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6817091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15671.9

申请日:

20170110

公开号:

CN106923245A

公开日:

201707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17/40,A23L33/00

主分类号:

A23L17/40,A23L33/00

申请人:

大连工业大学

发明人:

杜明,毛凤娇,乔美玲,王震宇,涂茂林,郭子璇,祁立波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一号海洋楼

优先权:

CN201710015671A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佟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旨在通过酶解工艺流程,主要利用胰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紫贻贝进行酶解,通过添加乳化剂、稳定剂、调味料,制备一种新型的贻贝多肽口服液,为功能性食品行业提供一种新型的贻贝多肽口服液产品。采用不同酶的酶解技术,在不同酶活、温度、pH、时间的酶解条件下进行;采用添加不同种类的蛋白稳定剂、乳化剂、调味剂,减少蛋白质分子间的聚合趋势、提高体系的乳化稳定性、减少因脂肪析出造成的颗粒变大和水溶特性下降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紫贻贝预处理:新鲜紫贻贝清洗、去壳、去足丝后,将贻贝肉剪碎后匀浆;2)酶解:选择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分别在pH2~4、pH7.5~9.0、pH7~8和25~40℃、37~45℃、37~50℃条件下酶解,滴加调节溶液维持酶解过程中溶液pH恒定不变;待酶解完成后沸水浴灭酶,离心即得贻贝多肽酶解液;3)将添加剂完全溶解在水中,将贻贝多肽酶解液与一定体积含添加剂的溶液搅拌混合均匀,使贻贝多肽液最终蛋白浓度为0.1~3.0%w/v,得到贻贝多肽口服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5000-10000rpm/2-5min进行匀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过程,料液比1: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溶液为0.1mol/LHCl和0.2mol/LNaO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待酶解完成后沸水浴灭酶5-15min;酶解液8000-10000rpm离心10-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CMC-Na、黄原胶、β-环状糊精、Z-trim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剂溶于70℃水中,然后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的添加总量为酶解液的0.05~3%w/v。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调配后在60~90℃、3000-5000rpm均质2-20min。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贻贝产量最大的国家,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由于加工技术落后,我国贻贝主要用于生鲜、冷冻制品的出口,导致贻贝的附加值较低,蛋白质资源浪费严重。而且,紫贻贝作为滋补食疗品,对肝肾不足、眩晕盗汗、体弱贫血、腰痛、老年高血压病、动脉血管硬化等症状均有一定疗效,而多项研究也表明,贻贝多肽具有显著的抗炎、抗微生物、抗凝血、抗癌、降血压等功能活性。

贻贝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贝类,活性多糖、功能性多肽、牛磺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目前,我国的贻贝加工水平不高,加工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加工产品主要是传统类型,加工附加值低。如冷冻调理加工,王宏海等对贻贝肉的冷冻调理加工进行了研究,通过选料、洗涤、采肉、调味、沥水、裹面包糠外衣、冷冻等工艺制得产品,在-18℃以下保存可达6个月;软罐头加工,童军峰等以新鲜海湾贻贝为原料进行软罐头加工研究,原料清洗后,以2%盐水溶液浸泡除腥,沸水中蒸煮5~8 min后取肉、沥干,之后真空包装,真空度维持在 0.09 MPa 左右,最后进行高压杀菌,,所得产品香气浓郁,富有弹性,咀嚼感好。刘昌衡等以鲜活贻贝为原料,经暂养吐沙、15 ℃以下自来水清洗、蒸10 min、去壳取肉、调味、杀菌、真空包装、二次杀菌得到产品。刘洪亮等以冷冻加工后的贻贝为原料,经解冻、清洗、脱腥、沥干、蒸煮、调味、干燥、包装、杀菌等工艺制得成品;熏制加工,李梦娇等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液熏技术对贻贝进行加工。以新鲜贻贝为原料,经洗净、蒸煮取肉、脱腥、沥干、调味、干燥、熏制、装罐、密封、灭菌等工艺制得成品;调味品加工,刘树青等利用复合蛋白酶对贻贝肉水解,在酶解温度 50 ℃、酶解时间 6 h、加酶量0.4% 的条件下,水解液的氨基酸态氮值和水解率分别达到 0.83%与45% ,在此基础上,对水解液用酵母菌发酵脱腥,所得产品酯香浓郁,品质最佳;贻贝串加工,李庐峰等以新鲜海湾贻贝为原料,经清洗、蒸煮、取肉、去足丝、沥水、调味、裹外衣、穿串、速冻、冷藏等工艺制得产品。

