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jo****n 文档编号:8878398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2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16214.3

申请日:

20120627

公开号:

CN103508923B

公开日:

2016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C243/38,C07C241/04,C07C235/34,C07C231/02

主分类号:

C07C243/38,C07C241/04,C07C235/34,C07C231/02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发明人:

贺黎明,何海龙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CN201210216214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大建;卢绮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问题中反应步骤多,产物收率较低,环保压力大等难题。本发明以具有受阻酚结构的酯和水合肼或二胺如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戊二胺或己二胺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工艺合成目标产品,通过添加碱性催化剂,使反应顺利进行。本发明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和镶有金属件的制品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如式(Ⅱ)所示的酯和水合肼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经一步催化反应生成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Ⅰ);在式(Ⅰ)和(Ⅱ)中,R和R选自氢原子、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1或2,m为0;其中,反应温度为60-120℃,反应时间为6-12h;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甲醇钠和叔丁醇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或己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基为异丙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1和R2均为叔丁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式(Ⅱ)所示的酯和水合肼的摩尔比为2~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甲醇或二甲苯为反应的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催化剂为甲醇钠。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线、电缆等 制品中、具有钝化金属作用的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氧剂是聚合物加工和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助剂,能够有效抑制和减缓高分子材料的氧 化降解,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各类抗氧剂中,受阻酚类抗氧剂是应用最为广泛和用量最 多的一类抗氧剂,其消费量约占总量的55%,广泛应用于塑料、纤维、橡胶、石油、油脂、 化妆品及食品工业。随着塑料助剂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从其品种开发趋势来看,具有多功能基团是其主要特征,不仅可满足原应用领域 的高要求,也可适用应用领域的差异化需求。当聚烯烃等高分子材料与金属如Cu、Mn、 Fe、Co接触时,这些微量金属能导致氢过氧化物转化生成自由基,因而促进了高分子材料 的老化,此时即使加入大量传统的受阻酚类抗氧剂,也很难抑制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为 避免这种金属离子的接触催化作用,通常需添加一类可以钝化金属离子作用的抗氧剂,则 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这类抗氧剂具有受阻酚和酰肼两种官能团,受阻酚结构能阻止高 分子材料受热氧老化;酰肼结构能对金属离子进行络合反应,使其失去破坏作用;该抗氧 剂同时赋予制品抗金属性和抗热氧老化性,使用效果良好。该类抗氧剂可与其它酚类抗氧 剂配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起主抗氧剂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电线、 电缆和镶有金属件的制品中。该类抗氧剂的结构式可表示如下:

其中R1和R2选自氢原子、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1或2,m为0~6 的整数。

目前合成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基本原料主要包括:具有受阻酚结构的酯(Ⅱ)、水合肼 或二胺、以及二氯亚砜等,采用“三步法”工艺合成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其中基本原料(Ⅱ) 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n、R1和R2的定义与式(Ⅰ)中相同。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合成受阻酚类抗氧剂三步法工艺所必需的原料之一为二氯亚砜。 但因二氯亚砜的使用,反应时不可避免产生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此外该三步法产物收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如专利US3660438提出一种该类抗氧剂的制 备方法,以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二氯亚砜和水合肼为原料,采用 三步法工艺,中间产物提纯后,并在适宜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后,过滤洗涤得到抗氧剂产 品,此法中间产物提纯工艺复杂,产物收率不高,不适宜工业化生产。

此外,也有文献报道采用直接脱水法工艺制备该类抗氧剂产品。首先基本原料(Ⅱ) 经水解后生成相应的中间体酸(Ⅲ);同时反应原料(Ⅱ)和水合肼或二胺反应,生成相 应的中间体单酰肼或单酰胺(Ⅳ),然后(Ⅲ)和(Ⅳ)两种中间体之间进行直接脱水反 应合成受阻酚类衍生物抗氧剂产品。此法避免采用二氯亚砜,减少了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但是由于原料加入过量50%以上,回收较为困难,造成产品成本过高,不利于推广使用。

在式(Ⅲ)和(Ⅳ)中,n、m、R1和R2的定义与式(Ⅰ)中相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制备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改进制备 方法,不仅能够避免使用二氯亚砜,减少潜在的环境污染,而且采用“一步法”直接制备工 艺,提高原料使用率,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成本,便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是:以具有受阻酚结构的酯(Ⅱ)和水合肼或二胺化合物 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工艺合成目标产品,通过添加催化剂,使反应顺利进行;所用催化 剂为碱性催化剂,具体例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甲醇钠和叔丁醇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优选甲醇钠。反应完成后,直接过滤,滤饼用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得到目标产品, 所得产品采用红外、质谱、核磁和液相色谱可以确证为目标产品。

