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电镀锌-铁合金及其黑色钝化工艺.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888317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13304.7

申请日:

2000.03.06

公开号:

CN1312401A

公开日:

2001.09.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C25D3/56; C25D3/22; C23C28/00

主分类号:

C25D3/56; C25D3/22; C23C28/00

申请人:

湘潭大学;

发明人:

周益春; 王先友; 潘勇; 龙志林

地址:

411105湖南省湘潭市西郊羊牯塘湘潭大学物理系基础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通常的齿轮生产过程是冷热加工完成后,需经过表面浸油,或磷化处理,或发黑处理等后处理工序。为了进一步提高齿轮的防腐性能,本发明是在齿轮冷热加工完后,在其表面电镀锌-铁合金,合金镀层铁含量低于1%。镀层防腐性能显著高于其它表面处理工艺。且电镀合金工艺分两步进行,既保证了镀层有较高的防腐性能,又防止了电镀过程中因渗氢而导致基体的氢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镀Zn-Fe合金及其黑色钝化工艺,包括电镀Zn-Fe合金, Zn-Fe-P合金,其特征是该镀铁工艺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在电镀 Zn-Fe合金后镀件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以消除镀层的内应力 和因电镀过程析氢引起的氢脆,第二步是在除氢处理后继续电镀 Zn-Fe合金。
2: 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电镀Zn-Fe合金及黑色钝化工艺,其特征是: 该工艺应用于齿轮加工后的防腐,特别是在汽车齿轮加工后的防 腐。
3: 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电镀Zn-Fe合金及黑色钝化工艺,其特征是: 包括碱性锌酸盐溶液电镀Zn-Fe合金工艺,中性氯化物溶液电镀 Zn-Fe合金工艺,酸性硫酸盐溶液电镀Zn-Fe合金工艺。
4: 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电镀Zn-Fe合金及黑色钝化工艺,其特征是: Zn-Fe合金镀层中的铁含量小于1%。 5、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电镀Zn-Fe合金及黑色钝化工艺,其特征是: 也包括齿轮仅电镀一层锌-铁合金及黑色钝化处理工艺。

说明书


齿轮电镀锌-铁合金及其黑色钝化工艺

    长期以来,齿轮生产是在冷热加工完成后,表面经过浸油,或磷化处理,或发黑处理等后处理工序。这些工序虽然对齿轮有一定的防锈效果,但对于防腐要求更高的使用情况,尤其是对于出口齿轮,往往需经过长时间的海上运输,恶劣的腐蚀环境使上述表面处理工艺不能满足要求。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我们发明了在齿轮上电镀锌或锌基合金,然后进行黑色钝化处理,既保证了齿轮的黑色外观,又有极高的防腐效果。经过此工艺处理的齿轮,即使经过长时间的海上运输,恶劣的腐蚀环境,也可以满足要求。

    本发明包括在汽车齿轮或其它齿轮上电镀锌-铁合金及黑色钝化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工艺路线为:1.电镀二层铁的Zn-Fe合金及黑色钝化工艺:

    机械加工好的齿轮→前处理→电镀锌→铁合金→清洗→退火处理(150度保温1-2小时)→预处理→电镀锌→铁合金→清洗→黑色钝化→成品

    该镀铁工艺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在第一次电镀Zn-Fe合金后镀件在一定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150度保温1-2小时),以消除镀层的内应力和因电镀过程析氢引起的氢脆,第二步是在除氢处理后继续电镀Zn-Fe合金。

    镀层的外观:镀层表面平整光亮,除边角外目视无毛刺,无起瘤、烧焦现象。2.电镀一层铁的Zn-Fe合金工艺:

    机械加工好的齿轮→前处理→电镀锌→铁合金→清洗→黑色钝化→成品

    本发明的碱性锌酸盐溶液电镀锌-铁合金工艺,用氧化锌作主盐,氢氧化钠作锌离子的络合剂,铁盐采用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硫酸铁等,络合剂用羧酸盐、多乙烯多胺等,如酒石酸钾钠、EDTA、乙二胺、三乙醇胺、葡萄糖酸盐、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等。镀液的添加剂由胺类化合物缩合而成。

    本发明的中性氧化物溶液电镀锌-铁合金工艺,导电盐采用氯化钠或氯化钾,主盐用氯化锌或硫酸锌,铁盐用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络合剂用酒石酸钾钠、EDTA、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等,并加入一定量还原剂作铁稳定剂。添加剂由载体、光亮剂、辅助光亮剂等组成。

