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8585527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842045.1

申请日:

20180727

公开号:

CN108690517A

公开日:

201810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J7/29

主分类号:

C09J7/29

申请人:

绍兴旭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程军,刘永春

地址:

312073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滨海工业区

优先权:

CN201810842045A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左祝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适用于光学屏下指纹操作设备,其为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屏幕保护膜具有上PC薄膜层和下PC薄膜层;该上PC薄膜层和下PC薄膜层之间采用OCA光学胶层粘结;所述上PC薄膜层、OCA光学胶层和下PC薄膜层三者复合后的厚度h小于185μm(微米),光通量φ不小于75lm(流明);上PC薄膜层的上表面涂覆有耐磨硬化层,下PC薄膜层的下表面涂覆有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本发明显著提高了指纹的检测精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适用于光学屏下指纹操作设备,其为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屏幕保护膜具有上PC薄膜层和下PC薄膜层;该上PC薄膜层和下PC薄膜层之间采用OCA光学胶层粘结;所述上PC薄膜层、OCA光学胶层和下PC薄膜层三者复合后的厚度h小于185μm(微米),光通量φ不小于75lm(流明);上PC薄膜层的上表面涂覆有耐磨硬化层,下PC薄膜层的下表面涂覆有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PC薄膜层和上PC薄膜层均为流延PC薄膜层,且透光性大于90%,雾度小于1%,结晶度小于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PC薄膜层和上PC薄膜层的折射率小于1.6,相位差小于2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PC薄膜层和上PC薄膜层的厚度为20μm~9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OCA光学胶层的厚度为5~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粘合剂层的下表面粘结有PET离型膜层,该PET离型膜层可与玻璃粘合剂层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硬化层上表面粘合有硅胶保护层,该硅胶保护层可与耐磨硬化层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为有机硅压敏胶层、PU胶层或压克力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20μm,其对玻璃的180°剥离力为1~2000gf/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硬化层为聚丙烯酸树脂硬化层,其厚度为1~10μm,且其水滴角大于105度,表面硬度大于500g2H。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背景技术

由于全面屏概念的流行,传统指纹解锁无论采用正面刮擦或按压方式解锁,还是采用背面解锁,都会影响手机等智能设备的外观。指纹识别需要指纹采集窗,势必会影响屏占比,因此屏下指纹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屏下指纹主要有超声波和光学方案。光学方案指的是,在屏幕下方设置光学传感器,通过发出近红外光来识别用户的指纹纹路,其思路和苹果的结构光方案类似。当传感器被激活时,传感器会通过上层的OLED面板背光来照亮指纹识别的区域,然后将反射的光纤传输到底层的传感器中,并完成整个识别过程。现市场大部分保护膜都是以PET膜为基膜,加贴这种普通保护膜后,因为PET存在结晶及双折射特性,导致光源反射不完全,指纹识别不灵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以适应屏下指纹操作设备的指纹识别需求。

