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述及一种装置用来把第一条带料的尾部和第二条带料的头部粘结起来,此两条带料都被位于供应卷筒和工作位置之间的各自的导轮所引导,粘接是当两条带料不动时完成的。此种位置曾有各种不同的实施例,其中大多数是把两条料带通过一个搭接部分直接粘接起来,如美国专利说明书第4190475号中所述。熟知的使用领域是一种印刷机,对于它,上述的工作位置是印刷工位。 上述已知的用来粘接两条带料的方法要求带料的两面必须粘得上胶,这要求不一定时常能被满足,尤其是当要在带料上印刷时,该面就必须予先处理,这予先处理过的面就粘不上胶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它通过对两条带料的相应面上贴上一条粘带把两条连续的等宽的可涂胶材的带连接起来。本发明为了达到此目的,使用了两个真空盒,各自位于带料通路上有关导轮的前端,在各真空盒的中部都有一个砧用以把吸住的带料精确地垂直切断,有装置用来夹紧导轮之间的尾带,另有装置用来贴粘带,从夹紧位置到两个导轮的距离和到两个真空盒的距离(沿着导轮测量)都各自相等。
由于这些新地特点,可以把两条带料用搭连或可以叫对接法连接起来,因此,使用了一条只和带料的特定的面接触的粘带。这就是在印刷机中要被印刷的面空出,而完全不与任何粘接物接触。
按照这个粘接装置的一个优先实施例,有一个简单的装置用来夹紧两个导轮之间的尾带,即这两个导轮离开很近的距离上下装置,其中一个可移动以接触另一个固定的,在靠近此固定的导轮处有一个刹车蹄,可移动以固持被夹紧在两个导轮之间的尾带。
图1是印刷机进带部分的示意图,有一个立臂,上面装有两个带料盘,两个盘是位于粘接装置和贮带架之间。
图2是粘接部分在准备状态下适当放大的侧视图。
图3和图4表示连接两条连续的带的进一步的状态。
图5是按照图2本装置的适当放大的另一种状态。
图6和7是按照图5的另外的状态。
图1所示的部分是属于一种带料印刷机(例如纸带),它只有一面能上胶。此用示意图表示的装置有一个框架1,它包括一个立臂2,在立臂2上可旋转地装着两个用来印刷的料带5的盘3和4。下面那个盘4如图示那样把料带5通过装置6送到辊对7形成的传统的贮带架8的进口。从下面那个盘4出来的料带5形成了图示的实施例中的所谓尾带5′,在图2至4中也能见到。从上面那个满的盘3出来的带形成所谓头带5″。这些功能依据是由下面那个盘4或由上面那个盘3轮流向印刷机(未示出)供带而间歇地改变。
本发明的结构表现在图2和5的放大了的机构6中。图2表示了相应于图1的状况,图5表示了当上盘3快要用完必须把它和从满的下盘4上出来的带粘接时的状况。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第一根料带的尾部(尾带5′)和第二根料带的头部(头带5″)连接起来。
装置6有两个导轮9和10,它们处于分别从供应盘4或3到贮带架8的通路A(图1-4)或通路B(图5-7)中。由该两导轮9和10各自逆着带料的流向一定的距离上,沿着通路A和B相应地装有真空盒11和12。这些真空盒11和12的中部有砧13(例如是一条简单的槽),用以精确地垂直切断靠在真空盒上的带。两个导轮9,10被布置成离开一个短距离上下装置,其中下轮9可向上移动至接触固定的上轮10(一起组成了夹紧位置23)。靠近这个固定的轮10有一个刹车蹄14被可移动地装置着以固持轮10。这个刹车可旋转地装在轴15上,并用气缸16来压紧轮10。弹簧17把刹车14蹄压着松开轮10。
装置6还包括一个辅助真空盒18可旋转地装在轴19上,即该盒18可以盖住上真空盒12。另外有一个可移动的屏架20装在装置6上用以盖住至少下导轮9和相应的真空盒11。屏架20可沿轴21旋转(见图3),并通过凸轮24控制开关25。下导轮9可旋转地装在杆臂22上。用这些装置,轮9可以在图2和图3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