随着对贻贝加工利用研究的日益广泛与深入,开发具有生理活性的贻贝深加工产品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尤其采用酶解法制备水产功能性的多肽,Jurlg等模拟肠胃消化贻贝,从中得到一种分子量为1.5KDa的14肽(LVGDEQAVPAVCVP),具有抗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的作用,其抗氧化活性比Vc和VE更强;他们从贻贝发酵液中纯化分离了一种5肽FGHPY(分子量为620Da),在200 μg/mL浓度时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Rajapakse等人却从贻贝发酵液中纯化分离了一种抗氧化肽7肽HFGDPFH(分子量为962);刘尊英等采用酶法制各的贻贝的酶解产物对果蔬病原菌Botryis cinerea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韩国学者Je等从发酵的紫贻贝液中纯化分离得到的10个氨基酸残基的降血压肽,其IC50为19.34 mg/mL,具有很强的抑制ACE酶的活性;另外从紫贻贝中分离得到一个22个氨基酸的抗凝血(anticoagulant)肽,其序列为EADIDGDGQVNYEEFVAMMTSK,分子量为2.5 kDa,能够与关键的血凝因子作用,从而延长321s血液凝固时间。另外从M galloprovincialis中发现一种含有15种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萃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效应,可用于皮肤烧伤愈合治疗。随着对贻贝加工技术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更多的酶解活性肽被提取出来,但由于贻贝酶解液的不稳定性导致贻贝没有涉足饮料行业,贻贝多肽口服液也未见有报道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通过酶解工艺流程,主要利用胰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紫贻贝进行酶解,通过添加乳化剂、稳定剂、调味料,制备一种新型的贻贝多肽口服液,为功能性食品行业提供一种新型的贻贝多肽口服液产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紫贻贝预处理:新鲜紫贻贝清洗、去壳、去足丝后,将贻贝肉剪碎后匀浆;2)酶解:选择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分别在pH2~4、pH7.5~9.0、pH7~8和25~40℃、37~45℃、37~50℃条件下酶解,滴加调节溶液维持酶解过程中溶液pH恒定不变;待酶解完成后沸水浴灭酶,离心即得贻贝多肽酶解液;3)将添加剂完全溶解在水中,将贻贝多肽酶解液与一定体积含添加剂的溶液搅拌混合均匀,使贻贝多肽液最终蛋白浓度为0.1~3.0% w/v,得到贻贝多肽口服液。

进一步地,剪碎的贻贝肉5000-10000rpm/2-5min进行匀浆。

进一步地,所述酶解过程,料液比1:2-1:5。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溶液为0.1mol/L HCl和0.2mol/L NaOH。

进一步地,待酶解完成后沸水浴灭酶5-15 min;酶解液8000-10000rpm离心10-20 min。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剂为CMC-Na、黄原胶、β-环状糊精、Z-trim等食品稳定剂的一种或者多种。

进一步地,添加剂溶于70℃水中,然后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剂的添加总量为酶解液的0.05~3% w/v。

进一步地,调配后在60~90℃、3000-5000rpm均质2-20min,降低贻贝多肽液体系的粒度,增加其乳化性和蛋白质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以紫贻贝蛋白酶解上清液为主要原料,配合一定比例的食品添加剂、均质、杀菌,调配成易为消费者接受的贻贝多肽口服液,一方面通过深加工提高贻贝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又提供一类新的营养保健品,一种稳定性好、口味佳的贻贝多肽口服液。采用不同酶的酶解技术,在不同温度、pH、时间、酶活下的酶解条件;采用添加不同种类的蛋白稳定剂、乳化剂、调味剂,减少蛋白质分子间的聚合趋势、提高体系的乳化稳定性、减少因脂肪析出造成的颗粒变大和水溶特性下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1)紫贻贝样品预处理:购买的新鲜紫贻贝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干净,然后用去离子水润洗;去壳、去足丝后;将贻贝肉剪碎;5000-10000rpm/2-5min匀浆;

(2)酶解:料液比1:2-1:5;分别用1mol/LHCl和0.5mol/L NaOH 调节溶液 pH;选择3000-5000U/g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分别在pH2、pH8.5、pH7.5,37℃、45℃、40℃条件下酶解60-180min;滴加0.1mol/L HCl、0.2mol/L NaOH维持酶解过程中溶液pH恒定不变;待酶解完成后沸水浴灭酶10min;酶解液8000-10000rpm离心10-20 min,即得贻贝多肽酶解液。

