明书CN103276524A6/10页8编织前一行的第一次选针的走针轨迹图。0020图4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
31、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进行编织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的走针轨迹图。0021图5为有技术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进行集圈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的走针轨迹图。0022图6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进行三功为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的走针轨迹图。0023图7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进行移圈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的走针轨迹图。0024图8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进行接圈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的走针轨迹图。0025图9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
32、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进行前后对翻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的走针轨迹图。0026图10为本发明的实例结构图。0027图11为本发明结构在不编织时的走针示意图。0028图12为本发明结构进行织针归位并且为下一行进行第一次选针的示意图。0029图13为本发明结构进行编织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的走针轨迹示意图。0030图14为本发明结构进行集圈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的走针轨迹示意图。0031图15为本发明结构进行三功位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的走针轨迹示意图。0032图16为本发明结构进行移圈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的走针轨迹示意图。0033图17为本发明结构进行接圈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的走针轨迹示意。
33、图。0034图18为本发明结构进行前后对翻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的走针轨迹示意图。0035图19为织针组件的选针脚进行二次选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6请参见图10,给出了一枚三角底板7,在该三角底板7的上部的长度方向并且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导针三角6L、左度目三角4L、人字三角1、右度目三角4R和右导针三角6R,其中在对应于人字三角1的下方设置有移圈三角2,而在对应于移圈三角2的下方设置有成圈三角3;在三角底板7的中部的长度方向并且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分针三角25L、左选针脚导向三角11、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2和右分针三角25R,其中在对应于左、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1、12之间的下方自左至右。
34、依次设置有左清针三角10L、起针三角5和右清针三角10R;在三角底板7上并且在对应于左选针脚导向三角11的下方的位置固定有一左四段选针器13L,而在对应于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2的下方的位置固定有一右四段选针器13R;在三角底板7上并且在对应于左四段选针器13L的下方设置有一左导针三角14L,而在对应于右四段选针器13R的下方设置有右导针三角14R,其中在对应于左导针三角14L的一端(图10所示的右端)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一左推针三角161,而在对应于左导针三角14L的另一端(图10所示左端)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二左推针三角162,在对应于右导针三角14R的一端(图10所示左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右推针三角。
