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齐** 文档编号:8585958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3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16354.1

申请日:

20160302

公开号:

CN105543311A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P19/20,C12P19/14,C12P19/04,C08B30/18

主分类号:

C12P19/20,C12P19/14,C12P19/04,C08B30/18

申请人:

武汉轻工大学

发明人:

刘良忠,黄婷,朱哲,王晶

地址:

430023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优先权:

CN201610116354A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杨宣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是以淀粉为原料依次经过酸处理及喷糖液、造粒干燥、焦糊化、酶水解、色谱柱脱色及脱盐、脱糖精制后干燥得到抗性糊精,其中脱糖精制步骤得到的糖液经过浓缩作为喷糖液的原料糖液。本发明将精制脱糖步骤分离出的糖液,浓缩后作为糖液原料与淀粉混合,提高产品的产出率10%-30%,降低生产成本;并增加造粒过程有效改善热处理的均匀程度,提高焦糊化的效果和均匀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喷糖处理:以淀粉为原料,用盐酸溶液对其进行酸处理之后,在50-110℃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3-15%,然后对其喷洒浓度为20-60%的糖液,糖液的喷洒量为干燥后淀粉原料重量的10-60%;(2)造粒处理:将步骤(1)中喷糖处理后的淀粉原料在50-110℃的条件下预干燥至含水量10-40%,然后通过造粒机造粒成粒度为120-10目的淀粉颗粒,并将其干燥至水分含量3%-16%;(3)焦糊化: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淀粉颗粒加热达到120-200℃的高温,并在此温度条件下处理10-300分钟,使淀粉及糖类成分发生焦糊化反应,形成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4)酶水解:将步骤(3)中焦糊化反应处理后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按焦糊化粉:水为1:2-5的比例加水调为乳状,并加入焦糊化粉干重0.01-0.5%的α-淀粉酶,在温度60-95℃,pH值为4-7的条件下酶水解0.5-2.5h;酶水解完成后进一步调pH至4.0-6.0,然后添加焦糊化粉干重0.01-0.5%的糖化酶,在50-70℃条件下糖化酶水解0.25-2.5h;(5)脱色、脱盐处理:将步骤(4)中经淀粉酶和糖化酶水解后的水解液经过灭酶及过滤之后采用大孔树脂脱色,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或者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同步脱色与脱盐;(6)脱糖处理:将步骤(5)中脱色、脱盐处理后的水解液通过超滤法,或酒精沉淀,或超滤法与酒精沉淀结合的方式进行脱糖处理,脱糖分离出的糖液进一步浓缩到20-60%的浓度,然后收集起来作为步骤(1)中喷糖处理的糖液;(7)将步骤(6)中脱糖处理后的湿物料干燥或将液体物料浓缩后干燥至含水量6%以下制成抗性糊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淀粉原料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大米淀粉或马铃薯淀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酸处理是将淀粉原料预干燥或调整至含水量3-20%之后喷浓度0.1%-2.0%的盐酸溶液,喷量为淀粉干重的1%-20%;或将淀粉原料用浓度0.01%-1.0%的盐酸溶液浸泡10-90min后离心或过滤分离,其中盐酸溶液与淀粉原料重量比为1-5:1;所述酸处理的盐酸可以采用硫酸、硝酸、磷酸、草酸、柠檬酸、乳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复配后代替,采用任意两种酸复配的重量比为1-10: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喷糖处理中的糖液采用生产抗性糊精时从淀粉原料中分离出的糖液,并将其浓缩至浓度为2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造粒方法包括干法造粒、湿法旋转造粒、湿法双螺杆造粒、沸腾造粒、喷雾造粒,造粒原料含水量为1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焦糊化的加热方式为电加热,或蒸汽加热,或导热油方式加热,或微波加热,或电、蒸汽、导热油方式与微波复合加热;所述电加热、蒸汽和导热油、微波加热均采用容器或旋转管道外加热方式,其中采用旋转管道外加热方式可以实现连续生产;电、蒸汽、导热油与微波复合加热为电、蒸汽、导热油与微波中任意两者或三者结合的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采用大孔树脂脱色时,其温度为20-60℃,流量为每小时1-5倍柱体积;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及脱盐时,其温度为20-60℃,流量为每小时1-6倍柱体积,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液体的电导率控制在45μS/cm以下,离子交换树脂选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装柱或者混合装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树脂脱色前采用活性炭预脱色,活性炭用量为液体重量的0.2%-6%,pH为4.0-6.0,温度20-80℃,时间0.5-3小时,过滤后再进行树脂脱色和脱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超滤法脱糖是将水解液在温度为10-50℃,pH在3-9的条件下,采用分子截留量为500-2500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脱去水解液中小分子的葡萄糖、麦芽糖及麦芽三糖;所述酒精沉淀方式是先将水解液浓缩到干物质含量20%-60%,加入浓度90%-100%的乙醇进行沉淀,乙醇与浓缩后水解液重量比为2-6:1,再分离抗性糊精沉淀物,沉淀物继续采用浓度60%-95%的乙醇按沉淀物湿重与乙醇重量比为1:0.5-3的比例清洗1次或多次;所述超滤与酒精沉淀结合的方式是将水解液超滤脱糖之后,浓缩到干物质含量20%-60%,然后再对浓缩物采用酒精沉淀和清洗处理;或者将水解浓缩液先经酒精沉淀处理之后再进行超滤脱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至步骤(7)中的干燥方法包括气流干燥、热风干燥、真空烘干、滚筒干燥、喷雾干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淀粉深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抗性糊精的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日本,是以天然淀粉为原料制备的低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低粘度、低热量、低甜度、高溶解度以及良好的加工稳定性,除此之外,还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如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控制体重等。所以,抗性糊精已经作为食品及食品辅料大量用于饮料、果子酱、糖果、乳品、谷物食品、功能食品等各类食品中。

