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长丝带留头丝地卷绕 在筒管上的方法和卷绕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借助于捻丝机等等的卷绕装置将长丝带留头丝地卷绕在筒管上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时在卷绕开始时从位置固定的导丝件来的长丝借助于一个导丝器在筒管本身的卷绕区以外引导,以便首先将未充分加捻的废丝段直接卷绕在筒管的末端上或者在必要情况下卷绕在设置在筒管旁的废丝辊上,这时长丝接着借助于导丝器引导到位于卷绕区旁边的筒管区域内,以便在卷绕区侧面卷绕一段合格地加捻的长丝以形成留头丝;最后长丝从导丝器中释放,从而被往复导丝器捕获,并可以卷绕在卷绕区范围内。
其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来将长丝带留头丝地卷绕在筒管上,特别是用于捻丝机的卷绕装置,它具有一个可旋转地支承筒管的筒管架;一个卷筒驱动辊;一个与驱动辊平行地来回运动的往复导丝器,它带动从中央导丝器来的长丝在筒管卷绕区范围内来回运动;还具有一个用以形成留头丝的导丝器,这个导丝器可以在卷绕区以外的筒管末端区域内绕一个平行于卷筒驱动辊的旋转轴分布的轴旋转,并具有两个其旋转方向和轴向位置相互错开的导丝机构,其中一个导丝机构设置得离卷绕区较远,在卷绕开始时它将长丝直接引导到筒管的一个末端上或者在必要时引导到一个设置在筒管末端旁边地废丝辊上以形成废丝卷,在导丝器绕其轴线旋转不到一周后释放长丝,其中第二个导丝机构设置得邻近于卷绕区,将被第一个导丝机构释放的长丝捕获,在卷绕留头丝期间引导长丝,并在再转不到一周后释放长丝。
在筒管上卷绕长丝时在卷绕过程的开头在筒管的一个末端本身的卷绕区的旁边形成一个所谓的留头丝,然后长丝以交叉方式卷绕在筒管上的卷绕区内。此后这个留头丝用来在一个卷筒还没有完全退绕之前,使一个卷筒的加捻起点与另一个卷筒的加捻终点相连接。在卷绕过程开头加捻还没有捻转或者说没有充分捻转,因为到加捻锭子达到它的运行转速要经过一段时间。留头丝不允许包含没有加捻的或没有充分加捻的长丝, 因为否则会出现由长丝制造的产品的质量下降。出于这个原因要求在卷绕过程开始时没有加捻或没有充分加捻的那段长丝作为废丝卷首先单独地卷绕在筒管的外端或者卷绕在设置在筒管外端旁边的废丝辊上(参见DE 3009714A1)。这进行这么长时间,直到加捻机高速运转并生产出无可挑剔的加捻长丝为止。在此以后才能开始卷绕留头丝,此后废丝卷从留头丝上割下来。
在开头提到过的这一类(参见GB978187)已知装置中导丝装置由一个可旋转的、基本上截锥形的物体组成。它借助于一个皮带传动装置和一个连接在中间的传动箱由卷绕辊驱动,因此它以很慢的转速出输。截锥形物体在其远离卷绕区的末端上有一个大致延伸半个圆周的、螺旋线形窄槽,卷绕过程开始时长丝吊挂在它里面。从这个窄槽出来长丝移动到卷筒的最外端,在那里首先卷绕废丝卷。在此期间截锥形导丝装置继续旋转,在旋转大约半圈之后长丝跳到一个宽槽内,此宽槽连接在窄槽上。长丝贴在离卷绕区更近的宽槽的槽侧上,由此现在开始在离废丝卷一定距离处在筒管上卷绕留头丝。所提到的宽槽的槽侧成螺旋线分布。其结果是,在留头丝卷绕开始时长丝卷绕在离本身的卷绕区较远的距离处,然后由于导丝装置的继续旋转离卷绕区越来越近。所述槽侧在其一个末端处中断。其结果是,在导丝装置大约再转一整圈后长丝不再维持在槽侧上并被导丝装置释放。往复导丝器捕获长丝,并从现在起长丝以交叉方式卷绕在筒管卷绕区范围内。在卷绕过程结束以后,长丝必须在留头丝和废丝卷之间切断,后者脱离筒管。现在从留头丝过来的长丝头悬空着,可能从筒管上松脱下来,因为留头丝的后续绕圈没有压住长丝头。因此留头丝没有捆扎住并会自行松脱。如果生产的长丝,例如轮胎线具有高的强度,这特别不好。松脱和拖曳的留头丝在卷筒运输时、中间贮存和后续处理时不便携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开头所述这一类的将长丝带留头丝地卷绕在筒管上的方法和卷绕装置,它可以方便地卷绕无可挑剔地捆扎好的留头丝,它不会自行松脱。