    本发明的酸性硫酸盐溶液电镀锌-铁合金工艺,ZnSO4·7H2O和FeSO4·7H2O是镀液的主盐,其含量的多少对镀液的稳定性和镀层质量有很大地影响。在保证镀层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高含量,以便提高许用电流密度,提高生产率。但含量过高,阴极极化作用减小,镀层结晶粗糙;含量过低,许用电流密度降低,镀层呈暗灰色,Fe2+在溶液中以络离子的形式存在,若含量过高会发生水解生成Fe(OH)2沉淀,也会被氧化成Fe3+,影响镀液的稳定性。另外,Zn2+/Fe2+的比例,将直接影响镀层的质量,其摩尔比在8-12之间时,可得到含铁量在0.4-0.7%(重量百分比)之间的较好镀层。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实施例一:

    汽车齿轮在表1溶液中电镀锌-铁合金,然后黑色钝化,镀层黑色铮亮。

    表1 碱性锌酸盐电镀锌-铁合金电镀液配比及电镀工艺条件

    组成及工艺参数                         工艺范围

    锌盐                                   22-25g/L

    硫酸亚铁                               1-5g/L

    三乙醇胺                               1.5-7g/L

    氢氧化钠                               100-120g/L

    添加剂                                 4-6ml/L

    Dk                                    3-5A/dm2

    温度                                   20-25℃实施例二:

    齿轮在表2溶液中电镀锌-铁合金,然后进行黑色钝化,镀层黑色铮亮,并且具有憎有性。

    表2 中性氯化物溶液电镀锌-铁合金电镀液配比及电镀工艺条件

    组成及工艺参数                      工艺范围

    氯化锌                              80-100g/L

    氯化钾                              180-220g/L

    硫酸亚铁                            8-12g/L

    抗坏血酸                            1.0-1.5g/L

    聚乙二醇                            1.0-1.5g/L

    硫脲                                0.5-1.0g/L

    添加剂            10-20ml/L

    PH                3.5-5.5

    Dk               1-3A/dm2

    温度              10-40℃

    SK∶Sa            1.0∶1.5-2.0实例三:

    表3 酸性硫酸盐溶液电镀锌-铁合金电镀液配比及电镀工艺条件

    组成及工艺参数                       工艺范围

    ZnSO4·7H2O                        110-130g/L

    FeSO4·7H2O                        9.5-14.2g/L

    Na3Cit                              30-45g/L

    光亮剂TF                             14-18ml/L

    (NH4)2SO4                          80-100g/L

    抗坏血酸                             0.1-0.2g/L

    Dk                                  2-5A/dm2

    T                                    10-30

    PH                                   2.2-3.5

    阳极                                 0#锌板

    尽管光亮剂TF的含量少,但对镀层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含量低时,镀层发暗呈现出灰紫色,结晶粗大不致密;含量高时添加剂会发生分解,有些会夹杂在镀层中,使镀层发脆、起泡,影响镀层的质量,通常用量为12-18ml/l范围之内。用TF作为光亮齐,可在硫酸盐体系中得到含铁量低、光亮致密的Zn-Fe合金镀层。实施例四:

    齿轮先用表1工艺电镀锌-铁(<1%)合金镀层10-15μm,镀后经一定温度除氢处理,然后再经活化后用表2工艺电镀锌-铁合金5μm,再黑色钝化,工件表面黑色铮亮,并具有憎水性。镀层耐蚀及极性。镀后样品浸5%NaCl溶液中作变色试验,2000h镀层表面未变色,出现白锈的时间大于2000h,按GB6458-86作中性盐雾试验,试验7周(168h),钝化膜未变色,也无白锈出现。

齿轮电镀锌-铁合金及其黑色钝化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齿轮电镀锌-铁合金及其黑色钝化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齿轮电镀锌-铁合金及其黑色钝化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齿轮电镀锌-铁合金及其黑色钝化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轮电镀锌-铁合金及其黑色钝化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通常的齿轮生产过程是冷热加工完成后,需经过表面浸油,或磷化处理,或发黑处理等后处理工序。为了进一步提高齿轮的防腐性能,本发明是在齿轮冷热加工完后,在其表面电镀锌铁合金,合金镀层铁含量低于1%。镀层防腐性能显著高于其它表面处理工艺。且电镀合金工艺分两步进行,既保证了镀层有较高的防腐性能,又防止了电镀过程中因渗氢而导致基体的氢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