目前,工业上和已有专利的抗性糊精生产工艺是以各种淀粉为原料,在高温下加热分解、聚合,变成焦糊精,再把焦糊精溶解在水中,经过酶的加水水解、精制、干燥等工艺流程制成。由于淀粉原料堆积密度小、传热性及流动性差,不利于焦糊化反应,导致现有的抗性糊精生产方法存在淀粉酸热反应不均匀、反应时间长,产品品质不佳、得率低等问题。同时,现有技术和制备方法在抗性糊精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包括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等成分比例高,原料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得率。此外,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中含有比较高的葡萄糖、低聚糖等成分,不利于该产品在糖尿病等患者食品中的应用。虽有专利将酶解后生产的葡萄糖进一步发酵或者分离出来出售,此种方法可以提高抗性糊精纯度,但是会造成大量葡萄糖浆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提高焦糊化反应的均匀性,有专利在反应过程中加入河沙,虽可以提高导热性和反应的均匀性,但增加了反应器的体积和操作的难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焦糊化的效果和均匀度,进而提高产品生产得率和产品品质,并可有效脱去产品的葡萄糖和低聚糖,以及残留的盐分,提高产品中抗性糊精的含量,提高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喷糖处理:以淀粉为原料,用盐酸溶液对其进行酸处理之后,在50-110℃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3-15%,然后对其喷洒浓度为20-60%的糖液,糖液的喷洒量为干燥后淀粉原料重量的10-60%;

(2)造粒处理:将步骤(1)中喷糖处理后的淀粉原料在50-110℃的条件下预干燥至含水量10-40%,然后通过造粒机造粒成粒度为120-10目的淀粉颗粒,并将其干燥至水分含量3%-16%;

(3)焦糊化: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淀粉颗粒加热达到120-200℃的高温,并在此温度条件下处理10-300分钟,使淀粉及糖类成分发生焦糊化反应,即淀粉发生分解和重新聚合反应,形成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

(4)酶水解:将步骤(3)中焦糊化反应处理后的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按焦糊化粉:水为1:2-5的比例加水调为乳状,并加入焦糊化粉干重0.01-0.5%的α-淀粉酶,在温度60-95℃,pH值为4-7的条件下酶水解0.5-2.5h;酶水解完成后进一步调pH至4.0-6.0,然后添加焦糊化粉干重0.01-0.5%的糖化酶,在50-70℃条件下糖化0.25-2.5h;

(5)脱色、脱盐处理:将步骤(4)中经酶水解和糖化后的水解液经过灭酶及过滤之后采用大孔树脂脱色,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或者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同步脱色与脱盐;大孔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是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带色素成分的液体流过大孔树脂柱或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柱,色素被树脂吸附,盐分则被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6)脱糖处理:将步骤(5)中脱色、脱盐处理后的水解液通过超滤法,或酒精沉淀,或酒精沉淀与超滤法结合的方式进行脱糖处理,脱糖分离出的糖液进一步浓缩到20-60%的浓度,然后收集起来作为步骤(1)中喷糖处理的糖液;

(7)将步骤(6)中脱糖处理后的湿物料干燥或将液体物料浓缩后干燥至含水量6%以下制成抗性糊精。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淀粉原料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大米淀粉、木薯淀粉或马铃薯淀粉;步骤(1)中的酸处理是将淀粉原料预干燥至含水量3-10%之后喷浓度0.1%-2.0%的盐酸溶液,喷量为淀粉干重的1%-15%;或将淀粉原料用0.01%-1.0%的盐酸溶液浸泡10-90min后离心或过滤分离,其中盐酸溶液与淀粉原料重量比为1-5:1;所述酸处理的盐酸可以采用硫酸、硝酸、磷酸、草酸、柠檬酸、乳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复配后代替,采用任意两种酸复配的重量比为1-10:1-10。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的喷糖处理中的糖液采用生产抗性糊精时从淀粉原料中脱出的糖液,并将其浓缩至浓度为20%-60%。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的造粒方法包括干法造粒、湿法旋转造粒、湿法双螺杆造粒、沸腾造粒、喷雾造粒,造粒原料含水量为10%-40%。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在步骤(3)中焦糊化的加热方式为电加热,或蒸汽加热,或导热油方式加热,或微波加热,或电、蒸汽、导热油方式与微波复合加热;所述电加热、蒸汽和导热油、微波加热均采用容器或旋转管道外加热方式;采用旋转管道加热方式可以实现连续生产;电、蒸汽、导热油与微波复合加热为电、蒸汽、导热油与微波中任意两者或三者结合的方式。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步骤(5)中采用大孔树脂脱色时,其温度为20-60℃,流量为每小时1-5倍柱体积;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及脱盐时,其温度均为20-60℃,流量为每小时1-6倍柱体积,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液体的电导率可以控制在45μs/cm以下,离子交换树脂选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装柱或者混合装柱。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在步骤(5)中树脂脱色前采用活性炭预脱色,活性炭用量为液体重量的0.2%-6%,pH为4.0-6.0,温度20-80℃,时间0.5-3小时,过滤后再进行树脂脱色和脱盐。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步骤(6)中所述超滤法脱糖是将水解液在温度为10-50℃,pH在3-9的条件下,采用分子截留量为500-2500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脱去水解液中小分子的葡萄糖、麦芽糖及麦芽三糖;所述酒精沉淀方式是先将水解液浓缩到干物质含量20%-60%,加入浓度90%-100%的乙醇进行沉淀,乙醇与水解浓缩液的重量比为2-6:1,再分离抗性糊精沉淀物,沉淀物继续采用60%-95%的乙醇按沉淀物湿重与乙醇重量比为1:0.5-3的比例清洗1次或多次;所述超滤与酒精沉淀结合的方式是将水解液超滤脱糖之后,浓缩到干物质含量20%-60%,然后再对浓缩物采用酒精沉淀和清洗处理;或者将水解浓缩液先经酒精沉淀处理之后再进行超滤脱糖。优选先超滤,再酒精沉淀和清洗处理。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在步骤(1)至步骤(7)中的其干燥方法包括气流干燥、热风干燥、真空烘干、滚筒干燥、喷雾干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焦糊化之前增加了喷糖液,而且将精制脱糖步骤分离出的糖液,浓缩后作为糖液原料与淀粉混合,可以提高产品的产出率10%-30%,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在焦糊化之前还增加了造粒处理,造粒过程可以提高喷酸方式处理过程的酸的分散效果,造粒后的淀粉密度增加,传热效果提高,流动性得到极大改善,可以有效改善热处理的均匀程度,避免因受热不均导致的部分成分焦糊,而部分淀粉受热不够的情况出现,可以提高焦糊化的效果和均匀度,提高产品得率和产品品质;

