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秧架.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877030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2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716629.4

申请日:

20180703

公开号:

CN108990634A

公开日:

201812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28,A01G7/04,A01G27/00

主分类号:

A01G9/28,A01G7/04,A01G27/00

申请人:

无为县黄姑农机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伍文兵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蜀山镇黄姑社区

优先权:

CN201810716629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下端安装有若干个支腿,所述工作台上端安装有培养框,所述培养框内安装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种植孔,所述培养板上还开设有略小于种植孔的若干个进水孔,所述工作台上沿宽度方向对称安装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均连接有沿工作台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水管架,所述工作台上沿宽度方向对称安装有固定水管架的固定架,所述水管架均连接有喷水机构,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照明装置,所述工作台开设有落料槽,所述落料槽下端安装有可收集所有秧苗的收集装置。本发明实现了对秧苗的集中化培育,自动化喷水,自动化照明,无须采摘插秧,直接将秧苗和培土种入秧田。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稻育秧架,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下端安装有若干个支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安装有培养框(3),所述培养框(3)内安装有培养板(4),所述培养板(4)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种植孔(41),所述培养板(4)上还开设有略小于种植孔(41)的若干个进水孔(42),所述工作台(1)上沿宽度方向对称安装有进水管道(5),所述进水管道(5)上均连接有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水管架(6),所述工作台(1)上沿宽度方向对称安装有固定水管架(6)的固定架(1a),所述水管架(6)均连接有喷水机构(7),所述固定架(1a)上连接有照明装置(8),所述工作台(1)开设有落料槽(1b),所述落料槽(1b)下端安装有可收集所有秧苗的收集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机构(7)包括安装在对应水管架(6)上的水管(61),所述水管(61)沿工作台(1)宽度方向连接有若干个喷嘴(62),所述喷水机构(7)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水箱(63),与水箱(63)相连且沿工作台(1)宽度方向对称分布的水泵(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8)包括安装在固定架(1a)上且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照明灯(81),所述照明灯(81)连接有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电源(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9)包括分布在工作台(1)下端的若干个液压缸(91),所述液压缸(91)连接有可完全覆盖落料槽(1a)的落料板(9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旱育秧装置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水稻育秧架。

背景技术

随着水稻种植的发展,育秧技术的运用直接决定了水稻的存活率,旱育秧 方法,秧龄短、秧苗壮,管理方便。可机插、人工手插,工效高,质量好。可 育苗集约化,生产专业化;省种,省水,经济效益高;适合于不同生产体制采 用,传统旱育秧选择合适土地且需人工灌溉,同时泥土养分不可控。

发明内容

现为了解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稻育秧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稻育秧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下端安装有若干个支腿,征所 述工作台上端安装有培养框,所述培养框内安装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沿长度 和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种植孔,所述培养板上还开设有略小于种植孔的若干 个进水孔,所述工作台上沿宽度方向对称安装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均 连接有沿工作台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水管架,所述工作台上沿宽度方向对称 安装有固定水管架的固定架,所述水管架均连接有喷水机构,所述固定架上连 接有照明装置,所述工作台开设有落料槽,所述落料槽下端分布有可收集所有 秧苗的收集装置。

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安装在对应水管架上的水管,所述水管沿工作台宽度方 向连接有若干个喷嘴,所述喷水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水箱,与水箱相 连且沿工作台宽度方向对称分布的水泵。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安装在固定架上且沿工作台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照明 灯,所述照明灯连接有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电源。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分布在工作台下端的若干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连接有 可完全覆盖落料槽的落料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对秧苗的集中化培育,本发明中通过 进水管道、水管架和喷水机构配合实现自动化喷水;本发明中培养板上开设有 种植孔和进水孔,科学分布秧苗的生长空间,同时保证土壤的含水量,本发明 中收集装置可将培养框中所有秧苗和培土收集,无须采摘插秧,直接将秧苗和 培土种入秧田,减小了劳动强度,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本发明通过照明装置 加强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缩短生长周期,提高幼苗质量,保证水稻成活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A-A剖面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I的放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II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 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阐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 本发明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 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水稻育秧架,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下端安 装有若干个支腿2,所述工作台1上端安装有培养框3,所述培养框3内安装有 培养板4,所述培养板4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种植孔41,所述培养 板4上还开设有略小于种植孔41的若干个进水孔42,所述工作台1上沿宽度方 向对称安装有进水管道5,所述进水管道5上均连接有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分布 的若干个水管架6,所述工作台1上沿宽度方向对称安装有固定水管架6的固定 架1a,所述水管架6均连接有喷水机构7,所述固定架1a上连接有照明装置8, 所述工作台1开设有落料槽1b,所述落料槽1b下端安装有可收集所有秧苗的收 集装置9,所述进水孔42均开设在相邻两排种植孔41之间,保证相邻秧苗间的 土壤含水量,所述培养框3和培养板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从而可拆卸适配不 同间距种植孔41的培养板4科学合理分配秧苗的生长空间。。

