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制品.pdf

上传人:宁*** 文档编号:8584967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9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99555.1

申请日:

20060728

公开号:

CN1911993B

公开日:

201211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L23/00,B32B27/32,B29C47/06,B29C49/00,B29C45/00,C08L25/08,C08L77/06

主分类号:

C08L23/00,B32B27/32,B29C47/06,B29C49/00,B29C45/00,C08L25/08,C08L77/06

申请人: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藤和诚,黑河优志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5-229172,2005-34758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建秋;王凤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热塑性树脂制品,该制品包括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所述热塑性树脂含有50-97重量%的聚烯烃A、2-45重量%的阻隔性树脂B、以及1-45重量%的改性聚烯烃Ca和/或苯乙烯共聚物Cb。聚烯烃A与阻隔性树脂B的熔体粘度比值满足下式:0.7<MVB/MVA<2.8,其中,MVA为聚烯烃A的熔体粘度(帕·秒),MVB为树脂B的熔体粘度(帕·秒),MVA和MVB均是在100秒-1的剪切速度及MP+2℃至MP+10℃的温度下测定的,其中,MP为阻隔性树脂B的熔点。该热塑性树脂制品显示出优异的燃料阻隔性能和耐冲击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50-97重量%的聚烯烃A、2-45重量%的阻隔性树脂B、以及1-45重量%的改性聚烯烃Ca和/或苯乙烯共聚物Cb,该组合物还含有聚碳化二亚胺树脂,该聚碳化二亚胺树脂的含量为阻隔性树脂B的0.1-10重量%,其中,聚烯烃A与阻隔性树脂B的熔体粘度比值满足下式:0.7<MV/MV≤2.5其中,MV为聚烯烃A的熔体粘度,MV为树脂B的熔体粘度,MV和MV均是在100秒的剪切速度及MP+2℃至MP+10℃的温度下测定的,单位均为帕·秒,其中,MP为阻隔性树脂B的熔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聚烯烃A与阻隔性树脂B的熔体粘度比值满足下式:0.7<MV/MV≤1.7其中,MV为聚烯烃A的熔体粘度,MV为树脂B的熔体粘度,MV和MV均是在100秒的剪切速度及MP+2℃至MP+10℃的温度下测定的,单位均为帕·秒,其中,MP为阻隔性树脂B的熔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阻隔性树脂B为由二胺组成单元与二元羧酸组成单元组成的聚酰胺,70摩尔%或更多的二胺组成单元为间苯二甲胺单元,70摩尔%或更多的二元羧酸组成单元为摩尔比为30∶70至100∶0的C-C直链α,ω-脂族二元羧酸单元与间苯二甲酸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在25-300℃的测定温度和10℃/分钟的升温速率下,由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的聚酰胺的结晶度为25%或更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在25-300℃的测定温度和10℃/分钟的升温速率下,由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的聚酰胺的总热量为-20焦/克或更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的末端氨基含量为40微当量/克或更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由下述步骤制得:将二胺组分与二元羧酸组分进行熔体聚合,获得熔体聚合聚酰胺,70摩尔%或更多的二胺组分为间苯二甲胺,70摩尔%或更多的二元羧酸组分为摩尔比为30∶70至100∶0的C-C直链α,ω-脂族二元羧酸与间苯二甲酸;在水存在下,通过将温度在0.5-4小时内从70℃升至120℃,使熔体聚合聚酰胺结晶而得到结晶的聚酰胺,所述水的量为熔体聚合聚酰胺的0.1-30重量%;和在惰性气体气氛中或在减压条件下,在M-50℃至M-10℃的温度下对结晶的聚酰胺进行1-12小时热处理,其中,M为熔体聚合聚酰胺的熔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C-C直链α,ω-脂族二元羧酸单元与间苯二甲酸单元的摩尔比为30∶70至95∶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的熔点为160-2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还含有用有机膨松剂处理过的蒙托石,以100重量份的阻隔性树脂B为基准,该蒙托石的含量为0.3-20重量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当在190℃和2.16千克负载下测定时,所述改性聚烯烃Ca和苯乙烯共聚物Cb的熔体流速为3克/10分钟或更低。 12.一种热塑性树脂制品,该制品包括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塑性树脂制品,其中,阻隔性树脂B以层状分散于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整个层中。 14.一种多层制品,该制品包括至少一层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和至少一层增强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层制品,其中,阻隔性树脂B以层状分散于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整个层中。 16.一种热塑性树脂制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为层状形式的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型步骤通过挤出、吹制成型或注射成型来进行。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制品,更具体地涉及高耐冲 击性的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制品和能够生产这种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 制品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该制品具有阻隔性能得到改善的聚烯烃基 (polyolefin-based)层,特别适用作贮藏含醇燃料的容器、管路和部件。

背景技术

考虑到重量轻、无需耐腐蚀处理、宽广的设计自由度、加工步骤的减少 以及能够完全进行自动化生产,通过吹塑等方法形成的树脂容器作为燃料贮 藏容器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现在树脂燃料容器正日益趋于取代金属燃料容 器。

然而,目前用于树脂燃料容器的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尽管具有优异的 机械强度、成形性和经济性,但其燃料阻隔性能较差,因此由聚乙烯制成的 燃料容器不能满足近年来对燃料容器的燃料渗透性的规定。

为解决这个问题,基于防止燃料渗透提出了许多建议,例如,对容器的 内表面进行氟处理或将聚酰胺树脂掺到聚乙烯中(日本特开昭55-121017A, 日本特开平5-156036A和日本特开平10-279752)。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使用 氟处理,因为使用有害气体需要安全预防其处理过程,并且处理后回收有害 气体很麻烦。通过将阻隔性树脂掺到聚烯烃中从而以层状分散于聚乙烯中,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燃料渗透。但是,燃料阻隔性能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即使能够满足燃料阻隔性能,但是会引起其它问题,例如,碰撞冲击的吸收 能力降低且成形性变差,从而,不能完全满足日益严格的规定。由于通过向 汽油中加入醇可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人们逐渐尝 试使用醇如乙醇作为燃料。但是,由于已知的阻隔性树脂如尼龙6和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显示出的对醇的阻隔性能较差,因此,人们一直期望找到具有 增强的阻隔性能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在公知燃料容器中涉及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 优异燃料阻隔性能和耐冲击性的热塑性树脂制品以及能够生产所述热塑性 树脂制品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具有由热塑性 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层的热塑性树脂制品显示出优异的燃料阻隔性能和耐冲 击性,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除含有改性的聚烯烃和/或苯乙烯共聚物外,还 含有具有特定熔体粘度比的聚烯烃和阻隔性树脂。基于以上发现完成了本发 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50-97重量%的聚烯 烃A、2-45重量%的阻隔性树脂B、以及1-45重量%的改性聚烯烃Ca和/或 苯乙烯共聚物Cb,其中,聚烯烃A与树脂B的熔体粘度比值满足下式:

0.7<MVB/MVA<2.8

其中,MVA为聚烯烃A的熔体粘度(帕·秒),MVB为阻隔性树脂B的 熔体粘度(帕·秒),MVA和MVB均是在100秒-1的剪切速度及MP+2℃至 MP+10℃的温度下测定的,其中,MP为阻挡树脂B的熔点。

本发明也涉及高阻隔性热塑性树脂制品,该制品具有至少一层由这种热 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

附图说明

图1为由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的横向(TD)截面示意图, 表明阻隔性树脂B以层状分散于整个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层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制品包括至少一层由以下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 的层,所述组合物含有聚烯烃A、阻隔性树脂B、以及改性聚烯烃Ca和/或 苯乙烯共聚物Cb。

聚烯烃A选自各种聚合物,优选选自具有2个或多个碳原子、特别是 2-8个碳原子的烯烃(ethylenic hydrocarbon)的均聚物,如低密度聚乙烯、中密 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1-聚丁烯和1-聚甲 基戊烯;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均聚物;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 烃的共聚物,如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乙烯/1-丁烯 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 物、乙烯/1-癸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 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1-辛烯共聚物和丙烯/1-癸烯共聚物;具有3-20个 碳原子的α-烯烃和环烯烃如降冰片烯的共聚物。这些聚烯烃可单独使用或者 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在上述聚烯烃中,优选玻璃化点高的树脂,如聚乙烯、 聚丙烯、1-聚丁烯和α-烯烃与环烯烃的共聚物。当在190℃和2.16千克负载 下测量时,聚烯烃A优选熔体流速(melt flow rate,MFR)为0.001-10克/10分 钟。MFR低于0.001克/10分钟的聚烯烃难于生产,即使能够生产,在模塑 或成型过程中也需要过大的负载。如果MFR为10克/10分钟或更低,在通 过吹模法等生产多层制品的过程中可避免收缩(drawdown)和机械强度降低。

改性聚烯烃Ca选自通常用作增容剂或粘合剂的接枝改性产物,该接枝 改性产物是通过用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对上述聚烯烃进行改性获得的。不饱 和羧酸或其酸酐的例子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α-乙基丙烯酸、马来酸、 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四氢苯二甲酸、氯代马来酸、丁基琥珀酸和前述 羧酸的酸酐,优选马来酸和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是采用公知方法使聚烯烃 与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进行接枝共聚而生产的,例如在挤出机等中熔化聚烯 烃,然后将接枝单体与熔化的聚烯烃共聚;将接枝单体与溶液状态的聚烯烃 共聚;或者将接枝单体与水悬浮液状态的聚烯烃共聚。

苯乙烯共聚物Cb选自含有氢化嵌段共聚物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所述 氢化嵌段共聚物是通过将乙烯基芳族化合物和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共聚物部 分或完全氢化而生产的。共轭二烯化合物的例子包括1,3-丁二烯、1,3-戊二 烯和异戊二烯,优选1,3-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可用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改 性。

当在190℃和2.16千克负载下测量时,改性聚烯烃Ca和苯乙烯共聚物 Cb的熔体流速(MFR)优选为3克/10分钟或更低,更优选0.01-3克/10分钟, 进一步优选0.1-2克/10分钟。在上述范围内,形成的热塑性树脂制品具有足 够的阻隔性能。

