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排污机构及其排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塘排污机构及其排污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38500.6 (22)申请日 2018.09.28 (71)申请人 福建永泰县迅普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50799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樟城镇 县府路115号 (72)发明人 张淋敏 林梓滨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林捷 (51)Int.Cl. A01K 63/04(2006.01) (54)发明名称 鱼塘排污机构及其排污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一种鱼塘排污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其 特征在于: 包括敞口朝上的。
2、养鱼池与浮子池, 所 述养鱼池与浮子池的底部之间经连通管相连通, 所述连通管的下部设有排污口, 所述排污口上铰 接有一铰接轴偏心的翻转板; 所述浮子池的内部 固定连接有一圆筒, 所述圆筒的底部同轴连通有 第一细管, 所述翻转板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经沿第 一细管底部敞口穿入的拉绳与圆筒内部的浮子 相连接。 本发明鱼塘排污机构结构简单、 设计合 理, 有利于提高养鱼池排污效率。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108967337 A 2018.12.11 CN 108967337 A 1.一种鱼塘排污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敞口朝上的养鱼池与浮子池, 所述养鱼池与浮 子池的底部之间经连通。
3、管相连通, 所述连通管的下部设有排污口, 所述排污口上铰接有一 铰接轴偏心的翻转板; 所述浮子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圆筒, 所述圆筒的底部同轴连通有 第一细管, 所述翻转板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经沿第一细管底部敞口穿入的拉绳与圆筒内部的 浮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塘排污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内的浮子为泡沫球, 其 通过拉绳依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塘排污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污口与浮子池直线相通, 且尺寸相同, 所述圆筒上部具有敞口, 所述拉绳的最上端连接一密闭罐体, 所述罐体上设有 由控制阀控制开启的阀门, 所述罐体还与高压气输送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
4、所述的鱼塘排污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细管的下端部呈锥形状 的通口, 所述锥形状的通口内塞设有具有中心穿孔的锥塞, 所述拉绳穿过锥塞的中心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塘排污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上部具有封闭板, 所述 封闭板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和止回阀, 所述出气管上设 有排气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塘排污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污口垂直于浮子池的下 部, 在翻转板远离铰接轴的一端与浮子池下部侧壁面之间连接有可调节松紧的直拉绳, 所 述拉绳连接在直拉绳的中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塘排污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拉绳通过螺丝。
5、螺接在浮子 池下部的侧壁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 2、 3、 、 5或6所述的鱼塘排污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鱼池的池底设 有一污垢凹槽, 所述污垢凹槽的槽口安装有用于防止鱼类进入的过滤网, 所述连通管的一 端连接在污垢凹槽的槽底。 9.一种鱼塘排污机构的工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塘排污机构包括敞口朝上的养 鱼池与浮子池, 所述养鱼池与浮子池的底部之间经连通管相连通, 所述连通管的下部设有 排污口, 所述排污口上铰接有一铰接轴偏心的翻转板; 所述浮子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圆 筒, 所述圆筒的底部同轴连通有第一细管, 所述翻转板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经沿第一细管底 部敞口穿入的拉绳与圆筒内。
