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pdf

上传人:倪** 文档编号:8903844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6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41378.1

申请日:

20160711

公开号:

CN106187890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D219/06,C07D221/18,C07D219/08,B01J31/30

主分类号:

C07D219/06,C07D221/18,C07D219/08,B01J31/30

申请人:

武汉大学

发明人:

雷爱文,文江伟

地址: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

优先权:

CN201610541378A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马丽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在氯化钯、特戊酸铜和过氧化二叔丁基或氧气共同存在的条件下,将二苯胺类化合物(包括对称和不对称二苯胺)溶于无水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然后在一氧化碳氛围、80‑120℃条件下反应20‑30小时,分离纯化,即可得吖啶酮衍生物。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使用简单易得的二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C‑H/C‑H氧化羰基化直接构建吖啶酮衍生物;其制备条件温和,在80‑120 ℃下就能高选择性地得到目标产物;且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底物适用性,大大地拓展了底物的范围,在生物医药、材料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氯化钯、特戊酸铜和二苯胺类化合物一同加入干燥的反应器中,接着将反应器中的气氛置换成一氧化碳,再加入无水有机溶剂,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氧化剂,所述的二苯胺类化合物、氧化剂、氯化钯、特戊酸铜的摩尔比为0.1-1.0:0.3-3.0:0.01-0.1:0.02-0.2,所述的氧化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或氧气;然后在80-120℃条件下反应20-30小时,纯化,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苯胺类化合物为二苯胺、对甲基二苯胺、对甲氧基二苯胺、对乙氧基二苯胺、对叔丁基二苯胺、对三氟甲基二苯胺、对氟二苯胺、对氯二苯胺、对溴二苯胺、4,4’-二甲基二苯胺、3,5-二甲基二苯胺、3,5-二氟二苯胺、3-氯-4-甲基二苯胺、邻甲基二苯胺、2,2-二萘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氯化钯和特戊酸铜的摩尔比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苯胺类化合物和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吖啶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分子骨架,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医药、染料以及生物材料等研究领域中,具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合成这类化合物能够有效地推动医药、材料领域的发展。传统的合成方法通常是通过酸促进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环化或者N-苯基-2-卤代苯胺类化合物分子内亲核取代,但反应条件相对比较苛刻,且起始原料难以制备。随着过渡金属催化芳烃C-H键活化方法学的发展,近年来,双C-H键活化的研究备受关注。值得注意的是,通过C-H/C-H氧化羰基化直接构建酮类化合物无疑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但同时也是极具挑战的。因此,本发明是在过渡金属的催化作用下,以二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氧化羰基化直接构建吖啶酮类化合物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为吖啶酮衍生物提供了一种钯、铜共催化、反应条件温和以及底物适用范围广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氯化钯、特戊酸铜和二苯胺类化合物一同加入干燥的反应器中,接着将反应器中的气氛置换成一氧化碳,再加入无水有机溶剂,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氧化剂,所述的二苯胺类化合物、氯化钯、特戊酸铜的摩尔比为0.1-1.0:0.3-3.0:0.01-0.1:0.02-0.2,所述的氧化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或氧气(O2);然后在80-120℃条件下反应20-30小时,纯化,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所述的二苯胺类化合物为二苯胺、对甲基二苯胺、对甲氧基二苯胺、对乙氧基二苯胺、对叔丁基二苯胺、对三氟甲基二苯胺、对氟二苯胺、对氯二苯胺、对溴二苯胺、4,4’-二甲基二苯胺、3,5-二甲基二苯胺、3,5-二氟二苯胺、3-氯-4-甲基二苯胺、邻甲基二苯胺、2,2-二萘胺中的一种。

优选地: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

氯化钯和特戊酸铜的摩尔比为1:2。

二苯胺类化合物和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3。

本发明利用DTBP或O2作为氧化剂,在催化量钯、铜为共同催化剂的条件下,以二苯胺类化合物(包括不对称和对称二苯胺)为原料,通过C-H/C-H氧化羰基化直接构建吖啶酮类化合物,为吖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原料易得、操作简单、经济的方法。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使用简单易得的原料二苯胺类化合物通过C-H/C-H氧化羰基化一步构建吖啶酮衍生物,具有原子经济性高的优势。