35、163,而在对应于右导针三角14R的另一端(图10所示右端)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二右推针三角164;在三角底板7的下部的长说明书CN103276524A7/10页9度方向并且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选针脚复位三角20L、选针脚复位三角20和右选针脚复位三角20R。0037前述的左分针三角25L、右清针三角10R、第一左推针三角161以及第二右推针三角164是与右分针三角25R、左清针三角10L、第一右推针三角163以及第二左推针三角162联动的,并且交替地进出三角底板7。例如当左分针三角25L、右清针三角10R、第一左推针三角161以及第二右推针三角164伸出三角底板7时,那么右分针三角25R、左清针。
36、三角10L、第一右推针三角163以及第二左推针三角162缩入或称埋入三角底板7,反之亦然。0038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对应于所述起针三角5的一侧(图示左侧)设置有一左接针三角501,而在对应于起针三角5的另一侧(图示右侧)设置有一右接针三角502,并且在前述的左清针三角10L与左接针三角501之间设置有一左集圈三角504,而在前述的右清针三角10R与右接针三角502之间设置有一右集圈三角503。在前述的左选针脚导向三角11上构成有一左导向槽111,而在所述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2上构成有一右导向槽121,左导向槽111自左选针脚导向三角11朝向前述左分针三角25L的一侧侧面贯通至朝。
37、向前述左清针三角10L的一侧侧面,而右导向槽121自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2朝向前述右分针三角25R的一侧侧面贯通至朝向所述右清针三角10R的一侧侧面。0039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方案将已有技术中的起针三角5表现为由五个三角构成,其中除了保留固定于三角底板7上的起针三角5外,还具有左接针三角501、右接针三角502、左集圈三角504和右集圈三角503,并且将左接针三角501以及右接针三角502设计成能垂直进出于三角底板7,将左集圈三角504以及右集圈三角503同样设置成能垂直进出三角底板7,从而使三角的加工更加简单并且能保证织针顺利运行。0040请继续见图10,给出了安插在平型针床的针槽中的织针2。
38、1和选针脚24,其中织针21位于针槽中最高位置,选针脚24位于织针21的下部,织针21和选针脚24均可以在针槽内上下移动。0041上述结构的编织原理是通过具有四段选针功能的左四段选针器13L和右四段选针器13R对选针脚24选择,以及通过第一左推针三角161、第二右推针三角164和右分针三角25R、左清针三角10L、第一右推针三角163、第二左推针三角162对选针脚24的下片踵的作用而使选针脚24处于不上升、上升两种状态,使得选针脚24上片踵处于A或B位置。左上选针脚导向三角11、右上选针脚导向三角12和选针脚复位三角20可使被选中上升的选针脚24回复原位。具体由图11至图18所示(图中的斜线阴。
39、影代表三角沉入三角底板)。0042本发明结构为了全面体现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的技术效果,因而解决了以下两个难点或称技术问题其一,如何将第一次选出来的选针脚24分开进入三角底板7;其二,如何保障选出的选针脚24进行二次选针。对此可以通过申请人在下述说明而得到理解。0043请参见图12和图13,假设机头右行(图12所示状态),前一行需要编织和移圈的选针脚24被左四段选针器13L选起并被第二左推针三角162推至位置,左分针三角25L埋入三角底板17,同时需要接圈和集圈和不编织的选针脚24被左选针器13L压入槽,选针脚24停留在位置并被左选针脚复位三角20L复位。第二行机头右行(图13所示),左分针三角。
40、25L伸出三角底板7,并将位置的选针脚24的上片踵送进左选针脚导向三角11中间的左导向槽111,左清针三角10L埋入三角底板7中,选针脚24顺利接触左集圈三角504或左接针三角501,位置的选针脚24沿原路返回被左四段选针器13L二次选针。说明书CN103276524A8/10页100044请参见图19,选针脚24由原来的八段去掉一、三、五、七段,保留二、四、六、八段。同理左、右四段选针器13L、13R的刀片也保留D2、D4、D6、D8段。当预选出来的A位置的选针脚24上片踵进入左导向槽111和右导向槽121时,选针脚24下片踵刚好能通过选针器13工作状态的选针器刀片D8和不工作状态的选针器刀。
41、片D6,那么H位置的选针脚24在第二行可以顺利的进行二次选针。0045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不编织功能请参见图11,这时移圈三角2、成圈三角3、左集圈三角504、右集圈三角503埋入三角底板7。左四段选针器13L和右四段选针器13R不工作,选针脚24和织针21都处于原始位置。0046编织功能请参见图12和图13,假定前一行是向右行驶(图12所示的状态),并将需要编织的织针21对应的选针脚24选至A位置,第二行机头换向向左行驶(图13所示的状态),这时移圈三角、右分针三角25R、左清针三角10L、第二左推针三角162、第一右推针三角163埋入三角底板7,前一行预选至位置的选针脚24被左分针三角。
42、25L送进左导向槽111(前述难点解决方案),而后被左集圈三角504抬至最高并沿着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2和右清针三角10R下降,右四段选针器13R将需要下一行集圈的选针脚24压入针槽,之后选针脚24经过右选针脚复位三角20R回复至待选针状态并停留在B位置;同时(同步地),织针21被推至成圈三角并沿着成圈三角3上升,而后织针21顺着人字三角和左度目三角4L下降完成整个编织过程(编织轨道如图13粗实线所示)。0047集圈功能请参见图13和图14,假定前一行机头向左行驶(图13所示状态),右四段选针器13R不工作,选针脚24停留在B位置并处在待选状态。第二行机头换向向右行驶(图14所示状态),这时移圈。