6、部的浮子相连接; 所述排污口与浮子池直线相通, 且尺寸相同, 所述圆筒上部具有敞口, 所述拉绳的最上端连接一密闭罐体, 所述罐体上设有由控制阀控 制开启的阀门, 所述罐体还与高压气输送管路连接; 使用时, 养鱼池内的鱼类产生的污物即 沉积到其底部和排污口位置, 当一定时间后, 高压气输送管路往罐体内充气, 使处于圆筒内 悬浮状态的密闭罐体和浮子向上运动, 即由拉绳带动牵拉翻转板转动, 使排污口开启排污, 而当污物随污水排出时, 圆筒内的水位也就下降, 密闭罐体和浮子也即下降, 拉绳即处于松 弛状态, 翻转板回位使排污口关闭, 而不再排污, 而再待一段时间随着污物的沉淀后再如上 进行排污。 10。
7、.一种鱼塘排污机构的工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塘排污机构包括敞口朝上的养 鱼池与浮子池, 所述养鱼池与浮子池的底部之间经连通管相连通, 所述连通管的下部设有 排污口, 所述排污口上铰接有一铰接轴偏心的翻转板; 所述浮子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圆 筒, 所述圆筒的底部同轴连通有第一细管, 所述翻转板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经沿第一细管底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967337 A 2 部敞口穿入的拉绳与圆筒内部的浮子相连接; 所述圆筒上部具有封闭板, 所述封闭板分别 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和止回阀, 所述出气管上设有排气阀; 使 用时, 养鱼池内的鱼类产生。
8、的污物即沉积到其底部和排污口位置, 圆筒内通过进气管、 出气 管连通大气, 止回阀实现圆筒内气体只进不出, 当一段时间后, 随着养鱼池池底污物的增 加, 养鱼池与浮子池内水位也会升高, 升高的水位也会带动圆筒内浮子的上浮, 继而通过拉 绳带动牵拉翻转板转动, 使排污口开启排污, 而当污物随污水排出时, 圆筒内的水位也就下 降, 密浮子也即下降, 拉绳即处于松弛状态, 翻转板回位使排污口关闭, 而不再排污, 而再待 一段时间随着污物的沉淀后再如上进行排污。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967337 A 3 鱼塘排污机构及其排污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塘排污。
9、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0002 背景技术: 在鱼类养殖过程中, 鱼池中含有大量鱼类的排泄物、 食物残渣等, 使鱼塘的养殖水比较 脏, 需要定时清理、 换水, 传统的方式是将鱼塘内的水抽出, 清理完污垢后再放入干净的水, 这一过程需要先将鱼类转移到其它鱼池中, 十分麻烦, 效率低。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鱼塘排污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该鱼塘排污机构结构简 单、 设计合理, 有利于提高养鱼池排污效率。 0004 本发明鱼塘排污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敞口朝上的养鱼池与浮子池, 所述养鱼池 与浮子池的底部之间经连通管相连通, 所述连通管的下部设有排污口, 所述排污口上铰接 有。
10、一铰接轴偏心的翻转板; 所述浮子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圆筒, 所述圆筒的底部同轴连 通有第一细管, 所述翻转板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经沿第一细管底部敞口穿入的拉绳与圆筒内 部的浮子相连接。 0005 进一步的, 上述圆筒内的浮子为泡沫球, 其通过拉绳依次相连。 0006 进一步的, 上述排污口与浮子池直线相通, 且尺寸相同, 所述圆筒上部具有敞口, 所述拉绳的最上端连接一密闭罐体, 所述罐体上设有由控制阀控制开启的阀门, 所述罐体 还与高压气输送管路连接。 0007 进一步的, 上述第一细管的下端部呈锥形状的通口, 所述锥形状的通口内塞设有 具有中心穿孔的锥塞, 所述拉绳穿过锥塞的中心穿孔。 0008。
11、 进一步的, 上述圆筒上部具有封闭板, 所述封闭板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 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和止回阀, 所述出气管上设有排气阀。 0009 进一步的, 上述排污口垂直于浮子池的下部, 在翻转板远离铰接轴的一端与浮子 池下部侧壁面之间连接有可调节松紧的直拉绳, 所述拉绳连接在直拉绳的中段。 0010 进一步的, 上述直拉绳通过螺丝螺接在浮子池下部的侧壁面上。 0011 进一步的, 上述养鱼池的池底设有一污垢凹槽, 所述污垢凹槽的槽口安装有用于 防止鱼类进入的过滤网, 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污垢凹槽的槽底。 0012 本发明鱼塘排污机构的工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塘排污机构包括敞口。