这个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或3所规定的特征来解决。
本发明从这样的想法出发,这样地设计这种方法或装置,使得在形成废丝卷以后长丝借助于导丝装置首先带到筒管的卷绕区附近。然后在卷绕留头丝期间长丝借助于导丝装置逐渐地从卷绕区向筒管末端运动。因此留头丝的长丝绕圈卷绕在从废丝卷过来并伸展到卷绕区附近的长丝段之上。当后来在留头丝和废丝卷之间将这段长丝切断时,其端头通过卷绕在它上面的留头丝绕圈这样地捆扎起来,使它不会自行松脱。因为在形成留头丝期间长丝向卷筒末端方向移动,当留头丝卷绕完毕长丝被导丝装置释放时,长丝交叉地铺放在留头丝上,由此达到留头丝附加的固定。
本发明优良的结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表示。
下面借助于在附图中表示的卷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详细的说明。其中表示:
图1 按图2中剖分线I-I局部剖开的卷绕装置的示意图,
图2 图1的沿方向II的向视图,
图3 沿图4中剖分线III-3的导丝装置的纵剖视,
图4 图5中沿方向IV的平面图,局部剖开,
图5 图3中沿方向V的向视图,
图6 带筒子盘座的筒管的局部纵剖视,
图7 沿图6中方向VII的筒子盘座的向视图,
图8至11,在卷绕过程开始时导丝机构相对于筒管和筒子盘座的不同工作位置。
图1和2示意表示捻丝机例如翼锭式多股捻丝机(Kapliermaschine)的卷绕装置的最主要的零件。在用点划线表示的筒子架1中可旋转地支承两个筒子盘座2、3。如图6中详细画出的那样,这些筒子盘座分别嵌入筒管4的一个末端。其次设有一个卷筒驱动辊5,它可以绕旋转轴A旋转驱动。首先空筒管4靠在卷筒驱动辊5上,并被卷筒驱动辊沿箭头方向驱动。如果在卷绕过程中长丝F卷到筒管上,那末卷筒绕线便靠在卷筒驱动辊5上。其次卷绕装置以众所周知的方式包含一个往复导丝器6,它可以平行于卷筒驱动辊5沿箭头方向C来回运动。通过这个往复导丝器6来自于导丝辊7等等的长丝F在卷绕区Z范围内卷绕在筒管4上。卷绕区是筒管上卷绕卷筒绕线或卷筒体本身的那个区域。卷绕区的轴向长度和位置由往复导丝器6的行程确定。卷绕区Z的轴向长度小于筒管长度,其中在筒管的一个末端4a处留出这么多位置,使得在那里至少在卷绕区Z的旁边具有留头丝R的位置,如图11中所示。
为了形成这个留头丝设有一个导丝装置8,它在关于卷绕区Z的轴向长度方向设置在卷绕区之外。其中导丝装置这样地定位,使得在卷绕过程开始时它将长丝相对于通常相切于卷筒驱动辊5和导丝辊7的长丝运行平面E-E抬起。因此在卷绕过程开始时长丝不能被往复导丝器6捕获。
在图3至5中表示导丝装置8的细节。导丝装置8包括一个基本上圆柱形的套筒9,它可以绕旋转轴A1旋转并轴向移动地安装在一个位置固定的轴10上。旋转轴A1平行于卷筒驱动辊5的旋转轴A分布。其次导丝装置8具有两个导丝机构11,12,它们有益地做成圆柱销。其中第一个导丝机构11安装在离卷绕区Z较大的轴向距离a处,如图2,8和11所见,而第二个导丝机构12安装在离卷绕区Z较小的轴向距离b处,因此邻近卷绕区。导丝机构11、12这样地布置,使得当长丝按图1和8靠在第一个导丝机构11上时,长丝被这个导丝机构引导到筒子盘座2处,筒子盘座在特别优良的结构中做成废丝辊,后面将要对此作较详细的说明。第二个导丝机构12用来在形成留头丝时引导长丝,如由图9和10可见。
在套筒9和它的轴10之间设有一个强制传动机构,它在套筒9转动时促使套筒9作取决于旋转方向的轴向移动。这个强制传动机构有利地通过设置在轴10上的螺旋形往复运动槽13构成,一个与套筒9连接的导向销之类的物体嵌在这个槽内。做成销子的导丝机构11的内端头用来作为导向销11a是有利的。销子11穿透套筒9的壁并以其内端头11a嵌入槽13内。套筒9的最大旋转角度由槽13的两个端头13a限定,并大约为90°。两个导丝机构或销子11、12相互错开90°设置。