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适用于光学屏下指纹操作设备,其为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屏幕保护膜具有上PC薄膜层和下PC薄膜层;该上PC薄膜层和下PC薄膜层之间采用OCA光学胶层粘结;所述上PC薄膜层、OCA光学胶层和下PC薄膜层三者复合后的厚度h小于185μm(微米),光通量φ不小于75lm(流明);上PC薄膜层的上表面涂覆有耐磨硬化层,下PC薄膜层的下表面涂覆有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优化: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上PC薄膜层和上PC薄膜层均为流延PC薄膜层,且透光性大于90%,雾度小于1%,结晶度小于20%。所述上PC薄膜层和上PC薄膜层的折射率小于1.6,相位差小于20nm。所述上PC薄膜层和上PC薄膜层的厚度为20μm~90μm。所述OCA光学胶层的厚度为5~20μm。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玻璃粘合剂层的下表面粘结有PET离型膜层,该PET离型膜层可与玻璃粘合剂层分离。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耐磨硬化层上表面粘合有硅胶保护层,该硅胶保护层可与耐磨硬化层分离。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为有机硅压敏胶层、PU胶层或压克力胶层。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50μm,其对玻璃的180°剥离力为1~2000gf/25mm。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耐磨硬化层为聚丙烯酸树脂硬化层,其厚度为1~10μm,且其水滴角大于105度,表面硬度大于500g 2H。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设置两层PC薄膜和一层OCA光学胶,将指纹传感器产生的红外光线先经过下PC薄膜层产生首次折射后,再通过OCA光学胶层发生第二次折射,最后通过上PC薄膜层发生第三次折射,由于PC膜和OCA的自身透光率很高,但其对光线的折射率不同,光线在经过下PC薄膜折射后进入OCA光学胶层进行补偿和调整,然后再进入上PC薄膜层折射从而达到比厚度更厚的单层聚酯膜更小的光程差,减少光的干涉,降低了光学屏下指纹的红外光线穿透保护膜后造成色散现象影响光学指纹识别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上PC薄膜层;2.OCA光学胶层;3.下PC薄膜层;4.耐磨硬化层;5.玻璃粘合剂层;6.硅胶保护层;7.PET离型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适用于光学屏下指纹操作设备,其为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屏幕保护膜具有上PC薄膜层1和下PC薄膜层3;该上PC薄膜层1和下PC薄膜层3之间采用OCA光学胶层2粘结;所述上PC薄膜层1、OCA光学胶层2和下PC薄膜层3三者复合后的厚度h小于185μm(微米),光通量φ不小于75lm(流明);上PC薄膜层1的上表面涂覆有耐磨硬化层4,下PC薄膜层3的下表面涂覆有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PC薄膜层1、OCA光学胶层2和下PC薄膜层3三者复合后的厚度h为140μm(微米)时,实测光通量φ值为81.5lm(流明),厚度h为180μm(微米)时,实测光通量φ值为80.9lm(流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PC薄膜层1和上PC薄膜层1均为流延PC薄膜层,且透光性大于90%,雾度小于1%,结晶度小于20%。所述上PC薄膜层1和上PC薄膜层1的折射率小于1.6,相位差小于20nm。所述上PC薄膜层1和上PC薄膜层1的厚度为20μm~90μm。所述OCA光学胶层2的厚度为5~20μm。

需要说明的是,流延PC相对与普通PC具有更好的透光性,且结晶度更低,且其相位差也较低,通常在20nm以下,本实施例中的流延PC的透光性为95%,雾度为6%,结晶度8%,折射率1.0,相位差为15nm。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选择本发明给出的相应数值,但是,光学性能越好的材料价格越贵,经济性越差,因此在考虑产品性能的同时需考虑经济性指标,因此申请人不建议采用价格昂贵的材料制造本产品,以免造成产品滞销。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上PC薄膜层1和上PC薄膜层1的厚度优选65μm,OCA光学胶层2的厚度为10μm,三者复合的厚度为140μm。PC薄膜层的厚度越小制造的难度越大,强度越低,厚度越大制造容易但光学性能较低。通过检测,PC薄膜层的厚度不宜大于90μm,小于20μm。对于OCA光学胶层2来说,厚度最大为20μm,太大则会导致上PC薄膜层1和下PC薄膜层3之间容易产生剪切错位,最低为5μm,太薄则不容易涂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粘合剂层5的下表面粘结有PET离型膜层7,该PET离型膜层7可与玻璃粘合剂层5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硬化层4上表面粘合有硅胶保护层6,该硅胶保护层6可与耐磨硬化层4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5为有机硅压敏胶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PU胶层或压克力胶层等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5的厚度为5~20μm,具体为10μm,其对玻璃的180°剥离力为1~2000gf/25mm,具体为1000gf/25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硬化层4为聚丙烯酸树脂硬化层,其厚度为1~10μm,具体为5μm,且其水滴角大于105度,具体为120度;表面硬度大于500g 2H,具体为800g 2H。

本发明的保护膜产生的具体生产工艺如下:

步骤1.将上PC薄膜层1上表面涂覆上聚丙烯酸树脂耐磨硬化层4产生半成品A;

步骤2.在下PC薄膜层3的下表面涂覆上有机硅压敏胶层产生半成品B;

步骤3.在半成品A的下表面涂覆上OCA光学胶层2后与半成品B的上表面贴合产生半成品C;