(3)本发明中精制脱糖步骤分离出的糖液,进一步浓缩到20-60%的浓度,作为糖液原料与淀粉混合,可以提高产品的产出率,产出率可以提高10%-30%,降低生产成本;

(4)本发明采用大孔树脂柱脱色,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或者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同步脱色与脱盐,提高工业化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5)本发明采用超滤与酒精沉淀结合的方式精制脱糖,可以有效脱去产品的葡萄糖和低聚糖,以及残留的盐分,提高产品中抗性糊精的含量,提高产品的品质,减少酒精的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是以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大米淀粉、木薯淀粉或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依次经过酸处理及喷糖液、造粒干燥、焦糊化、酶水解(包括淀粉酶水解和糖化酶糖化水解)、色谱柱脱色及脱盐、脱糖精制后干燥得到抗性糊精,其中脱糖精制步骤得到的糖液经过浓缩作为喷糖液的原料糖液,酶水解完成之后要进行灭酶及过滤处理。

实施例一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喷糖处理:将玉米淀粉原料预干燥至含水量4%之后喷浓度1.2%的盐酸溶液,喷量为淀粉干重的6%,然后对其喷洒浓度为40%的糖液,糖液的喷洒量为干燥后淀粉原料重量的30%;

(2)造粒处理:将步骤(1)中喷糖处理后的玉米淀粉原料在80℃的条件下预干燥至含水量15%,然后通过干法造粒机造粒成粒度为100目的玉米淀粉颗粒,并将其干燥至水分含量3%;

(3)焦糊化: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玉米淀粉颗粒采用干热蒸汽在容器外加热达到120℃的高温,并在此温度条件下处理300分钟,使玉米淀粉及糖类成分发生焦糊化反应,形成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

(4)酶水解:将步骤(3)中焦糊化反应处理后的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按焦糊化粉:水为1:3的比例加水调为乳状,并加入焦糊化粉干重0.5%的中温α-淀粉酶,在温度75℃,pH值为6的条件下酶水解2.5h;酶水解完成后进一步调pH至5.0,然后添加焦糊化粉干重0.3%的糖化酶,在50℃条件下糖化0.5h;

(5)脱色、脱盐处理:将步骤(4)中经酶水解和糖化酶水解后的水解液经过灭酶及过滤之后采用活性炭预脱色,活性炭用量为液体重量的3%,pH为4.0,温度50℃,时间1.5小时,然后,进一步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及脱盐时,温度20℃,流量为每小时2倍柱体积,经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液体的电导率控制在45μs/cm以下。

(6)脱糖处理:将步骤(5)中脱色、脱盐处理后的水解液在温度为40℃,pH在6的条件下,采用分子截留量为2000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脱去水解液中小分子的葡萄糖、麦芽糖及麦芽三糖;再将经分子截留量为2000Da的超滤膜脱糖后的水解液,进一步采用超滤的方式浓缩到干物质含量45%,然后,在浓缩液中加入浓度95%的乙醇进行沉淀,乙醇与水解浓缩液的重量比为3:1,分离抗性糊精沉淀物,沉淀物继续采用浓度80%的乙醇按沉淀物湿重与乙醇重量比为1:1的比例清洗3次;脱糖分离出的糖液进一步浓缩到40%的浓度,然后收集起来作为步骤(1)中喷糖处理的糖液;

(7)将步骤(6)中脱糖处理后的酒精沉淀物采用气流干燥方法,干燥至含水量6%以下制成抗性糊精。

实施例二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喷糖处理:将小麦淀粉原料用浓度为0.05%的复合酸溶液浸泡30min,所述复合酸溶液是由盐酸和柠檬酸按照重量比5:1的比例复配而成,复合酸溶液与淀粉原料重量比为3:1;然后采用离心分离的方式分离出的湿淀粉原料,并将湿淀粉原料在90℃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8%,然后对其喷洒浓度为50%的糖液,糖液的喷洒量为干燥后淀粉原料重量的20%;

(2)造粒处理:将步骤(1)中喷糖处理后的小麦淀粉原料在6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至含水量10%,然后通过造粒机造粒成粒度为80目的小麦淀粉颗粒,并将其干燥至水分含量3%;

(3)焦糊化: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小麦淀粉颗粒采用外周电加热方式使淀粉原料达到135℃的高温,并在此温度条件下处理180分钟,使淀粉及糖类成分发生焦糊化反应,形成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

(4)酶水解:将步骤(3)中焦糊化反应处理后的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按焦糊化粉:水为1:4的比例加水调为乳状,并加入焦糊化粉干重0.45%的耐高温α-淀粉酶,在温度90℃,pH值为7的条件下酶水解2.0h;酶水解完成后进一步调pH至4.5,然后添加焦糊化粉干重0.35%的糖化酶,在60℃条件下糖化1.5h;

(5)脱色、脱盐处理:将步骤(4)中经酶水解和糖化后的水解液经过灭酶及过滤之后采用大孔树脂脱色,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大孔树脂脱色时,其温度为35℃,流量为每小时3倍柱体积;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时,其温度为25℃,流量为每小时1.5倍柱体积;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装柱,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比例为1:1;

(6)脱糖处理:将步骤(5)中脱色、脱盐处理后的水解液浓缩到干物质含量60%,加入浓度90%的乙醇进行沉淀,乙醇与水解浓缩液的重量比为3:1,再分离抗性糊精沉淀物,沉淀物继续采用浓度为75%的乙醇按沉淀物湿重与乙醇重量比为1:2的比例清洗4次;脱糖分离出的糖液进一步浓缩到50%的浓度,然后收集起来作为步骤(1)中喷糖处理的糖液;

(7)将步骤(6)中脱糖处理,乙醇沉淀及清洗后的抗性糊精干燥至含水量5%制成抗性糊精。

实施例三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以大米淀粉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喷糖处理:将大米淀粉原料用浓度0.05%的硫酸溶液浸泡10-90min,硫酸溶液与大米淀粉原料重量比为2:1,然后过滤分离出的湿淀粉原料,采用70℃的热风干燥至含水量6%,然后对其喷洒浓度为60%的糖液,糖液的喷洒量为干燥后大米淀粉原料重量的30%;