本发明所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其中,n、m、R1和R2的定义与式(Ⅰ)中相同。其中,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 链烷基例如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戊基或己基,根据抗氧剂的结 构和作用机理,最优选R1和R2为叔丁基。

本发明所涉及的反应中,反应原料酯(Ⅱ)和水合肼或二胺化合物摩尔比优选为2~6: 1;反应温度优选为60~120℃,反应时间为6~12h。其中二胺例如为乙二胺、1,3丙二胺、 1,4-丁二胺、戊二胺或己二胺。

在N2保护下,在装有搅拌、冷凝管和温度计套管的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原料酯 和水合肼或二胺化合物,再加入催化剂和溶剂,加热至指定温度。当温度稳定后,维持一 定反应时间,反应完成后,所得物料经过滤、洗涤和干燥等工序后,得到受阻酚类抗氧剂 产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实质性区别在于:现有技术以具有受阻酚结构的酯(Ⅱ)、水合 肼或二胺,以及二氯亚砜等为基本原料,首先合成中间产物,经分离提纯后,再合成目标 产品,整个合成过程不采用催化剂。本发明的反应原料没有二氯亚砜,采用“一步法”工艺, 中间产物无需分离提纯,合成过程中需用催化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反应原料避免使用二氯亚砜,减少了潜在的环境污染 压力;采用“一步法”工艺合成目标产品,中间产物无需分离提纯;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剂, 提高了原料使用效率,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反应成本,便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产品抗氧剂(Ⅰ)的红外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产品抗氧剂(Ⅰ)的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120g,85wt%水合肼12g,甲醇220ml,30wt% 氢氧化钠液30ml,混合加热至沸腾,保持10h,冷至室温,过滤,加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滤饼110℃干燥4h,得到白色固体89g,经熔点测试、红外和质谱测试,证实为目标产物。

实施例2

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120g,85wt%水合肼12g,甲醇220ml,甲 醇钠2g,混合加热至沸腾,保持8h,冷至室温,过滤,加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滤饼110℃ 干燥4h,得到白色固体95g,经熔点测试、红外和质谱测试,证实为目标产物。

实施例3

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120g,85wt%水合肼12g,二甲苯220ml, 叔丁醇钠2g,混合加热至沸腾,保持8h,冷至室温,过滤,加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滤 饼110℃干燥4h,得到白色固体98g,经熔点测试、红外和质谱测试,证实为目标产物。 对比例1

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58.5g,85wt%水合肼30g,甲醇150ml,混 合加热至沸腾,保持10h,冷至室温,过滤,加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滤饼110℃干燥4h, 得到白色固体56g,经熔点测试、红外和质谱测试,证实为中间产物如上述式(Ⅳ)所示 的单酰肼。

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58.5g,二氯亚砜12g,甲苯100ml,混合后 缓慢加热至60℃,维持4h,用氮气吹扫,然后加热至沸腾,蒸去溶剂,加入异丙醇洗涤2 次,得到白色固体,经熔点测试、红外和质谱测试,证实为中间产物丙酰氯。

将两种中间产物混合,加入二甲苯,加热至沸腾,维持10h,冷至室温,过滤,加入 异丙醇洗涤2次,得到白色固体,经熔点测试、红外和质谱测试,证实为目标产物。

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210216214.3 (22)申请日 2012.06.27 C07C 243/38(2006.01) C07C 241/04(2006.01) C07C 235/34(2006.01) C07C 231/02(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 22 号 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化工研究院 (72)发明人 贺黎明 何海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72 代理人 吴大建 卢绮琴 CN 101885701 A,20。

2、10.11.17, 权利要求 3-6, 说明书第 50-56,78,85,92,99,106,113,121 段 . JP 2011236381 A,2011.11.24, 全文 . CN 1240787 A,2000.01.12, 全文 . CN 1032646 C,1996.08.28, 全文 . US 3584047 A,1971.06.08, 全文 . 殷伟芬等.抗氧抗铜剂1024的合成研究. 应 用化工 .2003, 第 32 卷 ( 第 6 期 ), 第 38-40 页 . (54) 发明名称 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 方。