12、朝上 的养鱼池与浮子池, 所述养鱼池与浮子池的底部之间经连通管相连通, 所述连通管的下部 设有排污口, 所述排污口上铰接有一铰接轴偏心的翻转板; 所述浮子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 一圆筒, 所述圆筒的底部同轴连通有第一细管, 所述翻转板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经沿第一细 管底部敞口穿入的拉绳与圆筒内部的浮子相连接; 所述排污口与浮子池直线相通, 且尺寸 相同, 所述圆筒上部具有敞口, 所述拉绳的最上端连接一密闭罐体, 所述罐体上设有由控制 阀控制开启的阀门, 所述罐体还与高压气输送管路连接; 使用时, 养鱼池内的鱼类产生的污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8967337 A 4 物即沉积到其底部和排。
13、污口位置, 当一定时间后, 高压气输送管路往罐体内充气, 使处于圆 筒内悬浮状态的密闭罐体和浮子向上运动, 即由拉绳带动牵拉翻转板转动, 使排污口开启 排污, 而当污物随污水排出时, 圆筒内的水位也就下降, 密闭罐体和浮子也即下降, 拉绳即 处于松弛状态, 翻转板回位使排污口关闭, 而不再排污, 而再待一段时间随着污物的沉淀后 再如上进行排污。 0013 本发明鱼塘排污机构的工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塘排污机构包括敞口朝上 的养鱼池与浮子池, 所述养鱼池与浮子池的底部之间经连通管相连通, 所述连通管的下部 设有排污口, 所述排污口上铰接有一铰接轴偏心的翻转板; 所述浮子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
14、 一圆筒, 所述圆筒的底部同轴连通有第一细管, 所述翻转板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经沿第一细 管底部敞口穿入的拉绳与圆筒内部的浮子相连接; 所述圆筒上部具有封闭板, 所述封闭板 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和止回阀, 所述出气管上设有排气 阀; 使用时, 养鱼池内的鱼类产生的污物即沉积到其底部和排污口位置, 圆筒内通过进气 管、 出气管连通大气, 止回阀实现圆筒内气体只进不出, 当一段时间后, 随着养鱼池池底污 物的增加, 养鱼池与浮子池内水位也会升高, 升高的水位也会带动圆筒内浮子的上浮, 继而 通过拉绳带动牵拉翻转板转动, 使排污口开启排污, 而当污物随污水排出时, 圆筒内的。
15、水位 也就下降, 密浮子也即下降, 拉绳即处于松弛状态, 翻转板回位使排污口关闭, 而不再排污, 而再待一段时间随着污物的沉淀后再如上进行排污。 0014 本发明鱼塘排污机构设计合理, 有利于提高养鱼池的排污效率。 001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构造示意图; 图3是第一细管及其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构造示意图; 图6是翻转板的俯视图。 00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内容。 001。
16、7 本发明鱼塘排污机构包括敞口朝上的养鱼池1与浮子池2, 所述养鱼池1与浮子池2 的底部之间经连通管3相连通, 所述连通管3的下部设有排污口4, 所述排污口4上铰接有一 铰接轴偏心的翻转板5; 所述浮子池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圆筒6, 所述圆筒6的底部同轴连 通有第一细管7, 所述翻转板5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经沿第一细管底部敞口穿入的拉绳8与圆 筒6内部的浮子9相连接。 排污口4可以与浮子池2直通, 或者是与浮子池2垂直贯通, 所述翻 转板5的形状与排污口4的断面形状相同, 只是其铰接中心轴偏心设置, 使其容易被牵拉翻 转, 圆筒可以由塑料或钢材等制成, 第一细管7可以是由塑料或钢材等制成, 第一细。
17、管7可以 与圆筒制成一体, 或者是独立制成后组装。 拉绳8可以是由玻璃纤维或塑料纤维等制成。 0018 其中一种实施例, 上述圆筒6内的浮子9为泡沫球, 其通过拉绳8依次相连, 通过泡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8967337 A 5 沫球依次连接, 使其浮力的稳定性好。 0019 其中一种实施例, 上述排污口4与浮子池2直线相通, 且尺寸相同, 所述圆筒上部具 有敞口, 所述拉绳8的最上端连接一密闭罐体25, 所述罐体上设有由控制阀控制开启的阀门 10, 所述密闭罐体还与高压气输送管路11连接, 使用时, 养鱼池内的鱼类产生的污物即沉积 到其底部和排污口位置, 当一定时间后, 高。
18、压气输送管路10往密闭罐体内充气, 使处于圆筒 内悬浮状态的密闭罐体和浮子向上运动, 即由拉绳带动牵拉翻转板转动, 使排污口开启排 污, 而当污物随污水排出时, 圆筒内的水位也就下降, 密闭罐体和浮子也即下降, 拉绳即处 于松弛状态, 翻转板回位使排污口关闭, 而不再排污, 而再待一段时间随着污物的沉淀后再 如上进行排污。 0020 为了便于调节排污水时间和未排污水时间, 上述第一细管7的下端部呈锥形状的 通口12, 所述锥形状的通口内塞设有具有中心穿孔的锥塞13, 所述拉绳8穿过锥塞13的中心 穿孔14, 锥塞13呈柱状, 下端呈锥头状, 通口12下部也呈锥形, 柱状与通口12上部螺纹连接,。