(2)造粒处理:将步骤(1)中喷糖处理后的大米淀粉原料在90℃的条件下预干燥至含水量16%,然后通过造粒机造粒成粒度为20目的淀粉颗粒,并将其干燥至水分含量5%;

(3)焦糊化: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淀粉颗粒采用旋转管道外电加热方式,预先电加热到120℃,然后,进一步采用管道式微波加热方式,将原料物料加热达到160℃的高温,并在此温度条件下处理60分钟,使淀粉及糖类成分发生焦糊化反应,形成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

(4)酶水解:将步骤(3)中焦糊化反应处理后的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按焦糊化粉:水为1:3.5的比例加水调为乳状,并加入焦糊化粉干重0.45%的耐高温α-淀粉酶,在温度95℃,pH值为4的条件下酶水解1.5h;酶水解完成后进一步调pH至5.0,然后添加焦糊化粉干重0.15%的糖化酶,在70℃条件下糖化0.5h;

(5)脱色、脱盐处理:将步骤(4)中经酶水解和糖化后的水解液经加热灭酶、过滤、浓缩到干物质含量40%后,采用活性炭预脱色,活性炭用量为液体重量的5%,pH为6.0,温度50℃,时间1.5小时,过滤后再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温度30℃,流量为每小时2倍柱体积,经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液体的电导率控制在60μs/cm以下,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大孔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装柱;

(6)脱糖处理:将步骤(5)中脱色、脱盐处理后的水解液通过超滤法脱糖,温度为20℃,pH为6的条件下,采用分子截留量为1000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脱去水解液中小分子的葡萄糖、麦芽糖等小分子的糖;脱糖分离出的糖液进一步浓缩到60%的浓度,然后收集起来作为步骤(1)和步骤(4)中喷糖处理的糖液;

(7)将步骤(6)中脱糖处理后的水解液浓缩、干燥至含水量5%制成抗性糊精。

实施例四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喷糖处理:将木薯淀粉原料预干燥至含水量10%之后喷浓度0.8%的盐酸溶液,喷量为淀粉干重的12%;在90℃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5%,然后对其喷洒浓度为30%的糖液,糖液的喷洒量为干燥后淀粉原料重量的30%;

(2)造粒处理:将步骤(1)中喷糖处理后的淀粉原料在90℃的条件下预干燥至含水量12%,然后通过造粒机造粒成粒度为30目的淀粉颗粒,并将其干燥至水分含量3%;

(3)焦糊化: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木薯淀粉颗粒加热达到160℃的高温,并在此温度条件下处理160分钟,使淀粉及糖类成分发生焦糊化反应,形成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

(4)酶水解:将步骤(3)中焦糊化反应处理后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按焦糊化粉:水为1:4的比例加水调为乳状,并加入焦糊化粉干重0.45%的α-淀粉酶,在温度85℃,pH值为6的条件下酶水解2h;酶水解完成后进一步调pH至5.0,然后添加焦糊化粉干重0.5%的糖化酶,在70℃条件下糖化2h;

(5)脱色、脱盐处理:将步骤(4)中经酶水解和糖化后的水解液采用活性炭预脱色,活性炭用量为液体重量的1.5%,pH为5.0,温度60℃,时间1.5小时,过滤后再进行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同步脱色与脱盐,温度50℃,流量为每小时1倍柱体积,经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液体的电导率控制在45μs/cm以下,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大孔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装柱;

(6)脱糖处理:采用超滤与酒精沉淀结合的方式脱糖,将步骤(5)中脱色、脱盐处理后的水解液在温度为40℃,pH在7的条件下,采用分子截留量为1500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脱去水解液中小分子的葡萄糖、麦芽糖及麦芽三糖;在达到超滤脱糖要求后,进一步采用超滤膜将水解液浓缩到干物质含量40%;在浓缩液中加入浓度95%的乙醇进行沉淀,乙醇与水解浓缩液的重量比为4:1,分离出抗性糊精沉淀物。沉淀物继续采用70%的乙醇按沉淀物湿重与乙醇重量比为1:2的比例清洗3次;

(7)将步骤(6)中脱糖处理后的抗性糊精湿料干燥至含水量5%制成抗性糊精产品。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116354.1 (22)申请日 2016.03.02 C12P 19/20(2006.01) C12P 19/14(2006.01) C12P 19/04(2006.01) C08B 30/18(2006.01) (71)申请人 武汉轻工大学 地址 430023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常青花 园学府南路 68 号 (72)发明人 刘良忠 黄婷 朱哲 王晶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代理人 杨宣仙 (54) 发明名称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所述 加工。

2、方法是以淀粉为原料依次经过酸处理及喷糖 液、 造粒干燥、 焦糊化、 酶水解、 色谱柱脱色及脱 盐、 脱糖精制后干燥得到抗性糊精, 其中脱糖精制 步骤得到的糖液经过浓缩作为喷糖液的原料糖 液。本发明将精制脱糖步骤分离出的糖液, 浓缩 后作为糖液原料与淀粉混合, 提高产品的产出率 10 -30, 降低生产成本 ; 并增加造粒过程有效 改善热处理的均匀程度, 提高焦糊化的效果和均 匀度。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CN 105543311 A 2016.05.04 CN 105543311 A 1.一种抗。

3、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喷糖处理: 以淀粉为原料, 用盐酸溶液对其进行酸处理之后, 在50-110的条件下 干燥至含水量3-15, 然后对其喷洒浓度为20-60的糖液, 糖液的喷洒量为干燥后淀粉原 料重量的10-60; (2)造粒处理: 将步骤(1)中喷糖处理后的淀粉原料在50-110的条件下预干燥至含水 量10-40, 然后通过造粒机造粒成粒度为120-10目的淀粉颗粒, 并将其干燥至水分含量 3-16; (3)焦糊化: 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淀粉颗粒加热达到120-200的高温, 并在此温度条 件下处理10-300分钟, 使淀粉及糖类成分发生焦糊化反应, 形成含。

