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胶黏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纺布胶黏剂.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27407.9 (22)申请日 2017.05.11 (71)申请人 淄博市思瑞颖胶粘剂有限公司 地址 256400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索镇刘 茅村 (72)发明人 刘士喜 (51)Int.Cl. C09D 133/08(2006.01) C08F 220/14(2006.01) C08F 220/18(2006.01) C08F 220/06(2006.01) C08F 212/08(2006.01) (54)发明名称 无纺布胶黏剂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
2、纺布胶黏剂。 本发明原料 易得, 工艺简单, 保存期长, 使用方便, 粘结牢固, 用做无纺布胶黏剂。 其特征在于: 1.将3份十二烷 基硫酸钠和0.12份碳酸氢钠加入80份去离子水 中, 混合溶解; 再将0.8份过硫酸铵溶于42份水 中, 将其于单体混合; 2.在反应釜中加入乳化剂 水溶液, 搅拌下升温至6570, 恒温下加入1/3 的混合单体, 然后于2h内同时滴加过硫酸铵溶液 和剩余的混合单体, 加完后保温反应2h, 自然保 温, 冷却后用稀氨水中和即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8864873 A 2018.11.23 CN 108864873 A 1.本发明原料易得, 工。
3、艺简单, 保存期长, 使用方便, 粘结牢固, 用做无纺布胶黏剂。 2.一种无纺布胶黏剂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胶黏剂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 原料制备而成: 丙烯酸甲酯11.8%、 甲基丙烯酸甲酯11.8%、 丙烯酸丁酯13.6%、 丙烯酸0.7%、 苯乙烯4.5%、 十二烷基硫酸钠1.3%、 过硫酸铵0.3%、 碳酸氢钠适量、 去离子水55.5%、 氨水适 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1.将3份十二烷基硫酸 钠和0.12份碳酸氢钠加入80份去离子水中, 混合溶解; 再将0.8份过硫酸铵溶于42份水中, 将其于单体混合; 2.在反应釜中加入乳化剂水。
4、溶液, 搅拌下升温至6570, 恒温下加入1/ 3的混合单体, 然后于2h内同时滴加过硫酸铵溶液和剩余的混合单体, 加完后保温反应2h, 自然保温, 冷却后用稀氨水中和即得。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864873 A 2 无纺布胶黏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纺布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无纺布胶黏剂系以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 苯乙烯、 十 二烷基硫酸钠、 过硫酸铵、 碳酸氢钠、 去离子水、 氨水等为原料经合理配制而成。 0003 无纺布胶黏剂是胶粘剂的一种新产品, 其主要特点为: 原料易得, 。
5、工艺简单, 保存 期长, 使用方便, 粘结牢固, 用做无纺布胶黏剂。 0004 本无纺布胶黏剂的配比还没有见诸科技文献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无纺布胶黏剂 及其制备方法, 它原料易得, 工艺简单, 保存期长, 使用方便, 粘结牢固, 用做无纺布胶黏剂。 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纺布胶黏剂制备方法, 所述的无纺布胶黏剂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 原料制备而成: 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10%15%、 甲基丙烯酸甲酯10%15%、 丙烯酸丁酯 10%20%、 丙烯酸0.5%1%、 苯乙烯3%5%、。
6、 十二烷基硫酸钠1%2%、 过硫酸铵0.1%0.5%、 碳酸氢钠适量、 去离子水50%60%、 氨水适量。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纺布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1.将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 和0.12份碳酸氢钠加入80份去离子水中, 混合溶解; 再将0.8份过硫酸铵溶于42份水中, 将 其于单体混合; 2。 在反应釜中加入乳化剂水溶液, 搅拌下升温至6570, 恒温下加入1/3 的混合单体, 然后于2h内同时滴加过硫酸铵溶液和剩余的混合单体, 加完后保温反应2h, 自 然保温, 冷却后用稀氨水中和即得。 0008 本发明一种无纺布胶黏剂系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丙。
7、烯酸、 苯乙烯、 十二烷基硫酸钠、 过硫酸铵、 碳酸氢钠、 去离子水、 氨水为主要成分的固体粘合剂。 用做无纺布胶黏剂, 具有优良的粘接性、 使用便利。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实例1 无纺布胶黏剂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丙烯酸甲酯11.8%、 甲基丙烯酸甲酯 11.8%、 丙烯酸丁酯13.6%、 丙烯酸0.7%、 苯乙烯4.5%、 十二烷基硫酸钠1.3%、 过硫酸铵0.3%、 碳酸氢钠适量、 去离子水55.5%、 氨水适量。 0010 1.将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2份碳酸氢钠加入80份去离子水中, 混合溶解; 再将 0.8份过硫酸铵溶于42份水中, 将其于单体混合; 2。 在反。
8、应釜中加入乳化剂水溶液, 搅拌下 升温至6570, 恒温下加入1/3的混合单体, 然后于2h内同时滴加过硫酸铵溶液和剩余的 混合单体, 加完后保温反应2h, 自然保温, 冷却后用稀氨水中和即得。 说明书 1/2 页 3 CN 108864873 A 3 0011 实例2 丙烯酸甲酯12.8%、 甲基丙烯酸甲酯10.8%、 丙烯酸丁酯13.6%、 丙烯酸0.7%、 苯乙烯 4.5%、 十二烷基硫酸钠1.3%、 过硫酸铵0.3%、 碳酸氢钠适量、 去离子水55.5%、 氨水适量。 0012 1.将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2份碳酸氢钠加入80份去离子水中, 混合溶解; 再将 0.8份过硫酸铵溶于4。
9、2份水中, 将其于单体混合; 2。 在反应釜中加入乳化剂水溶液, 搅拌下 升温至6570, 恒温下加入1/3的混合单体, 然后于2h内同时滴加过硫酸铵溶液和剩余的 混合单体, 加完后保温反应2h, 自然保温, 冷却后用稀氨水中和即得。 0013 实例3 丙烯酸甲酯11.8%、 甲基丙烯酸甲酯11.8%、 丙烯酸丁酯14.6%、 丙烯酸0.7%、 苯乙烯 4.7%、 十二烷基硫酸钠2%、 过硫酸铵0.3%、 碳酸氢钠适量、 去离子水56%、 氨水适量。 0014 1.将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2份碳酸氢钠加入80份去离子水中, 混合溶解; 再将 0.8份过硫酸铵溶于42份水中, 将其于单体混合; 2。 在反应釜中加入乳化剂水溶液, 搅拌下 升温至6570, 恒温下加入1/3的混合单体, 然后于2h内同时滴加过硫酸铵溶液和剩余的 混合单体, 加完后保温反应2h, 自然保温, 冷却后用稀氨水中和即得。 0015 最后应说明的是: 显然,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 对实施方式的限定。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 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而由此所引申 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说明书 2/2 页 4 CN 108864873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