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pdf

上传人:齐** 文档编号:8906024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17823.3

申请日:

20111019

公开号:

CN102433094A

公开日:

201205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J133/08,C09J193/04,C09J157/02,C09J145/00,C08J3/24

主分类号:

C09J133/08,C09J193/04,C09J157/02,C09J145/00,C08J3/24

申请人:

常州市宝丽胶粘剂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叔平,胡文虎

地址:

213144 江苏省常州市邹区镇工业集中区

优先权:

CN201110317823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顾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包括丙烯酸预聚体的制备,预聚体的扩连增长聚合,在特殊固化剂作用下丙烯酸酯聚合物与反应型增粘树脂的部分交联反应。本发明用采用具有功能官能团的聚合物作为反应型增粘树脂,使压敏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在特殊固化剂的交联作用下,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的羧基、羟基与反应型增粘树脂分子上的功能官能团发生部分交联反应,不但可增加压敏胶的耐温、耐溶剂性能,而且也使被粘基材的表面能得到调整;本发明为单组份粘合剂,避免了双组份胶的使用时间短,操作不便等弊端;原料成本低,粘结强度高,在同样固含量的前提下施胶性能好,固化速度快。

权利要求书

1.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丙烯酸预聚体的制备:将大部分软单体,硬单体,功能单体及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5~95℃,用高位槽在1—4h内滴加剩余软单体和硬单体及引发剂;(2)预聚体的扩连增长聚合:待高位槽的软单体和硬单体及引发剂滴加完成后,在85—95℃下聚合1--4h,以使聚合物达到预期的分子量;(3)交联反应:聚合完成后,加入固化剂及预先溶于溶剂中的反应型增粘树脂,在特殊固化剂作用下使丙烯酸酯聚合物与反应型增粘树脂进行交联反应,反应0~2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胶粘剂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所述软单体30一50份,所述硬单体0.5一10份,所述功能单体0.5一3份,所述反应型增粘树脂2一15份,所述固化剂0.5一3.5份,所述引发剂0.05一0.5份,所述溶剂40一6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预聚体的制备步骤中,其中软单体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或丙烯酸-2一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所述功能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或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溶剂为甲苯、乙酸乙酯、丙酮或丁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二碳酸酯或N N-二羟烷基对甲苯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交联反应步骤中,其中所述固化剂为甲醚化苯代三聚氰胺树脂或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反应型增粘树脂为松香、聚合松香、改性松香138树脂、改性松香145树脂或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敏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低表面能基材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

背景技术

目前粘接低表面能材料的技术主要有两种:(1)提高基材的表面能,使基材的表面能与胶粘剂的相匹配,从而使基材更好地被胶粘剂湿润。常用的低表面能材料前处理工艺是火焰处理、电晕放电、等离子处理、臭氧或氧化性酸氧化处理和溅射蚀刻,或预涂高性能底胶等。虽然这些方法行之有效,但操作过程复杂;(2)调整粘合剂结构和固化机理,使被粘基材在与粘合剂的粘结、固化过程中,表面能得到调整,从而使低表面能材料能够被粘接,已有的一种双组份粘合剂,甲组分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弹性体、缩聚树脂和丙烯酸等;乙组分包括:三乙基硼烷多元胺络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在实验中将缩聚树脂、弹性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和增稠剂一起进行搅拌,直至完全溶解,然后加人丙烯酸,制成胶粘剂的甲组分;利用有机硼烷胺络合物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制成乙组分。使用时将甲乙两组分按配比混合均匀,约10 min内将其涂刷到聚乙烯基材上,在室温下粘接。该方法的缺点是双组份,胶的使用时间短,操作不便,原料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量轻,原料成本低,粘结强度高,可广泛用于汽车内饰,玩具和家用器具等并且具有优异抗冲击性的粘合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丙烯酸预聚体的制备:将大部分软单体,硬单体,功能单体及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5~95℃,用高位槽在1—4h内滴加剩余软单体和硬单体及引发剂。