4、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 (4)酶水解: 将步骤(3)中焦糊化反应处理后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按焦糊化 粉: 水为1: 2-5的比例加水调为乳状, 并加入焦糊化粉干重0.01-0.5的 -淀粉酶, 在温度 60-95, pH值为4-7的条件下酶水解0.5-2.5h; 酶水解完成后进一步调pH至4.0-6.0, 然后 添加焦糊化粉干重0.01-0.5的糖化酶, 在50-70条件下糖化酶水解0.25-2.5h; (5)脱色、 脱盐处理: 将步骤(4)中经淀粉酶和糖化酶水解后的水解液经过灭酶及过滤 之后采用大孔树脂脱色, 离子交换树脂脱盐, 或者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同步脱色与脱 盐; (6)脱糖处。

5、理: 将步骤(5)中脱色、 脱盐处理后的水解液通过超滤法, 或酒精沉淀, 或超 滤法与酒精沉淀结合的方式进行脱糖处理, 脱糖分离出的糖液进一步浓缩到20-60的浓 度, 然后收集起来作为步骤(1)中喷糖处理的糖液; (7)将步骤(6)中脱糖处理后的湿物料干燥或将液体物料浓缩后干燥至含水量6以下 制成抗性糊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淀 粉原料为玉米淀粉、 小麦淀粉、 木薯淀粉、 大米淀粉或马铃薯淀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酸 处理是将淀粉原料预干燥或调整至含水量3-20之后。

6、喷浓度0.1-2.0的盐酸溶液, 喷 量为淀粉干重的1-20; 或将淀粉原料用浓度0.01-1.0的盐酸溶液浸泡10-90min后 离心或过滤分离, 其中盐酸溶液与淀粉原料重量比为1-5:1; 所述酸处理的盐酸可以采用硫 酸、 硝酸、 磷酸、 草酸、 柠檬酸、 乳酸、 酒石酸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复配后代替, 采用任意两种 酸复配的重量比为1-10: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喷糖处 理中的糖液采用生产抗性糊精时从淀粉原料中分离出的糖液, 并将其浓缩至浓度为20- 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7、步骤(2)中的造粒方 法包括干法造粒、 湿法旋转造粒、 湿法双螺杆造粒、 沸腾造粒、 喷雾造粒, 造粒原料含水量为 1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中焦糊化 的加热方式为电加热, 或蒸汽加热, 或导热油方式加热, 或微波加热, 或电、 蒸汽、 导热油方 式与微波复合加热; 所述电加热、 蒸汽和导热油、 微波加热均采用容器或旋转管道外加热方 式, 其中采用旋转管道外加热方式可以实现连续生产; 电、 蒸汽、 导热油与微波复合加热为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5543311 A 2 电、 蒸汽、 导热油与微波中任意两者或三者结合的。

8、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采用大孔 树脂脱色时, 其温度为20-60,流量为每小时1-5倍柱体积; 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脱色 及脱盐时, 其温度为20-60,流量为每小时1-6倍柱体积, 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液体的 电导率控制在45 S/cm以下, 离子交换树脂选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装 柱或者混合装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5)中树脂脱 色前采用活性炭预脱色, 活性炭用量为液体重量的0.2-6, pH为4.0-6.0, 温度20-80, 时间0.5-3小时, 过滤后。

9、再进行树脂脱色和脱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6)中所述超滤 法脱糖是将水解液在温度为10-50, pH在3-9的条件下, 采用分子截留量为500-2500Da的 超滤膜进行超滤, 脱去水解液中小分子的葡萄糖、 麦芽糖及麦芽三糖; 所述酒精沉淀方式是 先将水解液浓缩到干物质含量20-60, 加入浓度90-100的乙醇进行沉淀, 乙醇与浓 缩后水解液重量比为2-6:1, 再分离抗性糊精沉淀物, 沉淀物继续采用浓度60-95的乙 醇按沉淀物湿重与乙醇重量比为1:0.5-3的比例清洗1次或多次; 所述超滤与酒精沉淀结合 的方式是将水解液超滤脱糖之后, 。

10、浓缩到干物质含量20-60, 然后再对浓缩物采用酒精 沉淀和清洗处理; 或者将水解浓缩液先经酒精沉淀处理之后再进行超滤脱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至步骤 (7)中的干燥方法包括气流干燥、 热风干燥、 真空烘干、 滚筒干燥、 喷雾干燥。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5543311 A 3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淀粉深加工领域, 具体是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抗性糊精的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日本, 是以天然淀粉为原料制备的低分子 水溶性膳食纤维, 具有低粘度、 低热量、 。

11、低甜度、 高溶解度以及良好的加工稳定性, 除此之 外, 还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 如降低血糖、 调节血脂和控制体重等。 所以, 抗性 糊精已经作为食品及食品辅料大量用于饮料、 果子酱、 糖果、 乳品、 谷物食品、 功能食品等各 类食品中。 0003 目前, 工业上和已有专利的抗性糊精生产工艺是以各种淀粉为原料, 在高温下加 热分解、 聚合, 变成焦糊精, 再把焦糊精溶解在水中, 经过酶的加水水解、 精制、 干燥等工艺 流程制成。 由于淀粉原料堆积密度小、 传热性及流动性差, 不利于焦糊化反应, 导致现有的 抗性糊精生产方法存在淀粉酸热反应不均匀、 反应时间长, 产品品质不佳、 得率低。

12、等问题。 同时, 现有技术和制备方法在抗性糊精的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副产物包括葡萄糖、 麦芽糖、 麦芽三糖等成分比例高, 原料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增加了生产成本, 降低了产品得率。 此外, 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中含有比较高的葡萄糖、 低聚糖等成分, 不利于该产品在糖尿病等患 者食品中的应用。 虽有专利将酶解后生产的葡萄糖进一步发酵或者分离出来出售, 此种方 法可以提高抗性糊精纯度, 但是会造成大量葡萄糖浆的浪费, 增加了生产成本。 为了提高 焦糊化反应的均匀性, 有专利在反应过程中加入河沙, 虽可以提高导热性和反应的均匀性, 但增加了反应器的体积和操作的难度, 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