阻隔性树脂B选自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醇基共聚物以及 丙烯腈树脂,优选聚酰胺。聚酰胺包括尼龙6、尼龙66、尼龙666和由间苯 二甲胺(m-xylylenediamine)与二元羧酸生产的聚酰胺,优选由间苯二甲胺与 二元羧酸生产的聚酰胺。优选聚酰胺中70摩尔%或更多(包括100摩尔%)的 二胺组成单元由间苯二甲胺单元组成,70摩尔%或更多(包括100摩尔%)的 二元羧酸组成单元由摩尔比为30∶70至100∶0的C4-C20直链α,ω-脂族二元羧 酸(以下称作“α,ω-二元羧酸”)与间苯二甲酸组成。

除间苯二甲胺外,用于聚酰胺的原料二胺还可以包括脂族二胺,如四亚 甲基二胺、五亚甲基二胺、2-甲基戊二胺、六亚甲基二胺、七亚甲基二胺、 八亚甲基二胺、九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胺、十二亚甲基二胺、2,2,4-三 甲基六亚甲基二胺和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脂环族二胺,如1,3-双(氨 基甲基)环己烷、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1,3-二氨基环己烷、1,4-二氨基环 己烷、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2,2-双(4-氨基环己基)丙烷、双(氨基甲基)十氢 萘(包括结构同分异构体);以及含芳环的二胺,如双(4-氨基苯基)醚、对亚苯 基二胺、对苯二甲胺和双(氨基甲基)萘(包括结构同分异构体)。聚酰胺可含 有占总二胺组成单元的30摩尔%或更少的由这些二胺衍生的单元。

所述α,ω-二元羧酸的实例包括琥珀酸、戊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 酸、己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和十二烷二酸,优选己二酸。

α,ω-二元羧酸单元与间苯二甲酸单元的摩尔比为30∶70至100∶0,优选 30∶70至95∶5,更优选40∶60至95∶5,进一步优选60∶40至90∶10。通过含有 在上述摩尔范围内的间苯二甲酸单元,可进一步增强阻隔性能,特别是对甲 醇、乙醇和甲基叔丁基醚(methyl tertbutyl ether,MTBE)的阻隔性能。此外, 与当仅采用α,ω-二元羧酸单元构成二元羧酸组成单元的情形相比,形成的聚 酰胺具有较低的熔点,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模压,从而减少了生产能耗 且缩短了模压周期,并且,形成的聚酰胺具有更高的熔体粘度,通过防止收 缩而改善了模压加工性。

除了α,ω-二元羧酸单元和间苯二甲酸单元外,聚酰胺还可包含占总二元 羧酸组成单元的30摩尔%或更少的其它的二元羧酸单元或一元羧酸单元, 该二元羧酸单元或一元羧酸单元可得自: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二甲 酸如1,2-萘二甲酸、1,3-萘二甲酸、1,4-萘二甲酸、1,5-萘二甲酸、1,6-萘二甲 酸、1,7-萘二甲酸、1,8-萘二甲酸、2,3-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和2,7-萘二甲 酸,二元羧酸如苯甲酸、丙酸和丁酸,多元酸如1,2,4-苯三酸和均苯四酸, 羧酸酸酐如1,2,4-苯三酸酸酐和均苯四酸酸酐。

聚酰胺可包含得自内酰胺的单元,如ε-己内酰胺、ω-月桂内酰胺和ω- 庚内酰胺;和氨基酸,如6-氨基己酸、7-氨基庚酸、11-氨基癸酸、12-氨基 十二烷基酸、9-氨基壬酸和对氨基甲基苯甲酸,其含量应当不影响本发明的 效果。

聚酰胺采用已知方法生产,例如,使二胺组分与二元羧酸组分进行熔体 缩聚,所述二胺组分包含70摩尔%或更多的(包括100摩尔%)的间苯二甲胺, 所述二元羧酸组分包含总含量为70摩尔%或更多(包括100摩尔%)、摩尔比 为30∶70至100∶0的α,ω-二元羧酸和间苯二甲酸。熔体缩聚反应并不限于特 定的方法,可在公知条件下采用公知方法进行,如常压聚合和加压聚合。例 如,间苯二甲胺和己二酸的尼龙盐或间苯二甲胺、己二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尼 龙盐在熔化状态下通过加热加压在水存在下进行聚合,并同时除去加入的水 和在缩聚过程中产生的水。或者,缩聚反应可通过在常压下将间苯二甲胺直 接加至熔化的己二酸或己二酸与间苯二甲酸的熔融混合物中进行。在该缩聚 反应中,为防止反应体系凝固,通过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进行缩聚,从而维 持反应温度高于在连续加入间苯二甲胺的同时产生的低聚酰胺和聚酰胺的 熔点。

通过熔体缩聚产生的分子量较低的聚酰胺(熔体聚合聚酰胺)的相对粘度 通常为2.28或更低,该相对粘度是在25℃下采用Canon Fenske粘度计对1 克熔体聚合聚酰胺在100毫升96%硫酸中形成的溶液进行测量的。当相对粘 度为2.28或更低时,熔体聚合聚酰胺的质量高,几乎没有凝胶样物质和变色。 但是,有时候,该粘度对于生产膜、片材和多层容器如瓶子时来说有些低。 在此情形下,通常通过聚酰胺的固相聚合来增加粘度。然而,在上述范围内 含有间苯二甲酸单元的聚酰胺的粘度增加且熔点降低。从而,在确保在模压 温度下足够的熔体粘度的同时,可减小模压温度(熔点+10℃至熔点+30℃, 对无定形聚酰胺来说为180+10℃至180+30℃)。因此,使用间苯二甲酸可消 除通过固相聚合来增加粘度的步骤等,使得生产更显经济优势。

聚酰胺的熔点优选为160-240℃,更优选170-235℃,进一步优选180-230 ℃。通过使聚酰胺的熔点接近聚烯烃A、改性聚烯烃Ca和苯乙烯共聚物Cb 的熔点,可避免在生产多层制品过程中出现的模压缺陷,如由于树脂的优选 模压温度间的差异导致厚度不均匀,以及由于树脂降解而产生异味和变色。

聚酰胺的熔体粘度优选为800-8000帕·秒,更优选1000-6000帕·秒,该 熔体粘度是在100秒-1的剪切速度及熔点+2℃至熔点+10℃的温度下测量的。 通过在上述范围内调节熔体粘度,可避免在通过吹塑模压生产多层制品时出 现收缩和机械强度降低。熔体粘度高于8000帕·秒的聚酰胺难于生产。

聚酰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80-130℃。通过调节玻璃化温度为80 ℃或更高,可实现在高温下优异的燃料阻隔性能。

聚酰胺的结晶度优选为25%或更高,更优选为25-40%,该结晶度采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在25-300℃和升温速 率为10℃/分钟的条件下测定。在上述范围内,聚酰胺不会由于挤出模压过 程中熔化和塑化而形成颗粒或细颗粒,从而确保聚酰胺以层状分散于由热塑 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中,以增强热塑性树脂制品的阻隔性能。

聚酰胺的总热容量优选为-20焦/克或更低,更优选为-60至-20焦/克, 进一步优选-50至-25焦/克。在上述范围内,聚酰胺不会由于挤出模压过程 中熔化和塑化而形成颗粒或细颗粒,从而确保聚酰胺以层状分散于由热塑性 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中,以增强热塑性树脂制品的阻隔性能。

聚酰胺的末端氨基酸的含量为40微当量/克或更低,更优选3-40微当量 /克,进一步优选10-30微当量/克。末端羧基的含量优选为40-100微当量/ 克。在上述范围内,可增强热塑性树脂制品的阻隔性能。

聚酰胺优选在使用前进行热处理。例如,在水存在下在惰性气氛或在减 压下,在间歇式加热器(btach heater)如转筒中对聚酰胺进行温和加热,以在 不会引起熔化粘合的前提下进行结晶,然后再进一步进行加热处理。在另一 种方法中,聚酰胺在搅拌槽式加热器中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结晶加热,然后, 进一步在惰性气氛下在斗式加热器中进行热处理。在又一种方法中,聚酰胺 在搅拌槽式加热器中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结晶,然后,在间歇式加热器如转筒 中进行热处理。在上述方法中,优选的方法是,结晶和热处理均在相同的间 歇式加热器中进行。加热处理优选通过在0.5至4小时内从70℃升温至120 ℃,以在基于熔体聚合聚酰胺的0.1-30重量%水存在下使熔体聚合聚酰胺结 晶,然后,在M-50℃至M-10℃的温度下热处理结晶的聚酰胺,其中,M为 熔体聚合聚酰胺的熔点,热处理过程在惰性气氛下或在减压下进行1-12小 时。

阻隔性树脂B可加入0.1-10重量%的聚碳化二亚胺树脂。聚碳化二亚胺 树脂并不限于具体类型,只要含有碳化二亚胺链即可,其实例包括具有至少 一条碳化二亚胺链的芳族或脂族聚碳化二亚胺树脂,优选脂族聚碳化二亚胺 树脂。通过加入0.1重量%或更多,获得增加粘度的效果,以增强形成的制 品的阻隔性能。通过加入10重量%或更少,可避免粘度过度增加,以增强 形成的制品的阻隔性能。可采用公知方法由有机二异氰酸酯生产聚碳化二亚 胺,其中,通过对末端进行封端来控制聚合度。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50-97重量%的聚烯烃A、2-45重量%的阻隔性 树脂B、以及1-45重量%的改性聚烯烃Ca和/或苯乙烯共聚物Cb,优选含 有55-95重量%的聚烯烃A、3-40重量%的阻隔性树脂B、以及2-40重量% 的改性聚烯烃Ca和/或苯乙烯共聚物Cb,更优选包含60-92重量%的聚烯烃 A、4-35重量%的阻隔性树脂B和4-35重量%的改性聚烯烃Ca和/或苯乙烯 共聚物Cb。上述百分比基于聚烯烃A、阻隔性树脂B、改性聚烯烃Ca和苯 乙烯共聚物Cb的总重量。

如果聚烯烃A的掺混量低于50重量%,则树脂组合物的成形性和形成 的制品的耐冲击性能下降。如果超过了97重量%,则燃料阻隔性能会降低。 如果阻隔性树脂B的掺混量低于2重量%,则燃料阻隔性能将较差,而如果 超过45重量%则会降低耐冲击性。如果改性聚烯烃Ca和/或苯乙烯共聚物 Cb的掺混量低于1重量%,则聚烯烃A与阻隔性树脂B间的亲合力会降低, 导致耐冲击性下降。如果超过了45重量%,则难于使阻隔性树脂B以层状 分散。