(2)预聚体的扩连增长聚合:待高位槽的软单体和硬单体及引发剂滴加完成后,在85—95℃下聚合1--4h,以使聚合物达到预期的分子量;

(3)交联反应:聚合完成后,加入固化剂及事先溶于溶剂中的反应型增粘树脂,在特殊固化剂作用下使丙烯酸酯聚合物与反应型增粘树脂的部分交联反应,反应0~2h。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软单体30一50份,所述硬单体0.5一10份,所述功能单体0.5一3份,所述反应型增粘树脂2一15份,所述固化剂0.5一3.5份,所述引发剂0.05一0.5份,所述溶剂40一60份。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

其中软单体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或丙烯酸-2一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所述功能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或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溶剂为甲苯、乙酸乙酯、丙酮或丁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二碳酸酯或N N-二羟烷基对甲苯胺中的一种或两种;固化剂为甲醚化苯代三聚氰胺树脂或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反应型增粘树脂为松香、聚合松香、改性松香138树脂、改性松香145树脂或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具有功能官能团的聚合物作为反应型增粘树脂,使压敏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在特殊固化剂的交联作用下,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的羧基、羟基与反应型增粘树脂分子上的功能官能团发生部分交联反应,不但可增加压敏胶的耐温、耐溶剂性能,而且也使被粘基材的表面能得到调整;(2)本发明为单组份粘合剂,避免了双组份胶的使用时间短,操作不便等弊端;(3)原料成本低,粘结强度高,在同样固含量的前提下施胶性能好,固化速度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丙烯酸预聚体的制备:将大部分软单体,硬单体,功能单体及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5~95℃,用高位槽在1—4h内滴加剩余软单体和硬单体及引发剂;预聚体的扩连增长聚合:待高位槽的软单体和硬单体及引发剂滴加完成后,在85—95℃下聚合1--4h,以使聚合物达到预期的分子量;交联反应:聚合完成后,加入固化剂及预先溶于溶剂中的反应型增粘树脂,在特殊固化剂作用下使丙烯酸酯聚合物与反应型增粘树脂进行交联反应,反应0~2h。

其中,软单体30一50份,硬单体0.5一10份,功能单体0.5一3份,反应型增粘树脂2一15份,固化剂0.5一3.5份,引发剂0.05一0.5份,溶剂40一60份。

软单体可选自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或丙烯酸-2一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硬单体可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

功能单体可选自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或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溶剂可选自甲苯、乙酸乙酯、丙酮或丁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二碳酸酯或N N-二羟烷基对甲苯胺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固化剂可选自甲醚化苯代三聚氰胺树脂或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反应型增粘树脂可选自松香、聚合松香、改性松香138树脂、改性松香145树脂或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实施例一: 

将540g丙烯酸丁酯、0.56g丙烯酸羟乙酯、22.5g丙烯酸、348g甲苯和213g乙酸乙酯加入到密封良好、带冷凝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反应罐中,缓慢升温至90℃;将360g丙烯酸丁酯、15g丙烯酸、121g乙酸乙酯及8.6g溶于80g乙酸乙酯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分别加入两个高位槽中,同时缓慢滴加,开启反应釜搅拌,2h滴加完;搅拌下保温继续反应2h;将聚合完成后的胶液降温至50℃,向其中加入56g醋酸乙烯酯及事先溶于169g甲苯和500g乙酸乙酯溶剂中的140g改性松香138树脂和94g加氢石油树脂,反应至给定粘度值过滤出料,产品的理论固含量为46.4%。

实施例 二: 

将550g丙烯酸异辛酯、0.56g丙烯酸羟乙酯、22.5g丙烯酸、348g甲苯和213g乙酸乙酯加入到密封良好、带冷凝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反应罐中,缓慢升温至90℃;将360g丙烯酸丁酯、15g丙烯酸、121g乙酸乙酯及8.6g溶于80g乙酸乙酯的过氧二碳酸酯和N N-二羟烷基对甲苯胺的1:1混合物分别加入两个高位槽中,同时缓慢滴加,开启反应釜搅拌,2h滴加完;搅拌下保温继续反应2h;将聚合完成后的胶液降温至50℃,向其中加入56g醋酸乙烯酯及事先溶于169g丙酮和500g乙酸乙酯溶剂中的140g改性松香138树脂和94g加氢石油树脂,反应至给定粘度值过滤出料,产品的理论固含量为46.6%。