2、本发明制备条件温和,在80-120℃下就能高选择性地得到目标产物。

3、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底物适用性,大大地拓展了底物的范围,从而便于更好地应用。

4、本发明制备方法已通过实验室放大实验,可以满足医药、材料等行业的大规模的应用和开发。

5、本发明在生物医药合成、荧光材料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所用原料均是已知化合物,可由市场购得或者采用本领域已知合成方法合成。实施例1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以获得纯净的一氧化碳氛围。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85%,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77(s,1H),8.25(d,J=7.7,2H),7.74(t,J=7.1,2H),7.56(d,J=8.1,2H),7.26(t,J=7.1,2H).13C NMR(101MHz,DMSO-d6)δ=177.2,141.3,133.9,126.5,121.5,120.9,117.8。

实施例2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对甲基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79%,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70(s,1H),8.22(d,J=8.1,1H),8.02(s,1H),7.71(t,J=7.7,1H),7.59–7.44(m,3H),7.23(t,J=7.5,1H),2.41(s,3H).13C NMR(101MHz,DMSO-d6)δ=177.0,141.2,139.4,135.4,133.7,130.6,126.5,125.5,121.2,120.8,120.8,117.8,117.7,21.1。

实施例3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对甲氧基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81%,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78(s,1H),8.24(d,J=8.1,1H),7.71(t,J=7.7,1H),7.64(d,J=2.9,1H),7.55(d,J=3.1,1H),7.53(d,J=2.2,1H),7.42(dd,J=9.0,3.0,1H),7.24(t,J=7.5,1H),3.87(s,3H).13C NMR(101MHz,DMSO-d6)δ=181.3,159.2,145.7,140.9,138.3,131.1,129.5,126.2,125.9,124.8,124.4,122.5,110.0,60.6。

实施例4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对乙氧基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76%,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77(s,1H),8.24(d,J=8.1,1H),7.71(t,J=7.6,1H),7.62(d,J=2.9,1H),7.53(d,J=9.0,2H),7.40(dd,J=9.0,2.9,1H),7.24(t,J=7.5,1H),4.11(q,J=6.9,2H),1.38(t,J=6.9,3H).13C NMR(101MHz,DMSO-d6)δ=176.6,153.6,140.9,136.1,133.5,126.4,125.0,121.4,121.2,120.1,119.6,117.8,105.9,63.8,15.1.HRMS(EI)理论计算C15H13NO2[M+H]+:240.1019;发现值:240.1018。

实施例5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对叔丁基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75%,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75(s,1H),8.25(d,J=8.1,1H),8.20(d,J=2.3,1H),7.86(dd,J=8.8,2.4,1H),7.72(t,J=7.6,1H),7.58–7.49(m,2H),7.24(t,J=7.5,1H),1.36(s,9H).13C NMR(101MHz,DMSO-d6)δ=181.9,148.5,145.9,144.2,138.4,136.9,131.3,126.0,125.6,125.1,122.5,122.4,39.5,36.3。

实施例6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对三氟甲基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62%,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2.18(s,1H),8.49(s,1H),8.26(d,J=8.1,1H),8.02(dd,J=8.8,1.7,1H),7.82(t,J=7.7,1H),7.73(d,J=8.8,1H),7.60(d,J=8.3,1H),7.35(t,J=7.5,1H).13C NMR(101MHz,DMSO-d6)δ=176.8,143.4,141.3,134.7,129.7(d,J=35.5),126.5,124.2(dd,J=60.7,1.5),123.5,122.6,121.2,119.9,119.4,118.2。

实施例7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对氟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80%,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91(s,1H),8.22(d,J=7.7,1H),7.87(dd,J=9.3,2.7,1H),7.74(t,J=7.6,1H),7.69–7.57(m,2H),7.54(d,J=8.3,1H),7.27(t,J=7.4,1H).13C NMR(101MHz,DMSO-d6)δ=176.6,158.5,156.1,141.2,138.1,134.1,126.3,122.9,121.7,121.4(d,J=6.5),120.4(d,J=7.8),117.9,110.2。

