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释放型稀土改性复合肥及生产方法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化肥浪费现象相当严重。据报道,我国氮肥的利用率约为35%-60%,磷肥的利用率约为10%-15%,钾肥的利用率约为30%-60%。化肥浪费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导致化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营养元素利用率低的原因也不尽相同,雨水流失及土壤砂化导致漏肥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是,化肥营养元素的释放速率与作物的生育期不同步,是导致化肥有效成份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今,世界化肥生产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高效多元素复合肥正在代替过去单一的低浓度肥料品种。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断上扬,导致化肥生产企业成本增加,亏损现象严重。因此,控制化肥养分释放,使其与作物生长期所需吸收养分的速度同步,既能够节约肥料,减少肥料浪费,同时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控制释放型多元复合肥成为21世纪世界化肥工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被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肥料。
稀土是一类化学性质极为相近而又十分难于分离的元素,过去有人认为稀土是一种比较稀少而又像土一样的金属元素,其实它并不稀少,也不像土。它们在地壳的贮量约为0.106%,超过常用元素硼、钼、锡、铅、锌、钴、镍等,其性质是典型的金属,都具有银灰色的金属光泽。
稀土作为微肥,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具有复合生理效应。既可解决土壤微量元素缺乏问题,又可利用稀土和氨基酸对作物良好的生理作用,促进作物根系发育,促进叶绿素合成,提高光合作用,促进酶的活化,加快物质转化,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直接利用稀土作肥料,其作物吸收利用率很低。
氨基酸、腐植酸螯合稀土后,易于被作物吸收利用。
氨基酸螯合稀土分为复合氨基酸螫合稀土和氨基酸螯合稀土。因为单一氨基酸螯合稀土其对农作物增产效果不及复合氨基酸,且单一氨基酸需要提取分离,因此比复合氨基酸生产成本高。因此,使用复合氨基酸螯合稀土。以回收的废蛋白原料为例,其制造工艺如下:
将上面得到的氨基酸和腐植酸螯合稀土微量元素肥料与控制释放材料混合均匀,制得一种复(混)合改性材料送入颗粒包覆装置系统进行颗粒包覆。从而制得控制释放型稀土改性复合肥。
所用控制释放材料是由淀粉、腐植酸、氨基酸、氧化淀粉、硅藻土组成。其中硅藻土作为载体,以上四种成份作为控制释放材料。
氧化淀粉和淀粉在土壤水分的作用下,具有溶胀性。因此,对尿素氮具有吸附能力。而硅藻土具有多孔,且吸水性好,因此,能够贮存水份,在土壤水分的作用下,氧化淀粉和工业面粉易于溶涨,从而提高了对尿素氮地吸附能力。
淀粉和纤维素等多糖天然聚合物,其制品在潮湿条件下,容易在氧或无氧过程中被生物降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大多数微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是通过水解的增溶作用。淀粉、蛋白质是在真菌或细菌分泌的酶的作用下,先水解而后氧化降解的。因此,氧化淀粉和工业面粉不但不会影响环境,而且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随着氧化淀粉和工业面粉的逐渐降解,被吸附和被包裹的肥料养分被逐渐释放出来,从而延长了肥效。
腐植酸是一类结构性质相近物质的复杂混合肥,是草炭、褐煤或风化煤的碱抽提物。因为它是一种亲水胶体,带有能和金属离子交换结合的酸性基团,又带有氧化还原反应基团(也许还有一些没搞清的基团),因而是一种多功能混合物。腐植酸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早已被证明,且还能抑制气孔开度,使植物减少蒸腾。因此,抗旱,抗枯萎。
另外,氨基酸具有螯合性这一点在前面已阐述。
将氧化淀粉,工业面粉,腐植酸,复合氨基酸或氨基酸按一定比例再加入硅藻土作载体制得的控制释放材料,之所以实现肥料养分的控制释放是因为工业面粉与氧化淀粉在土壤水份和真菌的作用下,首先会逐渐降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将其吸收和包裹的肥料养分逐渐释放出来,这一过程通常需要二至四个月左右,这一过程,起初由于这两种材料降解速度较慢,因此,释放的肥料养分速度较慢,而这在作物生长初期正需要肥料养分供应量较少的时期。随着作物生长过程的进行,特别是接近作物生长中期或中期偏后的一段时间内,因作物开花,结果期,所需各种养分的数量大增,而此时,由控释材料、腐植酸、氨基酸或复合氨基酸、纤维素及工业面粉和氧化淀粉所吸附及包覆的肥料各种养分开始大量释放出来,尤以氧化淀粉和工业面粉及少量纤维素等因处于降解期,因此,释放肥料养分的数量也会大增。这样,供给作物生长所要肥料养分的数量与作物所需吸收养分的数量相等或相近,也就是说,此时,控制释放材料所释放的肥料养分的速度与作物生长所要吸收肥料养分的速度相等或相近,不仅加速了作物生长和成熟的速度,而且有利于果实丰满和营养丰富。到了作物生长后期,果实基本成熟,此时作物所需吸收肥料养分的量减少,而此时,控释材料中大部分可降解材料已降解完成,剩余部分未被降解的材料和腐植酸等材料所吸附和包覆的肥料养分继续向作物释放养分,供作物生长后期所需养分。到作物收割时,由控释材料吸附、螯合,包覆的肥料养分绝大部分被释放出来。而在整个释放过程中,基本上是根据作物生长期对肥料养分吸收速率(或数量)的需求量进行的。因此,实现了肥料养份的控制释放。
另外,这种控释材料和控释肥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仅无污染,而且还具有改良土壤,改善土壤养分结构,平衡土壤中微量元素,与氮磷钾及有机质等的关系。长期使用该肥料,不会导致土壤板结,相反还有利于土壤团粒化,增强透气性,有利于土壤保存养分和水分。
将控释材料与螯合稀土微量元素肥料按一定比较混合,均可以制造不同释放时间,供不同作物使用的控释型复合肥。
该控释型稀土改性复合肥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举例说明:控释材料按20%重量的工业面粉;20%重量的氧化淀粉;35%重量的腐植酸;10%重量的复合氨基酸或氨基酸,5%重量的纤维素,5%重量的硅藻土(其粒度<100目),混合物均与5%重量的复合氨基酸螯合稀土微量元素肥料混合均匀,然后按每吨复合肥2%到5%(重量)的用量采用包覆工艺包覆于肥料颗粒表面,经烘干后,分筛得到成品。由此制得的控释型稀土改性复合肥具有下述特性。
N+P2O5+K2O≥30%
稀土与微量元素含量≥10%
含水量≤3%
粒度1-5mm,包覆率≥90%
主要用途和用法:
本发明复合肥是在原有复合肥生产工艺基础上制造的,因此,广泛地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花生、地瓜、烟草(不含氯的无机肥)水果、蔬菜等,提高肥料利用率30%左右,不仅提高作物产量,而且改善作物品质,增加农药效果,降低农药残留量,经农田对比使用证明,对小麦、水稻、玉米、油菜、蚕豆、花生、地瓜、黄瓜、烟草、柑桔、荔等增产6.2%-75%。
使用方法:
作底肥,于播种前翻(耕)地时,每亩措施60-80斤,播种时每亩用10-20斤拌种,随种子入土作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