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烘干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7036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 CN 204070366 U (21)申请号 201420487308.9 (22)申请日 2014.08.27 A23F 3/06(2006.01) (73)专利权人 福建省周宁县绿立茶业开发有限 公司 地址 355400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玛坑乡下 洋 (72)发明人 詹兴堂 汤杨谊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烘干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烘干机, 包括 : 一放 置茶叶的茶叶堆放槽, 一输送管道, 所述输送管 道一端连接茶叶堆放槽, 另一端连接烘干炉的管 道节点, 所述输送管道通过。
2、动力源将茶叶抽上管 道节点, 一放置有若干烘干炉的箱体, 还包括一与 管道节点连接的第一输出管道和第二输出管道, 所述第一输出管道和第二输出管道均连接有烘干 炉的进口, 所述烘干炉的出口通过斜口正对于茶 叶堆放槽。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烘干炉的位置关系 以及茶叶的烘干顺序, 且新增加的烘干装置, 热效 率高, 保护茶叶的叶绿素不被破环, 且茶叶破碎率 低, 具有制造成本低, 使用方便, 体积较小的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
3、204070366 U CN 204070366 U 1/1 页 2 1. 一种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一放置茶叶的茶叶堆放槽, 一输送管道, 所述输送管道一端连接茶叶堆放槽, 另一端连接烘干炉的管道节点, 所述 输送管道通过动力源将茶叶抽上管道节点, 一放置有若干烘干炉的箱体, 还包括一与管道节点连接的第一输出管道和第二输出管道, 所述第一输出管道和第二 输出管道均连接有烘干炉的进口, 所述烘干炉的出口通过斜口正对于茶叶堆放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分为上、 下两层, 其中上 层均匀设置有两个烘干炉, 其中下层同样均匀设置有两个烘干炉。。
4、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管道和第二输出管 道的结构一致, 包括一分叉管, 以及一与分叉管连接的第一引导管和第二引导管, 所述第一 引导管连接上层烘干炉的进口, 第二引导管连接下层烘干炉的进口。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的两侧面还开设有蒸汽 进口和蒸汽出口, 所述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构成蒸汽流通通道, 所述蒸汽流通通道与烘干 炉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的下面 设置有茶叶出口, 所述茶叶出口连接下层的烘干炉。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烘干。
5、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炉包括一炉体, 一贯穿炉 体设置的转动轴, 以及一设置于转动轴两边的转动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结构为八边形, 将茶叶翻 炒, 烘干。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层的烘干炉上还设置有糯 米汁的入口。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070366 U 2 1/3 页 3 一种烘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烘干机。 背景技术 0002 烘干机是茶叶生产加工中重要的设备之一, 直接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 现有的茶 叶烘干机分为滚筒式和箱式, 现有技。
6、术中的采用的一般为箱的茶叶烘干机, 具体是利用热 空气作为干燥介质与湿的茶叶物料连续相接触运动, 使湿茶叶中所含的水分籍热能进行扩 散、 汽化以及蒸发排除, 从而达到烘干的目的。 0003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箱式的烘干机, 在箱体内有的只设置有一层输送和干燥用的百 叶板输送链, 这样如果要想茶叶得到充分的干燥就必须需要箱体具有较差的长度, 导致烘 干机的制造成本较高, 体积较大, 挪动维修及使用都不方便, 有的烘干机在箱体的内部设置 有多层百叶板输送链, 是由多个电机进行带动, 这样同样会增加烘干机的制造成本, 以及其 增加其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烘。
7、干机, 在内部形成完整翻炒装置, 且 新增加的烘干装置, 热效率高, 保护茶叶的叶绿素不被破环, 且茶叶破碎率低, 具有制造成 本低, 使用方便, 体积较小的特点。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6 一种烘干机, 包括 : 0007 一放置茶叶的茶叶堆放槽, 0008 一输送管道, 所述输送管道一端连接茶叶堆放槽, 另一端连接烘干炉的管道节点, 所述输送管道通过动力源将茶叶抽上管道节点, 0009 一放置有若干烘干炉的箱体, 0010 还包括一与管道节点连接的第一输出管道和第二输出管道, 所述第一输出管道和 第二输出管道均连接有烘干炉的进口, 0011 所述烘。