所述喷水机构7包括安装在对应水管架6上的水管61,所述水管61沿工作 台1宽度方向连接有若干个喷嘴62,所述喷水机构7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1上 的水箱63,与水箱63相连且沿工作台1宽度方向对称分布的水泵64,所述水 泵64将水箱63中的水抽至进水管道5,经过水泵加压水从进水管道5流入水管 架6,再从水管架6进入水管61最后从喷嘴62中喷出。

所述照明装置8包括安装在固定架1a上且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 个照明灯81,所述照明灯81连接有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电源82,所述照明灯 81均分布在相邻两个水管架6之间,当极端天气或夜晚时电源82接通点亮照明 灯81使育苗接收充分光照,提高秧苗质量,同时也可缩短秧苗成熟期。

所述收集装置9包括分布在工作台1下端的若干个液压缸91,所述液压缸 91连接有可完全覆盖落料槽1a的落料板92,所述液压缸91驱动落料板92覆 盖落料槽1a保证秧苗在培养框3中生长,当秧苗成熟后液压缸91驱动落料板 92下降使培养框3中秧苗和培土完整落差,无需插秧,直接种入秧田。

在本发明中,秧苗种入种植孔41,当秧苗缺水时,水泵64将水箱63水抽 至进水管道5,经过水泵加压水从进水管道5流入水管架6,再从水管架6进入 水管61最后从喷嘴62中喷出,同时残留在培养板4上的水可从进水孔42流进 培养框3内;

当极端天气或夜晚时电源82接通点亮照明灯81使育苗接收充分光照,提 高秧苗质量,同时也可缩短秧苗成熟期;

当秧苗成熟后液压缸91驱动落料板92下降使培养框3中秧苗和培土完整 落差,无需插秧,直接种入秧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 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 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 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 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水稻育秧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水稻育秧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水稻育秧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稻育秧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稻育秧架.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16629.4 (22)申请日 2018.07.03 (71)申请人 无为县黄姑农机专业合作社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蜀山镇 黄姑社区 (72)发明人 伍文兵 (51)Int.Cl. A01G 9/28(2018.01) A01G 7/04(2006.01) A01G 2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水稻育秧架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架, 包括工作台, 所述工作台下端安装有若干个支腿, 所述工作台 上端安装有培养框,。

2、 所述培养框内安装有培养 板, 所述培养板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 种植孔, 所述培养板上还开设有略小于种植孔的 若干个进水孔, 所述工作台上沿宽度方向对称安 装有进水管道, 所述进水管道上均连接有沿工作 台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水管架, 所述工作台上 沿宽度方向对称安装有固定水管架的固定架, 所 述水管架均连接有喷水机构, 所述固定架上连接 有照明装置, 所述工作台开设有落料槽, 所述落 料槽下端安装有可收集所有秧苗的收集装置。 本 发明实现了对秧苗的集中化培育, 自动化喷水, 自动化照明, 无须采摘插秧, 直接将秧苗和培土 种入秧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1089。

3、90634 A 2018.12.14 CN 108990634 A 1.一种水稻育秧架, 包括工作台(1), 所述工作台(1)下端安装有若干个支腿(2),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1)上端安装有培养框(3), 所述培养框(3)内安装有培养板(4), 所述培 养板(4)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种植孔(41), 所述培养板(4)上还开设有略小于种 植孔(41)的若干个进水孔(42), 所述工作台(1)上沿宽度方向对称安装有进水管道(5), 所 述进水管道(5)上均连接有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水管架(6), 所述工作台(1) 上沿宽度方向对称安装有固定水管架(6)的固定架(1a)。

4、, 所述水管架(6)均连接有喷水机构 (7), 所述固定架(1a)上连接有照明装置(8), 所述工作台(1)开设有落料槽(1b), 所述落料 槽(1b)下端安装有可收集所有秧苗的收集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水机构(7)包括安装在 对应水管架(6)上的水管(61), 所述水管(61)沿工作台(1)宽度方向连接有若干个喷嘴 (62), 所述喷水机构(7)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水箱(63), 与水箱(63)相连且沿工作 台(1)宽度方向对称分布的水泵(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8)包括安装。

5、在 固定架(1a)上且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照明灯(81), 所述照明灯(81)连接有 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电源(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装置(9)包括分布在 工作台(1)下端的若干个液压缸(91), 所述液压缸(91)连接有可完全覆盖落料槽(1a)的落 料板(92)。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990634 A 2 一种水稻育秧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稻旱育秧装置技术, 具体的说是一种水稻育秧架。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水稻种植的发展, 育秧技术的运用直接决定了水稻的存活率, 旱育秧 方法, 。

6、秧龄短、 秧苗壮, 管理方便。 可机插、 人工手插, 工效高, 质量好。 可 育苗集约化, 生产专业 化; 省种, 省水, 经济效益高; 适合于不同生产体制采 用, 传统旱育秧选择合适土地且需人 工灌溉, 同时泥土养分不可控。 发明内容 0003 现为了解决,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稻育秧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采用以 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4 一种水稻育秧架, 包括工作台, 所述工作台下端安装有若干个支腿, 征所 述工作 台上端安装有培养框, 所述培养框内安装有培养板, 所述培养板沿长度 和宽度方向开设有 若干个种植孔, 所述培养板上还开设有略小于种植孔的若干 个进水孔, 所述工作台。