实施例8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对氯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78%,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97(s,1H),8.23(d,J=8.1,1H),8.15(d,J=2.5,1H),7.76(dd,J=6.9,1.9,2H),7.57(dd,J=14.5,8.6,2H),7.30(t,J=7.5,1H).13C NMR(101MHz,DMSO-d6)δ=176.2,141.2,139.9,134.3,133.9,126.5,125.9,125.2,122.0,121.7,120.7,120.3,118.0。

实施例9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对溴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67%,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96(s,1H),8.29(s,1H),8.22(d,J=7.9,1H),7.85(d,J=8.8,1H),7.76(t,J=7.5,1H),7.53(t,J=9.0,2H),7.28(t,J=7.4,1H).13C NMR(101MHz,DMSO-d6)δ=176.1,141.2,140.2,136.5,134.4,130.1,128.4,126.5,122.1,120.8,120.5,118.0,113.6。

实施例10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4,4’-二甲基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84%,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64(s,1H),8.02(s,2H),7.56(d,J=2.0,1H),7.54(d,J=2.0,1H),7.45(d,J=8.5,2H),2.42(s,6H).13C NMR(101MHz,DMSO-d6)δ=176.8,139.4,135.2,130.3,125.5,120.7,117.7,21.1.HRMS(EI)理论计算C15H13NO[M+H]+:224.1070;发现值:224.1068。

实施例11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3,5-二甲基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59%,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45(s,1H),8.16(d,J=7.5,1H),7.69–7.63(m,1H),7.46(d,J=8.3,1H),7.22–7.16(m,1H),7.13(s,1H),6.79(s,1H),2.83(s,3H),2.37(s,3H).13C NMR(101MHz,DMSO-d6)δ=183.7,147.9,147.8,145.5,145.4,138.1,131.4,130.6,127.0,125.8,122.3,1219,120.0,28.8,26.5。

实施例12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3,5-二氟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61%,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92(s,1H),8.15(d,J=7.3,1H),7.72(s,1H),7.47(d,J=7.6,1H),7.27(s,1H),7.02(dd,J=21.5,10.5,2H).13C NMR(101MHz,DMSO-d6)δ=179.9,170.0(dd,J=104.3,15.9),167.5(d,J=118.3),148.9(d,J=8.9),145.4,139.0,131.1,127.1,126.8,122.2,113.1,103.6(dd,J=24.5,4.4),102.4(dd,J=27.2,25.4).HRMS(EI)理论计算C13H7F2NO[M+H]+:232.0568;发现值:232.0567。

实施例13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3-氯-4-甲基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61%(其中,两种同分异构体产物的产率比例为2:1),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75(s,1H),11.71(s,0.5H),8.20(d,J=8.0,1H),8.15(d,J=8.1,0.5H),8.11(d,J=8.7,1H),7.70(t,J=7.6,1H),7.54(t,J=8.0,0.5H),7.48(d,J=8.5,1H),7.24(t,J=5.8,1H),7.23–7.16(m,2H),2.30(s,3H).13C NMR(101MHz,DMSO-d6)δ=176.3,165.7,163.2,141.4,141.2,133.9,129.6,129.5,126.5,126.4,121.6,120.8,119.5,119.3,117.9,117.7,117.4,102.6,102.4,14.5.HRMS(EI)理论计算C14H10ClNO[M+H]+:243.0451;发现值:243.0450。

实施例14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邻甲基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60%,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0.64(s,1H),8.23(d,J=8.1,1H),8.13(d,J=7.9,1H),7.94(d,J=8.4,1H),7.74(m,1H),7.60(d,J=7.0,1H),7.28(t,J=7.1,1H),7.21–7.16(t,J=7.4,1H),2.61(s,3H).13C NMR(101MHz,DMSO-d6)δ=182.3,146.3,144.7,139.3,138.5,130.9,130.5,129.2,126.5,125.9,125.9,125.5,123.4,23.1。