3、法, 解决了现有技术问题中反应步骤多, 产物收 率较低, 环保压力大等难题。 本发明以具有受阻酚 结构的酯和水合肼或二胺如乙二胺、 1,3 丙二胺、 1,4- 丁二胺、 戊二胺或己二胺为原料, 采用 “一步 法” 工艺合成目标产品, 通过添加碱性催化剂, 使 反应顺利进行。 本发明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线、 电缆 和镶有金属件的制品中。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杨莹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3508923 B 2016.06.29 CN 103508923 B 1.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

4、 包括使用如式()所示的酯和水合肼为原料, 在 碱性催化剂存在下经一步催化反应生成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 在式()和()中, R1和R2选自氢原子、 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n为1或2, m 为0; 其中, 反应温度为60-120, 反应时间为6-12h; 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甲醇钠和叔丁醇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为 甲基、 乙基、 丙基、 丁基、 戊基或己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基为异丙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R1和R2。

5、均为叔丁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原料式()所示的酯和水合肼的摩尔比为 26: 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使用甲醇或二甲苯为反应的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性催化剂为甲醇钠。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3508923 B 2 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线、 电 缆等制品中、 具有钝化金属作用的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抗氧剂是聚合物加工和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助剂, 能够有效抑制。

6、和减缓高分子材料 的氧化降解, 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各类抗氧剂中, 受阻酚类抗氧剂是应用最为广泛和用量 最多的一类抗氧剂, 其消费量约占总量的55%, 广泛应用于塑料、 纤维、 橡胶、 石油、 油脂、 化 妆品及食品工业。 随着塑料助剂工业的快速发展, 对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从其品种开发趋势来看, 具有多功能基团是其主要特征, 不仅可满足原应用领域的高 要求, 也可适用应用领域的差异化需求。 当聚烯烃等高分子材料与金属如Cu、 Mn、 Fe、 Co接触 时, 这些微量金属能导致氢过氧化物转化生成自由基, 因而促进了高分子材料的老化, 此时 即使加入大量传统的受阻酚类抗氧。

7、剂, 也很难抑制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 为避免这种金属 离子的接触催化作用, 通常需添加一类可以钝化金属离子作用的抗氧剂, 则能取得较为满 意的效果。 这类抗氧剂具有受阻酚和酰肼两种官能团, 受阻酚结构能阻止高分子材料受热 氧老化; 酰肼结构能对金属离子进行络合反应, 使其失去破坏作用; 该抗氧剂同时赋予制品 抗金属性和抗热氧老化性, 使用效果良好。 该类抗氧剂可与其它酚类抗氧剂配合使用, 具有 协同作用; 也可以单独使用, 起主抗氧剂作用, 因此广泛应用于电线、 电缆和镶有金属件的 制品中。 该类抗氧剂的结构式可表示如下: 0003 0004 其中R1和R2选自氢原子、 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

8、支链烷基, n为1或2, m为06的整 数。 0005 目前合成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基本原料主要包括: 具有受阻酚结构的酯 () 、 水合 肼或二胺、 以及二氯亚砜等, 采用 “三步法” 工艺合成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 其中基本原料 () 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6 0007 其中, n、 R1和R2的定义与式 ( ) 中相同。 0008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 合成受阻酚类抗氧剂三步法工艺所必需的原料之一为二氯亚 砜。 但因二氯亚砜的使用, 反应时不可避免产生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 环境污染较为严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3508923 B 3 重; 此外该三步法产物收率较低, 生产成本较。

9、高。 如专利US3660438提出一种该类抗氧剂的 制备方法, 以 - (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 丙酸甲酯、 二氯亚砜和水合肼为原料, 采用三 步法工艺, 中间产物提纯后, 并在适宜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后, 过滤洗涤得到抗氧剂产品, 此法中间产物提纯工艺复杂, 产物收率不高, 不适宜工业化生产。 0009 此外, 也有文献报道采用直接脱水法工艺制备该类抗氧剂产品。 首先基本原料 () 经水解后生成相应的中间体酸 () ; 同时反应原料 () 和水合肼或二胺反应, 生成相 应的中间体单酰肼或单酰胺 () , 然后 () 和 () 两种中间体之间进行直接脱水反应合成 受阻酚类衍生物抗氧剂。

10、产品。 此法避免采用二氯亚砜, 减少了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但是由 于原料加入过量50%以上, 回收较为困难, 造成产品成本过高, 不利于推广使用。 0010 0011 在式 () 和 () 中, n、 m、 R1和R2的定义与式 ( ) 中相同。 发明内容 0012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制备方法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改进 制备方法, 不仅能够避免使用二氯亚砜, 减少潜在的环境污染, 而且采用 “一步法” 直接制备 工艺, 提高原料使用率, 缩短反应时间, 降低反应成本, 便于工业化生产。 0013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是: 以具有受阻酚结构的酯 () 和水合肼或二胺化合。