聚烯烃A与树脂B的熔体粘度比值满足下式:

0.7<MVB/MVA<2.8

其中,MVA为聚烯烃A的熔体粘度(帕·秒),MVB为树脂B的熔体粘度 (帕·秒),MVA和MVB均是在100秒-1的剪切速度及MP+2℃至MP+10℃的 温度下测量的,其中,MP为阻隔性树脂B的熔点。MVA和MVB在上述测 量温度范围内的相同温度下进行测量。MVB/MVA比值优选为0.8-2.5。如果 熔体粘度比值为0.7或更低,则阻隔性能增加的效果不足,耐冲击性会下降。 如果熔体粘度比值为2.8或更大,则也不能获得阻隔性能增加的足够效果, 因为阻隔性树脂B可能以颗粒形式分散。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通过将聚烯烃A、阻隔性树脂B、以及改 性聚烯烃Ca和/或苯乙烯共聚物Cb混合而制得。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选择 性地含有用有机膨松剂处理过的蒙托石(smectite)(蒙托石D)。特别优选蒙 托石D均匀分散于阻隔性树脂B中。蒙托石为电荷密度为0.25-0.6的双八面 体型或三八面体型层状硅酸盐(phyllosilicate)。双八面体型层状硅酸盐的实例 包括蒙脱石和贝得石(beidellite)。三八面体型层状硅酸盐的实例包括锂蒙脱 石(hectorite)和滑石粉(saponite)。在这些层状硅酸盐中,优选蒙脱石。

本文中所称蒙托石D是指具有内部层状空间的层状硅酸盐,使用前使其 与有机膨松剂如高分子量化合物型和有机化合物型膨松剂接触。

有机膨松剂优选自季铵盐,更优选自季铵盐卤化物,如氯化物和溴化物, 进一步优选自具有至少一个碳原子数为12或更高的烷基或链烯基的季铵盐。

有机膨松剂的实例包括三甲基烷基铵盐,如三甲基十二烷基铵盐、三甲 基十四烷基铵盐、三甲基十六烷基铵盐、三甲基十八烷基铵盐、三甲基二十 烷基铵盐;三甲基链烯基铵盐,如三甲基十八烯基铵盐和三甲基十八碳二烯 基铵盐;三乙基烷基铵盐,如三乙基十二烷基铵盐、三乙基十四烷基铵盐、 三乙基十六烷基铵盐和三乙基十八烷基铵盐;三丁基烷基铵盐,如三丁基十 二烷基铵盐、三丁基十四烷基铵盐、三丁基十六烷基铵盐和三丁基十八烷基 铵盐;二甲基二烷基铵盐,如二甲基二(十二烷基)铵盐、二甲基二(十四烷基) 铵盐、二甲基二(十六烷基)铵盐、二甲基二(十八烷基)铵盐和二甲基二牛油 基铵盐(dimethylditallowammonium salts);二甲基二链烯基铵盐,如二甲基二 (十八碳烯基)铵盐和二甲基二(十八碳二烯)铵盐;二乙基二烷基铵盐,如二 乙基二(十二烷基)铵盐、二乙基二(十四烷基)铵盐、二乙基二(十六烷基)铵盐 和二乙基二(十八烷基)铵盐;二丁基二烷基铵盐,如二丁基二(十二烷基)铵 盐、二丁基二(十四烷基)铵盐、二丁基二(十六烷基)铵盐和二丁基二(十八烷 基)铵盐;甲基苄基二烷基铵盐,如甲基苄基二(十六烷基)铵盐;二苄基二烷 基铵盐,如二苄基二(十六烷基)铵盐;三烷基甲基铵盐,如三(十二烷基)甲 基铵盐、三(十四烷基)甲基铵盐和三(十八烷基)甲基铵盐;三烷基乙基铵盐, 如三(十二烷基)乙基铵盐;三烷基丁基铵盐,如三(十二烷基)丁基铵盐;和ω- 氨基酸,如4-氨基-正丁酸、6-氨基-正己酸、8-氨基-辛酸、10-氨基-癸酸、 12-氨基-十二烷酸、14-氨基-十四烷酸、16-氨基-十六烷酸和18-氨基-十八烷 酸。此外,具有羟基和/或醚基的铵盐也可作为有机膨松剂使用。其实例包括: 甲基二羟基乙基氢化牛油基铵盐和含有至少一个亚烷基二醇(alkylene glycol) 残基的季铵盐,如甲基二烷基(PAG)铵盐、乙基二烷基(PAG)铵盐、丁基二烷 基(PAG)铵盐、二甲基双(PAG)铵盐、二乙基双(PAG)铵盐、二丁基双(PAG) 铵盐、甲基烷基双(PAG)铵盐、乙基烷基双(PAG)铵盐、丁基烷基双(PAG)铵 盐、甲基三(PAG)铵盐、乙基三(PAG)铵盐、丁基三(PAG)铵盐和四(PAG)铵盐, 其中,“烷基”代表具有12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烷基,如十二烷基、十四烷基、 十六烷基、十八烷基和二十烷基;PAG表示聚亚烷基二醇残基,优选具有 20个或更少碳原子的聚乙二醇残基或聚丙二醇残基。在这些有机膨松剂中, 优选三甲基十二烷基铵盐、三甲基十四烷基铵盐、三甲基十六烷基铵盐、三 甲基十八烷基铵盐、二甲基二(十二烷基)铵盐、二甲基二(十四烷基)铵盐、 二甲基二(十六烷基)铵盐、二甲基二(十八烷基)铵盐、二甲基二牛油基铵盐 和甲基二羟基乙基氢化牛油基铵盐。这些有机膨松剂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 用。

基于100重量份的阻隔性树脂B,蒙托石D的掺混量优选为0.3-20重量 份,更优选1-15重量份。当掺混0.3重量份或更高时,可进一步改进气体阻 隔性能。当掺混量超过20重量份时,对改善阻隔性能就不会形成额外的效 果。

蒙托石D优选与阻隔性树脂B进行熔融捏和以形成均匀混合物,然后 再与聚烯烃A、以及改性聚烯烃Ca和/或苯乙烯共聚物Cb掺混。蒙托石D 应均匀分散于阻隔性树脂B中而不会形成局部结块。均匀分散在本文中是指 在阻隔性树脂B中的层状硅酸盐层分离成平板,50%或更多的层状硅酸盐分 隔在5纳米或更大的层间空间(interlaminar spacing)中。层间空间是指在平板 重力中心之间的距离。层间空间越大,则蒙托石D分布越均匀,使最后的膜、 片和中空容器具有良好外观如透明度和对气体物质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的改善的阻隔性能。

蒙托石D与阻隔性树脂B的熔融捏和可在各种常规挤出机中进行,如 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考虑到生产能力和适应性,优选在双螺杆挤出机中 进行。当阻隔性树脂B为聚酰胺时,优选在用于生产聚酰胺的熔体聚合过程 中在搅拌下加入蒙托石D使其与聚酰胺掺混。

熔融捏和优选采用螺杆进行,所述螺杆至少具有一个反向刮送部件 (reverse flighted element)和/或捏和盘,用于形成停留区(dwelling zone),并使 阻隔性树脂B和蒙托石D在每一停留区中部分停留,同时控制熔融捏和温 度为180-260℃,停留时间为5分钟或更短。

在上述范围之外的熔融捏和温度可能会造成蒙托石D的分散性差。螺杆 的停留区改善了蒙托石D的分散性。考虑到优异的分散性以及防止热分解和 形成凝胶,熔融捏和时间优选为1-5分钟。

含或不含蒙托石D的聚酰胺树脂B优选制成颗粒。为增强与聚烯烃A 的相容性以及增加形成的成型制品的机械强度,颗粒可制成多层结构,例如, 由改性聚烯烃Ca和/或苯乙烯共聚物Cb的外层和阻隔性树脂B的内层组成。 在这种多层颗粒中,改性聚烯烃Ca和/或苯乙烯共聚物Cb与阻隔性树脂B 的重量比优选为95∶5至5∶95。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与回收的固体产品(再生树脂)树脂,所述回收的固 体产品含有选自聚烯烃A、阻隔性树脂B、改性聚烯烃Ca和苯乙烯共聚物 Cb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固体产品的来源不作限制,例如,在树脂的成型或 模压过程中产生的回收溢料和废品均可使用。可通过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 将回收的溢料和废品粉碎或再加工成颗粒。其尺寸并不重要,考虑到防止在 挤出过程中阻塞,优选一厘米见方。如果包含聚酰胺,再生的树脂优选在模 压之后或在除湿或干燥后立即使用,从而将水分含量减至0.5重量%或更低, 这是因为可以防止由于吸湿引起的泡沫。

以聚烯烃A、阻隔性树脂B、改性聚烯烃Ca和苯乙烯共聚物Cb总重量 为100重量份计,回收的树脂的加入量优选为5-300重量份。如果超过300 重量份,则会降低阻隔性能。按照每种树脂在回收树脂中的含量,对聚烯烃 A、阻挡树脂B、改性聚烯烃Ca和/或苯乙烯共聚物Cb的掺混量应进行适当 调节,从而使每种组分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含量在上述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通过公知的成型或模压方法制成热塑性树 脂制品,如直接挤出吹塑成型方法、采用圆柱形模的模压方法以及采用T型 模头的片料吹模法(sheet molding)。成型或模压温度优选为MP+2℃至MP+10 ℃,其中,MP为阻隔性树脂B的熔点。采用挤出机的模压方法是通过将温 度和螺杆的转动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实现的,从而确保阻隔性树脂B层状分 散,无需采用诸如用于增强捏和效果的破碎板之类的装置。每种方法的条件 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从在聚合物领域中采用的成型条件中 选择或确定这种条件。

