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13408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62793.1

申请日:

2008.12.11

公开号:

CN101743881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23/00公开日:20100623|||公开

IPC分类号:

A01G23/00

主分类号:

A01G23/00

申请人:

叶卸妹

发明人:

叶卸妹

地址:

312500 浙江省新昌县南明街道茶亭新村61幢12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代理人:

胡龙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常规生态公益林木随着林龄增大,树冠中下部的侧枝逐渐衰老,绿叶层减少,光合作用效率低下,严重妨碍林木正常生长,以及旧有的人工修枝强度大,导致树冠长度过短的状况,本发明是对III、IV龄级具有萌芽力的生态公益林木树冠中下部的原生老龄侧枝进行修剪以萌发出新侧枝来替代原有老龄侧枝实现侧枝更新。本发明使衰老侧枝更新,用新侧枝替代之;恢复和增强侧枝活力,提高林木光合作用效率;可增加树冠长度10%~15%,提高树冠绿叶层比例12%~18%;增强生态公益林的抗性,尤其是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能力;树木高度生长量增加10%~23%,可延长生长期限3~5年,显著提高林木生态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其特征是对III、IV龄级具有萌芽力的生态公益林木树冠中下部的原生老龄侧枝进行修剪以萌发出新侧枝来替代原有老龄侧枝实现侧枝更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老龄侧枝为10年以上的侧枝。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其特征是修剪时,保留侧枝10cm~15cm长的枝桩。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其特征是对林木树冠上部的侧枝,实施轻度修剪或/和中度修剪。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其特征是对树冠中下部的老龄侧枝进行修剪的季节在树木休眠期;常绿阔叶树种,在树木休眠期或者春季树木刚萌芽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其特征是在对III、IV龄级生态公益林木树冠中下部的老龄侧枝进行修剪之前要先剪除树冠中下部的枯死侧枝和病虫纤弱枝。

说明书


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木的修枝方法,尤其是一种对生态公益林树冠中下部老龄侧枝实施修剪以萌芽出新枝来替代原有老龄侧枝,恢复枝条活力,促进树木快速生长,显著提高生态效益的修枝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修枝也叫人工整枝,是从树冠下部第一个侧枝开始,逐步向上,在一定的的高度内,将各个侧枝于基部处剪除。

    人工修枝,是树木抚育措施之一。适当修枝,有利于改善林地环境卫生和光照条件,有利于防治森林病虫灾害和预防森林火灾,促进林木健康成长。

    树木经修枝后,保留枝桩长度较短,一般为0.5cm~2.0cm。同时由于修枝部位在树干下部、林冠之下,通常不会萌发新枝,也不期望再产生新的侧枝。因此,修枝强度愈大,树木的枝下高就愈高,所保留的树冠长度也愈少。

    树木修枝强度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轻度修枝——修枝后保留树冠长度与树干高度之比≥2/3;二级,中度修枝——修枝后保留树冠长度与树干部高度之比=1/3~2/3;三级,重度修枝——修枝后保留树冠长度与树干部高度之比≤1/3。

    一般用材林木都要进行人工修枝,生态公益林也多比照用材林,实施修枝作业。但历史上,人工修枝强度普遍过大,修枝后保留的树冠长度往往不到树干部高度的1/3。严重影响到林木的正常生长和生态经济效益。

    修枝更新也属修枝范畴,便却是一种特殊的修枝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根据生态公益林木随着林龄增大,树冠中下部的侧枝逐渐衰老,绿叶层减少,光合作用效率低下,严重妨碍林木正常生长,以及旧有的人工修枝强度大,导致树冠长度过短的状况;提供一种不同于普通人工修枝的侧枝更新方法即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以用新侧枝替代原有老侧枝,以恢复侧枝活力,保持长冠型树冠,达到生态公益林能持续生长,显著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其特征是对III、IV龄级具有萌芽力的生态公益林木树冠中下部的原生老龄侧枝进行修剪以萌发出新侧枝来替代原有老龄侧枝实现侧枝更新。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各段附加技术特征,以便在实施时单独的或者任意结合起来应用到上述技术方案:

    所述的老龄侧枝为10年以上的侧枝。

    修剪时,保留侧枝10cm~15cm长的枝桩。

    对林木树冠上部的侧枝,实施轻度修剪或/和中度修剪。

    对树冠中下部的老龄侧枝进行修剪的季节在树木休眠期;常绿阔叶树种,在树木休眠期或者春季树木刚萌芽时。

    在对III、IV龄级生态公益林木树冠中下部的老龄侧枝进行修剪之前要先剪除树冠中下部的枯死侧枝和病虫纤弱枝。

    本发明生态公益林的修枝更新方法,虽然也是一种修枝方式,但却与传统习惯上的林木修枝方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对象树种不同  本发明之修枝更新对象,务必是萌芽力较强的树种;常规林木的修枝,并不限于此,即使不会萌芽的树种,也要修枝。