套筒9可以有利地用手旋转。为此套筒外壳面的一部分做成旋转捏手14。
图6和7表示筒子盘座2的一种优良结构。筒子盘座在其圆周上设有一个用来卷绕废丝卷的环形凹槽15。在其朝向筒管4一侧限定环形槽的轴环16至少有一个缺口17。其次筒子盘座2在环形槽15区域内设有一个横向开口18,它径向向外张开,并在筒子盘座2的位于槽底15a之内的区域内径向延伸。此外横向开口18用来切断在环形凹槽15内形成的废丝卷,从而使它容易从筒子盘座上脱开。
在卷绕过程开始之前起始还没有加捻的长丝F穿入机器,长丝末端夹紧在筒子盘座2和筒管之间。然后长丝铺放在环形槽15内并吊挂在第一个导线机构11上。原先抬起的筒子架1降下,使筒管4靠在卷筒驱动辊5上。然后开始生产。这时导丝装置8首先固定在其图2和8中所示的位置,这可以通过压在旋转捏手14上的右食指进行。在图2和8中所示的位置先前未加捻,随后还未充分加捻的长丝F作为废丝卷卷绕在筒子盘座2的环形凹槽15内。这时第一个导丝机构11使从导丝辊7过来的长丝转向,使长丝卷绕在筒子盘座的环形凹槽15内。在锭子加速期间长丝一直卷绕在环形凹槽15内,直到无可挑剔地加捻的材料到达筒子盘座为止。
通过借助于按在旋转捏手14上的食指使导丝装置8或者套筒9向D1方向旋转从而使导丝装置8进入图9所示位置。这时第一个导丝机构11向下旋转并释放长丝F。但是第二个导丝机构12同时向上旋转,使它捕获被释放的长丝。此外通过内端头11a嵌入槽13整个导丝装置8向左朝卷绕区Z方向移动。通过由于设置在中间的导丝辊7使长丝得到的斜向拉力使长丝从环形凹槽15中移出,这通过筒子盘座2上的缺口17的协助。按图9第二个导丝机构12位于长丝在邻近卷绕区Z处卷上筒管4的位置上。在这个位置开始卷绕留头丝R。现在导丝装置8借助于旋转捏手14用食指向相反的旋转方向D2缓慢地从图9中所示的位置反转出来。现在起导丝装置8通过嵌在槽13内的销轴端头11a带动,从而第二个导丝机构12也逐渐地离开卷绕区Z沿方向B朝筒管末端4a方向移动。因此从位于筒子盘座2上的废丝卷AW来的并伸展到卷绕区Z附近的长丝段F1按照图10和11被留头丝R的绕圈所覆盖。沿方向D2的旋转运动的速度对于留头丝R内长丝绕圈的铺放间距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说由长丝段F1形成的筒管的第一个绕圈被留头丝R的绕圈所盖绕,从而被捆扎。
最终在导丝装置8沿方向D2反转时第二个导丝机构也向下回转并释放长丝。由于作用在长丝上的斜向拉力长丝向卷绕区Z运动,并且因为从现在起它不再被导丝装置8维持在离长丝运行平面E-E一定距离处,因此被往复导丝器6捕获。通过它的往复运动现在起在靠在卷筒驱动辊5上的筒管继续旋转时长丝被卷绕在卷绕区Z范围内。在卷筒满卷时,首先分布在废丝卷AW和留头丝R之间的长丝段按图11在T部位处切断,从而使废丝卷AW与留头丝R分开。然后满卷筒可以从筒子架上取下。在下一个空筒管装上筒子架以前,还必须把废丝卷AW从筒子盘座2上拿走。这可以方便地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人们在横向开口18的区域内将长丝绕圈切断。横向开口18使切断容易得多,因为它一直延伸到凹槽底部15a径向内部的范围内。
废丝卷也可以不卷绕在筒子盘座2上,而直接卷绕在筒管的外端上。但是其前提条件是筒管略微加长或者卷绕区轴向缩短。此外废丝卷可以用所述方法方便地从筒子盘座上取下。也可以采用不同于所述导丝装置的其他导丝装置。重要的仅仅是导丝装置将长丝分两阶段释放,并在此之间的轴向运动内从卷绕区Z向筒管末端运动。导丝装置的手动运动也可以用一个驱动装置代替,它手工或按照生产参数的调整值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