在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制品中,优选阻隔性树脂B以层状分散于由热塑 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层中,特别是,阻隔性树脂B和其它树脂在层中形成多 层结构。阻隔性树脂B的各分散层不必在纵向(machine direction,MD)和/或 横向(transverse direction,TD)上连续。如图1所示,即使当分散层2在TD上 不连续,但沿着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1的厚度方向存在阻隔性树脂 B的至少一层,这种分散状态在本发明得以实现。也就是说,在热塑性树脂 组合物的层1的任意TD截面,沿其厚度方向穿越层1的任何线固定地与在 TD延伸的至少一个分散层2交叉。对于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层1的任意 MD截面也是如此。采用这种阻隔性树脂B的分散状态,本发明的热塑性树 脂制品显示出优异的燃料阻隔性能。如果不能满足本发明的需要,则会得到 在沿厚度方向穿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层的某些线不能与分散层交叉的分散 状态,或者阻隔性树脂不能以层状而颗粒形式分散,从而不能获得高燃料阻 隔性能。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制品具有如前所述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高 阻隔性层。考虑到物理强度,热塑性树脂制品优选为多层制品,其至少包括 一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层和至少一层由聚烯烃、聚苯乙烯、聚酯、聚碳酸酯 或聚酰胺形成的增强层。用于增强层的聚烯烃的实例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 烯、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的高密度聚 乙烯、聚丙烯、选自乙烯、丙烯、丁烯等的至少两种烯烃的共聚物,及它们 的混合物。在这些聚烯烃中,考虑到防止在吹塑模压过程中收缩以及优异的 耐冲击性、燃料膨胀耐受性和耐水性,优选聚乙烯、聚丙烯和超高分子量的 高密度聚乙烯。用于增强层的聚烯烃、聚苯乙烯、聚酯、聚碳酸酯和聚酰胺 可相互混合,或者与另一种树脂如弹性体混合或与各种添加剂如碳黑及阻燃 剂混合。

在多层制品的层间,例如在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高阻隔性层与增 强层之间,可插入粘合树脂层(粘合剂层)。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当热塑 性树脂组合物的高阻隔性层粘附至由聚烯烃制成的增强层中时,适宜采用改 性聚乙烯、改性聚丙烯和烯烃如乙烯、丙烯和丁烯的共聚物作为粘合剂层; 当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高阻隔性层粘附于由聚酯或聚碳酸酯制成的增强层 时,适宜采用乙烯-乙烯基乙酸酯共聚物、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交联的乙烯-丙 烯酸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作为粘合剂层。

每层的厚度取决于多层制品的形状,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高阻隔性层优 选平均为0.005-5毫米,增强层优选平均为0.005-10毫米,粘合剂层优选平 均为0.005-5毫米。

溢料和模压次品可再次熔化并回收作为多层制品的再循环层。考虑到机 械强度,优选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高阻隔性层外设置再循环层。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可选择性地含有润滑剂、脱模剂、抗氧化剂、加 工稳定剂、热稳定剂、紫外吸收剂、层状硅酸盐、成核剂或无机或有机金属 盐或Co、Mn、Zn等的复合物,除非其加入会对本发明目的有不利的影响。

本发明的多层制品包括瓶、杯、盘和槽形的多层容器,多层管,多层部 件等,每种为由至少一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高阻隔性层、至少一层增强层 和至少一层选择性粘合剂层组成的层压结构。多层制品可通过熔体模压法生 产,如多层挤出法,挤出后再进行热成型以及吹塑模压,或者共注射成型法, 如夹心成型以及两色注射成型,对此没有限制。更具体地,多层制品通过以 下方法生产:对由T型模头挤出机形成的多层片进行热成形,然后通过粘合 剂或熔接结合;对由注模机或挤出机形成的多层圆柱形半成品(parison)进行 吹塑模压;或者共同注射成型,其中,将两种或多种熔融树脂依次注入模压 腔中。

通过以下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 范围的限制。在下述实施例中,聚酰胺与成型制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1)熔点、结晶度和热量

在下述条件下,采用购自Shimadzu Corporation的差示扫描量热计 “DSC-50”进行测量。

标准物质:α-氧化铝

样品:10毫克

温度升高速度:10℃/分钟

测量温度范围:15-300℃

气氛:氮气(30毫升/分钟)

结晶度:由以下方程计算,|Qt|/|Q100|,其中,|Qt|为总热量的绝对值, |Q100|为当100%聚酰胺结晶时吸收的热量的绝对值。

(2)熔体粘度

采用购自Toyo Seiki Seisaku Sho,Ltd.的“Capirograph 1D”进行测量,采 用的孔(orifice)为1毫米φ×10毫米。

(3)末端氨基含量

在20-30℃及搅拌下,将精确称重的聚酰胺(0.3-0.5克)溶解于30毫升混 合溶剂(苯酚/乙醇=4/1(体积))中。采用购自Mitsubishi Chemical Corp.的自 动滴定装置,用0.01摩尔/升盐酸对形成的完全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确定末 端氨基含量。

(4)燃料渗透性

采用由60毫米单螺杆挤出机构成的中空模压机(hollow molding machine),将表3-5所示的每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为400毫升的吹制 容器(热塑性树脂制品),所述吹制容器重约200克,平均壁厚为2毫米。容 器中装入300毫升燃料(异辛烷/甲苯/乙醇=45/45/10(体积比)),密封。在40 ℃和65%的相对湿度的条件下,将装有燃料的容器在防爆型恒温/恒湿室中 放置3天。用重量损失量(克)表示燃料渗透性。

(5)阻隔性树脂的分散

将按照与在燃料渗透评价中相同的方式形成的吹制容器沿TD方向取截 面,用稀释的碘酊(购自Tsukishima Yakuhin,Co.,Ltd.)涂敷以使聚酰胺染成 红棕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散状态。

(6)耐冲击性

按照与评价燃料渗透中相同的方式,将表3-5所示的每一种热塑性树脂 组合物成型为400毫升的吹制容器。在吹制容器中充入约400毫升水并密封。 将装有水的容器从约2米的高度落下。重复进行下落过程以确定容器破裂时 重复下落的次数。

参考例1

将97重量份的阻隔性树脂B1(Barrier Resin B1,“MX Nylon S6007”,由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Inc.生产;|Q100|=151焦/克)和3重量份 的蒙脱石(商品名为“Orben”,由Shiraishi Kogyo Co.,Ltd.生产)的干的掺混物 以12千克/小时的速度从计量进量器加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的圆筒直 径为37毫米,配置有强捏和螺杆,所述螺杆具有由反向刮送元件形成的停 留区。在圆筒温度为200℃、螺杆转速为500转/分钟和停留时间为75秒的 条件下对掺混物进行熔融捏和。通过空气冷却器对从挤出机中排出的熔融丝 (molten strand)冷却,固化,然后造粒获得阻隔性树脂B4。

参考例2

在配置有搅拌器、分凝器、冷却器、滴液槽(dropping tank)和氮气入口的 50升夹套式反应容器中加入14.2千克(97.1摩尔)的己二酸和1.0千克(6.2摩 尔)的间苯二甲酸。用氮气完全替换内部气体,在少量氮气流下,在160℃下, 使内容物形成为间苯二甲酸在熔融的己二酸中的均匀浆液。在搅拌下,在1 小时内,向该浆液中逐滴加入14.0千克(102.6摩尔)间苯二甲胺。在加入过 程中,内部温度持续升温至247℃。通过分凝器和冷却器,从反应系统中除 去随着加入间苯二甲胺而产生的水。在加完间苯二甲胺后,内部温度升至260 ℃,再继续反应1小时。通过较低处的喷嘴,将形成的聚合物以丝状从反应 容器中取出,用水冷却,然后切割成粒状,获得熔体聚合聚酰胺1(熔点=232 ℃)。

将聚酰胺1和水(聚酰胺1的1重量%)加入以1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的 不锈钢旋转筒式加热器中。在用氮气充分替换内部的气体后,在小量氮气流 下,将反应体系的温度从室温升至150℃,期间,在1小时内将温度从70℃ 升至120℃,从而使聚酰胺1结晶。在达到150℃后,将反应体系的压力减 至1托,从而进一步在110分钟内将温度升至210℃。反应在210℃下进行 180分钟。此后,在氮气流下,将反应体系回至大气压,降低温度。当达到 60℃时,从加热器中取出颗粒,获得阻隔性树脂B5。

参考例3

在配置有搅拌器、分凝器、冷却器、滴液槽和氮气入口的50升夹套式 反应容器中加入12千克(82.11摩尔)的己二酸和3.41千克(20.53摩尔)的间苯 二甲酸。用氮气充分替换内部气体,在少量氮气流下,在160℃下,使内容 物熔化。在搅拌下,在210分钟内,向熔化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13.75千克 (100.95摩尔)的间苯二甲胺。在加入过程中,内部温度持续升温至254℃。 通过分凝器和冷却器,从反应系统中除去随着加入间苯二甲胺而产生的水。 在加完间苯二甲胺后,内部温度升至260℃,再继续反应1小时。通过较低 处的喷嘴,将形成的聚合物以丝状从反应容器中取出,用水冷却,然后切割 成粒状,获得熔体聚合聚酰胺2。

将含有1重量%聚碳化二亚胺树脂(“Carbodilite LA1”,由Nisshinbo Industries,Inc.生产)的聚酰胺2的干的掺混物以12千克/小时的速度从计量 进料器加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的圆筒直径为37毫米,配置有强捏和 螺杆,所述螺杆具有由反向刮送元件形成的停留区。在圆筒温度为260℃和 螺杆转速为100转/分钟的条件下对掺混物进行熔融捏和。通过空气冷却器对 从挤出机中排出的熔融丝冷却,固化,然后造粒获得阻隔性树脂B6。

参考例4

将阻隔性树脂B1以12千克/小时的速度从计量进料器加至双螺杆挤出 机中,挤出机的圆筒直径为37毫米,配置有强捏和螺杆,所述螺杆具有由 反向刮送元件形成的停留区。在圆筒温度为270℃和螺杆转速为100转/分钟 的条件下对阻隔性树脂B1进行熔融捏和。通过空气冷却器对从挤出机中排 出的熔融丝冷却,固化,然后造粒获得阻隔性树脂B7(|Q100|=151焦/克)。

参考例5

在配置有搅拌器、分凝器、冷却器、滴液槽和氮气入口的50升夹套式 反应容器中加入10千克的己二酸。用氮气充分替换内部气体,在少量氮气 流下,在160℃下,使己二酸均匀熔化。在搅拌下,在170分钟内,往熔融 的己二酸中逐滴加入9.38千克的间苯二甲胺。在加入过程中,内部温度持续 升温至245℃。通过分凝器和冷却器,从反应系统中除去随着加入间苯二甲 胺而产生的水。在加完间苯二甲胺后,内部温度升至260℃,再继续反应1 小时。通过较低处的喷嘴,将形成的聚合物以丝状从反应容器中取出,用水 冷却,然后切割成粒状,获得熔体聚合聚酰胺3(熔点=240℃)。