(3)调配工艺:贻贝多肽液,放70℃水浴锅中静置使其水合;将CMC-Na、黄原胶、β-环状糊精、Z-trim溶解于70℃的去离子水中,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至完全溶解,静置使其充分水合;将贻贝多肽酶解液与一定体积含添加剂的溶液搅拌混合均匀,使贻贝多肽液最终蛋白浓度为1%(w/v),70℃、3000-5000rpm均质10min,降低贻贝多肽液体系的粒度,增加其乳化性和蛋白质稳定性。

相关测定方法

(1)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

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是利用蛋白质与染料结合的原理,定量的测定微量蛋白浓度快速、灵敏的方法。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lmax)的位置,由465nm变为 595nm,溶液的颜色也由棕黑色变为兰色。通过测定595nm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研究发现,染料主要是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相结合。经测定储存前后蛋白含量后计算结果显示含有CMC-Na、黄原胶、β-环状糊精、Z-trim体系的蛋白质沉淀率分别为8.59%、7.32%、1.95%、8.23%。

(2)蛋白质测定方法

采用自动凯氏定氮法进行测定。称取0.2g贻贝酶解上清液,精确至0.001 g。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测。计算的时候氮的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为6.38。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三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蛋白质含量≥1 g/100 g 时,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经测定新鲜贻贝蛋白质含量为10%,其干品蛋白质含量为60%。

(3)内源荧光光谱测定

通过荧光光谱仪对贻贝多肽液进行内源性荧光测定,用10m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8)将贻贝多肽溶液稀释100倍,设定激发波长λex为290nm,荧光发射和激发狭缝均为5.0 nm,在260~350nm范围内测定贻贝多肽液的荧光发射光谱。储存后的荧光强度从储存前的2000降为1800,并发生了蓝移,荧光强度黄原胶和CMC-Na较其他两种添加剂从储存前较低的荧光强度变为储存后较高的荧光强度。

(4)贻贝多肽液粒度测定

利用Zetasize3000HSA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贻贝多肽液体系的粒度大小分布进行测定,分别以以光强度为权重的平均粒径(Di),体积为权重的平均粒径(Dv)和数均粒径(Dn)来表述不同酶解体系的粒度分布情况。以准确度较高的Di值来表示4种体系储存前后的粒径分布情况,储存前CMC-Na、黄原胶、β-环状糊精、Z-trim的平均粒径分别为323.6nm、626nm、221.6nm、333.9nm,储存后将明显的大颗粒沉淀离心去除后测上清液的粒度分布情况为569.6nm、712.1nm、1351.1nm、315.9nm,β-环状糊精粒度变化最为明显,体系最为不稳定。

(5)贻贝多肽液Zeta-电位测定

用10m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8)将贻贝多肽液稀释10倍,通过Zetasize3000HSA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贻贝多肽液体系的Zeta-电位。经测定CMC-Na、黄原胶、β-环状糊精、Z-trim的Zeta-电位值分别为-48.8、-49.2、-29、-35.2。通常带正电荷的微粒,其Zeta-电位为正值;反之为负值。体系中贻贝多肽液中蛋白与不同添加剂的相互作用以Zeta-电位值的变化表示,Zeta-电位绝对值越大,体系越稳定。添加不同稳定剂体系的稳定性结果显示黄原胶>CMC-Na>Z-trim>β-环状糊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15671.9 (22)申请日 2017.01.10 (71)申请人 大连工业大学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 苑一号海洋楼 (72)发明人 杜明 毛凤娇 乔美玲 王震宇 涂茂林 郭子璇 祁立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21119 代理人 佟蕊 (51)Int.Cl. A23L 17/40(2016.01) A23L 33/00(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旨在。