步骤4.在半成品C的耐磨硬化层4上贴合硅胶保护层6,在其有机硅压敏胶层上贴合PET离型膜后最终产生市场可售卖的保护膜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层PC薄膜和一层OCA光学胶,将指纹传感器产生的红外光线先经过下PC薄膜层3产生首次折射后,再通过OCA光学胶层2发生第二次折射,最后通过上PC薄膜层1发生第三次折射,由于PC膜和OCA的自身透光率很高,但其对光线的折射率不同,光线在经过下PC薄膜折射后进入OCA光学胶层2进行补偿和调整,然后再进入上PC薄膜层1折射从而达到比厚度更厚的单层聚酯膜更小的光程差,减少光的干涉,降低了光学屏下指纹的红外光线穿透保护膜后造成色散现象影响光学指纹识别速度。

将本发明的光线传播情况和现有技术相对比,参考图2和图3可见,入射光经过本发明后产生出射光的角度α与现有技术图3中出射光的角度β相比明显减小,即α<β,可见本发明大大减小了光线的色散问题,提高了透光效果,进而提高了指纹检测精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42045.1 (22)申请日 2018.07.27 (71)申请人 绍兴旭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2073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滨海工 业区 (72)发明人 程军刘永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3207 代理人 左祝安 (51)Int.Cl. C09J 7/29(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适用 于光学屏下指纹操作设备, 其为多层结构,。

2、 其特 征在于, 该屏幕保护膜具有上PC薄膜层和下PC薄 膜层; 该上PC薄膜层和下PC薄膜层之间采用OCA 光学胶层粘结; 所述上PC薄膜层、 OCA光学胶层和 下PC薄膜层三者复合后的厚度h小于185m(微 米), 光通量不小于75lm(流明); 上PC薄膜层的 上表面涂覆有耐磨硬化层, 下PC薄膜层的下表面 涂覆有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 本发明显著提高 了指纹的检测精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8690517 A 2018.10.23 CN 108690517 A 1.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适用于光学屏下指纹操作设备, 其为多层结构, 其特征在 于, 该屏幕。

3、保护膜具有上PC薄膜层和下PC薄膜层; 该上PC薄膜层和下PC薄膜层之间采用OCA 光学胶层粘结; 所述上PC薄膜层、 OCA光学胶层和下PC薄膜层三者复合后的厚度h小于185 m (微米), 光通量不小于75lm(流明); 上PC薄膜层的上表面涂覆有耐磨硬化层, 下PC薄膜层 的下表面涂覆有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PC薄膜层和上PC薄 膜层均为流延PC薄膜层, 且透光性大于90, 雾度小于1, 结晶度小于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PC薄膜层和上 PC薄膜层的折射率小于1.6,相。

4、位差小于2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PC薄膜层和上PC薄 膜层的厚度为20 m90 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OCA光学胶层的厚 度为520 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粘合剂层的下表 面粘结有PET离型膜层, 该PET离型膜层可与玻璃粘合剂层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磨硬化层上表面粘 合有硅胶保护层, 该硅胶保护层可与耐磨硬化层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透。

5、气性玻璃粘合剂 层为有机硅压敏胶层、 PU胶层或压克力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 层的厚度为520 m, 其对玻璃的180 剥离力为12000gf/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磨硬化层为聚丙 烯酸树脂硬化层,其厚度为110 m, 且其水滴角大于105度, 表面硬度大于500g 2H。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690517 A 2 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屏幕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全面屏概念。

6、的流行, 传统指纹解锁无论采用正面刮擦或按压方式解锁, 还是 采用背面解锁, 都会影响手机等智能设备的外观。 指纹识别需要指纹采集窗, 势必会影响屏 占比, 因此屏下指纹技术应运而生。 0003 目前屏下指纹主要有超声波和光学方案。 光学方案指的是, 在屏幕下方设置光学 传感器, 通过发出近红外光来识别用户的指纹纹路, 其思路和苹果的结构光方案类似。 当传 感器被激活时, 传感器会通过上层的OLED面板背光来照亮指纹识别的区域, 然后将反射的 光纤传输到底层的传感器中, 并完成整个识别过程。 现市场大部分保护膜都是以PET膜为基 膜, 加贴这种普通保护膜后, 因为PET存在结晶及双折射特性,导。