实施例15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2,2-二萘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66%,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2.52(s,1H),10.48(d,J=8.6,2H),8.20(d,J=9.0,2H),8.01(d,J=7.8,2H),7.82–7.72(m,4H),7.60(t,J=7.4,2H).13C NMR(101MHz,DMSO-d6)δ=180.3,140.1,134.9,131.9,129.8,129.0,128.9,126.7,125.6,118.4,115.5.HRMS(EI)理论计算C21H13NO[M+H]+:296.1070;发现值:296.1066。

实施例16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N1,N3-二苯基-1,3-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59%,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38(s,1H),8.91(s,1H),8.17(d,J=8.0,1H),8.07(d,J=8.9,1H),7.64(t,J=7.6,1H),7.46–7.35(m,3H),7.30(d,J=7.5,2H),7.19(t,J=7.5,1H),7.06(t,J=7.3,2H),6.89(dd,J=8.9,2.1,1H).13C NMR(101MHz,DMSO-d6)δ=175.7,149.3,143.5,141.7,141.4,133.1,129.9,128.2,126.3,122.7,121.1,120.9,120.5,117.2,114.2,112.7,97.1,HRMS(EI)理论计算C19H14N2O[M+H]+:287.1179;发现值:287.1178。

实施例17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特戊酸铜(0.05mmol)、N1,N4-二苯基-1,4-二苯胺(0.25mmol),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用二氯甲烷萃取(20×3),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分离收率达到42%,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11.90(s,1H),11.79(s,1H),9.84(d,J=8.3,1H),8.39(d,J=8.1,1H),8.02(d,J=8.8,1H),7.77–7.63(m,2H),7.63–7.47(m,3H),7.41(t,J=7.4,1H),7.28(t,J=7.4,1H),7.17(t,J=7.5,1H),7.03–6.82(m,1H).13C NMR(101MHz,DMSO-d6)δ=177.7,140.4,139.9,137.9,135.2,132.9,128.7,126.6,125.7,123.5,121.8,121.1,119.8,118.3,117.3,116.8,111.2.HRMS(EI)理论计算C19H14N2O[M+H]+:287.1179;发现值:287.1178。

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541378.1 (22)申请日 2016.07.11 (71)申请人 武汉大学 地址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 武汉大学 (72)发明人 雷爱文文江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马丽娜 (51)Int.Cl. C07D 219/06(2006.01) C07D 221/18(2006.01) C07D 219/08(2006.01) B01J 31/30(2006.01) (54)发明名称 。

2、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 啶酮衍生物的方法, 在氯化钯、 特戊酸铜和过氧 化二叔丁基或氧气共同存在的条件下, 将二苯胺 类化合物(包括对称和不对称二苯胺)溶于无水 有机溶剂中, 混合均匀, 然后在一氧化碳氛围、 80-120条件下反应20-30小时, 分离纯化, 即可 得吖啶酮衍生物。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 使用简 单易得的二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 通过C-H/C-H 氧化羰基化直接构建吖啶酮衍生物; 其制备条件 温和, 在80-120下就能高选择性地得到目标 产物; 且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底物适用性, 大大地 拓展了底物的范。

3、围, 在生物医药、 材料等方面具 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CN 106187890 A 2016.12.07 CN 106187890 A 1.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 将氯化钯、 特戊酸铜和二苯胺类化合物一同加入干燥的反应器中, 接着将反应器中的气氛 置换成一氧化碳, 再加入无水有机溶剂, 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氧化剂, 所述的二苯胺类化合 物、 氧化剂、 氯化钯、 特戊酸铜的摩尔比为0.1-1.0:0.3-3.0:0.01-0.1:0.02-0.2, 所述的氧 化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或氧气; 然后在80-120条件下。

4、反应20-30小时, 纯化, 得到吖啶酮 衍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的二苯胺类化合物为二苯胺、 对甲基二苯胺、 对甲氧基二苯胺、 对乙氧基二苯胺、 对叔丁 基二苯胺、 对三氟甲基二苯胺、 对氟二苯胺、 对氯二苯胺、 对溴二苯胺、 4,4 -二甲基二苯胺、 3,5-二甲基二苯胺、 3,5-二氟二苯胺、 3-氯-4-甲基二苯胺、 邻甲基二苯胺、 2,2-二萘胺中的 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钯-铜共催化。