2、通过酶解工艺流程, 主要利用胰 蛋白酶、 胃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对紫贻贝进行酶 解, 通过添加乳化剂、 稳定剂、 调味料, 制备一种 新型的贻贝多肽口服液, 为功能性食品行业提供 一种新型的贻贝多肽口服液产品。 采用不同酶的 酶解技术, 在不同酶活、 温度、 pH、 时间的酶解条 件下进行; 采用添加不同种类的蛋白稳定剂、 乳 化剂、 调味剂, 减少蛋白质分子间的聚合趋势、 提 高体系的乳化稳定性、 减少因脂肪析出造成的颗 粒变大和水溶特性下降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6923245 A 2017.07.07 CN 106923245 A 1. 一种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3、, 其特征在于, 1) 紫贻贝预处理: 新鲜紫贻贝清洗、 去壳、 去足丝后, 将贻贝肉剪碎后匀浆; 2) 酶解: 选择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分别 在pH24、 pH7.59.0、 pH78和2540、 3745、 3750条件下酶解, 滴加调节溶液维持酶 解过程中溶液pH恒定不变; 待酶解完成后沸水浴灭酶, 离心即得贻贝多肽酶解液; 3) 将添加 剂完全溶解在水中, 将贻贝多肽酶解液与一定体积含添加剂的溶液搅拌混合均匀, 使贻贝 多肽液最终蛋白浓度为0.13.0% w/v, 得到贻贝多肽口服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5000-10000。

4、rpm/2- 5min进行匀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酶解过程, 料 液比1: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溶液为 0.1mol/L HCl和0.2mol/L NaO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待酶解完成后沸水 浴灭酶5-15min; 酶解液8000-10000rpm离心10-20 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添加剂为CMC- Na、 黄原胶、 -环状糊精、 Z-trim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添加剂溶于70水 中, 然后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的添加 总量为酶解液的0.053% w/v。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调配后在6090 、 3000-5000rpm均质2-20min。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923245 A 2 一种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贻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贻贝产量最大的国家,年产量。

6、超过100万吨。 由于加工技术落 后,我国贻贝主要用于生鲜、 冷冻制品的出口,导致贻贝的附加值较低,蛋白质资源浪费严 重。 而且,紫贻贝作为滋补食疗品,对肝肾不足、 眩晕盗汗、 体弱贫血、 腰痛、 老年高血压病、 动脉血管硬化等症状均有一定疗效,而多项研究也表明,贻贝多肽具有显著的抗炎、 抗微生 物、 抗凝血、 抗癌、 降血压等功能活性。 0003 贻贝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贝类, 活性多糖、 功能性多肽、 牛磺酸、 多不饱和脂 肪酸含量丰富, 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 目前, 我国的贻贝加工水平不高, 加工技 术落后, 机械化程度低, 加工产品主要是传统类型, 加工附加值低。 如冷冻调。

7、理加工, 王宏海 等对贻贝肉的冷冻调理加工进行了研究, 通过选料、 洗涤、 采肉、 调味、 沥水、 裹面包糠外衣、 冷冻等工艺制得产品, 在-18以下保存可达6个月; 软罐头加工, 童军峰等以新鲜海湾贻贝 为原料进行软罐头加工研究, 原料清洗后, 以2%盐水溶液浸泡除腥, 沸水中蒸煮58 min后 取肉、 沥干, 之后真空包装, 真空度维持在 0.09 MPa 左右, 最后进行高压杀菌, , 所得产品 香气浓郁, 富有弹性, 咀嚼感好。 刘昌衡等以鲜活贻贝为原料, 经暂养吐沙、 15 以下自来 水清洗、 蒸10 min、 去壳取肉、 调味、 杀菌、 真空包装、 二次杀菌得到产品。 刘洪亮等以冷。

8、冻加 工后的贻贝为原料, 经解冻、 清洗、 脱腥、 沥干、 蒸煮、 调味、 干燥、 包装、 杀菌等工艺制得成 品; 熏制加工, 李梦娇等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液熏技术对贻贝进行加工。 以新鲜贻贝为原 料, 经洗净、 蒸煮取肉、 脱腥、 沥干、 调味、 干燥、 熏制、 装罐、 密封、 灭菌等工艺制得成品; 调味 品加工, 刘树青等利用复合蛋白酶对贻贝肉水解, 在酶解温度 50 、 酶解时间 6 h、 加酶 量0.4% 的条件下, 水解液的氨基酸态氮值和水解率分别达到 0.83%与45% , 在此基础上, 对水解液用酵母菌发酵脱腥, 所得产品酯香浓郁, 品质最佳; 贻贝串加工, 李庐峰等以新鲜 海湾贻。