11、 物为原料, 采用 “一步法” 工艺合成目标产品, 通过添加催化剂, 使反应顺利进行; 所用催化 剂为碱性催化剂, 具体例如为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甲醇钠和叔丁醇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 中优选甲醇钠。 反应完成后, 直接过滤, 滤饼用水洗涤至中性, 干燥后得到目标产品, 所得产 品采用红外、 质谱、 核磁和液相色谱可以确证为目标产品。 0014 本发明所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0015 0016 其中, n、 m、 R1和R2的定义与式 ( ) 中相同。 其中, 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3508923 B 4 例如为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丁基。

12、、 叔丁基、 戊基或己基, 根据抗氧剂的结构和作用机 理, 最优选R1和R2为叔丁基。 0017 本发明所涉及的反应中, 反应原料酯 () 和水合肼或二胺化合物摩尔比优选为2 6: 1; 反应温度优选为60120, 反应时间为612h。 其中二胺例如为乙二胺、 1,3丙二胺、 1, 4-丁二胺、 戊二胺或己二胺。 0018 在N2保护下, 在装有搅拌、 冷凝管和温度计套管的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原 料酯和水合肼或二胺化合物, 再加入催化剂和溶剂, 加热至指定温度。 当温度稳定后, 维持 一定反应时间, 反应完成后, 所得物料经过滤、 洗涤和干燥等工序后, 得到受阻酚类抗氧剂 产品。 0019。

1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实质性区别在于: 现有技术以具有受阻酚结构的酯 () 、 水 合肼或二胺, 以及二氯亚砜等为基本原料, 首先合成中间产物, 经分离提纯后, 再合成目标 产品, 整个合成过程不采用催化剂。 本发明的反应原料没有二氯亚砜, 采用 “一步法” 工艺, 中间产物无需分离提纯, 合成过程中需用催化剂。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反应原料避免使用二氯亚砜, 减少了潜在的环境 污染压力; 采用 “一步法” 工艺合成目标产品, 中间产物无需分离提纯; 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 剂, 提高了原料使用效率, 缩短了反应时间, 降低了反应成本, 便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1 图1。

14、是实施例1中产品抗氧剂 ( ) 的红外图; 0022 图2是实施例1中产品抗氧剂 ( ) 的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1 0024 - (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 丙酸甲酯120g, 85wt%水合肼12g, 甲醇220ml, 30wt%氢氧化钠液30ml, 混合加热至沸腾, 保持10h, 冷至室温, 过滤, 加去离子水洗涤至中 性, 滤饼110干燥4h, 得到白色固体89g, 经熔点测试、 红外和质谱测试, 证实为目标产物。 0025 实施例2 0026 - (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 丙酸甲酯120g, 85wt%水合肼12g, 甲醇220ml, 甲醇 钠。

15、2g, 混合加热至沸腾, 保持8h, 冷至室温, 过滤, 加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滤饼110干燥 4h, 得到白色固体95g, 经熔点测试、 红外和质谱测试, 证实为目标产物。 0027 实施例3 0028 - (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 丙酸甲酯120g, 85wt%水合肼12g, 二甲苯220ml, 叔 丁醇钠2g, 混合加热至沸腾, 保持8h, 冷至室温, 过滤, 加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滤饼110干 燥4h, 得到白色固体98g, 经熔点测试、 红外和质谱测试, 证实为目标产物。 对比例1 0029 - (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 丙酸甲酯58.5g, 85wt%水。

16、合肼30g, 甲醇150ml, 混 合加热至沸腾, 保持10h, 冷至室温, 过滤, 加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滤饼110干燥4h, 得到 白色固体56g, 经熔点测试、 红外和质谱测试, 证实为中间产物如上述式 () 所示的单酰肼。 0030 - (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 丙酸甲酯58.5g, 二氯亚砜12g, 甲苯100ml, 混合后 缓慢加热至60, 维持4h, 用氮气吹扫, 然后加热至沸腾, 蒸去溶剂, 加入异丙醇洗涤2次, 得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3508923 B 5 到白色固体, 经熔点测试、 红外和质谱测试, 证实为中间产物丙酰氯。 0031 将两种中间产物混合, 加入二甲苯, 加热至沸腾, 维持10h, 冷至室温, 过滤, 加入异 丙醇洗涤2次, 得到白色固体, 经熔点测试、 红外和质谱测试, 证实为目标产物。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3508923 B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103508923 B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