7、上沿宽 度方向对称安装有进水管道, 所述进水管道上均 连接有沿工作台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 水管架, 所述工作台上沿宽度方向对称 安装有固定水管架的固定架, 所述水管架均连接有 喷水机构, 所述固定架上连 接有照明装置, 所述工作台开设有落料槽, 所述落料槽下端分 布有可收集所有 秧苗的收集装置。 0005 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安装在对应水管架上的水管, 所述水管沿工作台宽度方 向连 接有若干个喷嘴, 所述喷水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水箱, 与水箱相 连且沿工作台宽 度方向对称分布的水泵。 0006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安装在固定架上且沿工作台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照明 灯, 所述照明灯连接有固定在工作。

8、台上的电源。 0007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分布在工作台下端的若干个液压缸, 所述液压缸连接有 可完 全覆盖落料槽的落料板。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现了对秧苗的集中化培育, 本发明中通过 进水管 道、 水管架和喷水机构配合实现自动化喷水; 本发明中培养板上开设有 种植孔和进水孔, 科学分布秧苗的生长空间, 同时保证土壤的含水量, 本发明 中收集装置可将培养框中所有 秧苗和培土收集, 无须采摘插秧, 直接将秧苗和 培土种入秧田, 减小了劳动强度, 同时提升 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通过照明装置 加强水稻幼苗光合作用, 缩短生长周期, 提高幼苗质量, 保证水稻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09。

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990634 A 3 0011 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2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 0013 图4为本发明图3的A-A剖面视图; 0014 图5为本发明图2中I的放大视图; 0015 图6为本发明图4中II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结合实施 例中 的附图, 对本发明进行更清楚、 更完整的阐述, 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 本发明的一部分 而非全部, 基于本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

10、劳 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 的实施例, 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17 如图1至图6所示, 一种水稻育秧架, 包括工作台1, 所述工作台1下端安 装有若干 个支腿2, 所述工作台1上端安装有培养框3, 所述培养框3内安装有 培养板4, 所述培养板4 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种植孔41, 所述培养 板4上还开设有略小于种植孔41的若 干个进水孔42, 所述工作台1上沿宽度方 向对称安装有进水管道5, 所述进水管道5上均连 接有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分布 的若干个水管架6, 所述工作台1上沿宽度方向对称安装有固 定水管架6的固定 架1a, 所述水管架6均连接有喷水机构7, 所述固定架1a上连。

11、接有照明装 置8, 所述工作台1开设有落料槽1b, 所述落料槽1b下端安装有可收集所有秧苗的收 集装 置9, 所述进水孔42均开设在相邻两排种植孔41之间, 保证相邻秧苗间的 土壤含水量, 所述 培养框3和培养板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从而可拆卸适配不 同间距种植孔41的培养板4科学 合理分配秧苗的生长空间。 。 0018 所述喷水机构7包括安装在对应水管架6上的水管61, 所述水管61沿工作 台1宽度 方向连接有若干个喷嘴62, 所述喷水机构7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1上 的水箱63, 与水箱63相 连且沿工作台1宽度方向对称分布的水泵64, 所述水 泵64将水箱63中的水抽至进水管道5, 经过水泵。

12、加压水从进水管道5流入水管 架6, 再从水管架6进入水管61最后从喷嘴62中喷 出。 0019 所述照明装置8包括安装在固定架1a上且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 个照明 灯81, 所述照明灯81连接有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电源82, 所述照明灯 81均分布在相邻两个 水管架6之间, 当极端天气或夜晚时电源82接通点亮照明 灯81使育苗接收充分光照, 提高 秧苗质量, 同时也可缩短秧苗成熟期。 0020 所述收集装置9包括分布在工作台1下端的若干个液压缸91, 所述液压缸 91连接 有可完全覆盖落料槽1a的落料板92, 所述液压缸91驱动落料板92覆 盖落料槽1a保证秧苗 在培养框3中生长, 当秧。

13、苗成熟后液压缸91驱动落料板 92下降使培养框3中秧苗和培土完 整落差, 无需插秧, 直接种入秧田。 0021 在本发明中, 秧苗种入种植孔41, 当秧苗缺水时, 水泵64将水箱63水抽 至进水管 道5, 经过水泵加压水从进水管道5流入水管架6, 再从水管架6进入 水管61最后从喷嘴62中 喷出, 同时残留在培养板4上的水可从进水孔42流进 培养框3内; 0022 当极端天气或夜晚时电源82接通点亮照明灯81使育苗接收充分光照, 提 高秧苗 质量, 同时也可缩短秧苗成熟期;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990634 A 4 0023 当秧苗成熟后液压缸91驱动落料板92下降使培养框。

14、3中秧苗和培土完整 落差, 无 需插秧, 直接种入秧田。 002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 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 描述的只是本发明 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 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 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 本发明要求 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 物界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990634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6 CN 108990634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7 CN 108990634 A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8 CN 108990634 A 8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9 CN 108990634 A 9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0 CN 108990634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