实施例三:

将500g丙烯酸丁酯、0.56g丙烯酸羟乙酯、22.5g丙烯酸、348g甲苯、4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13g乙酸乙酯加入到密封良好、带冷凝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反应罐中,缓慢升温至90℃;将360g丙烯酸丁酯、15g丙烯酸、121g乙酸乙酯及8.6g溶于80g乙酸乙酯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分别加入两个高位槽中,同时缓慢滴加,开启反应釜搅拌,2h滴加完;搅拌下保温继续反应2h;将聚合完成后的胶液降温至50℃,向其中加入56g醋酸乙烯酯及事先溶于169g甲苯和460g乙酸乙酯溶剂中的140g改性松香138树脂和94g加氢石油树脂,反应至给定粘度值过滤出料,产品的理论固含量为47%。

实施例四:将540g丙烯酸丁酯、0.56g丙烯酸羟乙酯、22.5g丙烯酸、348g甲苯和213g乙酸乙酯加入到密封良好、带冷凝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反应罐中,缓慢升温至90℃;将360g丙烯酸丁酯、15g丙烯酸、121g乙酸乙酯及8.6g溶于80g乙酸乙酯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分别加入两个高位槽中,同时缓慢滴加,开启反应釜搅拌,2h滴加完;搅拌下保温继续反应2h;将聚合完成后的胶液降温至50℃,向其中加入50g甲醚化苯代三聚氰胺树脂及事先溶于169g甲苯和500g乙酸乙酯溶剂中的140g改性松香138树脂和90萜烯树脂,反应至给定粘度值过滤出料,产品的理论固含量为46.2%。

    本发明采用具有功能官能团的聚合物作为反应型增粘树脂,使压敏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在特殊固化剂的交联作用下,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的羧基、羟基与反应型增粘树脂分子上的功能官能团发生部分交联反应,不但可增加压敏胶的耐温、耐溶剂性能,而且也使被粘基材的表面能得到调整;本发明为单组份粘合剂,避免了双组份胶的使用时间短,操作不便等弊端;原料成本低,粘结强度高,在同样固含量的前提下施胶性能好,固化速度快。 

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3309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2 CN 102433094 A *CN102433094A* (21)申请号 201110317823.3 (22)申请日 2011.10.19 C09J 133/08(2006.01) C09J 193/04(2006.01) C09J 157/02(2006.01) C09J 145/00(2006.01) C08J 3/24(2006.01) (71)申请人 常州市宝丽胶粘剂有限公司 地址 213144 江苏省常州市邹区镇工业集中 区 (72)发明人 胡叔平 胡文虎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

2、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代理人 顾进 (54) 发明名称 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 备, 包括丙烯酸预聚体的制备, 预聚体的扩连增长 聚合, 在特殊固化剂作用下丙烯酸酯聚合物与反 应型增粘树脂的部分交联反应。本发明用采用具 有功能官能团的聚合物作为反应型增粘树脂, 使 压敏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同时在特殊固化剂 的交联作用下, 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的羧基、 羟基 与反应型增粘树脂分子上的功能官能团发生部 分交联反应, 不但可增加压敏胶的耐温、 耐溶剂性 能, 而且也使被粘基材的表面能得到调整 ; 本发 明为单组份粘合剂, 避免了。

3、双组份胶的使用时间 短, 操作不便等弊端 ; 原料成本低, 粘结强度高, 在同样固含量的前提下施胶性能好, 固化速度快。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CN 102433098 A1/1 页 2 1. 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 (1) 丙烯酸预聚体的制备 : 将大部分软单体, 硬单体, 功能单体及溶剂加入反应釜中, 升 温至 8595, 用高位槽在 14h 内滴加剩余软单体和硬单体及引发剂 ; (2)预聚体的扩连增长聚合 : 待高位槽的软单体和硬单体及引发剂滴加完成后,。