5、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氯化钯和特戊酸铜的摩尔比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二 苯胺类化合物和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3。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187890 A 2 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吖啶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分子骨架, 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医药、 染料 以及生物材料等研究领域中, 具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合成这类化 合物能够有效。

6、地推动医药、 材料领域的发展。 传统的合成方法通常是通过酸促进N-苯基邻 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环化或者N-苯基-2-卤代苯胺类化合物分子内亲核取代, 但反应条件 相对比较苛刻, 且起始原料难以制备。 随着过渡金属催化芳烃C-H键活化方法学的发展, 近 年来, 双C-H键活化的研究备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 通过C-H/C-H氧化羰基化直接构建酮类 化合物无疑是最简便、 有效的方法, 但同时也是极具挑战的。 因此, 本发明是在过渡金属的 催化作用下, 以二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 通过氧化羰基化直接构建吖啶酮类化合物是一种 简单、 经济的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吖。

7、啶酮衍生物提供了一种钯、 铜共催化、 反应条件 温和以及底物适用范围广的合成方法。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0005 一种利用钯-铜共催化合成吖啶酮衍生物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氯化钯、 特戊酸铜和二苯胺类化合物一同加入干燥的反应器中, 接着将反应器中的气氛置换成一氧 化碳, 再加入无水有机溶剂, 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氧化剂, 所述的二苯胺类化合物、 氯化钯、 特戊酸铜的摩尔比为0.1-1.0:0.3-3.0:0.01-0.1:0.02-0.2, 所述的氧化剂为过氧化二叔 丁基(DTBP)或氧气(O2); 然后在80-120条件下反应20-30小时, 纯化, 得到吖啶酮。

8、衍生物。 0006 所述的二苯胺类化合物为二苯胺、 对甲基二苯胺、 对甲氧基二苯胺、 对乙氧基二苯 胺、 对叔丁基二苯胺、 对三氟甲基二苯胺、 对氟二苯胺、 对氯二苯胺、 对溴二苯胺、 4,4 -二甲 基二苯胺、 3,5-二甲基二苯胺、 3,5-二氟二苯胺、 3-氯-4-甲基二苯胺、 邻甲基二苯胺、 2,2- 二萘胺中的一种。 0007 优选地: 0008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 0009 氯化钯和特戊酸铜的摩尔比为1:2。 0010 二苯胺类化合物和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3。 0011 本发明利用DTBP或O2作为氧化剂, 在催化量钯、 铜为共同催化剂的条件下, 以二苯 胺类化合物(包括。

9、不对称和对称二苯胺)为原料, 通过C-H/C-H氧化羰基化直接构建吖啶酮 类化合物, 为吖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原料易得、 操作简单、 经济的方法。 0012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说明书 1/8 页 3 CN 106187890 A 3 0013 1、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 使用简单易得的原料二苯胺类化合物通过C-H/C-H氧化 羰基化一步构建吖啶酮衍生物, 具有原子经济性高的优势。 0014 2、 本发明制备条件温和, 在80-120下就能高选择性地得到目标产物。 0015 3、 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底物适用性, 大大地拓展了底物的范围, 从而便于更好地应 用。 0016 4、。

10、 本发明制备方法已通过实验室放大实验, 可以满足医药、 材料等行业的大规模 的应用和开发。 0017 5、 本发明在生物医药合成、 荧光材料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的实施例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 但不以任何方式 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所用原料均是已知化合物, 可由市场购得或者采用本领域已知合成方 法合成。 实施例1 0019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二苯 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以获得纯净的一氧化碳氛 围。 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

11、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 (2.0mL), 在100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 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 物, 分离收率达到85, 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0020 0021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SO-d6) 11.77(s,1H),8.25(d,J7.7,2H),7.74 (t,J7.1,2H),7.56(d,J8.1,2H),7.26(t,J7.1,2H).13CNMR(101MHz,DMSO-d6) 1。

12、77.2,141.3,133.9,126.5,121.5,120.9,117.8。 0022 实施例2 0023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对甲 基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溶剂 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应24 小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 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 (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

