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病的护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病的护腰.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65181.8 (22)申请日 2016.03.04 (73)专利权人 郑金水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 281号302室 (72)发明人 郑金水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 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张松亭 姜谧 (51)Int.Cl. A61F 5/01(2006.01) A61M 37/00(2006.01) A61N 1/4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病的护腰 (57)摘要 本实。
2、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 病的护腰, 包括一覆盖人体腰椎部位的护腰本 体、 一第一护带和一第二护带, 第一护带和第二 护带围绕人的腰部, 第一护带的一端和第二护带 的一端分别与护腰本体的两侧相连, 第一护带的 另一端和第二护带的另一端可拆卸的相连, 护腰 本体的与人体腰椎接触的表面具有一由含有热 释电材料的聚酯纤维纺织而成的织物制成的贴 覆层。 本实用新型护腰穿戴在腰椎部上, 利用人 体热电效应与抖动摩擦之压电效应启动所产生 高强度负离子, 可有效中和患者病灶自由基 (iNOS), 消除慢性炎症, 并活跃细胞膜离子通道, 修复病变细胞, 进而恢复腰部正常活动, 同时减 轻疼痛。 权利要。
3、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05795870 U 2016.12.14 CN 205795870 U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病的护腰,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覆盖人体腰椎部位的护腰本 体、 一第一护带和一第二护带, 第一护带和第二护带围绕人的腰部, 第一护带的一端和第二 护带的一端分别与护腰本体的两侧相连, 第一护带的另一端和第二护带的另一端可拆卸的 相连, 护腰本体的与人体腰椎接触的表面具有一由含有热释电材料的聚酯纤维纺织而成的 织物制成的贴覆层, 上述织物的贴合人体腰椎表面具有通过激光印刷或丝网印刷而点状阵列分布的含有 上述热释电材料的直接接触人体的胶点, 该胶点的厚度为253。
4、5nm, 直径为0.10.8mm, 相 邻二胶点的中心距为0.51.2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病的护腰,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覆层以下 设有海绵护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病的护腰,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护带的 另一端和第二护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可拆卸的相连。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病的护腰,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胶点的厚度为2230nm, 直径为0.10.5mm。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病的护腰, 其特征在 于: 相邻二胶点的中心距为0.71.0mm。 权 利 要 求。
5、 书 1/1 页 2 CN 205795870 U 2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病的护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病的护腰。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过度使用、 负重、 劳累、 扭伤、 坐姿不当、 久坐、 风寒等, 导致腰肌劳损、 腰椎周 遭组织发炎性病变。 而人体免疫系统为了消除慢性炎症而启动防御机制: 如, 白血球分泌前 列腺素, 诱发iNOS(一氧化氮合成酶, 为自由基之一种)等, 释放组织胺, 使血管扩张, 并刺激 产生痛觉, 尤其所释放的嗜中性球会产生高氧化力自由基, 可强力抵抗炎症, 但也破坏正常 细胞的细胞膜、 蛋白质、 DNA基因等, 造成正常细胞。
6、病变。 0003 当腰椎慢性炎症存在时, 人体免疫系统就会不断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攻击细胞膜、 DNA基因, 引起正常细胞病变, 造成该组织细胞增生、 肥大、 萎缩、 凋亡或变性为肿瘤。 腰肌劳 损、 腰椎滑脱、 腰椎骨增生、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狭窄、 腰椎肥大、 椎管狭窄、 椎管肿瘤等, 此 为腰椎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也是腰椎病反反复复、 难以治愈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病的护腰。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病的护腰, 包括一覆盖人体腰椎部位的护腰本体、 一第一 护带和一第二护带, 第一护带。