在装置6中准备着一条粘带26,它的位置在图1-4中是被布置成以它的不带胶的面放在辅助真空盒18上,在图5-7中则可被放在下真空盒11上。切断尾带5′和头带5″可用一把刀(未示出)装在真空盒中部的砧13上来达到(见图3和图5)。
粘接装置6的操作包括准备阶段和工作阶段,后面要讲到的,如图1-4所示的和图5-7所示的那样。按首先提到的状况,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准备阶段:
-把真空盒12和18接通真空泵;
-把头带5″放在真空盒12上,用刀(未示出)在砧13上切断(见图2);
-把粘带26放在辅助真空盒18上(图2);
(b)操作阶段
-尾带5′的供应盘4被固持,由于有贮带架8存在,当从下盘4转换到上盘3时可以不影响印刷过程的连续性;
-屏架20被摇开,因此开关25被合上,使气缸16被加压;
-然后尾带5′由于导轮9向上移动和刹车蹄14的作用而被固定在夹紧位置23(见图3);
-尾带5′被刀在真空盒11的砧13上切断(见图3);
-尾带5′的尾部5′′′被弯向上方到达真空盒12(部分5″和5′′′的切断边成对接的状态);
-辅助真空盒18和粘带26一起沿着箭头27旋转,这样带部分5″和5′′′就被连接了(图3);
-辅助真空盒18中的真空被消除,此盒不带着粘带旋转回原位;
-盒11和12中的真空被消除;
-屏架20被放回到它原来的工作位置(见图4),接着刹车蹄14从固定轮10上被松开(图4);
被连接了的带5″和5′′′开始继续移动,贮带架8又被允许回复到它的原位如图1所示;
-当粘带26通过了由导轮9和10互相压紧而组成的夹紧位置23以后,轮9被移下(见图4)。
在图5至7中示出了图1中的状态以后的状态。现在要叙述的状态是上面那个盘3差不多用完了,必须要和从下面那个满的盘4出来的料带做成连接。对于图5至7的叙述完全相应于图2至4的叙述,其不同只是尾带58现在是在图的上方而头带5″变成在下方了。另一不同之处是在图5至7的状态中,辅助真空盒18不起作用,因为现在要把粘带26放在头带5″的底下。这个动作按下述方法来完成:
(a)准备阶段
-在三个步骤中头带5″就可被切断并被连接上粘带26:
1·带5″被放在真空盒11上面,此时真空被接通,带在砧13上被切断(第1步);
2·用手把粘带26放在真空盒11(和带5″)上,用的是无粘性面(第二步);
3·带5″从粘带26的底下被抽出来,再放到粘带26的胶面上去(第三步);
(b)操作阶段
-尾带5′的供应盘3被固持住,由于贮带架8的存在,印刷过程可以不受阻碍地继续进行;
-真空盒12被接上真空;
-屏架20被打开,开关25合上,气缸16被加压;
-接着尾带5′由于导轮9的上移和刹车蹄14的作用而被固定(图6);
-尾带5′被刀子在真空盒12的砧13上切断;
-尾带5′的尾部5′′′被弯向下方,其端部被压在真空盒11上的粘带26上(两个切断边被相互放成对接的状态);
-屏架20被摇回原位,盒11和12中的真空被消除,刹车14被松开;
-被连接了的带5′和5″开始移动,贮带架再度回复原位;
-当粘带26通过了由导轮9和10互相压紧而组成的夹紧位置23以后,轮9被移下(见图7)。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1所示的状况又一次发生了,上述的两个循环能被交替重复进行。
上述装置的优点是只用带5的一个面(底面)就可以把两根连续的料带5粘接起来。利用从夹紧位置23到两导轮9,10的距离相等,和到两真空盒11,12上的砧13的距离相等(沿着导轮9或10来量),来获得尾料带5′和头带5″之间的所谓对接(见图3和6)。也可以得到一种搭接,但是这样在每次循环中真空盒11和12的位置就要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