13、4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该方法可以提高焦糊 化的效果和均匀度, 进而提高产品生产得率和产品品质, 并可有效脱去产品的葡萄糖和低 聚糖, 以及残留的盐分, 提高产品中抗性糊精的含量, 提高产品的品质, 降低生产成本。 0005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 如下: 0006 (1)喷糖处理: 以淀粉为原料, 用盐酸溶液对其进行酸处理之后, 在50-110的条 件下干燥至含水量3-15, 然后对其喷洒浓度为20-60的糖液, 糖液的喷洒量为干燥后淀 粉原料重量的10-60; 0007 (2)造粒处理: 将步骤(1)中喷。

14、糖处理后的淀粉原料在50-110的条件下预干燥至 含水量10-40, 然后通过造粒机造粒成粒度为120-10目的淀粉颗粒, 并将其干燥至水分含 量3-16; 0008 (3)焦糊化: 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淀粉颗粒加热达到120-200的高温, 并在此温 度条件下处理10-300分钟, 使淀粉及糖类成分发生焦糊化反应, 即淀粉发生分解和重新聚 合反应, 形成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 说明书 1/6 页 4 CN 105543311 A 4 0009 (4)酶水解: 将步骤(3)中焦糊化反应处理后的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按焦 糊化粉: 水为1: 2-5的比例加水调为乳状, 并加入焦糊化粉干重0。

15、.01-0.5的 -淀粉酶, 在 温度60-95, pH值为4-7的条件下酶水解0.5-2.5h; 酶水解完成后进一步调pH至4.0-6.0, 然后添加焦糊化粉干重0.01-0.5的糖化酶, 在50-70条件下糖化0.25-2.5h; 0010 (5)脱色、 脱盐处理: 将步骤(4)中经酶水解和糖化后的水解液经过灭酶及过滤之 后采用大孔树脂脱色, 离子交换树脂脱盐, 或者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同步脱色与脱盐; 大孔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是直接在市场上购买, 带色素成分的液体流过大孔树脂柱或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柱, 色素被树脂吸附, 盐分则被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0011 (6)脱糖处理: 将步骤。

16、(5)中脱色、 脱盐处理后的水解液通过超滤法, 或酒精沉淀, 或酒精沉淀与超滤法结合的方式进行脱糖处理, 脱糖分离出的糖液进一步浓缩到20-60 的浓度, 然后收集起来作为步骤(1)中喷糖处理的糖液; 0012 (7)将步骤(6)中脱糖处理后的湿物料干燥或将液体物料浓缩后干燥至含水量6 以下制成抗性糊精。 0013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步骤(1)中的淀粉原料为玉米淀粉、 小麦淀粉、 大 米淀粉、 木薯淀粉或马铃薯淀粉; 步骤(1)中的酸处理是将淀粉原料预干燥至含水量3-10 之后喷浓度0 .1-2 .0的盐酸溶液, 喷量为淀粉干重的1-15; 或将淀粉原料用 0.01-1.0的盐酸溶。

17、液浸泡10-90min后离心或过滤分离, 其中盐酸溶液与淀粉原料重量 比为1-5:1; 所述酸处理的盐酸可以采用硫酸、 硝酸、 磷酸、 草酸、 柠檬酸、 乳酸、 酒石酸中的 一种或任意两种复配后代替, 采用任意两种酸复配的重量比为1-10:1-10。 0014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 在步骤(1)中的喷糖处理中的糖液采用生产抗性糊精时 从淀粉原料中脱出的糖液, 并将其浓缩至浓度为20-60。 0015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 步骤(2)中的造粒方法包括干法造粒、 湿法旋转造粒、 湿 法双螺杆造粒、 沸腾造粒、 喷雾造粒, 造粒原料含水量为10-40。 0016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 在步骤(。

18、3)中焦糊化的加热方式为电加热, 或蒸汽加热, 或导热油方式加热, 或微波加热, 或电、 蒸汽、 导热油方式与微波复合加热; 所述电加热、 蒸 汽和导热油、 微波加热均采用容器或旋转管道外加热方式; 采用旋转管道加热方式可以实 现连续生产; 电、 蒸汽、 导热油与微波复合加热为电、 蒸汽、 导热油与微波中任意两者或三者 结合的方式。 0017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 步骤(5)中采用大孔树脂脱色时, 其温度为20-60,流量 为每小时1-5倍柱体积; 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及脱盐时, 其温度均为20-60,流量 为每小时1-6倍柱体积, 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液体的电导率可以控制在45 s。

19、/cm以下, 离子交换树脂选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装柱或者混合装柱。 0018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 在步骤(5)中树脂脱色前采用活性炭预脱色, 活性炭用量 为液体重量的0.2-6, pH为4.0-6.0, 温度20-80, 时间0.5-3小时, 过滤后再进行树脂 脱色和脱盐。 0019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 步骤(6)中所述超滤法脱糖是将水解液在温度为10-50 , pH在3-9的条件下, 采用分子截留量为500-2500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 脱去水解液中小 分子的葡萄糖、 麦芽糖及麦芽三糖; 所述酒精沉淀方式是先将水解液浓缩到干物质含量 20-60, 加入浓度90-10。

20、0的乙醇进行沉淀, 乙醇与水解浓缩液的重量比为2-6:1, 再 说明书 2/6 页 5 CN 105543311 A 5 分离抗性糊精沉淀物, 沉淀物继续采用60-95的乙醇按沉淀物湿重与乙醇重量比为1: 0.5-3的比例清洗1次或多次; 所述超滤与酒精沉淀结合的方式是将水解液超滤脱糖之后, 浓缩到干物质含量20-60, 然后再对浓缩物采用酒精沉淀和清洗处理; 或者将水解浓缩 液先经酒精沉淀处理之后再进行超滤脱糖。 优选先超滤, 再酒精沉淀和清洗处理。 0020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 在步骤(1)至步骤(7)中的其干燥方法包括气流干燥、 热 风干燥、 真空烘干、 滚筒干燥、 喷雾干燥。 00。

