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音针与录音唱片之间具有防止发生碰撞措施的一种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76010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7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7105984

申请日:

1987.12.28

公开号:

CN87105984A

公开日:

1988.07.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G11B3/095

主分类号:

G11B3/095

申请人:

株式会社阿真

发明人:

小池荣师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1986.12.29 JP 315640/8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陆丽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给出了一种防止唱针与唱片碰撞的放音装置。在运输期间,起动杆转到某一位置,起动杆上的斜面下压中心销,从而使唱片与唱头离开。当需要放音时,起动杆从运输的转动位置返回,再按下起动杆,起动杆上的斜面下推中心销,从而使唱片与唱头离开,然后,唱头返回放音起点,马达通电,又开始放音。

权利要求书

1: 在放音针与录音唱片之间具有防止发生碰撞措施的一种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它包括: 一个外壳:一个装在壳体内的中心销,该中心销被支撑并可在前进和倒退两个方向上移动; 一个由该中心销带动的录音唱片,可在前进和倒退两个方向上与该中心销一起移动;一个唱头可沿着录音唱片的录音面上的纹道在声音重放的起点与终点之间运行; 一个返回弹簧,它正常地推动该唱头向着声音重放的起点和放音终点前进; 一个声音传输部件,它从唱头的背部接触该唱头,其安装位置要使该唱头可以沿着该声音传输部件滑动; 一个固定地安装在该外壳内、并附着在该声音传输部件上的喇叭振动膜片; 一个唱针作用力弹簧,它将录音唱片与中心销一起推向唱头; 一个电动机,通过皮带驱动系统使录音唱片旋转;一个重放终止开关,当唱头在声音重放的终点时该开关断开电源回路; 该装置还包括: 一个直立地装配在该壳内的针轴; 一个起动杆,其装配方式是:其一端伸出壳体外,其另一端延伸到中心销的顶端的上面,其中间部分靠针轴固定,所以起动杆能旋转并沿着长度方向移动; 一个定位弹簧,正常情况下它将起动杆向该壳体外推; 所述起动杆的在壳体内的一端,在其靠近中心销的顶端以及在中心销顶端的上面,分别有两个斜面,一个斜面的作用是使起动杆转动并下压中心销,另一斜面的作用是当逆着定位弹簧向里推时就将中心销向下压。
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在放音针与录音唱片之间具有防止发生碰撞措施的一种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其中所述的定位弹簧的结构是一种线圈式弹簧,它围绕上述针轴盘旋,它的两个相对的末端都固定在上述起动杆的两个相对侧面上。
3: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在放音针与录音唱片之间具有防止发生碰撞措施的一种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其中所述的起动杆的所述斜面的长度和倾角按这样的方式来设置,即在所述起动杆转到某一位置时,可使述混的中心销的末端位于所述起动杆的平背面的下面,或是只靠所述斜面与所述中心销的末端之间的摩擦力将所述的起动杆保持在其返回的位置上。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录音唱片与该录音唱片啮合的放音针之间具有防止碰撞措施的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而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按照本发明,在运输期间起动杆(Start    Lever)置于它已转到的位置上,因此使中心销(Center    pin)向下推到该起动杆上形成的斜面上,以使录音唱片能够正常地保持在离开声音重放装置的唱头位置。而当需要将该重放装置用于放音(playing)时,要将该起动杆转回到在初次转动之前所在的起始位置上,因此,继续向下推动起动杆,就使该斜面向下推动中心销,于是录音唱片离开唱头,以允许唱头返回到声音重放的起点,并使电动机通电,开始声音的重放。

    日本专利公开昭57(1982)-10492和昭55(1980)-35787都公开了一种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安装在外壳内的喇叭振动膜片、一个附在喇叭振动膜片底部的声音传输部件、一个唱头,该唱头可滑动地接触该声音传输部件,并啮合于录音唱片的录音面,以将重放的振动传到喇叭振动膜片上。前者的唱头完全靠喇叭振动膜片支撑,而后者的唱头可朝着喇叭振动膜片移动。