9、贝为原料, 经清洗、 蒸煮、 取肉、 去足丝、 沥水、 调味、 裹外衣、 穿串、 速冻、 冷藏等工艺 制得产品。 0004 随着对贻贝加工利用研究的日益广泛与深入, 开发具有生理活性的贻贝深加工 产品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尤其采用酶解法制备水产功能性的多肽, Jurlg等模拟肠胃消化 贻贝, 从中得到一种分子量为1.5KDa的14肽(LVGDEQAVPAVCVP), 具有抗多不饱和脂肪酸氧 化的作用, 其抗氧化活性比Vc和VE更强; 他们从贻贝发酵液中纯化分离了一种5肽FGHPY(分 子量为620Da), 在200 g mL浓度时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而Rajapakse等人却从 贻贝。

10、发酵液中纯化分离了一种抗氧化肽7肽HFGDPFH(分子量为962) ; 刘尊英等采用酶法制 各的贻贝的酶解产物对果蔬病原菌Botryis cinerea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韩国学者Je等从 发酵的紫贻贝液中纯化分离得到的10个氨基酸残基的降血压肽, 其IC50为19 34 mg mL,具 有很强的抑制ACE酶的活性; 另外从紫贻贝中分离得到一个22个氨基酸的抗凝血 (anticoagulant)肽, 其序列为EADIDGDGQVNYEEFVAMMTSK, 分子量为2 5 kDa, 能够与关键的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923245 A 3 血凝因子作用, 从而延长321s血液凝。

11、固时间。 另外从M galloprovincialis中发现一种含有 15种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萃取物, 具有明显的抗炎效应, 可用于皮肤烧伤愈合治疗。 随着 对贻贝加工技术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更多的酶解活性肽被提取出来, 但由于贻贝酶解液的 不稳定性导致贻贝没有涉足饮料行业, 贻贝多肽口服液也未见有报道研究。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旨在通过酶解工艺流程, 主要利用胰蛋白酶、 胃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对紫贻 贝进行酶解, 通过添加乳化剂、 稳定剂、 调味料, 制备一种新型的贻贝多肽口服液, 为功能性 食品行业提供一种新型的贻贝多肽口服液产品。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贻。

12、贝多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1) 紫贻贝预处理: 新鲜紫贻贝清洗、 去壳、 去足丝后, 将贻贝肉剪碎后匀浆; 2) 酶解: 选择胃 蛋白酶、 胰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分别在pH24、 pH7.59.0、 pH78和2540、 3745、 3750 条件下酶解, 滴加调节溶液维持酶解过程中溶液pH恒定不变; 待酶解完成后沸水浴灭酶, 离心即得贻贝多肽酶解液; 3) 将添加剂完全溶解在水中, 将贻贝多肽酶解液与一定体积含 添加剂的溶液搅拌混合均匀, 使贻贝多肽液最终蛋白浓度为0.13.0% w/v, 得到贻贝多肽 口服液。 0007 进一步地, 剪碎的贻贝肉5000-10000rpm/2-。

13、5min进行匀浆。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酶解过程, 料液比1:2-1:5。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调节溶液为0.1mol/L HCl和0.2mol/L NaOH。 0010 进一步地, 待酶解完成后沸水浴灭酶5-15 min; 酶解液8000-10000rpm离心10-20 min。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添加剂为CMC-Na、 黄原胶、 -环状糊精、 Z-trim等食品稳定剂的一 种或者多种。 0012 进一步地, 添加剂溶于70水中, 然后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添加剂的添加总量为酶解液的0.053% w/v。 0014 进一步地, 调配后在。

14、6090、 3000-5000rpm均质2-20min, 降低贻贝多肽液体系 的粒度, 增加其乳化性和蛋白质稳定性。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以紫贻贝蛋白酶解上清液为主要原料, 配合一定比 例的食品添加剂、 均质、 杀菌, 调配成易为消费者接受的贻贝多肽口服液, 一方面通过深加 工提高贻贝的附加值; 另一方面, 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又提供一类新的营养保健品, 一种稳定 性好、 口味佳的贻贝多肽口服液。 采用不同酶的酶解技术, 在不同温度、 pH、 时间、 酶活下的 酶解条件; 采用添加不同种类的蛋白稳定剂、 乳化剂、 调味剂, 减少蛋白质分子间的聚合趋 势、 提高体系的乳化稳定性、 。

15、减少因脂肪析出造成的颗粒变大和水溶特性下降。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0017 (1) 紫贻贝样品预处理: 购买的新鲜紫贻贝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干净,然后用去离子 水润洗; 去壳、 去足丝后; 将贻贝肉剪碎; 5000-10000rpm/2-5min匀浆; (2) 酶解: 料液比1:2-1:5; 分别用1mol/LHCl和0.5mol/L NaOH 调节溶液 pH; 选择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923245 A 4 3000-5000U/g的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分别在pH2、 pH8.5、 pH7.5, 37、 45、 4。

