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型人工鱼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悬浮型人工鱼礁.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826904.3 (22)申请日 2018.05.30 (73)专利权人 大连海阳渔业工程规划设计研究 有限公司 地址 116021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西江 街20号102室 (72)发明人 上官祎瑾 单云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21238 代理人 郭悦 (51)Int.Cl. A01K 61/75(2017.01) A01K 61/73(2017.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悬浮型人工鱼礁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悬浮。
2、型人工鱼礁。 包括若 干个人工鱼礁单元, 所述人工鱼礁单元包括由八 根两端封闭的直管首尾相连拼接而成的六面体 管状框架结构, 所述六面体管状框架结构中的每 根直管外壁浇筑有混凝土层, 所述人工鱼礁单元 内部为六面体结构的庇护腔, 人工鱼礁单元下部 与锚定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人工鱼礁单元内部设 置直管以实现其悬浮性, 人工鱼礁不受海域底质 影响, 人工鱼礁投放后不会出现沉陷问题, 便的 特点, 能满足人工鱼礁使用期限内功直管外壁浇 筑有混凝土层保证人工鱼礁单元的强度。 本实用 新型人工鱼礁周边形成有效的上升流及涡流区, 礁体内部形成较稳定的缓流区, 具有良好的聚鱼 性。 本人工鱼礁不受海域底质影。
3、响, 可用于不同 海水区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8338660 U 2019.01.08 CN 208338660 U 1.一种悬浮型人工鱼礁, 包括若干个人工鱼礁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工鱼礁单元包 括由八根两端封闭的直管(1)首尾相连拼接而成的六面体管状框架结构, 所述六面体管状 框架结构中的每根直管外壁浇筑有混凝土层(2), 所述人工鱼礁单元内部为六面体结构的 庇护腔(3), 人工鱼礁单元底部与锚定块(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型人工鱼礁, 其特征在于: 混凝土层(2)内部设有钢 筋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所述的一种悬浮型人工鱼礁。
4、, 其特征在于: 人工鱼礁单元顶部 设有吊环; 底部设有链接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型人工鱼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六面体管状框架结构 为长方体管状框架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338660 U 2 一种悬浮型人工鱼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鱼礁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悬浮型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0002 人工鱼礁能使原本生产力较低、 鱼种较少的砂泥底质环境, 变成生产力较高、 鱼类 较多的岩礁环境, 可提供幼(稚)鱼庇护, 以及鱼类栖息、 索饵和产卵场所, 防止底拖网作业 滥捕, 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 补充附近渔场原已不足的资源量, 。
5、提高渔获质量。 通过对礁体 结构合理设计和表面处理, 增加藻、 贝类附着面积和栖息环境, 使投礁海域的生物量有效增 加, 从而达到积聚鱼群和让渔业资源增殖的目的, 是修复渔业资源、 改善海域生态环境的最 佳途径。 0003 海域底质对人工鱼礁的投放效果有很大影响, 流含水量大, 土质松软, 承载能力差 的地质不宜进行人工鱼礁常投放, 人工鱼礁投放后会有沉陷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人工鱼礁投放后下沉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悬浮型人工鱼礁, 可以适应不同海域底质, 以保证人工鱼礁的集鱼性, 实现渔业资源增殖。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悬浮型人。
6、工鱼礁, 包括若干个人工鱼礁单元, 所述人工鱼礁单元包括由八根 两端封闭的直管首尾相连拼接而成的六面体管状框架结构, 所述六面体管状框架结构中的 每根直管外壁浇筑有混凝土层, 所述人工鱼礁单元内部为六面体结构的庇护腔, 人工鱼礁 单元底部与锚定块相连。 0007 优选混凝土层内部设有钢筋网, 更进一步地, 钢筋网在直管外侧设一圈, 以增加人 工鱼礁单元的强度、 耐久性。 0008 优选人工鱼礁单元的顶部设有吊环, 以方便人工鱼礁单元的起吊与投放。 底部设 有链接环, 链接环和锚定块之间用尼龙绳相连, 以便人工鱼礁单元与锚定块相连。 0009 优选所述六面体管状框架结构为长方体管状框架结构。 0。
7、010 所述直管为PVC管。 所述混凝土层为轻质混凝土层。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人工鱼礁单元内部设置直管以实现其悬浮 性, 人工鱼礁不受海域底质影响, 人工鱼礁投放后不会出现沉陷问题, 直管为PVC管具有耐 腐蚀、 质轻、 施工简便的特点, 能满足人工鱼礁使用期限内功能性要求; 直管外壁浇筑有混 凝土层保证人工鱼礁单元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人工鱼礁设计科学合理, 礁体周边形成有效 的上升流及涡流区, 礁体内部形成较稳定的缓流区。 增进浮游生物的繁殖滋生能力, 形成良 好的饵料场; 人工鱼礁设有庇护腔, 供鱼类提供栖息、 繁殖、 索饵和隐蔽, 为鱼类增殖创造优 越环境; 。
8、本实用新型人工鱼礁可悬浮于海水的上层、 中层或任何位置, 可实现鱼类分层立体 养殖。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8338660 U 3 附图说明: 0012 图1.本实用新型悬浮型人工鱼礁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本实用新型悬浮型人工鱼礁单元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4 图3.本实用新型悬浮型人工鱼礁单元和锚定块连接示意图。 0015 图中1为直管, 2为混凝土层, 3为庇护腔, 4为锚定块, 5为尼龙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果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7 实施例1 0018 如图1-3所示, 一种悬浮型人工鱼礁, 包括人工鱼礁单元, 所述人工鱼礁单。
9、元包括 由八根两端封闭的直管1首尾相连拼接而成的长方体管状框架结构, 所述长方体管状框架 结构中的每根直管外壁浇筑有混凝土层2, 所述人工鱼礁单元内部为六面体结构的庇护腔 3, 人工鱼礁单元的顶部设有吊环, 以方便人工鱼礁单元的起吊与投放。 底部设有链接环, 链 接环和锚定块4之间用尼龙绳5相连接。 混凝土层2内部设有钢筋网, 并在直管外侧设置一 圈。 所述直管1为PVC管, 混凝土层2为轻质混凝土层。 0019 本实施例可根据海域底质条件采用不同类型的锚定块, 并可通过调节尼龙绳的长 度使人工鱼礁处于海水中的不同位置。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8338660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8338660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8338660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