4、 在 8595下聚合 1-4h, 以使聚合物达到预期的分子量 ; (3) 交联反应 : 聚合完成后, 加入固化剂及预先溶于溶剂中的反应型增粘树脂, 在特殊 固化剂作用下使丙烯酸酯聚合物与反应型增粘树脂进行交联反应, 反应 02h。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新型胶粘剂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 : 所述软单体30一50份, 所述硬单体0.5一 10 份, 所述功能单体 0.5 一 3 份, 所述反应型增粘树脂 2 一 15 份, 所述固化剂 0.5 一 3.5 份, 所述引发剂 0.05 一 0.5 份, 所述溶剂 40 一 60 份。 3.。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丙烯酸预聚体的制备步骤中, 其中软单体为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异辛酯或丙 烯酸 -2 一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 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 ; 所述 功能单体为丙烯酸、 丙烯酸羟乙酯或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 所述溶剂为甲苯、 乙酸 乙酯、 丙酮或丁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过氧化二异丙 苯、 过氧二碳酸酯或 N N- 二羟烷基对甲苯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 所述交联反应步骤中, 其中 所述固化剂为甲醚化苯代三聚氰胺树脂或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6、或两种 ; 所述反应型增粘树 脂为松香、 聚合松香、 改性松香 138 树脂、 改性松香 145 树脂或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 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33094 A CN 102433098 A1/3 页 3 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压敏胶制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低表面能基材的丙烯酸酯压 敏胶的制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粘接低表面能材料的技术主要有两种 :(1) 提高基材的表面能, 使基材的表 面能与胶粘剂的相匹配, 从而使基材更好地被胶粘剂湿润。常用的低表面能材料前处理工 艺是火焰处理、 电晕放电、 等离子处理、 臭氧或。

7、氧化性酸氧化处理和溅射蚀刻, 或预涂高性 能底胶等。虽然这些方法行之有效, 但操作过程复杂 ;(2) 调整粘合剂结构和固化机理, 使被粘基材在与粘合剂的粘结、 固化过程中, 表面能得到调整, 从而使低表面能材料能够被 粘接, 已有的一种双组份粘合剂, 甲组分包括 : 甲基丙烯酸甲酯、 弹性体、 缩聚树脂和丙烯酸 等 ; 乙组分包括 : 三乙基硼烷多元胺络合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在实验中将缩聚树脂、 弹 性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和增稠剂一起进行搅拌, 直至完全溶解, 然后加人丙烯酸, 制成 胶粘剂的甲组分 ; 利用有机硼烷胺络合物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制成乙组分。使用时将甲乙 两组分按配比混合均。

8、匀, 约 10 min 内将其涂刷到聚乙烯基材上, 在室温下粘接。该方法的 缺点是双组份, 胶的使用时间短, 操作不便, 原料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量轻, 原料成本低, 粘结强度高, 可广泛用于汽车内饰, 玩具 和家用器具等并且具有优异抗冲击性的粘合剂。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 (1) 丙烯酸预聚体的制备 : 将大部分软单体, 硬单体, 功能单体及溶剂加入反应釜中, 升 温至 8595, 用高位槽在 14h 内滴加剩余软单体和硬单体及引发剂。 0005 (2) 预聚体的扩连增长聚合 : 待高位槽的软单体和硬。

9、单体及引发剂滴加完成后, 在 8595下聚合 1-4h, 以使聚合物达到预期的分子量 ; (3) 交联反应 : 聚合完成后, 加入固化剂及事先溶于溶剂中的反应型增粘树脂, 在特殊 固化剂作用下使丙烯酸酯聚合物与反应型增粘树脂的部分交联反应, 反应 02h。 0006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 : 所述软单体 30 一 50 份, 所述硬单体 0.5 一 10 份, 所述功能单体 0.5 一 3 份, 所述反应 型增粘树脂 2 一 15 份, 所述固化剂 0.5 一 3.5 份, 所述引发剂 0.05 一 0.5 份, 所述溶剂 40 一 60 份。 0007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 : 其中软单体为。