19、 锥塞13在其侧壁上设有一条沿轴向的通道, 该通道实现圆筒内、 外水的连通, 通过旋动该锥 塞13, 使其下端的锥头与通口下部的锥部距离得以调节, 使其与圆筒内、 外连通水达到与养 鱼池1相平的时间不同, 进而实现调节排污水时间和未排污水时间。 0021 其中另一种实施例, 上述圆筒6上部具有封闭板15, 所述封闭板分别连接有进气管 16和出气管17, 所述进气管16上设有进气阀18和止回阀19, 所述出气管上设有排气阀20。 使 用时, 养鱼池内的鱼类产生的污物即沉积到其底部和排污口位置, 圆筒内通过进气管、 出气 管连通大气, 止回阀实现圆筒内气体只进不出, 当一段时间后, 随着养鱼池池底。
20、污物的增 加, 养鱼池与浮子池内水位也会升高, 升高的水位也会带动圆筒内浮子的上浮, 继而通过拉 绳带动牵拉翻转板转动, 使排污口开启排污, 而当污物随污水排出时, 圆筒内的水位也就下 降, 密浮子也即下降, 拉绳即处于松弛状态, 翻转板回位使排污口关闭, 而不再排污, 而再待 一段时间随着污物的沉淀后再如上进行排污。 0022 进一步的, 上述排污口垂直于浮子池的下部, 在翻转板远离铰接轴的一端与浮子 池下部侧壁面之间连接有可调节松紧的直拉绳21, 所述拉绳8连接在直拉绳21的中段, 该中 段位置可以设有滚轮, 该拉绳8套接在滚轮的轮槽上, 从而使牵拉更加顺滑。 0023 进一步的, 为了便。
21、于调节直拉绳21的松紧度, 上述直拉绳21通过螺丝22螺接在浮 子池下部的侧壁面上。 0024 进一步的, 为了使污物可以通过, 而养鱼池中的鱼无法通过, 上述养鱼池的池底设 有一污垢凹槽23, 所述污垢凹槽的槽口安装有用于防止鱼类进入的过滤网24, 所述连通管 的一端连接在污垢凹槽23的槽底。 0025 本发明鱼塘排污机构的工作方法, 所述鱼塘排污机构包括敞口朝上的养鱼池与浮 子池, 所述养鱼池与浮子池的底部之间经连通管相连通, 所述连通管的下部设有排污口, 所 述排污口上铰接有一铰接轴偏心的翻转板; 所述浮子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圆筒, 所述圆 筒的底部同轴连通有第一细管, 所述翻转板远离铰。
22、接轴的一端经沿第一细管底部敞口穿入 的拉绳与圆筒内部的浮子相连接; 所述排污口与浮子池直线相通, 且尺寸相同, 所述圆筒上 部具有敞口, 所述拉绳的最上端连接一密闭罐体, 所述罐体上设有由控制阀控制开启的阀 门, 所述罐体还与高压气输送管路连接; 使用时, 养鱼池内的鱼类产生的污物即沉积到其底 部和排污口位置, 当一定时间后, 高压气输送管路往罐体内充气, 使处于圆筒内悬浮状态的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108967337 A 6 密闭罐体和浮子向上运动, 即由拉绳带动牵拉翻转板转动, 使排污口开启排污, 而当污物随 污水排出时, 圆筒内的水位也就下降, 密闭罐体和浮子也即下降, 拉。
23、绳即处于松弛状态, 翻 转板回位使排污口关闭, 而不再排污, 而再待一段时间随着污物的沉淀后再如上进行排污。 0026 本发明鱼塘排污机构的工作方法, 所述鱼塘排污机构包括敞口朝上的养鱼池与浮 子池, 所述养鱼池与浮子池的底部之间经连通管相连通, 所述连通管的下部设有排污口, 所 述排污口上铰接有一铰接轴偏心的翻转板; 所述浮子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圆筒, 所述圆 筒的底部同轴连通有第一细管, 所述翻转板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经沿第一细管底部敞口穿入 的拉绳与圆筒内部的浮子相连接; 所述圆筒上部具有封闭板, 所述封闭板分别连接有进气 管和出气管, 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和止回阀, 所述出气管上设有排气。
24、阀; 使用时, 养鱼 池内的鱼类产生的污物即沉积到其底部和排污口位置, 圆筒内通过进气管、 出气管连通大 气, 止回阀实现圆筒内气体只进不出, 当一段时间后, 随着养鱼池池底污物的增加, 养鱼池 与浮子池内水位也会升高, 升高的水位也会带动圆筒内浮子的上浮, 继而通过拉绳带动牵 拉翻转板转动, 使排污口开启排污, 而当污物随污水排出时, 圆筒内的水位也就下降, 密浮 子也即下降, 拉绳即处于松弛状态, 翻转板回位使排污口关闭, 而不再排污, 而再待一段时 间随着污物的沉淀后再如上进行排污。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8967337 A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8 CN 108967337 A 8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9 CN 108967337 A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10 CN 108967337 A 10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1 CN 108967337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