21、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2 (1)本发明在焦糊化之前增加了喷糖液, 而且将精制脱糖步骤分离出的糖液, 浓缩 后作为糖液原料与淀粉混合, 可以提高产品的产出率10-30, 降低生产成本; 0023 (2)本发明在焦糊化之前还增加了造粒处理, 造粒过程可以提高喷酸方式处理过 程的酸的分散效果, 造粒后的淀粉密度增加, 传热效果提高, 流动性得到极大改善, 可以有 效改善热处理的均匀程度, 避免因受热不均导致的部分成分焦糊, 而部分淀粉受热不够的 情况出现, 可以提高焦糊化的效果和均匀度, 提高产品得率和产品品质; 0024 (3)本发明中精制脱糖步骤分离出的糖液, 进一步浓缩到20-60的。

22、浓度, 作为糖 液原料与淀粉混合, 可以提高产品的产出率, 产出率可以提高10-30, 降低生产成本; 0025 (4)本发明采用大孔树脂柱脱色, 离子交换树脂脱盐, 或者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 脂同步脱色与脱盐, 提高工业化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0026 (5)本发明采用超滤与酒精沉淀结合的方式精制脱糖, 可以有效脱去产品的葡萄 糖和低聚糖, 以及残留的盐分, 提高产品中抗性糊精的含量, 提高产品的品质, 减少酒精的 用量。 附图说明 0027 0028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抗性糊精的加 工方法, 是以玉。

23、米淀粉、 小麦淀粉、 大米淀粉、 木薯淀粉或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依次经过酸处 理及喷糖液、 造粒干燥、 焦糊化、 酶水解(包括淀粉酶水解和糖化酶糖化水解)、 色谱柱脱色 及脱盐、 脱糖精制后干燥得到抗性糊精, 其中脱糖精制步骤得到的糖液经过浓缩作为喷糖 液的原料糖液, 酶水解完成之后要进行灭酶及过滤处理。 0030 实施例一 0031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0032 (1)喷糖处理: 将玉米淀粉原料预干燥至含水量4之后喷浓度1.2的盐酸溶液, 喷量为淀粉干重的6, 然后对其喷洒浓度为40的糖液, 糖液的喷洒量为干燥后淀粉原料 重量的30; 0033。

24、 (2)造粒处理: 将步骤(1)中喷糖处理后的玉米淀粉原料在80的条件下预干燥至 含水量15, 然后通过干法造粒机造粒成粒度为100目的玉米淀粉颗粒, 并将其干燥至水分 含量3; 说明书 3/6 页 6 CN 105543311 A 6 0034 (3)焦糊化: 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玉米淀粉颗粒采用干热蒸汽在容器外加热达到 120的高温, 并在此温度条件下处理300分钟, 使玉米淀粉及糖类成分发生焦糊化反应, 形 成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 0035 (4)酶水解: 将步骤(3)中焦糊化反应处理后的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按焦 糊化粉: 水为1: 3的比例加水调为乳状, 并加入焦糊化粉干重0。

25、.5的中温 -淀粉酶, 在温度 75, pH值为6的条件下酶水解2.5h; 酶水解完成后进一步调pH至5.0, 然后添加焦糊化粉干 重0.3的糖化酶, 在50条件下糖化0.5h; 0036 (5)脱色、 脱盐处理: 将步骤(4)中经酶水解和糖化酶水解后的水解液经过灭酶及 过滤之后采用活性炭预脱色, 活性炭用量为液体重量的3, pH为4.0, 温度50, 时间1.5小 时, 然后, 进一步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及脱盐时, 温度20,流量为每小时2倍柱体 积, 经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液体的电导率控制在45 s/cm以下。 0037 (6)脱糖处理: 将步骤(5)中脱色、 脱盐处理后的水解。

26、液在温度为40, pH在6的条 件下, 采用分子截留量为2000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 脱去水解液中小分子的葡萄糖、 麦芽糖 及麦芽三糖; 再将经分子截留量为2000Da的超滤膜脱糖后的水解液, 进一步采用超滤的方 式浓缩到干物质含量45, 然后, 在浓缩液中加入浓度95的乙醇进行沉淀, 乙醇与水解浓 缩液的重量比为3:1, 分离抗性糊精沉淀物, 沉淀物继续采用浓度80的乙醇按沉淀物湿重 与乙醇重量比为1:1的比例清洗3次; 脱糖分离出的糖液进一步浓缩到40的浓度, 然后收 集起来作为步骤(1)中喷糖处理的糖液; 0038 (7)将步骤(6)中脱糖处理后的酒精沉淀物采用气流干燥方法, 干燥至含。

27、水量6 以下制成抗性糊精。 0039 实施例二 0040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0041 (1)喷糖处理: 将小麦淀粉原料用浓度为0.05的复合酸溶液浸泡30min, 所述复 合酸溶液是由盐酸和柠檬酸按照重量比5:1的比例复配而成, 复合酸溶液与淀粉原料重量 比为3:1; 然后采用离心分离的方式分离出的湿淀粉原料, 并将湿淀粉原料在90的条件下 干燥至含水量8, 然后对其喷洒浓度为50的糖液, 糖液的喷洒量为干燥后淀粉原料重量 的20; 0042 (2)造粒处理: 将步骤(1)中喷糖处理后的小麦淀粉原料在6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 至含水量10, 然。

28、后通过造粒机造粒成粒度为80目的小麦淀粉颗粒, 并将其干燥至水分含 量3; 0043 (3)焦糊化: 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小麦淀粉颗粒采用外周电加热方式使淀粉原料 达到135的高温, 并在此温度条件下处理180分钟, 使淀粉及糖类成分发生焦糊化反应, 形 成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 0044 (4)酶水解: 将步骤(3)中焦糊化反应处理后的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按焦 糊化粉: 水为1: 4的比例加水调为乳状, 并加入焦糊化粉干重0.45的耐高温 -淀粉酶, 在 温度90, pH值为7的条件下酶水解2.0h; 酶水解完成后进一步调pH至4.5, 然后添加焦糊化 粉干重0.35的糖化酶, 在6。