7、致光源反射不完全, 指纹识 别不灵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透光 性屏幕保护膜, 以适应屏下指纹操作设备的指纹识别需求。 0005 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适用于光学屏下指纹操作设备, 其为多层结构, 其特征 在于, 该屏幕保护膜具有上PC薄膜层和下PC薄膜层; 该上PC薄膜层和下PC薄膜层之间采用 OCA光学胶层粘结; 所述上PC薄膜层、 OCA光学胶层和下PC薄膜层三者复合后的厚度h小于 185 m(微米), 光通量不小于75lm(流明); 上PC薄膜层的上表面涂覆。

8、有耐磨硬化层, 下PC 薄膜层的下表面涂覆有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 0007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优化: 0008 作为进一步优化, 所述上PC薄膜层和上PC薄膜层均为流延PC薄膜层, 且透光性大 于90, 雾度小于1, 结晶度小于20。 所述上PC薄膜层和上PC薄膜层的折射率小于1.6, 相位差小于20nm。 所述上PC薄膜层和上PC薄膜层的厚度为20 m90 m。 所述OCA光学胶层的 厚度为520 m。 0009 作为进一步优化, 所述玻璃粘合剂层的下表面粘结有PET离型膜层, 该PET离型膜 层可与玻璃粘合剂层分离。 0010 作为进一步优化, 所述耐磨硬化层上表面粘合有。

9、硅胶保护层, 该硅胶保护层可与 耐磨硬化层分离。 0011 作为进一步优化, 所述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为有机硅压敏胶层、 PU胶层或压克 力胶层。 0012 作为进一步优化, 所述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50 m, 其对玻璃的180 剥离力为12000gf/25mm。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690517 A 3 0013 作为进一步优化, 所述耐磨硬化层为聚丙烯酸树脂硬化层,其厚度为110 m, 且 其水滴角大于105度, 表面硬度大于500g 2H。 0014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5 本发明通过设置两层PC薄膜和一层OCA光学胶。

10、, 将指纹传感器产生的红外光线先 经过下PC薄膜层产生首次折射后, 再通过OCA光学胶层发生第二次折射, 最后通过上PC薄膜 层发生第三次折射, 由于PC膜和OCA的自身透光率很高, 但其对光线的折射率不同, 光线在 经过下PC薄膜折射后进入OCA光学胶层进行补偿和调整, 然后再进入上PC薄膜层折射从而 达到比厚度更厚的单层聚酯膜更小的光程差, 减少光的干涉, 降低了光学屏下指纹的红外 光线穿透保护膜后造成色散现象影响光学指纹识别速度。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具体 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

11、地, 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0019 图3是现有技术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 0021 1.上PC薄膜层; 2.OCA光学胶层; 3.下PC薄膜层; 4.耐磨硬化层; 5.玻璃粘合剂层; 6.硅胶保护层; 7.PET离型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

12、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 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 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 应注意到: 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 因此, 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 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下” 、“左” 、“右” 、“竖直” 、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13、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 “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 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 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说明书 2/4。

14、 页 4 CN 108690517 A 4 0026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下述的 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 实施例一: 0028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高透光性屏幕保护膜, 适用于光学屏下指纹操作设备, 其 为多层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屏幕保护膜具有上PC薄膜层1和下PC薄膜层3; 该上PC薄膜层1 和下PC薄膜层3之间采用OCA光学胶层2粘结; 所述上PC薄膜层1、 OCA光学胶层2和下PC薄膜 层3三者复合后的厚度h小于185 m(微米), 光通量不小于75lm(流明); 上PC薄膜层1的上 表面涂覆有耐磨硬化层4, 下P。

15、C薄膜层3的下表面涂覆有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5。 0029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上PC薄膜层1、 OCA光学胶层2和下PC薄膜层3三者复 合后的厚度h为140 m(微米)时, 实测光通量值为81.5lm(流明), 厚度h为180 m(微米)时, 实测光通量值为80.9lm(流明)。 0030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上PC薄膜层1和上PC薄膜层1均为流延PC薄膜层, 且透光性大 于90, 雾度小于1, 结晶度小于20。 所述上PC薄膜层1和上PC薄膜层1的折射率小于 1.6,相位差小于20nm。 所述上PC薄膜层1和上PC薄膜层1的厚度为20 m90 m。 所述OCA光学 胶层2的厚度。