    业已证实前者的缺点是,在运输期间,当施加一个来自壳体外侧的冲击力时,该力往往将唱头向着录音唱片压去,于是唱头地放音针会刺透并损坏该录音唱片或使该唱片不能再用。

    此外,由于后者的结构是,声音传输部件的杆状部件接触传声筒(acoustic    cylider)的内壁,当其插入该传声筒内时,喇叭振动膜片、声音传输部件和唱头可相对移动。

    这样,即便在施加来自壳体外侧的任何冲击力时,该力也不会传到唱头,因此该录音唱片绝不会受到损坏。

    但是,由于声音传输部件的结构是,它通过杆状部件接触到传声筒的内壁,声音传输部件通过杆状部件收集的重放声音不可避免间接传输,还因为传声筒和杆状部件在侧向力的作用下靠表面接触来接合,其接触强度不够高,因此在该装置的设计与调试工作中为得到令人满意的放音电平对技术技能的要求相当高,这就提高了生产的成本。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装置中出现的缺陷,本发明采用了下述结构,该结构将在下文的最佳实施例中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更详细地予以解释。

    本发明的声音重放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它包括:

    一个外壳,一个装在壳体内的中心销,该中心销被支撑着并可在前进和倒退两个方向上移动;

    一个由中心销带动的录音唱片,可在前进和倒退两个方向上与该中心销一起移动;一个唱头可沿着录音唱片的录音面上的纹道在声音重放的起点与终点之间运行;

    一个返回弹簧,通常,它推动该唱头向着声音重放的起点前进;

    一个声音传输部件,它与唱头的脊侧相接触,其安装位置要使该唱头可以沿着该声音传输部件滑动;

    一个固定地安装在该壳体内的附着于该声音传输部件上的喇叭振动膜片;

    一个唱针作用力弹簧,它将录音唱片与中心销一起推向唱头;

    一个电动机,通过皮带驱动系统使录音唱片旋转;一个重放终止开关,当唱头在声音重放的终点时该开关断开电源电路;

    该装置还包括:

    一个直立地装配在壳体内的针轴11;

    一个起动杆,其装配方式是:起动杆的一端伸出壳体以外,其另一端还伸到中心销2顶端的上面,而其中间部分与针轴11的连接应能使起动杆转动及沿其长度方向移动。

    一个定位弹簧,正常情况下用以将起动杆12向壳体外推,其另一端在壳体内,该端具有两个斜面,一个在靠近中心销的顶端部分,另一个在中心销顶端的上面,其中一个斜面的作用是使起动杆转动并下压中心销,而另一斜面的作用是当其被定位弹簧13的作用力向里推时,向下压迫中心销。

    上述定位弹簧的结构是一种线圈式弹簧,它盘绕在针轴上,它的两个末端都固定在上述起动杆的两个相对侧的每一侧面上。

    本发明装置的操作如下:

    当起动杆被置于它围绕着针轴转动的位置时,该斜面下压中心销,因此,由该起动杆上形成的斜面将该中心销带动的并与该中心销整体固定的录音唱片与该中心销一起向下推,这就使录音面离开唱头。

    当起动杆12被置于它围绕针轴11转动之前的位置时,中心销和录音唱片3一起返回到录音唱片的录音面可以与唱头啮合的位置上。

    沿起动杆12的长度方向上向内推动起动杆,将使其斜面下压中心销2,并使录音唱片3离开唱头4。在这一瞬间,如果唱头4是在声音重放的终点3f上,借助于返回弹簧,则允许唱头4返回到声音重放的起点。唱头一离开声音重放的终点,重放终止开关就使电路闭合,并给驱动电动机供电,以使录音唱片旋转。

    当该起动杆12的下压被解除时,该起动杆允许返回到其以前的位置,并使中心销解除压下状态,同时录音唱片返回到其可以与唱头啮合的位置,以开始重放。

    当唱头在录音面上完成其扫描后到达重放的终点时,它将使终止开关断开,以切断电动机的电源,于是在声音重放的终点,电动机停止旋动,唱头停留在啮合状态。

    现在将结合附图解释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该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的平面图,该装置的顶盖在该图中已去除;