7、和第二护带围绕人的腰部, 第一护带的一端和第二护带的一 端分别与护腰本体的两侧相连, 第一护带的另一端和第二护带的另一端可拆卸的相连, 护 腰本体的与人体接触的表面具有一由含有热释电材料的聚酯纤维纺织而成的织物制成的 贴覆层, 0007 上述织物的贴合人体的表面具有通过激光印刷或丝网印刷而点状阵列分布的含 有上述热释电材料的直接接触人体的胶点, 该胶点的厚度为2535nm, 直径为0.10.8mm, 相邻二胶点的中心距为0.51.2mm。 0008 上述热释电材料由热释电体基材、 纳米金粒子原料和纳米碳管原料混合后, 再以 交流电施加高压电场极化而制成; 上述聚酯纤维由含有上述热释电材料的聚酯。
8、切片母粒和 聚酯原料按1.85:9598.2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后, 经热熔抽丝制成, 上述聚酯切片母粒由 聚酯原料和上述热释电材料按85:15的质量比混合热熔制成; 上述胶点的材料由质量比为8 10:9092的上述热释电材料和TXB690导电胶均匀混合制成。 上述聚酯原料为白色聚酯 切片。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 所述贴覆层以下设有海绵护垫。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 所述第一护带的另一端和第二护带的另一 端通过魔术贴可拆卸的相连。 0011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胶点的厚度为2230nm, 直径为0.10.5mm。 0012 进一步优选的, 相邻二胶点的。
9、中心距为0.71.0mm。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795870 U 3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 本实用新型护腰穿戴在腰椎部位, 护腰本体的与人体腰椎接触的表面具有一由 含有热释电材料的聚酯纤维纺织而成的贴覆层, 利用人体热电效应与抖动摩擦之压电效应 启动所产生高强度负离子, 可有效中和患者病灶自由基(iNOS), 消除慢性炎症, 并活跃细胞 细胞膜离子通道, 修复病变细胞, 进而恢复腰部正常活动, 同时减轻疼痛。 0015 2、 本实用新型采用非游离辐射材料, 透皮吸收, 非入侵治疗, 故无任何毒副作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10、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贴覆层的织物的胶点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 描述。 0019 实施例1 0020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腰椎病的护腰, 包括一覆盖人体腰椎部位的 护腰本体1、 一第一护带2和一第二护带3, 第一护带2和第二护带3围绕人的腰部, 第一护带2 的一端和第二护带3的一端分别与护腰本体的两侧相连, 第一护带2的另一端和第二护带3 的另一端可拆卸的相连, 护腰本体1的与人体接触的表面具有一由含有热释电材料(见CN 104518079A:热释电材料与其制造方法, 及由其所制。
11、成的高效热释电纤维 )的聚酯纤维纺 织而成织物7制成的贴覆层10, 0021 上述织物7的贴合人体的表面具有通过激光印刷或丝网印刷而点状阵列分布的含 有上述热释电材料的直接接触人体的胶点70, 该胶点70的厚度为2535nm(优选22 30nm), 直径为0.10.8mm(优选0.10.5mm), 相邻二胶点70的中心距为0.51.2mm(优选 0.71.0mm)。 0022 上述热释电材料由热释电体基材、 纳米金粒子原料和纳米碳管原料混合后, 再以 交流电施加高压电场极化而制成; 上述聚酯纤维由含有上述热释电材料的聚酯切片母粒和 聚酯原料按1.85:9598.2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后, 经热熔抽。
12、丝制成, 上述聚酯切片母粒由 聚酯原料和上述热释电材料按85:15的质量比混合热熔制成; 上述胶点70的材料由质量比 为810:9092的上述热释电材料和TXB690导电胶均匀混合制成。 优选的, 上述聚酯原料 为白色聚酯切片。 0023 该护腰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24 (1)将白色聚酯切片与热释电材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后, 于230融化后形成聚酯切 片母粒; 0025 (2)将白色聚酯切片与上述聚酯切片母粒按比例混合搅拌, 于230抽丝, 再纺织 成织物; 0026 (3)将热释电材料与导电胶按比例混合, 以丝网印刷印制于上述织物上, 再贴覆于 护腰本体1与人体接触的腰椎表面, 形成贴覆层。