将聚酰胺3颗粒和水(聚酰胺3的1重量%)加入250升的以18转/分钟 的速度旋转的固相聚合容器中。将内部压力减至5托或更低,然后通过纯度 为99体积%或更高的氮气使内部压力回至大气压。将此操作重复3次。然 后,将温度从室温升至140℃,期间,在1小时内将温度从70℃升至120℃, 从而使聚酰胺3结晶。在颗粒的温度达到140℃时,开始抽空,进一步升高 温度。在从开始抽空110分钟后,颗粒的温度达到200℃,在此温度下使反 应进行60分钟,然后停止加热。在将容器返回大气压后,获得阻隔性树脂 B8(|Q100|=151焦/克)。

实施例1

采用由60毫米单螺杆挤出机构成的中空模压机,将按照表3所示比例 的聚烯烃A1(高密度聚乙烯“Novatech HB-431”,购自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阻隔性树脂B1(“MX Nylon S6007”,购自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Inc.;(|Q100|=151焦/克)和改性聚烯烃C1(“Admer GT6”, 购自Mitsui Chemicals,Inc.生产;MFR=0.9克/10分钟,在190℃和2.16千 克负载下测定)的混合物成型成为400毫升的容器。模压温度为245℃。在容 器上的挥发结果如表3所示。所用的聚烯烃与阻隔性树脂的性质如表1和表 2所示。

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容器,不同的是,采用阻隔性树脂B5代 替阻隔性树脂B1,将模压温度改为235℃。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3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容器,不同的是,采用聚烯烃A2(“J-REX KBY47C”,由Japan Polyolefins Co.,Ltd.生产)和阻隔性树脂B6代替聚烯烃 A1和阻隔性树脂B1,将模压温度改为210℃。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4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容器,不同的是,采用改性聚烯烃 C2(“Modic M505”,由Mitsubishi Chemical Corp.生产;MFR=5克/10分钟, 在190℃和2.16千克负载下测定)代替改性聚烯烃C1。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5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容器,不同的是,采用阻隔性树脂B4代 替阻隔性树脂B1。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6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容器,不同的是,采用阻隔性树脂B8代 替阻隔性树脂B1。结果如表4所示。

比较例1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容器,不同的是,采用阻隔性树脂B2(“MX Nylon S6001”,由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Inc.生产;|Q100|=151 焦/克)代替阻隔性树脂B1。结果如表5所示。

比较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容器,不同的是,采用阻隔性树脂B3(“MX Nylon S6121”,由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Inc.生产;|Q100|=151 焦/克)代替阻隔性树脂B1。结果如表5所示。

比较例3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容器,不同的是,采用聚烯烃A2(“J-REX KBY47C”,由Japan Polyolefins Co.,Ltd.生产)和阻隔性树脂B5代替聚烯烃 A1和阻隔性树脂B1,将模压温度改为235℃。结果如表5所示。

比较例4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容器,不同的是,仅采用聚烯烃A1。结 果如表5所示。

实施例7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容器,不同的是,采用阻隔性树脂B7代 替阻隔性树脂B1。结果如表4所示。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由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备的热塑性树脂制品具有优异的阻隔 性能和耐冲击性,适宜用作燃料容器、管道、部件等。

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制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制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制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制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制品.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911993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1.28 CN 1911993 B *CN1911993B* (21)申请号 200610099555.1 (22)申请日 2006.07.28 2005-229172 2005.08.08 JP 2005-347581 2005.12.01 JP C08L 23/00(2006.01) B32B 27/32(2006.01) B29C 47/06(2006.01) B29C 49/00(2006.01) B29C 45/00(2006.01) C08L 25/08(2006.01) C08L 77/06(2006.。

2、01) (73)专利权人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 (72)发明人 佐藤和诚 黑河优志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3 代理人 周建秋 王凤桐 EP 1548059 A1,2005.06.29,说明书第7段, 实施例 4, 表 2. US 4128599 A,1978.12.05, 权利要求 1. EP 1548059 A1,2005.06.29, 说明书第 7、 27-31、 38、 43 段, 实施例 2、 4, 表 1、 2. CN 1417258 A,2003.05.14,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制品 (。

3、57) 摘要 一种热塑性树脂制品, 该制品包括由热塑 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 所述热塑性树脂含有 50-97重量的聚烯烃A、 2-45重量的阻隔性树 脂 B、 以及 1-45 重量的改性聚烯烃 Ca 和 / 或苯 乙烯共聚物 Cb。聚烯烃 A 与阻隔性树脂 B 的熔体 粘度比值满足下式 : 0.7 MVB/MVA 2.8, 其中, MVA为聚烯烃 A 的熔体粘度 ( 帕秒 ), MVB为树 脂 B 的熔体粘度 ( 帕 秒 ), MVA和 MVB均是在 100 秒 -1的剪切速度及 MP+2至 MP+10的温度下测 定的, 其中, MP 为阻隔性树脂 B 的熔点。该热塑 性树脂制品显示出优异的燃。

4、料阻隔性能和耐冲击 性。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寿建宏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4 页 附图 1 页 1/2 页 2 1.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该组合物含有50-97重量的聚烯烃A、 2-45重量的阻隔 性树脂 B、 以及 1-45 重量的改性聚烯烃 Ca 和 / 或苯乙烯共聚物 Cb, 该组合物还含有聚碳 化二亚胺树脂, 该聚碳化二亚胺树脂的含量为阻隔性树脂B的0.1-10重量, 其中, 聚烯烃 A 与阻隔性树脂 B 的熔体粘度比。

5、值满足下式 : 0.7 MVB/MVA 2.5 其中, MVA为聚烯烃 A 的熔体粘度, MVB为树脂 B 的熔体粘度, MVA和 MVB均是在 100 秒 -1 的剪切速度及 MP+2至 MP+10的温度下测定的, 单位均为帕秒, 其中, MP 为阻隔性树脂 B 的熔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其中, 聚烯烃A与阻隔性树脂B的熔体粘 度比值满足下式 : 0.7 MVB/MVA 1.7 其中, MVA为聚烯烃 A 的熔体粘度, MVB为树脂 B 的熔体粘度, MVA和 MVB均是在 100 秒 -1 的剪切速度及 MP+2至 MP+10的温度下测定的, 单位均为帕秒, 其。

6、中, MP 为阻隔性树脂 B 的熔点。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其中, 所述阻隔性树脂 B 为由二胺组成 单元与二元羧酸组成单元组成的聚酰胺, 70 摩尔或更多的二胺组成单元为间苯二甲胺单 元, 70摩尔或更多的二元羧酸组成单元为摩尔比为3070至1000的C4-C20直链, - 脂族二元羧酸单元与间苯二甲酸单元。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其中, 在 25-300的测定温度和 10 / 分钟的升温速率下, 由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的聚酰胺的结晶度为 25或更高。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其中, 在 25-300的测定温度。

7、和 10 / 分钟的升温速率下, 由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的聚酰胺的总热量为 -20 焦 / 克或更低。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其中, 所述聚酰胺的末端氨基含量为 40 微当量 / 克或更低。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其中, 所述聚酰胺由下述步骤制得 : 将二胺组分与二元羧酸组分进行熔体聚合, 获得熔体聚合聚酰胺, 70 摩尔或更多的 二胺组分为间苯二甲胺, 70 摩尔或更多的二元羧酸组分为摩尔比为 30 70 至 100 0 的 C4-C20直链 , - 脂族二元羧酸与间苯二甲酸 ; 在水存在下, 通过将温度在0.5-4小时内从70升至120。

8、, 使熔体聚合聚酰胺结晶而 得到结晶的聚酰胺, 所述水的量为熔体聚合聚酰胺的 0.1-30 重量 ; 和 在惰性气体气氛中或在减压条件下, 在 M-50至 M-10的温度下对结晶的聚酰胺进 行 1-12 小时热处理, 其中, M 为熔体聚合聚酰胺的熔点。 8.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其中, 所述 C4-C20直链 , - 脂族二元 羧酸单元与间苯二甲酸单元的摩尔比为 30 70 至 95 5。 9.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其中, 所述聚酰胺的熔点为 160-240。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该组合物还含有用有机膨松剂处理过。

9、 的蒙托石, 以 100 重量份的阻隔性树脂 B 为基准, 该蒙托石的含量为 0.3-20 重量份。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其中, 当在 190和 2.16 千克负载下测 定时, 所述改性聚烯烃 Ca 和苯乙烯共聚物 Cb 的熔体流速为 3 克 /10 分钟或更低。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911993 B 2 2/2 页 3 12. 一种热塑性树脂制品, 该制品包括由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 成的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塑性树脂制品, 其中, 阻隔性树脂B以层状分散于由热塑 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整个层中。 14. 一种多层制品, 。

10、该制品包括至少一层由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制成的层、 和至少一层增强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层制品, 其中, 阻隔性树脂B以层状分散于由热塑性树脂 组合物制成的整个层中。 16. 一种热塑性树脂制品的制造方法, 该方法包括将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 组合物成型为层状形式的步骤。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成型步骤通过挤出、 吹制成型或注射成型 来进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911993 B 3 1/14 页 4 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制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制品, 更具体地。

11、涉及高耐冲击性的燃 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制品和能够生产这种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制品的热塑性树脂组合 物, 该制品具有阻隔性能得到改善的聚烯烃基 (polyolefin-based) 层, 特别适用作贮藏含 醇燃料的容器、 管路和部件。 背景技术 0002 考虑到重量轻、 无需耐腐蚀处理、 宽广的设计自由度、 加工步骤的减少以及能够完 全进行自动化生产, 通过吹塑等方法形成的树脂容器作为燃料贮藏容器具有很大的吸引 力, 现在树脂燃料容器正日益趋于取代金属燃料容器。 0003 然而, 目前用于树脂燃料容器的聚乙烯 ( 高密度聚乙烯 ) 尽管具有优异的机械强 度、 成形性和经济性, 但其燃料阻隔性能较。

12、差, 因此由聚乙烯制成的燃料容器不能满足近年 来对燃料容器的燃料渗透性的规定。 0004 为解决这个问题, 基于防止燃料渗透提出了许多建议, 例如, 对容器的内表面进行 氟处理或将聚酰胺树脂掺到聚乙烯中 ( 日本特开昭 55-121017A, 日本特开平 5-156036A 和 日本特开平10-279752)。 但是, 现在几乎没有使用氟处理, 因为使用有害气体需要安全预防 其处理过程, 并且处理后回收有害气体很麻烦。通过将阻隔性树脂掺到聚烯烃中从而以层 状分散于聚乙烯中,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燃料渗透。 但是, 燃料阻隔性能仍然不能令人满 意。即使能够满足燃料阻隔性能, 但是会引起其它问题,。