    图3是沿着图2的Ⅲ-Ⅲ剖面线截取的剖面图,图中恢复了顶盖;

    图4是起动杆另一端的放大图。

    图1示出本发明的小型而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的整体。

    壳体1包括顶盖1a和放在顶盖下面并与之固定的底盘1b。

    图中编号20是整个附着于底盘1b一端的锁环,编号21是从顶盖1a的一端伸出的钩子。

    锁环20和钩子21与配置在底盘1的相对端的另一个闭锁装置(图中未画出)的作用是使顶盖1a固定到底盘1b上。

    几乎整个顶盖1a背面的可利用的凹入空间都用作喇叭箱,它由多个传播声音的狭缝22构成,该装置重放的声音可以通过这些狭缝传播出来。图中编号12是起动杆,它能够在如图中粗箭头表示的两个方向上操作。

    图2所示是摘掉顶盖1a后的底盘1b的顶视图,而图3是顶盖1a盖上后,沿着图2剖线Ⅲ-Ⅲ截取的剖面图。

    从这些图可以看出,底盘1b包括一个直立地安装在底板上的中心销2、由该中心销2整体带动的录音唱片3、电动机9和用作电源的电池B。

    上述的中心销2被做成可以旋转,并且可沿轴向移动,因此录音唱片3可以随着上述的中心销2旋转并沿轴向运动。

    录音唱片3分别在其外边缘上有声音重放的起点3S,在其内周边缘上有终点3f。该录音唱片3与中心销2由设置在底盘1b和中心销2之间的唱针作用力弹簧8有弹性地支撑着。

    构成底盘1b的上面板23的支撑平面上携带一个电唱头臂24(该唱头臂24具有携带唱头4的前端和被旋转支撑的尾端)、起动杆12和重放终止开关10。

    唱头4可以沿着上述的声音重放起点3S和终点3f之间的纹路往复地运行。

    重放终止开关10安装在电动机9和电池B之间的电源线之间,唱头4沿着纹路延伸到重放终点3f的位置,所以唱头4可以打开终止开关,并由此切断电源电路。

    在图2中的编号5是返回弹簧,它通过唱头臂24推动唱头4,以便它能离开声音重放的起点3S正常运动,也能离开录音唱片3的录音面3a运动。图2和图3清楚地示出了起动杆12的装配方法,也就是说,该起动杆的一端伸出壳体1以外,而其另一端吊挂着伸到中心销2的上面。

    这个起动杆12在长度方向的中部有一个纵向延伸的椭圆形的孔25,针轴11穿过该孔直立地从支撑板23插入,借此,起动杆12不仅可以沿长度方向移动,而且也可围绕针轴11转动。

    此外,起动杆12借助于定位弹簧13正常地向外推动壳体1,借此,起动杆12向外推动壳体1的内部以对抗由定位弹簧给出的弹回力。

    上面所述的起动杆12的运动,通过表征它起始位置的粗实线和表征它移动后位置的点划线,作了进一步的图示说明。

    正如在图3和图4中可以看到的那样,在起动杆12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有两个斜面14和15。

    斜面14朝着起动杆12的转动方向,借此,当起动杆12转动时,可使中心销12处于其下降的位置,或当起动杆12返回时,可使中心销处于其上升位置,分别用图4中的点划线或实线表示。这取决于前面图2所述的起动杆12的转动程度。

    另一斜面15也能调整中心销2的位置,如图3中实线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当起动杆12还没有被压入时,中心销2位于向上伸出的位置,当起动杆12已返回到其被压入的状态时,使中心销2定位于下降的位置上。

    起动杆的斜面的长度和倾角按这样的方式设置,即在起动杆转动的位置时,可使中心销的末端位于起动杆的平背面的下面,或是将起动杆保持在其返回的位置上,这只取决于斜面与中心销的末端之间仅有的摩擦。