13、率达到79, 核 磁表征数据如下: 0024 0025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SO-d6) 11.70(s,1H),8.22(d,J8.1,1H),8.02 (s,1H),7.71(t,J7.7,1H),7.597.44(m,3H),7.23(t,J7.5,1H),2.41(s,3H). 13CNMR (101MHz,DMSO-d6) 177.0,141.2,139.4,135.4,133.7,130.6,126.5,125.5,121.2, 120.8,120.8,117.8,117.7,21.1。 说明书 2/8 页 4 CN 106187890 A 4 0026 实施。

14、例3 0027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对甲 氧基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溶 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应 24小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溶 液(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到81, 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0028 0029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

15、SO-d6) 11.78(s,1H),8.24(d,J8.1,1H),7.71 (t,J7.7,1H),7.64(d,J2.9,1H),7.55(d,J3.1,1H),7.53(d,J2.2,1H),7.42(dd,J 9.0,3.0,1H),7.24(t,J7.5,1H),3.87(s,3H).13CNMR(101MHz,DMSO-d6) 181.3, 159.2,145.7,140.9,138.3,131.1,129.5,126.2,125.9,124.8,124.4,122.5,110.0,60.6。 0030 实施例4 0031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

16、ol)、 特戊酸铜(0.05mmol)、 对乙 氧基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溶 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应 24小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溶 液(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到76, 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0032 0033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SO-d6) 11.77(s,1H),8.24(d,J8.1,1H),7。

17、.71 (t,J7.6,1H),7.62(d,J2.9,1H),7.53(d,J9.0,2H),7.40(dd,J9.0,2.9,1H),7.24 (t,J7.5,1H),4.11(q,J6.9,2H),1.38(t,J6.9,3H).13CNMR(101MHz,DMSO-d6) 176.6,153.6,140.9,136.1,133.5,126.4,125.0,121.4,121.2,120.1,119.6,117.8, 105.9,63.8,15.1.HRMS(EI)理论计算C15H13NO2M+H+:240.1019; 发现值:240.1018。 0034 实施例5 0035 在干燥的S。

18、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对叔 丁基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溶 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应 24小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溶 液(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到75, 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0036 说明书 3/8 页 5 CN 106187890 A 5 0037 核磁数据:。

19、 1HNMR(400MHz,DMSO-d6) 11.75(s,1H),8.25(d,J8.1,1H),8.20 (d,J2.3,1H),7.86(dd,J8.8,2.4,1H),7.72(t,J7.6,1H),7.587.49(m,2H),7.24 (t,J7.5,1H),1.36(s,9H).13CNMR(101MHz,DMSO-d6) 181.9,148.5,145.9,144.2, 138.4,136.9,131.3,126.0,125.6,125.1,122.5,122.4,39.5,36.3。 0038 实施例6 0039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20、)、 特戊酸铜(0.05mmol)、 对三 氟甲基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 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 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 溶液(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到 62, 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0040 0041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SO-d6) 12.18(s,1H),8.49(s,1H),8.26(d。

21、,J 8.1,1H),8.02(dd,J8.8,1.7,1H),7.82(t,J7.7,1H),7.73(d,J8.8,1H),7.60(d,J 8.3,1H),7.35(t,J7.5,1H).13CNMR(101MHz,DMSO-d6) 176.8,143.4,141.3,134.7, 129.7(d,J35.5),126.5,124.2(dd,J60.7,1.5),123.5,122.6,121.2,119.9,119.4, 118.2。 0042 实施例7 0043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对氟 二苯胺(0.25m。

22、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 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应24小 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 (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到80, 核 磁表征数据如下: 0044 0045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SO-d6) 11.91(s,1H),8.22(d,J7.7,1H),7.87 (dd,J9.3,2.7,1H),7.74(t,J7.6,1。

23、H),7.697.57(m,2H),7.54(d,J8.3,1H),7.27 (t,J7.4,1H).13CNMR(101MHz,DMSO-d6) 176.6,158.5,156.1,141.2,138.1,134.1, 126.3,122.9,121.7,121.4(d,J6.5),120.4(d,J7.8),117.9,110.2。 0046 实施例8 0047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对氯 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 水二甲基亚砜(1.0mL)、 D。