13、 例如, 碰撞冲击的吸收能力降低且 成形性变差, 从而, 不能完全满足日益严格的规定。 由于通过向汽油中加入醇可减少矿物燃 料的消耗, 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人们逐渐尝试使用醇如乙醇作为燃料。但是, 由于已知 的阻隔性树脂如尼龙6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显示出的对醇的阻隔性能较差, 因此, 人们一 直期望找到具有增强的阻隔性能的材料。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在公知燃料容器中涉及的问题, 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燃料 阻隔性能和耐冲击性的热塑性树脂制品以及能够生产所述热塑性树脂制品的热塑性树脂 组合物。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 具有由热塑性树脂组。

14、合 物形成的层的热塑性树脂制品显示出优异的燃料阻隔性能和耐冲击性, 所述热塑性树脂组 合物除含有改性的聚烯烃和 / 或苯乙烯共聚物外, 还含有具有特定熔体粘度比的聚烯烃和 阻隔性树脂。基于以上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0007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该组合物含有 50-97 重量的聚烯烃 A、 2-45 重量的阻隔性树脂 B、 以及 1-45 重量的改性聚烯烃 Ca 和 / 或苯乙烯共聚物 Cb, 其中, 聚烯烃 A 与树脂 B 的熔体粘度比值满足下式 : 0008 0.7 MVB/MVA 2.8 说 明 书 CN 1911993 B 4 2/14 页 5 0009 其中, MVA为聚烯。

15、烃 A 的熔体粘度 ( 帕秒 ), MVB为阻隔性树脂 B 的熔体粘度 ( 帕秒 ), MVA和 MVB均是在 100 秒 -1 的剪切速度及 MP+2至 MP+10的温度下测定的, 其 中, MP 为阻挡树脂 B 的熔点。 0010 本发明也涉及高阻隔性热塑性树脂制品, 该制品具有至少一层由这种热塑性树脂 组合物制成的层。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由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的横向(TD)截面示意图, 表明阻隔 性树脂 B 以层状分散于整个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层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制品包括至少一层由以下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 所述 组合物含有聚烯烃 A、 。

16、阻隔性树脂 B、 以及改性聚烯烃 Ca 和 / 或苯乙烯共聚物 Cb。 0013 聚烯烃 A 选自各种聚合物, 优选选自具有 2 个或多个碳原子、 特别是 2-8 个碳原子 的烯烃 (ethylenic hydrocarbon) 的均聚物, 如低密度聚乙烯、 中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 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1-聚丁烯和1-聚甲基戊烯 ; 具有3-20个碳原子的-烯烃 的均聚物 ; 具有 3-20 个碳原子的 - 烯烃的共聚物, 如乙烯 / 丙烯共聚物、 乙烯 / 丙烯 / 二 烯三元共聚物、 乙烯 /1- 丁烯共聚物、 乙烯 /4- 甲基 -1- 戊烯共聚物、 乙烯 /1- 己。

17、烯共聚物、 乙烯 /1- 辛烯共聚物、 乙烯 /1- 癸烯共聚物、 丙烯 /1- 丁烯共聚物、 丙烯 /4- 甲基 -1- 戊烯 共聚物、 丙烯 /1- 己烯共聚物、 丙烯 /1- 辛烯共聚物和丙烯 /1- 癸烯共聚物 ; 具有 3-20 个碳 原子的 - 烯烃和环烯烃如降冰片烯的共聚物。这些聚烯烃可单独使用或者两种或多种组 合使用。 在上述聚烯烃中, 优选玻璃化点高的树脂, 如聚乙烯、 聚丙烯、 1-聚丁烯和-烯烃 与环烯烃的共聚物。当在 190和 2.16 千克负载下测量时, 聚烯烃 A 优选熔体流速 (melt flow rate, MFR) 为 0.001-10 克 /10 分钟。MF。

18、R 低于 0.001 克 /10 分钟的聚烯烃难于生产, 即使能够生产, 在模塑或成型过程中也需要过大的负载。 如果MFR为10克/10分钟或更低, 在通过吹模法等生产多层制品的过程中可避免收缩 (drawdown) 和机械强度降低。 0014 改性聚烯烃 Ca 选自通常用作增容剂或粘合剂的接枝改性产物, 该接枝改性产物 是通过用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对上述聚烯烃进行改性获得的。 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的例子 包括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 乙基丙烯酸、 马来酸、 富马酸、 衣康酸、 柠康酸、 四氢苯二甲酸、 氯代马来酸、 丁基琥珀酸和前述羧酸的酸酐, 优选马来酸和马来酸酐。 改性聚烯烃是采用公 知方。

19、法使聚烯烃与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进行接枝共聚而生产的, 例如在挤出机等中熔化聚 烯烃, 然后将接枝单体与熔化的聚烯烃共聚 ; 将接枝单体与溶液状态的聚烯烃共聚 ; 或者 将接枝单体与水悬浮液状态的聚烯烃共聚。 0015 苯乙烯共聚物 Cb 选自含有氢化嵌段共聚物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所述氢化嵌段 共聚物是通过将乙烯基芳族化合物和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共聚物部分或完全氢化而生产的。 共轭二烯化合物的例子包括1, 3-丁二烯、 1, 3-戊二烯和异戊二烯, 优选1, 3-丁二烯。 苯乙 烯共聚物可用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改性。 0016 当在 190和 2.16 千克负载下测量时, 改性聚烯烃 Ca 和苯乙烯。

20、共聚物 Cb 的熔体 流速 (MFR) 优选为 3 克 /10 分钟或更低, 更优选 0.01-3 克 /10 分钟, 进一步优选 0.1-2 克 说 明 书 CN 1911993 B 5 3/14 页 6 /10 分钟。在上述范围内, 形成的热塑性树脂制品具有足够的阻隔性能。 0017 阻隔性树脂 B 选自聚酰胺、 乙烯 - 乙烯醇共聚物、 乙烯醇基共聚物以及 丙烯腈树脂, 优选聚酰胺。聚酰胺包括尼龙 6、 尼龙 66、 尼龙 666 和由间苯二甲胺 (m-xylylenediamine) 与二元羧酸生产的聚酰胺, 优选由间苯二甲胺与二元羧酸生产的聚 酰胺。优选聚酰胺中 70 摩尔或更多 (。

21、 包括 100 摩尔 ) 的二胺组成单元由间苯二甲胺 单元组成, 70 摩尔或更多 ( 包括 100 摩尔 ) 的二元羧酸组成单元由摩尔比为 30 70 至 100 0 的 C4-C20直链 , - 脂族二元羧酸 ( 以下称作 “, - 二元羧酸” ) 与间苯二 甲酸组成。 0018 除间苯二甲胺外, 用于聚酰胺的原料二胺还可以包括脂族二胺, 如四亚甲基二胺、 五亚甲基二胺、 2- 甲基戊二胺、 六亚甲基二胺、 七亚甲基二胺、 八亚甲基二胺、 九亚甲基二 胺、 十亚甲基二胺、 十二亚甲基二胺、 2, 2, 4- 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和 2, 4, 4- 三甲基六亚甲 基二胺 ; 脂环族二胺, 如。

22、 1, 3- 双 ( 氨基甲基 ) 环己烷、 1, 4- 双 ( 氨基甲基 ) 环己烷、 1, 3- 二 氨基环己烷、 1, 4-二氨基环己烷、 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 2, 2-双(4-氨基环己基)丙烷、 双 ( 氨基甲基 ) 十氢萘 ( 包括结构同分异构体 ) ; 以及含芳环的二胺, 如双 (4- 氨基苯基 ) 醚、 对亚苯基二胺、 对苯二甲胺和双 ( 氨基甲基 ) 萘 ( 包括结构同分异构体 )。聚酰胺可含 有占总二胺组成单元的 30 摩尔或更少的由这些二胺衍生的单元。 0019 所述 , - 二元羧酸的实例包括琥珀酸、 戊二酸、 庚二酸、 辛二酸、 壬二酸、 己二 酸、 癸二酸、 。

23、十一烷二酸和十二烷二酸, 优选己二酸。 0020 , - 二元羧酸单元与间苯二甲酸单元的摩尔比为 30 70 至 100 0, 优选 30 70 至 95 5, 更优选 40 60 至 95 5, 进一步优选 60 40 至 90 10。通过含有 在上述摩尔范围内的间苯二甲酸单元, 可进一步增强阻隔性能, 特别是对甲醇、 乙醇和甲基 叔丁基醚 (methyl tertbutyl ether, MTBE) 的阻隔性能。此外, 与当仅采用 , - 二元羧 酸单元构成二元羧酸组成单元的情形相比, 形成的聚酰胺具有较低的熔点, 能够在较低的 温度下进行模压, 从而减少了生产能耗且缩短了模压周期, 并且。

24、, 形成的聚酰胺具有更高的 熔体粘度, 通过防止收缩而改善了模压加工性。 0021 除了 , - 二元羧酸单元和间苯二甲酸单元外, 聚酰胺还可包含占总二元羧酸 组成单元的 30 摩尔或更少的其它的二元羧酸单元或一元羧酸单元, 该二元羧酸单元或 一元羧酸单元可得自 : 对苯二甲酸, 邻苯二甲酸, 萘二甲酸如 1, 2- 萘二甲酸、 1, 3- 萘二甲 酸、 1, 4- 萘二甲酸、 1, 5- 萘二甲酸、 1, 6- 萘二甲酸、 1, 7- 萘二甲酸、 1, 8- 萘二甲酸、 2, 3- 萘 二甲酸、 2, 6- 萘二甲酸和 2, 7- 萘二甲酸, 二元羧酸如苯甲酸、 丙酸和丁酸, 多元酸如 1,。