29、0条件下糖化1.5h; 0045 (5)脱色、 脱盐处理: 将步骤(4)中经酶水解和糖化后的水解液经过灭酶及过滤之 后采用大孔树脂脱色, 离子交换树脂脱盐; 大孔树脂脱色时, 其温度为35,流量为每小时3 说明书 4/6 页 7 CN 105543311 A 7 倍柱体积;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时, 其温度为25,流量为每小时1.5倍柱体积; 离子交换 树脂选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装柱,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 离子交换树脂比例为1:1; 0046 (6)脱糖处理: 将步骤(5)中脱色、 脱盐处理后的水解液浓缩到干物质含量60, 加 入浓度90的乙醇进行沉淀, 乙醇与水解浓。

30、缩液的重量比为3:1, 再分离抗性糊精沉淀物, 沉淀物继续采用浓度为75的乙醇按沉淀物湿重与乙醇重量比为1:2的比例清洗4次; 脱糖 分离出的糖液进一步浓缩到50的浓度, 然后收集起来作为步骤(1)中喷糖处理的糖液; 0047 (7)将步骤(6)中脱糖处理, 乙醇沉淀及清洗后的抗性糊精干燥至含水量5制成 抗性糊精。 0048 实施例三 0049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0050 (1)喷糖处理: 将大米淀粉原料用浓度0.05的硫酸溶液浸泡10-90min, 硫酸溶液 与大米淀粉原料重量比为2:1, 然后过滤分离出的湿淀粉原料, 采用70的热风干燥。

31、至含水 量6, 然后对其喷洒浓度为60的糖液, 糖液的喷洒量为干燥后大米淀粉原料重量的 30; 0051 (2)造粒处理: 将步骤(1)中喷糖处理后的大米淀粉原料在90的条件下预干燥至 含水量16, 然后通过造粒机造粒成粒度为20目的淀粉颗粒, 并将其干燥至水分含量5; 0052 (3)焦糊化: 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淀粉颗粒采用旋转管道外电加热方式, 预先电 加热到120, 然后, 进一步采用管道式微波加热方式, 将原料物料加热达到160的高温, 并在此温度条件下处理60分钟, 使淀粉及糖类成分发生焦糊化反应, 形成含抗性糊精的焦 糊化粉; 0053 (4)酶水解: 将步骤(3)中焦糊化反应。

32、处理后的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按焦 糊化粉: 水为1: 3.5的比例加水调为乳状, 并加入焦糊化粉干重0.45的耐高温 -淀粉酶, 在温度95, pH值为4的条件下酶水解1.5h; 酶水解完成后进一步调pH至5.0, 然后添加焦糊 化粉干重0.15的糖化酶, 在70条件下糖化0.5h; 0054 (5)脱色、 脱盐处理: 将步骤(4)中经酶水解和糖化后的水解液经加热灭酶、 过滤、 浓缩到干物质含量40后, 采用活性炭预脱色, 活性炭用量为液体重量的5, pH为6.0, 温 度50, 时间1.5小时, 过滤后再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脱盐, 温度30,流量为每小时2 倍柱体积, 经大孔型离子交。

33、换树脂处理后的液体的电导率控制在60 s/cm以下, 大孔型离子 交换树脂选用大孔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装柱; 0055 (6)脱糖处理: 将步骤(5)中脱色、 脱盐处理后的水解液通过超滤法脱糖, 温度为20 , pH为6的条件下, 采用分子截留量为1000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 脱去水解液中小分子的 葡萄糖、 麦芽糖等小分子的糖; 脱糖分离出的糖液进一步浓缩到60的浓度, 然后收集起来 作为步骤(1)和步骤(4)中喷糖处理的糖液; 0056 (7)将步骤(6)中脱糖处理后的水解液浓缩、 干燥至含水量5制成抗性糊精。 0057 实施例四 0058 一种抗性糊精的加工方法, 。

34、以木薯淀粉为原料,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0059 (1)喷糖处理: 将木薯淀粉原料预干燥至含水量10之后喷浓度0.8的盐酸溶 液, 喷量为淀粉干重的12; 在90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5, 然后对其喷洒浓度为30 说明书 5/6 页 8 CN 105543311 A 8 的糖液, 糖液的喷洒量为干燥后淀粉原料重量的30; 0060 (2)造粒处理: 将步骤(1)中喷糖处理后的淀粉原料在90的条件下预干燥至含水 量12, 然后通过造粒机造粒成粒度为30目的淀粉颗粒, 并将其干燥至水分含量3; 0061 (3)焦糊化: 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木薯淀粉颗粒加热达到160的高温, 并在此温 度条件。

35、下处理160分钟, 使淀粉及糖类成分发生焦糊化反应, 形成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 0062 (4)酶水解: 将步骤(3)中焦糊化反应处理后得到的含抗性糊精的焦糊化粉按焦糊 化粉: 水为1: 4的比例加水调为乳状, 并加入焦糊化粉干重0.45的 -淀粉酶, 在温度85, pH值为6的条件下酶水解2h; 酶水解完成后进一步调pH至5.0, 然后添加焦糊化粉干重0.5 的糖化酶, 在70条件下糖化2h; 0063 (5)脱色、 脱盐处理: 将步骤(4)中经酶水解和糖化后的水解液采用活性炭预脱色, 活性炭用量为液体重量的1.5, pH为5.0, 温度60, 时间1.5小时, 过滤后再进行大孔型离 子交。

36、换树脂同步脱色与脱盐, 温度50,流量为每小时1倍柱体积, 经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处理后的液体的电导率控制在45 s/cm以下,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大孔型阳离子交换 树脂和大孔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装柱; 0064 (6)脱糖处理: 采用超滤与酒精沉淀结合的方式脱糖, 将步骤(5)中脱色、 脱盐处理 后的水解液在温度为40, pH在7的条件下, 采用分子截留量为1500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 脱去水解液中小分子的葡萄糖、 麦芽糖及麦芽三糖; 在达到超滤脱糖要求后, 进一步采用超 滤膜将水解液浓缩到干物质含量40; 在浓缩液中加入浓度95的乙醇进行沉淀, 乙醇与 水解浓缩液的重量比为4:1, 分离出抗性糊精沉淀物。 沉淀物继续采用70的乙醇按沉淀物 湿重与乙醇重量比为1:2的比例清洗3次; 0065 (7)将步骤(6)中脱糖处理后的抗性糊精湿料干燥至含水量5制成抗性糊精产 品。 说明书 6/6 页 9 CN 105543311 A 9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10 CN 105543311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