24、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应24小 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 (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到78, 核 说明书 4/8 页 6 CN 106187890 A 6 磁表征数据如下: 0048 0049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SO-d6) 11.97(s,1H),8.23(d,J8.1,1H),8.15 (d,J2.5,1H),7.76(dd,J6.9,1.9,2H),7.57(dd,J14.5,8.6,2H),。

25、7.30(t,J7.5, 1H). 13CNMR(101MHz,DMSO-d6) 176.2,141.2,139.9,134.3,133.9,126.5,125.9,125.2, 122.0,121.7,120.7,120.3,118.0。 0050 实施例9 0051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对溴 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 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应24小 时后停止反应,。

26、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 (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到67, 核 磁表征数据如下: 0052 0053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SO-d6) 11.96(s,1H),8.29(s,1H),8.22(d,J 7.9,1H),7.85(d,J8.8,1H),7.76(t,J7.5,1H),7.53(t,J9.0,2H),7.28(t,J7.4, 1H). 13CNMR(101MHz,DMSO-d6) 176.1,141.2,140.2,136.5,134.4,130.1,1。

27、28.4,126.5, 122.1,120.8,120.5,118.0,113.6。 0054 实施例10 0055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4,4 - 二甲基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 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 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 溶液(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

28、生物, 分离收率达到 84, 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0056 0057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SO-d6) 11.64(s,1H),8.02(s,2H),7.56(d,J 2.0,1H),7.54(d,J2.0,1H),7.45(d,J8.5,2H),2.42(s,6H). 13CNMR(101MHz,DMSO-d6) 176.8,139.4,135.2,130.3,125.5,120.7,117.7,21.1.HRMS(EI)理论计算C15H13NOM+ H+:224.1070; 发现值:224.1068。 0058 实施例11 0059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

29、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3,5- 说明书 5/8 页 7 CN 106187890 A 7 二甲基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 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 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 溶液(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到 59, 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0060 0061 核磁数据: 1HNMR(4。

30、00MHz,DMSO-d6) 11.45(s,1H),8.16(d,J7.5,1H),7.69 7.63(m,1H),7.46(d,J8.3,1H),7.227.16(m,1H),7.13(s,1H),6.79(s,1H),2.83(s, 3H),2.37(s,3H). 13CNMR(101MHz,DMSO-d6) 183.7,147.9,147.8,145.5,145.4,138.1, 131.4,130.6,127.0,125.8,122.3,1219,120.0,28.8,26.5。 0062 实施例12 0063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

31、铜(0.05mmol)、 3,5- 二氟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溶 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应 24小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溶 液(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到61, 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0064 0065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SO-d6) 11.92(s,1H),8.15(d,J7.3,1H),7.72 (s。

32、,1H),7.47(d,J7.6,1H),7.27(s,1H),7.02(dd,J21.5,10.5,2H).13CNMR(101MHz, DMSO-d6) 179.9,170.0(dd,J104.3,15.9),167.5(d,J118.3),148.9(d,J8.9), 145.4,139.0,131.1,127.1,126.8,122.2,113.1,103.6(dd,J24.5,4.4),102.4(dd,J 27.2,25.4).HRMS(EI)理论计算C13H7F2NOM+H+:232.0568; 发现值:232.0567。 0066 实施例13 0067 在干燥的Schlenk反。

33、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3-氯- 4-甲基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 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 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 溶液(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到 61(其中, 两种同分异构体产物的产率比例为2: 1), 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0068 0069 核磁数据: 1HNMR。

34、(400MHz,DMSO-d6) 11.75(s,1H),11.71(s,0.5H),8.20(d,J 8.0,1H),8.15(d,J8.1,0.5H),8.11(d,J8.7,1H),7.70(t,J7.6,1H),7.54(t,J 说明书 6/8 页 8 CN 106187890 A 8 8.0,0.5H),7.48(d,J8.5,1H),7.24(t,J5.8,1H),7.237.16(m,2H),2.30(s,3H).13C NMR(101MHz,DMSO-d6) 176.3,165.7,163.2,141.4,141.2,133.9,129.6,129.5,126.5, 126.4。