25、 2, 4- 苯三酸和均苯四酸, 羧酸酸酐如 1, 2, 4- 苯三酸酸酐和均苯四酸酸酐。 0022 聚酰胺可包含得自内酰胺的单元, 如 - 己内酰胺、 - 月桂内酰胺和 - 庚内酰 胺 ; 和氨基酸, 如 6- 氨基己酸、 7- 氨基庚酸、 11- 氨基癸酸、 12- 氨基十二烷基酸、 9- 氨基壬 酸和对氨基甲基苯甲酸, 其含量应当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 0023 聚酰胺采用已知方法生产, 例如, 使二胺组分与二元羧酸组分进行熔体缩聚, 所述 二胺组分包含 70 摩尔或更多的 ( 包括 100 摩尔 ) 的间苯二甲胺, 所述二元羧酸组分 包含总含量为 70 摩尔或更多 ( 包括 100 摩尔。

26、 )、 摩尔比为 30 70 至 100 0 的 , -二元羧酸和间苯二甲酸。 熔体缩聚反应并不限于特定的方法, 可在公知条件下采用公知 方法进行, 如常压聚合和加压聚合。例如, 间苯二甲胺和己二酸的尼龙盐或间苯二甲胺、 己 说 明 书 CN 1911993 B 6 4/14 页 7 二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尼龙盐在熔化状态下通过加热加压在水存在下进行聚合, 并同时除去 加入的水和在缩聚过程中产生的水。或者, 缩聚反应可通过在常压下将间苯二甲胺直接加 至熔化的己二酸或己二酸与间苯二甲酸的熔融混合物中进行。在该缩聚反应中, 为防止反 应体系凝固, 通过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进行缩聚, 从而维持反应温度高于。

27、在连续加入间苯 二甲胺的同时产生的低聚酰胺和聚酰胺的熔点。 0024 通过熔体缩聚产生的分子量较低的聚酰胺(熔体聚合聚酰胺)的相对粘度通常为 2.28 或更低, 该相对粘度是在 25下采用 Canon Fenske 粘度计对 1 克熔体聚合聚酰胺在 100 毫升 96硫酸中形成的溶液进行测量的。当相对粘度为 2.28 或更低时, 熔体聚合聚酰 胺的质量高, 几乎没有凝胶样物质和变色。 但是, 有时候, 该粘度对于生产膜、 片材和多层容 器如瓶子时来说有些低。在此情形下, 通常通过聚酰胺的固相聚合来增加粘度。然而, 在上 述范围内含有间苯二甲酸单元的聚酰胺的粘度增加且熔点降低。从而, 在确保在模。

28、压温度 下足够的熔体粘度的同时, 可减小模压温度 ( 熔点 +10至熔点 +30, 对无定形聚酰胺来 说为 180+10至 180+30 )。因此, 使用间苯二甲酸可消除通过固相聚合来增加粘度的步 骤等, 使得生产更显经济优势。 0025 聚酰胺的熔点优选为160-240, 更优选170-235, 进一步优选180-230。 通过 使聚酰胺的熔点接近聚烯烃 A、 改性聚烯烃 Ca 和苯乙烯共聚物 Cb 的熔点, 可避免在生产多 层制品过程中出现的模压缺陷, 如由于树脂的优选模压温度间的差异导致厚度不均匀, 以 及由于树脂降解而产生异味和变色。 0026 聚酰胺的熔体粘度优选为 800-8000。

29、 帕秒, 更优选 1000-6000 帕秒, 该熔体粘 度是在 100 秒 -1 的剪切速度及熔点 +2至熔点 +10的温度下测量的。通过在上述范围内 调节熔体粘度, 可避免在通过吹塑模压生产多层制品时出现收缩和机械强度降低。熔体粘 度高于 8000 帕秒的聚酰胺难于生产。 0027 聚酰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 80-130。通过调节玻璃化温度为 80或更高, 可实现在高温下优异的燃料阻隔性能。 0028 聚酰胺的结晶度优选为 25或更高, 更优选为 25-40, 该结晶度采用差示扫描 量热法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在 25-300。

30、和升温速率为 10 / 分 钟的条件下测定。在上述范围内, 聚酰胺不会由于挤出模压过程中熔化和塑化而形成颗粒 或细颗粒, 从而确保聚酰胺以层状分散于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中, 以增强热塑性 树脂制品的阻隔性能。 0029 聚酰胺的总热容量优选为 -20 焦 / 克或更低, 更优选为 -60 至 -20 焦 / 克, 进一步 优选 -50 至 -25 焦 / 克。在上述范围内, 聚酰胺不会由于挤出模压过程中熔化和塑化而形 成颗粒或细颗粒, 从而确保聚酰胺以层状分散于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中, 以增强 热塑性树脂制品的阻隔性能。 0030 聚酰胺的末端氨基酸的含量为 40 微当量 / 克或。

31、更低, 更优选 3-40 微当量 / 克, 进 一步优选 10-30 微当量 / 克。末端羧基的含量优选为 40-100 微当量 / 克。在上述范围内, 可增强热塑性树脂制品的阻隔性能。 0031 聚酰胺优选在使用前进行热处理。 例如, 在水存在下在惰性气氛或在减压下, 在间 歇式加热器(btach heater)如转筒中对聚酰胺进行温和加热, 以在不会引起熔化粘合的前 提下进行结晶, 然后再进一步进行加热处理。 在另一种方法中, 聚酰胺在搅拌槽式加热器中 说 明 书 CN 1911993 B 7 5/14 页 8 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结晶加热, 然后, 进一步在惰性气氛下在斗式加热器中进行热处理。

32、。 在又 一种方法中, 聚酰胺在搅拌槽式加热器中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结晶, 然后, 在间歇式加热器如 转筒中进行热处理。 在上述方法中, 优选的方法是, 结晶和热处理均在相同的间歇式加热器 中进行。加热处理优选通过在 0.5 至 4 小时内从 70升温至 120, 以在基于熔体聚合聚 酰胺的0.1-30重量水存在下使熔体聚合聚酰胺结晶, 然后, 在M-50至M-10的温度下 热处理结晶的聚酰胺, 其中, M 为熔体聚合聚酰胺的熔点, 热处理过程在惰性气氛下或在减 压下进行 1-12 小时。 0032 阻隔性树脂 B 可加入 0.1-10 重量的聚碳化二亚胺树脂。聚碳化二亚胺树脂并 不限于具体类型,。

33、 只要含有碳化二亚胺链即可, 其实例包括具有至少一条碳化二亚胺链的 芳族或脂族聚碳化二亚胺树脂, 优选脂族聚碳化二亚胺树脂。通过加入 0.1 重量或更多, 获得增加粘度的效果, 以增强形成的制品的阻隔性能。通过加入 10 重量或更少, 可避免 粘度过度增加, 以增强形成的制品的阻隔性能。可采用公知方法由有机二异氰酸酯生产聚 碳化二亚胺, 其中, 通过对末端进行封端来控制聚合度。 0033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 50-97 重量的聚烯烃 A、 2-45 重量的阻隔性树脂 B、 以 及 1-45 重量的改性聚烯烃 Ca 和 / 或苯乙烯共聚物 Cb, 优选含有 55-95 重量的聚烯烃 A、 3-。

34、40重量的阻隔性树脂B、 以及2-40重量的改性聚烯烃Ca和/或苯乙烯共聚物Cb, 更优选包含 60-92 重量的聚烯烃 A、 4-35 重量的阻隔性树脂 B 和 4-35 重量的改性聚 烯烃 Ca 和 / 或苯乙烯共聚物 Cb。上述百分比基于聚烯烃 A、 阻隔性树脂 B、 改性聚烯烃 Ca 和苯乙烯共聚物 Cb 的总重量。 0034 如果聚烯烃A的掺混量低于50重量, 则树脂组合物的成形性和形成的制品的耐 冲击性能下降。如果超过了 97 重量, 则燃料阻隔性能会降低。如果阻隔性树脂 B 的掺混 量低于 2 重量, 则燃料阻隔性能将较差, 而如果超过 45 重量则会降低耐冲击性。如果 改性聚烯。

35、烃 Ca 和 / 或苯乙烯共聚物 Cb 的掺混量低于 1 重量, 则聚烯烃 A 与阻隔性树脂 B 间的亲合力会降低, 导致耐冲击性下降。如果超过了 45 重量, 则难于使阻隔性树脂 B 以 层状分散。 0035 聚烯烃 A 与树脂 B 的熔体粘度比值满足下式 : 0036 0.7 MVB/MVA 2.8 0037 其中, MVA为聚烯烃 A 的熔体粘度 ( 帕秒 ), MVB为树脂 B 的熔体粘度 ( 帕秒 ), MVA和 MVB均是在 100 秒 -1 的剪切速度及 MP+2至 MP+10的温度下测量的, 其中, MP 为阻 隔性树脂 B 的熔点。MVA和 MVB在上述测量温度范围内的相同温。

36、度下进行测量。MVB/MVA比 值优选为 0.8-2.5。如果熔体粘度比值为 0.7 或更低, 则阻隔性能增加的效果不足, 耐冲击 性会下降。如果熔体粘度比值为 2.8 或更大, 则也不能获得阻隔性能增加的足够效果, 因为 阻隔性树脂 B 可能以颗粒形式分散。 0038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通过将聚烯烃 A、 阻隔性树脂 B、 以及改性聚烯烃 Ca 和 / 或苯乙烯共聚物 Cb 混合而制得。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选择性地含有用有机膨松剂处 理过的蒙托石 (smectite)( 蒙托石 D)。特别优选蒙托石 D 均匀分散于阻隔性树脂 B 中。蒙 托石为电荷密度为 0.25-0.6 的双八面体型。

37、或三八面体型层状硅酸盐 (phyllosilicate)。 双八面体型层状硅酸盐的实例包括蒙脱石和贝得石(beidellite)。 三八面体型层状硅酸盐 的实例包括锂蒙脱石 (hectorite) 和滑石粉 (saponite)。在这些层状硅酸盐中, 优选蒙脱 说 明 书 CN 1911993 B 8 6/14 页 9 石。 0039 本文中所称蒙托石 D 是指具有内部层状空间的层状硅酸盐, 使用前使其与有机膨 松剂如高分子量化合物型和有机化合物型膨松剂接触。 0040 有机膨松剂优选自季铵盐, 更优选自季铵盐卤化物, 如氯化物和溴化物, 进一步优 选自具有至少一个碳原子数为 12 或更高的烷。