8、干炉的出口通过斜口正对于茶叶堆放槽。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箱体分为上、 下两层, 其中上层均匀设置 有两个烘干炉, 其中下层同样均匀设置有两个烘干炉。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输出管道和第二输出管道的结构一 致, 包括一分叉管, 以及一与分叉管连接的第一引导管和第二引导管, 所述第一引导管连接 上层烘干炉的进口, 第二引导管连接下层烘干炉的进口。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箱体的两侧面还开设有蒸汽进口和蒸汽 出口, 所述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构成蒸汽流通通道, 所述蒸汽流通通道与烘干炉连通。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
9、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的下面设置有茶叶 出口, 所述茶叶出口连接下层的烘干炉。 说 明 书 CN 204070366 U 3 2/3 页 4 00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烘干炉包括一炉体, 一贯穿炉体设置的 转动轴, 以及一设置于转动轴两边的转动结构。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转动结构为八边形, 将茶叶翻炒, 烘干。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下层的烘干炉上还设置有糯米汁的入 口。 00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20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烘干炉的位置关系以及茶叶的烘干顺序, 且新增加的。
10、烘干装 置, 热效率高, 保护茶叶的叶绿素不被破环, 且茶叶破碎率低, 具有制造成本低, 使用方便, 体积较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炉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
11、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5 参照图 1, 一种烘干机, 包括 : 一放置茶叶的茶叶堆放槽 100, 一输送管道 200, 该 输送管道 200 一端连接茶叶堆放槽 100, 另一端连接烘干炉的管道节点 300, 所述输送管道 200 通过动力源 210( 在本实施例中为电机 ) 将茶叶抽上管道节点 300, 一放置有若干烘干 炉500的箱体400, 还包括一与管道节点300连接的第一输出管道310和第二输出管道320, 所述第一输出管道 310 和第二输出管道 320 均连接有烘干炉的进口, 所述烘干炉的出口通 过斜口 110 正对于茶叶堆放槽 。
12、100。 0026 进一步地, 该箱体400分为上、 下两层, 其中上层410均匀设置有两个烘干炉, 其中 下层 420 同样均匀设置有两个烘干炉。 0027 进一步地, 该第一输出管道 310 和第二输出管道 320 的结构一致, 包括一分叉管 330, 以及一与分叉管330连接的第一引导管340和第二引导管350, 所述第一引导管240连 接上层烘干炉的进口, 第二引导管 350 连接下层烘干炉的进口。 0028 进一步地, 所述箱体 400 的两侧面还开设有蒸汽进口 430 和蒸汽出口 440, 所述蒸 汽进口 430 和蒸汽出口 440 构成蒸汽流通通道, 所述蒸汽流通通道与烘干炉连通。
13、。 0029 进一步地, 所述蒸汽进口 430 和蒸汽出口 440 的下面设置有茶叶出口 450, 所述茶 叶出口 450 连接下层 420 的烘干炉。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 茶叶先倒进茶叶堆放槽 100 内, 经过输送管 200, 并靠电 机开关控制抽上烘干炉 500, 并提供蒸汽, 茶叶先在上层 410 的烘干炉翻炒烘干, 再到下层 420 的烘干炉翻炒烘干, 在下层 420 的烘干炉翻炒烘干时可取出茶叶鉴别茶叶是否达到想 说 明 书 CN 204070366 U 4 3/3 页 5 要的烘干状态, 如不够干不够紧致, 可在下层420的烘干炉加入糯米汁(酱), 最后在茶叶出 。
14、口处取出烘干后茶叶。 0031 参照图2, 烘干炉500包括一炉体, 一贯穿炉体设置的转动轴510, 以及一设置于转 动轴两边的转动结构 520。上述转动结构为八边形, 将茶叶翻炒, 烘干。 0032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烘干炉的位置关系以及茶叶的烘干顺序, 且新增加的烘干装 置, 热效率高, 保护茶叶的叶绿素不被破环, 且茶叶破碎率低, 具有制造成本低, 使用方便, 体积较小的特点。 00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CN 204070366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70366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