10、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异辛酯或丙烯酸 -2 一乙基己酯中的 一种或两种以上 ; 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 ; 所述功能单体为丙烯酸、 丙烯 酸羟乙酯或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 所述溶剂为甲苯、 乙酸乙酯、 丙酮或丁酮中的 一种或两种以上 ;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过氧化二异丙苯、 过氧二碳酸酯或 N 说 明 书 CN 102433094 A CN 102433098 A2/3 页 4 N- 二羟烷基对甲苯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 固化剂为甲醚化苯代三聚氰胺树脂或醋酸乙烯酯 中的一种或两种 ; 所述反应型增粘树脂为松香、 聚合松香、 改性松香 138 树脂、 。

11、改性松香 145 树脂或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0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采用具有功能官能团的聚合物作为反 应型增粘树脂, 使压敏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同时在特殊固化剂的交联作用下, 聚丙烯酸 酯分子链上的羧基、 羟基与反应型增粘树脂分子上的功能官能团发生部分交联反应, 不但 可增加压敏胶的耐温、 耐溶剂性能, 而且也使被粘基材的表面能得到调整 ;(2) 本发明为单 组份粘合剂, 避免了双组份胶的使用时间短, 操作不便等弊端 ;(3) 原料成本低, 粘结强度 高, 在同样固含量的前提下施胶性能好, 固化速度快。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

12、,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该实施例 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0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表面能基材用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 : 丙烯酸预聚体 的制备 : 将大部分软单体, 硬单体, 功能单体及溶剂加入反应釜中, 升温至 8595, 用高位 槽在 14h 内滴加剩余软单体和硬单体及引发剂 ; 预聚体的扩连增长聚合 : 待高位槽的软 单体和硬单体及引发剂滴加完成后, 在 8595下聚合 1-4h, 以使聚合物达到预期的分 子量 ; 交联反应 : 聚合完成后, 加入固化剂及预先溶于溶剂中的反应型增粘树脂, 在特殊固 化剂作用下使丙烯酸酯聚合物与反。

13、应型增粘树脂进行交联反应, 反应 02h。 0011 其中, 软单体 30 一 50 份, 硬单体 0.5 一 10 份, 功能单体 0.5 一 3 份, 反应型增粘 树脂 2 一 15 份, 固化剂 0.5 一 3.5 份, 引发剂 0.05 一 0.5 份, 溶剂 40 一 60 份。 0012 软单体可选自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异辛酯或丙烯酸 -2 一乙基己酯中 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 硬单体可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 ; 功能单体可选自丙烯酸、 丙烯酸羟乙酯或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 溶剂可选自甲苯、 乙酸乙酯、 丙酮或丁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

14、; 所述引发剂为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过氧化二异丙苯、 过氧二碳酸酯或 N N- 二羟烷基对甲苯胺中的一种 或两种的混合物 ; 固化剂可选自甲醚化苯代三聚氰胺树脂或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 反应型增粘树脂可选自松香、 聚合松香、 改性松香 138 树脂、 改性松香 145 树脂或萜烯 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3 实施例一 : 将540g丙烯酸丁酯、 0.56g丙烯酸羟乙酯、 22.5g丙烯酸、 348g甲苯和213g乙酸乙酯加 入到密封良好、 带冷凝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反应罐中, 缓慢升温至 90; 将 360g 丙烯酸丁酯、 15g 丙烯酸、 121g 乙酸乙酯及 。