38、基或链烯基的季铵盐。 0041 有机膨松剂的实例包括三甲基烷基铵盐, 如三甲基十二烷基铵盐、 三甲基十四烷 基铵盐、 三甲基十六烷基铵盐、 三甲基十八烷基铵盐、 三甲基二十烷基铵盐 ; 三甲基链烯 基铵盐, 如三甲基十八烯基铵盐和三甲基十八碳二烯基铵盐 ; 三乙基烷基铵盐, 如三乙基 十二烷基铵盐、 三乙基十四烷基铵盐、 三乙基十六烷基铵盐和三乙基十八烷基铵盐 ; 三丁 基烷基铵盐, 如三丁基十二烷基铵盐、 三丁基十四烷基铵盐、 三丁基十六烷基铵盐和三丁 基十八烷基铵盐 ; 二甲基二烷基铵盐, 如二甲基二 ( 十二烷基 ) 铵盐、 二甲基二 ( 十四烷 基 ) 铵盐、 二甲基二 ( 十六烷基 。

39、) 铵盐、 二甲基二 ( 十八烷基 ) 铵盐和二甲基二牛油基铵盐 (dimethylditallowammonium salts) ; 二甲基二链烯基铵盐, 如二甲基二(十八碳烯基)铵 盐和二甲基二(十八碳二烯)铵盐 ; 二乙基二烷基铵盐, 如二乙基二(十二烷基)铵盐、 二乙 基二 ( 十四烷基 ) 铵盐、 二乙基二 ( 十六烷基 ) 铵盐和二乙基二 ( 十八烷基 ) 铵盐 ; 二丁基 二烷基铵盐, 如二丁基二(十二烷基)铵盐、 二丁基二(十四烷基)铵盐、 二丁基二(十六烷 基 ) 铵盐和二丁基二 ( 十八烷基 ) 铵盐 ; 甲基苄基二烷基铵盐, 如甲基苄基二 ( 十六烷基 ) 铵盐 ; 二苄。

40、基二烷基铵盐, 如二苄基二 ( 十六烷基 ) 铵盐 ; 三烷基甲基铵盐, 如三 ( 十二烷 基 ) 甲基铵盐、 三 ( 十四烷基 ) 甲基铵盐和三 ( 十八烷基 ) 甲基铵盐 ; 三烷基乙基铵盐, 如 三(十二烷基)乙基铵盐 ; 三烷基丁基铵盐, 如三(十二烷基)丁基铵盐 ; 和-氨基酸, 如 4- 氨基 - 正丁酸、 6- 氨基 - 正己酸、 8- 氨基 - 辛酸、 10- 氨基 - 癸酸、 12- 氨基 - 十二烷酸、 14- 氨基 - 十四烷酸、 16- 氨基 - 十六烷酸和 18- 氨基 - 十八烷酸。此外, 具有羟基和 / 或 醚基的铵盐也可作为有机膨松剂使用。其实例包括 : 甲基二。

41、羟基乙基氢化牛油基铵盐和含 有至少一个亚烷基二醇(alkylene glycol)残基的季铵盐, 如甲基二烷基(PAG)铵盐、 乙基 二烷基 (PAG) 铵盐、 丁基二烷基 (PAG) 铵盐、 二甲基双 (PAG) 铵盐、 二乙基双 (PAG) 铵盐、 二 丁基双 (PAG) 铵盐、 甲基烷基双 (PAG) 铵盐、 乙基烷基双 (PAG) 铵盐、 丁基烷基双 (PAG) 铵 盐、 甲基三(PAG)铵盐、 乙基三(PAG)铵盐、 丁基三(PAG)铵盐和四(PAG)铵盐, 其中,“烷基” 代表具有 12 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烷基, 如十二烷基、 十四烷基、 十六烷基、 十八烷基和二十烷 基 ; PAG。

42、 表示聚亚烷基二醇残基, 优选具有 20 个或更少碳原子的聚乙二醇残基或聚丙二醇 残基。在这些有机膨松剂中, 优选三甲基十二烷基铵盐、 三甲基十四烷基铵盐、 三甲基十六 烷基铵盐、 三甲基十八烷基铵盐、 二甲基二 ( 十二烷基 ) 铵盐、 二甲基二 ( 十四烷基 ) 铵盐、 二甲基二 ( 十六烷基 ) 铵盐、 二甲基二 ( 十八烷基 ) 铵盐、 二甲基二牛油基铵盐和甲基二羟 基乙基氢化牛油基铵盐。这些有机膨松剂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0042 基于100重量份的阻隔性树脂B, 蒙托石D的掺混量优选为0.3-20重量份, 更优选 1-15 重量份。当掺混 0.3 重量份或更高时, 可进一步改进气。

43、体阻隔性能。当掺混量超过 20 重量份时, 对改善阻隔性能就不会形成额外的效果。 0043 蒙托石 D 优选与阻隔性树脂 B 进行熔融捏和以形成均匀混合物, 然后再与聚烯烃 A、 以及改性聚烯烃 Ca 和 / 或苯乙烯共聚物 Cb 掺混。蒙托石 D 应均匀分散于阻隔性树脂 B 中而不会形成局部结块。均匀分散在本文中是指在阻隔性树脂 B 中的层状硅酸盐层分离成 说 明 书 CN 1911993 B 9 7/14 页 10 平板, 50或更多的层状硅酸盐分隔在 5 纳米或更大的层间空间 (interlaminar spacing) 中。层间空间是指在平板重力中心之间的距离。层间空间越大, 则蒙托石。

44、 D 分布越均匀, 使 最后的膜、 片和中空容器具有良好外观如透明度和对气体物质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改 善的阻隔性能。 0044 蒙托石 D 与阻隔性树脂 B 的熔融捏和可在各种常规挤出机中进行, 如单螺杆或双 螺杆挤出机, 考虑到生产能力和适应性, 优选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当阻隔性树脂 B 为聚 酰胺时, 优选在用于生产聚酰胺的熔体聚合过程中在搅拌下加入蒙托石 D 使其与聚酰胺掺 混。 0045 熔融捏和优选采用螺杆进行, 所述螺杆至少具有一个反向刮送部件 (reverse flighted element) 和 / 或捏和盘, 用于形成停留区 (dwelling zone), 并使阻隔。

45、性树脂 B 和蒙托石 D 在每一停留区中部分停留, 同时控制熔融捏和温度为 180-260, 停留时间为 5 分钟或更短。 0046 在上述范围之外的熔融捏和温度可能会造成蒙托石 D 的分散性差。螺杆的停留区 改善了蒙托石 D 的分散性。考虑到优异的分散性以及防止热分解和形成凝胶, 熔融捏和时 间优选为 1-5 分钟。 0047 含或不含蒙托石 D 的聚酰胺树脂 B 优选制成颗粒。为增强与聚烯烃 A 的相容性以 及增加形成的成型制品的机械强度, 颗粒可制成多层结构, 例如, 由改性聚烯烃Ca和/或苯 乙烯共聚物 Cb 的外层和阻隔性树脂 B 的内层组成。在这种多层颗粒中, 改性聚烯烃 Ca 和。

46、 / 或苯乙烯共聚物 Cb 与阻隔性树脂 B 的重量比优选为 95 5 至 5 95。 0048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与回收的固体产品 ( 再生树脂 ) 树脂, 所述回收的固体产品 含有选自聚烯烃A、 阻隔性树脂B、 改性聚烯烃Ca和苯乙烯共聚物Cb中的至少一种树脂。 固 体产品的来源不作限制, 例如, 在树脂的成型或模压过程中产生的回收溢料和废品均可使 用。可通过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将回收的溢料和废品粉碎或再加工成颗粒。其尺寸并不 重要, 考虑到防止在挤出过程中阻塞, 优选一厘米见方。如果包含聚酰胺, 再生的树脂优选 在模压之后或在除湿或干燥后立即使用, 从而将水分含量减至 0.5 重量或更低。

47、, 这是因 为可以防止由于吸湿引起的泡沫。 0049 以聚烯烃A、 阻隔性树脂B、 改性聚烯烃Ca和苯乙烯共聚物Cb总重量为100重量份 计, 回收的树脂的加入量优选为 5-300 重量份。如果超过 300 重量份, 则会降低阻隔性能。 按照每种树脂在回收树脂中的含量, 对聚烯烃 A、 阻挡树脂 B、 改性聚烯烃 Ca 和 / 或苯乙烯 共聚物 Cb 的掺混量应进行适当调节, 从而使每种组分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含量在上 述范围之内。 0050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通过公知的成型或模压方法制成热塑性树脂制品, 如 直接挤出吹塑成型方法、 采用圆柱形模的模压方法以及采用 T 型模头的片料吹模。

48、法 (sheet molding)。成型或模压温度优选为 MP+2至 MP+10, 其中, MP 为阻隔性树脂 B 的熔点。采 用挤出机的模压方法是通过将温度和螺杆的转动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实现的, 从而确保阻 隔性树脂 B 层状分散, 无需采用诸如用于增强捏和效果的破碎板之类的装置。每种方法的 条件没有特别限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从在聚合物领域中采用的成型条件中选择或确 定这种条件。 0051 在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制品中, 优选阻隔性树脂 B 以层状分散于由热塑性树脂组 说 明 书 CN 1911993 B 10 8/14 页 11 合物形成的层中, 特别是, 阻隔性树脂 B 和其它树脂在。

49、层中形成多层结构。阻隔性树脂 B 的 各分散层不必在纵向 (machine direction, MD) 和 / 或横向 (transverse direction, TD) 上连续。如图 1 所示, 即使当分散层 2 在 TD 上不连续, 但沿着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 层 1 的厚度方向存在阻隔性树脂 B 的至少一层, 这种分散状态在本发明得以实现。也就是 说, 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层 1 的任意 TD 截面, 沿其厚度方向穿越层 1 的任何线固定地与 在 TD 延伸的至少一个分散层 2 交叉。对于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层 1 的任意 MD 截面也是 如此。采用这种阻隔性树脂 B 的分散状态,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制品显示出优异的燃料阻 隔性能。如果不能满足本发明的需要, 则会得到在沿厚度方向穿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层的 某些线不能与分散层交叉的分散状态, 或者阻隔性树脂不能以层状而颗粒形式分散, 从而 不能获得高燃料阻隔性能。 0052 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制品具有如前所述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的高阻隔性层。 考虑到物理强度, 热塑性树脂制品优选为多层制品, 其至少包括一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层 和至少一层由聚烯烃、 聚苯乙烯、 聚酯、 聚碳酸酯或聚酰胺形成的增强层。用于增强层的聚 烯烃的实例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