    (2)侧枝年龄有别  本发明方法之修枝更新,侧枝年龄为10年以上的老侧枝;常规林木的侧枝修枝,年龄不受限制。

    (3)修枝目的不一样  本发明修枝更新之目的,在于恢复衰老侧枝活力,以新的侧枝替代原有老侧枝;传统的修枝方法,修枝后不再萌发新出侧枝、也不保留新侧枝。

    (4)效果差异明显  本发明方法在修枝更新后,老侧枝恢复青春活力,树冠长度和绿叶层不减反增,光合作用效率明显提高;常规修枝方法在修枝后,树冠长度和叶面积系数大减,光合作用效率明显降低。

    (5)枝桩有长有短  本发明方法修枝更新作业后,保留枝桩长度10cm~15cm,以利新枝萌发;常规方法之修枝,枝桩长度0.5~2.0cm,基本上不会萌发新枝。

    本发明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有如下优点:

    1、使衰老侧枝更新,用新侧枝替代之;

    2、恢复和增强侧枝活力,提高林木光合作用效率;

    3、可增加树冠长度10%~15%,提高树冠绿叶层比例12%~18%;

    4、增强生态公益林的抗性,尤其是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能力;

    5、树木高度生长量增加10%~23%,可延长生长期限3~5年,显著提高林木生态效益。

    生态公益林侧枝修枝更新技术措施的效益机理:

    生态公益林木的侧枝,是绿叶的着生之处,光合作用的平台。因此侧枝生长的好坏及其绿叶量的多少,是树木生长快慢和能否发挥效益的关键。但是树木侧枝也是要衰老的。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愈是树干下部的侧枝,年龄愈大,并逐渐衰老,直至枯死。由于老龄侧枝的非功能性枝段(不长绿叶部分)占据枝条的大部分,而功能性枝段(长有叶子的部分)的比例却极小,叶子老、小、少,功能衰退。不但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反而要消耗大量地水分养料,对林木生长极为不利。实施侧枝修枝更新后,可促进枝桩上长出萌芽,产生新枝,以新侧枝替代原有老侧枝。该新侧枝,无论从生长上还是发育阶段上,都比原有的老枝条年轻。从而使树冠中下部侧枝恢复青春活力,功能性枝段比例明显增加,叶面积系数大大提高。这样就能有力地促进生态公益林木的生长,极有利于发挥生态公益林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至于修枝更新何以能增强林木抗性,尤其是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是由于未经过更新的侧枝,长度长,叶子集中在枝梢,成了雨雪冰冻集中之处;从而致使重量骤增,重心向外推移,侧枝不堪重负,故极易受害。再则,未经更新的侧枝,长度长,径(直径)长(度)比小,则进一步加重了灾害程度。而经过更新的侧枝,长度较短,重心向内移,枝条负荷轻;加上径(直径)长(度)比大,故不易受灾,抗性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修枝更新前林木。

    图2:修枝更新作业状。

    图中:1-林木侧枝,2-林木主干,3-树冠上部修剪状,4-树冠中部修枝更新状,5-树冠下部修枝更新状,6-修枝更新作业时保留的侧枝枝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对柳杉(C.fortunei)修枝更新。

    1.概况

    柳杉人工林0.5亩,60株,26年生(参见图1)。

    2.修枝更新(参见图2)

    在23年生时,先剪除柳杉树干上的枯死枝条和纤弱病虫侧枝,再对树木中下部、约占树冠长度三分之二的10年生以上侧枝实施修剪以萌发出新侧枝来替代原有老龄侧枝实现侧枝更新。修枝更新时,保留枝桩长度15cm,切口要平滑,不扯皮、不抽心。并对树冠上部侧枝进行中度修剪。修枝更新的季节在3月份。

    3.培育管理

    同一般柳杉人工林。

    本实施例经侧枝修枝更新后,到26年生时,树木平均高度比对照增加20.5%,胸径生长增14.5%。预计树木生长年限可延长3年,生态经济效益明显。

    实施例二

    对枫香(L.formosana)侧枝修枝更新。

    1.概况

    枫香天然林,35株,林龄32年。

    2.修枝更新

    在29年生时,对枫香树冠中下部10年以上的侧枝,实施修剪以萌发出新侧枝来替代原有老龄侧枝实现侧枝更新。作业后保留侧枝枝桩长度10cm~12cm,剪口要平滑,不扯皮、不抽心。并对树冠上部侧枝进行中度修剪。修枝更新季节在11月份。

    3.培育管理

    同一般枫香生态公益林。

    本实施例经修枝更新后的枫香林,到32年生时,树冠长度增加21%,树木平均高度比对照增加23%。树木中下部侧枝恢复青春活力,预计树木生长期限可延长5年,生态经济效益显著。

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公益林修枝更新方法,常规生态公益林木随着林龄增大,树冠中下部的侧枝逐渐衰老,绿叶层减少,光合作用效率低下,严重妨碍林木正常生长,以及旧有的人工修枝强度大,导致树冠长度过短的状况,本发明是对III、IV龄级具有萌芽力的生态公益林木树冠中下部的原生老龄侧枝进行修剪以萌发出新侧枝来替代原有老龄侧枝实现侧枝更新。本发明使衰老侧枝更新,用新侧枝替代之;恢复和增强侧枝活力,提高林木光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