    录音唱片3具有如图3所示的结构,录音唱片与转台固定地迭放在一起,一条由弹性合成橡胶材料制作的驱动带26紧绕着转台,如图2所示。

    还如图2所示,驱动电动机9的侧部安装在底盘的基板上,以使其侧面对着录音唱片3的侧面,它的输出轴27安装在支撑板23的下面。

    驱动带26紧绕着电动机9的输出轴27,并由输出轴27与录音唱片3之间的滚轮28来引导,这样,电动机9借助于“皮带驱动系统”驱动唱片3。

    在图3中,编号7是喇叭振动膜片,它牢固地装在顶盖1a的喇叭箱内。

    圆盘状的声音传输部件6紧固地附着在喇叭振动膜片7的底部。

    声音传输部件6吊挂着伸到从声音重放起点3S与声音重放终点3f之间的范围的上面,以覆盖唱头4的行程,而唱头4又从下面支撑着声音传输部件。

    下面就将本发明的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的操作作些说明。

    当唱头4位于声音重放终点3f,并使终止开关10关断时,推压起动杆12将使起动杆的末端移动到图3中点划线所示的位置,起动杆的斜面15将推动中心销2的顶端,并向下推压中心销,这就使得录音唱片3降到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从而离开唱头4的放音针,在返回弹簧的作用下,使唱头4返回到声音重放起点3S。此时由于唱头4离开了声音重放终点3f,因此终止声音重放的开关10接通,启动电动机9驱动录音唱片3转动。操作者推压起动杆12将使起动杆通过定位弹簧13的作用自己返回到起始位置上。

    接着,并借助于唱针作用力弹簧8的弹回力使中心销2与录音唱片3一起向上移动,并返回到起始位置,还使唱头4与录音唱片3的录音3a相啮合,于是开始声音的重放。

    在重放过程中,当唱头4到达声音重放终点3f时,唱头4再次吸持重放终止开关10,使它关断,切断电动机9的电源,使电动机9停止旋转,于是唱头4停留在声音重放终点3f,它仍然保持与录音唱片3录音面的啮合。

    如果需要搬动该重放装置,例如为了运输这种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则冲击力或压力可能从外壳1的顶盖1a加到底盘1b,其施加方式是使外壳1损坏,这就使所加压力通过声音传输部件6传到唱头4并使录音唱片3的录音面被声音传输部件上的声音重放针刺透。这样的事故经常发生在其唱头4与录音唱片之间的空间一般较小的小型而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中。

    然而,根据本发明,只要将起动杆12转到如图2中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则斜面14将会移到图4中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并使中心销2随着斜面14下降,再引向起动杆12水平延伸的背面,从而牢牢地保持在那里。

    在这种条件下,由于该中心销2牢牢地保持在起动杆12的水平延伸的背面,因此该保持状态非常稳定。

    另外,如果使斜面14的倾角稍微地倾斜,则为使中心销保持在其稳定的压下状态,不需要将该中心销引向起动杆的水平延伸的背面。处在上述的压下状态时,中心销2会使录音唱片的录音面脱开放音针并保持在离开的位置上,如图3所示。在需要使用本发明的重放装置时,使用者只需转动起动杆,并将它向着壳体1内部的方向推压,使它返回到实线所示的位置,借此,释放在此施加的放音针的压力。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做到,既便是小型而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在运输中也不会产生由于外部的冲击力引起的壳体变形而造成的放音针损坏录音唱片的事故。

在放音针与录音唱片之间具有防止发生碰撞措施的一种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在放音针与录音唱片之间具有防止发生碰撞措施的一种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在放音针与录音唱片之间具有防止发生碰撞措施的一种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放音针与录音唱片之间具有防止发生碰撞措施的一种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放音针与录音唱片之间具有防止发生碰撞措施的一种简便的声音重放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给出了一种防止唱针与唱片碰撞的放音装置。在运输期间,起动杆转到某一位置,起动杆上的斜面下压中心销,从而使唱片与唱头离开。当需要放音时,起动杆从运输的转动位置返回,再按下起动杆,起动杆上的斜面下推中心销,从而使唱片与唱头离开,然后,唱头返回放音起点,马达通电,又开始放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