16、为520 m。 0031 需要说明的是, 流延PC相对与普通PC具有更好的透光性, 且结晶度更低, 且其相位 差也较低, 通常在20nm以下, 本实施例中的流延PC的透光性为95, 雾度为6, 结晶度8, 折射率1.0, 相位差为15nm。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 可以选择本发明给出的相应数值, 但是, 光 学性能越好的材料价格越贵, 经济性越差, 因此在考虑产品性能的同时需考虑经济性指标, 因此申请人不建议采用价格昂贵的材料制造本产品, 以免造成产品滞销。 0032 还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的上PC薄膜层1和上PC薄膜层1的厚度优选65 m, OCA光学胶层2的厚度为10 m, 三者复合的。

17、厚度为140 m。 PC薄膜层的厚度越小制造的难度越 大, 强度越低, 厚度越大制造容易但光学性能较低。 通过检测, PC薄膜层的厚度不宜大于90 m, 小于20 m。 对于OCA光学胶层2来说, 厚度最大为20 m, 太大则会导致上PC薄膜层1和下PC 薄膜层3之间容易产生剪切错位, 最低为5 m, 太薄则不容易涂覆。 0033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玻璃粘合剂层5的下表面粘结有PET离型膜层7, 该PET离型膜 层7可与玻璃粘合剂层5分离。 0034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耐磨硬化层4上表面粘合有硅胶保护层6, 该硅胶保护层6可与 耐磨硬化层4分离。 0035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高透气性玻璃。

18、粘合剂层5为有机硅压敏胶层, 在其它实施方式 中可以采用PU胶层或压克力胶层等材料。 0036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高透气性玻璃粘合剂层5的厚度为520 m, 具体为10 m, 其对 玻璃的180 剥离力为12000gf/25mm, 具体为1000gf/25mm。 0037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耐磨硬化层4为聚丙烯酸树脂硬化层,其厚度为110 m, 具体 为5 m, 且其水滴角大于105度, 具体为120度; 表面硬度大于500g 2H, 具体为800g 2H。 0038 本发明的保护膜产生的具体生产工艺如下: 0039 步骤1.将上PC薄膜层1上表面涂覆上聚丙烯酸树脂耐磨硬化层4产生半成品A。

19、; 0040 步骤2.在下PC薄膜层3的下表面涂覆上有机硅压敏胶层产生半成品B; 0041 步骤3.在半成品A的下表面涂覆上OCA光学胶层2后与半成品B的上表面贴合产生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8690517 A 5 半成品C; 0042 步骤4.在半成品C的耐磨硬化层4上贴合硅胶保护层6, 在其有机硅压敏胶层上贴 合PET离型膜后最终产生市场可售卖的保护膜产品。 0043 在本实施例中, 如图2所示, 两层PC薄膜和一层OCA光学胶, 将指纹传感器产生的红 外光线先经过下PC薄膜层3产生首次折射后, 再通过OCA光学胶层2发生第二次折射, 最后通 过上PC薄膜层1发生第三次折射, 。

20、由于PC膜和OCA的自身透光率很高, 但其对光线的折射率 不同, 光线在经过下PC薄膜折射后进入OCA光学胶层2进行补偿和调整, 然后再进入上PC薄 膜层1折射从而达到比厚度更厚的单层聚酯膜更小的光程差, 减少光的干涉, 降低了光学屏 下指纹的红外光线穿透保护膜后造成色散现象影响光学指纹识别速度。 0044 将本发明的光线传播情况和现有技术相对比, 参考图2和图3可见, 入射光经过本 发明后产生出射光的角度 与现有技术图3中出射光的角度 相比明显减小, 即 , 可见本 发明大大减小了光线的色散问题, 提高了透光效果, 进而提高了指纹检测精度。 0045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 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690517 A 6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108690517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