13、10。 0027 实施例2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795870 U 4 0028 吕某 女性 57岁 病程9年 腰椎病 0029 主诉症状: 经常腰酸、 腰痛。 给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护腰, 每天穿戴时间不少于 8小时, 治疗1个月后, 症状减轻, 穿戴3个月后, 腰酸、 腰痛症状消失。 随访一年不再出现上述 现象, 未复发, 无任何不良反应。 0030 实施例3 0031 卢某 女性 45岁 病程6年 腰椎病 0032 主诉症状: 家务事做久了腰痛、 弯腰艰难。 给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护腰, 每天穿 戴时间不少于8小时, 治疗1个月后, 出现疼痛感的次数减少、 弯腰较容。
14、易一些, 穿戴3个月 后, 腰痛感基本消失、 弯腰自如。 随访一年不再出现上述现象, 未复发, 无任何不良反应。 0033 实施例4 0034 李某 男性 63岁 病程11年 腰椎病 0035 主诉症状: 腰肌劳损、 腰酸腰痛。 给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护腰, 每天穿戴时间不 少于8小时, 治疗一周后, 感觉腰酸腰痛改善许多, 穿戴3个月后, 腰酸腰痛感基本消失。 随访 一年不再出现上述现象, 未复发, 无任何不良反应。 0036 实施例5 0037 陈某 男性 52岁 病程6年 腰椎病 0038 主诉症状: 腰酸腰痛, 试过针灸、 推拿, 效果不明显。 给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护 腰, 每天。
15、穿戴时间不少于8小时, 治疗一周后, 感觉腰酸腰痛改善许多, 穿戴3个月后, 腰酸腰 痛感基本消失。 随访一年不再出现上述现象, 未复发, 无任何不良反应。 0039 实施例6 0040 张某 女性 63岁 病程20年 腰椎病 0041 主诉症状: 腰椎滑脱、 酸痛。 给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护腰, 每天穿戴时间不少于 8小时, 治疗一个月后, 感觉腰酸腰痛改善许多, 穿戴3个月后, 腰酸腰痛感基本消失。 随访一 年腰椎滑脱的次数较少, 腰酸腰痛未复发, 无任何不良反应。 0042 实施例7 0043 陈某 女性 71岁 病程20年 腰椎病 0044 主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 腰部经常有刺痛。
16、感, 影响生活。 给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 的护腰, 每天穿戴时间不少于8小时, 治疗一个月后, 刺痛感减轻, 穿戴3个月后, 腰部刺痛感 基本消失, 生活质量改善。 随访一年腰椎间盘突出减小, 腰痛未复发, 无任何不良反应。 0045 实施例8 0046 詹某 女性 39岁 病程5年 腰椎病 0047 主诉症状: 腰部酸痛。 给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护腰, 每天穿戴时间不少于8小 时, 治疗一个月后, 酸痛感减轻, 穿戴3个月后, 酸痛感基本消失, 。 随访一年腰部酸痛未复 发, 无任何不良反应。 0048 实施例9 0049 林某 女性 56岁 病程14年 腰椎病 0050 主诉症状: 劳累。
17、过度引起的腰肌劳损, 经常腰部疼痛。 给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 护腰, 每天穿戴时间不少于8小时, 治疗一个月后, 疼痛感减轻, 穿戴3个月后, 疼痛感基本消 失, 生活质量改善。 随访一年上述症状未复发, 无任何不良反应。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795870 U 5 0051 实施例10 0052 黄某 男性 59岁 病程14年 腰椎病 0053 主诉症状: 腰部疼痛, 无法弯腰, 腰部转动困难。 给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护腰, 每天穿戴时间不少于8小时, 治疗一个月后, 疼痛感减轻, 腰部转动改善, 弯腰改善, 穿戴3个 月后, 疼痛感基本消失, 弯腰自如, 转动自如, 。
18、恢复正常生活。 随访一年上述症状未复发, 无 任何不良反应。 0054 实施例11 0055 彭某 男性 65岁 病程20年 腰椎病 0056 主诉症状: 腰部疼痛, 出行困难。 给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护腰, 每天穿戴时间不 少于8小时, 治疗一个月后, 疼痛感减轻, 穿戴3个月后, 疼痛感基本消失, 恢复正常生活。 随 访一年上述症状未复发, 无任何不良反应。 0057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范围, 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应仍属本实用 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795870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205795870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