43、三角2,右接针三角502,左分针三角25L、右清针三角10R、第二右推针三角164以及第一左推针三角161埋入三角底板7。需要集圈的选针脚24被右四段选针器13R选上,并被第一左推针三角161推至最高,选针脚24上片踵接触起针三角,并沿着左接针三角501和左集圈三角504上升,之后沿着左选针脚导向三角11和左清针三角10L下降,左四段选针器13L将下一行需要编织的选针脚24选起,并被第二左推针三角162推至A位置(如图14实线所示),需要集圈和不编织的选针脚24被压入针槽,之后被右选针脚复位三角20R并停留在B位置待选状态(如图14虚线所示);同步地,选针脚24带动织针21沿成圈三角3和左接针。
44、三角501之间的接针轨道运行,而后再沿着左集圈三角504上升,最后沿人字三角1和左度目三角4L回复至初始位置完成整个集圈过程(集圈轨道如图14粗实线所示)。0048三功位功能在同一行实现编织功能,集圈功能和不编织功能。请参见图14和图15,假定前一行机头向右行驶(图14所示状态),需要编织的选针脚24在A位置,需要集圈和不编织的选针脚24在B位置。第二行机头换向向左行驶(图15所示状态),这时移圈三角2、左接针三角501、右分针三角25R、左清针三角10L、第一右推针三角163、第二左推针三角162埋入三角底板7。前一行需要编织的选针脚24被左分针三角25L送进左导向槽111,而后沿着左集圈三。
45、角504上升,最后沿着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2回复到B位置;同步地,织针21被推上成圈三角3,织针21沿着人字三角1和右度目三角4R完成编织(完整的编织动作请参考前述编织功能,编织轨迹如图15粗实线所示)。前一行需要集圈的选针脚24经过左四段选针器13L的二次选针,第一左推针三角161将选上的选针脚24推至最高,选针脚24上说明书CN103276524A109/10页11片踵沿着起针三角5、右接针三角502和右集圈三角503上升;同步地,织针21沿着成圈三角3,右接针三角502和右集圈三角503之间的轨道运行集圈轨迹(完整的集圈动作请参考前述集圈功能,集圈轨迹如图15点划线所示)。前一行不编织的选。
46、针脚24不被左四段选针器13L和右四段选针器13R工作(选中),而后被选针脚复位三角20复位至待选状态,织针21也停留在初始位置(完整的不编织动作请参考前述编织功能,不编织轨迹如图15虚线所示)。最后选针脚24沿着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2回复至初始位置,而后被右四段选针器13R选起,第二右推针三角164将选针脚24推至A位置为下一行移圈做准备。0049移圈功能请参见图15和图16,假定前一行机头向左行驶(图15所示状态),并将需要移圈的织针21对应的选针脚24选至A位置,第二行机头换向向右行驶(如图16所示状态),这时左分针三角25L、右清针三角10R、第二右推针三角164以及第一左推针三角161。
47、埋入三角底板7,前一行预选至A位置的选针脚24被左分针三角25L送进左导向槽111(前述难点解决方案),而后左集圈三角504抬至最高并沿着右选针脚导向三角12和右清针三角10R下降,右四段选针器13R将下一行需要接圈的选针脚24压入针槽,之后选针脚24经过选针脚复位三角20R回复至待选针状态并停留在B位置;同步地,织针21被推至成圈三角并沿着成圈三角3和移圈三角2上升,而后织针21顺着人字三角和左度目三角4L下降完成整个移圈过程(移圈轨道如图13粗实线所示)接圈功能请参见图16和图17,假定前一行机头向右行驶(图16所示状态),左四段选针器13L不工作,选针脚24停留在B位置并处在待选状态。第。
48、二行机头换向向左行驶(图17所示状态),这时左接针三角501、右集圈三角503、右分针三角25R、左清针三角10L、第二左推针三角162以及第一右推针三角163埋入三角底板7。需要接圈的选针脚24被右四段选针器13R选上,并被第一左推针三角161推至最高,选针脚24的上片踵接触起针三角,并沿着左接针三角501上升,之后沿着左选针脚导向三角11和左清针三角10L下降,左四段选针器13L将下一行需要移圈的选针脚24选起,并被第二左推针三角162推至A位置(如图17实线所示),需要接圈的选针脚24被压入针槽,之后被右选针脚复位三角20R复位并停留在B位置待选状态(如图17虚线所示);同步地,选针脚2。
49、4带动织针21沿成圈三角3和左接针三角501之间的接圈轨道运行,最后沿人字三角1和左度目三角4L回复至初始位置完成整个接圈过程(接圈轨道如图14粗实线所示)。0050前后对翻功能同一行实现移圈功能和接圈功能。请参见图17和图18,假定前一行机头向左行驶(图17所示状态),需要移圈的选针脚24在A位置,需要接圈的选针脚24在B位置。第二行机头换向向右行驶(图18所示状态),这时左集圈三角504、右接针三角502、左分针三角25L、右清针三角10R、第一左推针三角161以及第二右推针三角164埋入三角底板7。前一行需要移圈的选针脚24被右分针三角25R送进右导向槽121,而后沿着右集圈三角503上升,最后沿着左选针脚导向三角11回复到B位置;同步地,织针21被推至成圈三角3和移圈三角2,而后沿着人字三角1和右度目三角4R完成移圈(完整的移圈动作请参考前述移圈功能,移圈轨迹如图15粗实线所示)。前一行需要接圈的选针脚24经过右四段选针器13R的二次选针,第一右推针三角163将选上的选针脚24推至最高,选针脚24的上片踵沿着起针三角5运行,并沿着左接针三角501上升,最后沿着左选针脚导向三角11回复到B位置;同步地,织针21沿着成圈三角3和左接针三角501之间的轨道运行接圈轨迹(完整的接圈动作请参考前述接圈功能,接圈轨迹如图15虚线所示)。说明书CN10327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