35、,121.6,120.8,119.5,119.3,117.9,117.7,117.4,102.6,102.4,14.5.HRMS(EI)理论 计算C14H10ClNOM+H+:243.0451; 发现值:243.0450。 0070 实施例14 0071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邻甲 基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溶剂 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应24 小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36、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 (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到60, 核 磁表征数据如下: 0072 0073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SO-d6) 10.64(s,1H),8.23(d,J8.1,1H),8.13 (d,J7.9,1H),7.94(d,J8.4,1H),7.74(m,1H),7.60(d,J7.0,1H),7.28(t,J7.1, 1H),7.217.16(t,J7.4,1H),2.61(s,3H).13CNMR(101MHz,DMSO-d6) 182.3,146.3, 1。

37、44.7,139.3,138.5,130.9,130.5,129.2,126.5,125.9,125.9,125.5,123.4,23.1。 0074 实施例15 0075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2,2- 二萘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加入溶剂无 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反应24小 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酸钾溶液 (30.0mL), 用。

38、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到66, 核 磁表征数据如下: 0076 0077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SO-d6) 12.52(s,1H),10.48(d,J8.6,2H),8.20 (d,J9.0,2H),8.01(d,J7.8,2H),7.827.72(m,4H),7.60(t,J7.4,2H).13CNMR (101MHz,DMSO-d6) 180.3,140.1,134.9,131.9,129.8,129.0,128.9,126.7,125.6, 118.4,115.5.HRMS(EI)理论计算C21H13NOM+H+:296.。

39、1070; 发现值:296.1066。 0078 实施例16 0079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N1,N3- 二苯基-1,3-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 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 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 酸钾溶液(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 说明书 7/8。

40、 页 9 CN 106187890 A 9 到59, 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0080 0081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SO-d6) 11.38(s,1H),8.91(s,1H),8.17(d,J 8.0,1H),8.07(d,J8.9,1H),7.64(t,J7.6,1H),7.467.35(m,3H),7.30(d,J7.5, 2H),7.19(t,J7.5,1H),7.06(t,J7.3,2H),6.89(dd,J8.9,2.1,1H). 13CNMR(101MHz, DMSO-d6) 175.7,149.3,143.5,141.7,141.4,133.1,129.9,1。

41、28.2,126.3,122.7,121.1, 120.9,120.5,117.2,114.2,112.7,97.1,HRMS(EI)理论计算C19H14N2OM+H+:287.1179; 发 现值:287.1178。 0082 实施例17 0083 在干燥的Schlenk反应管中加入氯化钯(0.025mmol)、 特戊酸铜(0.05mmol)、 N1,N4- 二苯基-1,4-二苯胺(0.25mmol), 体系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氛围下置换三次。 然后依次 加入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1.0mL)、 DTBP(0.75mmol)和溶剂无水二甲基亚砜(2.0mL), 在100 反应24小时后停止反。

42、应, 冷却至室温, 往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淬灭反应, 加入饱和碳 酸钾溶液(30.0mL), 用二氯甲烷萃取(203), 柱层析分离得到吖啶酮衍生物, 分离收率达 到42, 核磁表征数据如下: 0084 0085 核磁数据: 1HNMR(400MHz,DMSO-d6) 11.90(s,1H),11.79(s,1H),9.84(d,J 8.3,1H),8.39(d,J8.1,1H),8.02(d,J8.8,1H),7.777.63(m,2H),7.637.47(m,3H), 7.41(t,J7.4,1H),7.28(t,J7.4,1H),7.17(t,J7.5,1H),7.036.82(m,1H). 13CNMR (101MHz,DMSO-d6) 177.7,140.4,139.9,137.9,135.2,132.9,128.7,126.6,125.7, 123.5,121.8,121.1,119.8,118.3,117.3,116.8,111.2.HRMS(EI)理论计算C19H14N2OM+H +:287.1179; 发现值:287.1178。 说明书 8/8 页 10 CN 106187890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