15、8.6g 溶于 80g 乙酸乙酯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分别加入两个 高位槽中, 同时缓慢滴加, 开启反应釜搅拌, 2h 滴加完 ; 搅拌下保温继续反应 2h ; 将聚合完 成后的胶液降温至 50, 向其中加入 56g 醋酸乙烯酯及事先溶于 169g 甲苯和 500g 乙酸乙 酯溶剂中的 140g 改性松香 138 树脂和 94g 加氢石油树脂, 反应至给定粘度值过滤出料, 产 品的理论固含量为 46.4%。 说 明 书 CN 102433094 A CN 102433098 A3/3 页 5 0014 实施例 二 : 将 550g 丙烯酸异辛酯、 0.56g 丙烯酸羟乙酯、 22.5g 丙烯酸、。

16、 348g 甲苯和 213g 乙酸乙 酯加入到密封良好、 带冷凝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反应罐中, 缓慢升温至 90 ; 将 360g 丙烯酸 丁酯、 15g 丙烯酸、 121g 乙酸乙酯及 8.6g 溶于 80g 乙酸乙酯的过氧二碳酸酯和 N N- 二羟烷 基对甲苯胺的 1:1 混合物分别加入两个高位槽中, 同时缓慢滴加, 开启反应釜搅拌, 2h 滴加 完 ; 搅拌下保温继续反应 2h ; 将聚合完成后的胶液降温至 50, 向其中加入 56g 醋酸乙烯 酯及事先溶于 169g 丙酮和 500g 乙酸乙酯溶剂中的 140g 改性松香 138 树脂和 94g 加氢石 油树脂, 反应至给定粘度值过滤出料,。

17、 产品的理论固含量为 46.6%。 0015 实施例三 : 将 500g 丙烯酸丁酯、 0.56g 丙烯酸羟乙酯、 22.5g 丙烯酸、 348g 甲苯、 40g 甲基丙烯酸甲 酯和213g乙酸乙酯加入到密封良好、 带冷凝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反应罐中, 缓慢升温至90; 将 360g 丙烯酸丁酯、 15g 丙烯酸、 121g 乙酸乙酯及 8.6g 溶于 80g 乙酸乙酯的过氧化苯甲酸 叔丁酯分别加入两个高位槽中, 同时缓慢滴加, 开启反应釜搅拌, 2h 滴加完 ; 搅拌下保温继 续反应 2h ; 将聚合完成后的胶液降温至 50, 向其中加入 56g 醋酸乙烯酯及事先溶于 169g 甲苯和 460g。

18、 乙酸乙酯溶剂中的 140g 改性松香 138 树脂和 94g 加氢石油树脂, 反应至给定 粘度值过滤出料, 产品的理论固含量为 47%。 0016 实施例四 : 将 540g 丙烯酸丁酯、 0.56g 丙烯酸羟乙酯、 22.5g 丙烯酸、 348g 甲苯和 213g 乙酸乙酯加入到密封良好、 带冷凝回流和搅拌装置的反应罐中, 缓慢升温至 90 ; 将 360g 丙烯酸丁酯、 15g 丙烯酸、 121g 乙酸乙酯及 8.6g 溶于 80g 乙酸乙酯的过氧化苯甲酸叔 丁酯分别加入两个高位槽中, 同时缓慢滴加, 开启反应釜搅拌, 2h 滴加完 ; 搅拌下保温继续 反应 2h ; 将聚合完成后的胶液。

19、降温至 50, 向其中加入 50g 甲醚化苯代三聚氰胺树脂及事 先溶于 169g 甲苯和 500g 乙酸乙酯溶剂中的 140g 改性松香 138 树脂和 90 萜烯树脂, 反应 至给定粘度值过滤出料, 产品的理论固含量为 46.2%。 0017 本发明采用具有功能官能团的聚合物作为反应型增粘树脂, 使压敏胶具有优 异的力学性能, 同时在特殊固化剂的交联作用下, 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的羧基、 羟基与反应 型增粘树脂分子上的功能官能团发生部分交联反应, 不但可增加压敏胶的耐温、 耐溶剂性 能, 而且也使被粘基材的表面能得到调整 ; 本发明为单组份粘合剂, 避免了双组份胶的使用 时间短, 操作不便等弊端 ; 原料成本低, 粘结强度高, 在同样固含量的前提下施胶性能好, 固 化速度快。 说 明 书 CN 102433094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