16、0 条件下酶解60-180min; 滴加0.1mol/L HCl、 0.2mol/L NaOH维持酶解过程中溶液pH恒定 不变; 待酶解完成后沸水浴灭酶10min; 酶解液8000-10000rpm离心10-20 min, 即得贻贝多 肽酶解液。 0018 (3) 调配工艺: 贻贝多肽液, 放70水浴锅中静置使其水合; 将CMC-Na、 黄原胶、 - 环状糊精、 Z-trim溶解于70的去离子水中, 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至完全溶解, 静置 使其充分水合; 将贻贝多肽酶解液与一定体积含添加剂的溶液搅拌混合均匀, 使贻贝多肽 液最终蛋白浓度为1%(w/v), 70、 3000-5000rp。

17、m均质10min, 降低贻贝多肽液体系的粒度, 增加其乳化性和蛋白质稳定性。 0019 相关测定方法 (1)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 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是利用蛋白质与染料结 合的原理, 定量的测定微量蛋白浓度快速、 灵敏的方法。 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 在酸性溶液 中与蛋白质结合, 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lmax)的位置, 由465nm变为 595nm, 溶液的颜色也 由棕黑色变为兰色。 通过测定595nm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 研究发 现, 染料主要是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相结合。

18、。 经 测定储存前后蛋白含量后计算结果显示含有CMC-Na、 黄原胶、 -环状糊精、 Z-trim体系的蛋 白质沉淀率分别为8.59%、 7.32%、 1.95%、 8.23%。 0020 (2) 蛋白质测定方法 采用自动凯氏定氮法进行测定。 称取0.2g贻贝酶解上清液, 精确至0.001 g。 按照仪器 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测。 计算的时候氮的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为6.38。 以重复性条件下获 得的三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蛋白质含量1 g/100 g 时, 结果保留三位有 效数字。 经测定新鲜贻贝蛋白质含量为10%, 其干品蛋白质含量为60%。 0021 (3) 内源荧光光谱测定 通。

19、过荧光光谱仪对贻贝多肽液进行内源性荧光测定, 用10m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pH8) 将贻贝多肽溶液稀释100倍, 设定激发波长 ex为290nm, 荧光发射和激发狭缝均为5.0 nm, 在260350nm范围内测定贻贝多肽液的荧光发射光谱。 储存后的荧光强度从储存前的2000 降为1800, 并发生了蓝移, 荧光强度黄原胶和CMC-Na较其他两种添加剂从储存前较低的荧 光强度变为储存后较高的荧光强度。 0022 (4) 贻贝多肽液粒度测定 利用Zetasize3000HSA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贻贝多肽液体系的粒度大小分布进行测定, 分别以以光强度为权重的平均粒径(Di), 体积为权重的平均粒径(。

20、Dv)和数均粒径 (Dn) 来表 述不同酶解体系的粒度分布情况。 以准确度较高的Di值来表示4种体系储存前后的粒径分 布情况, 储存前CMC-Na、 黄原胶、 -环状糊精、 Z-trim的平均粒径分别为323.6nm、 626nm、 221.6nm、 333.9nm, 储存后将明显的大颗粒沉淀离心去除后测上清液的粒度分布情况为 569.6nm、 712.1nm、 1351.1nm、 315.9nm, -环状糊精粒度变化最为明显,体系最为不稳定。 0023 (5) 贻贝多肽液Zeta-电位测定 用10m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pH8) 将贻贝多肽液稀释10倍, 通过Zetasize3000HSA激。

21、光粒 度分析仪测贻贝多肽液体系的Zeta-电位。 经测定CMC-Na、 黄原胶、 -环状糊精、 Z-trim的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923245 A 5 Zeta-电位值分别为-48.8、 -49.2、 -29、 -35.2。 通常带正电荷的微粒, 其Zeta-电位为正值; 反之为负值。 体系中贻贝多肽液中蛋白与不同添加剂的相互作用以Zeta-电位值的变化表 示, Zeta-电位绝对值越大, 体系越稳定。 添加不同稳定剂体系的稳定性结果显示黄原胶 CMC-NaZ-trim -环状糊精。 0024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923245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