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缝合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手术缝合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213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27213A21申请号201410365930722申请日20140729A61B17/0620060171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地址61173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72发明人李婷赵越李凯孙云龙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代理人周永宏54发明名称一种手术缝合器57摘要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手术缝合器,包括缝合针和手柄,缝合针前部近针尖处设置有针孔,缝合针后部与手柄前端固定连接,手柄前端呈圆弧状,手柄前端与缝合针后部连接处圆滑过渡。通过本发明的缝合针与手。
2、柄的固定连接,使缝合针与手柄成为一体,不需要在体内缝合过程中,保持夹持状态,可有效减轻医生缝合过程中反复夹持缝合针的工作负荷,提高手术速度,同时使得进针角度和力度可通过手柄很好地控制。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213ACN104127213A1/1页21一种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合针和手柄,所述缝合针前部近针尖处设置有针孔,所述缝合针后部与手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前端呈圆弧状,手柄前端与缝合针后部连接处圆滑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
3、述缝合针弯曲呈半圆状,长为40MM,直径为2MM,针孔距离针尖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中轴线所在平面与手柄所在平面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上设置有刻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鱼形,手柄中部内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后端两侧均设置有尾翼式凸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前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形状与拇指指肚形状相适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防滑螺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4、手柄上所有倒角均为倒圆弧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长为10CM。权利要求书CN104127213A1/3页3一种手术缝合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术缝合器。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方法,基本是用齿纹手术钳夹住缝合针的方式。这种操作方式适合于普通的或者外表皮缝合。对于体内手术的缝合操作,手术钳夹持缝合针不容易把握进针角度和力度,容易发生缝合针从手术剪滑移,损伤手术部位的危险。医生通常需要缝合一两针就退出缝合部位,重新做手术钳咬合缝合针的操作,来降低上述风险,但这会导致缝合速度的大大降低。0003在已有的专利中,如。
5、公开号为CN101732080A的发明是通过半自动缝合持针器来进行缝合,虽然可以机动灵活的缝合,但是不容易把握进针角度和力度,容易发生缝合针从手术剪滑移,损伤手术部位的危险。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手术缝合器,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结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缝合时的方便性和灵活性,同时保证了缝合的安全可靠。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术缝合器,包括缝合针和手柄,缝合针前部近针尖处设置有针孔,缝合针后部与手柄前端固定连接,手柄前端呈圆弧状,手柄前端与缝合针后部连接处圆滑过渡。使缝合针与手柄成为一体,不需要在体内缝合过程中,保持夹持状态,可有效减轻医生缝合过程中反复夹持缝合针的工作负。
6、荷,提高手术速度,同时使得进针角度和力度可通过手柄很好地控制,且手柄前端与缝合针后部连接处圆滑过渡,可以避免对手柄和缝合针对患者体内组织造成伤害。0006优选的,所述缝合针弯曲呈半圆状,长为40MM,直径为2MM,针孔距离针尖5MM。缝合针前小后大,针尖很细,减小缝合时缝合针对人体的伤害,同时针孔在距离针尖前端较近的位置,可以保证在缝合过程中,尽量减少缝合针进针的长度,从而减小缝合针对组织的伤害。0007进一步的,所述缝合针中轴线所在平面与手柄所在平面垂直。这一角度的设计,可以使操作者更容易拿捏手柄,更容易掌控缝合针。0008进一步的,所述缝合针上设置有刻度。便于医生直观的读取进针深度,保证缝。
7、合安全。0009优选的,所述手柄为鱼形,手柄中部内凹。便于操作者拿捏手柄,使操作者握拿手柄更舒适、更省力,且不容易滑落。0010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后端两侧均设置有尾翼式凸起。尾翼式凸起的设计,可以使凸起卡住操作者的手腕,使得手柄便于握持,并能有效的放置缝合器的位移和滑落。0011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前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形状与拇指指肚形状相适配。当操作者握住手柄时,大拇指正好放在凹槽处,可以使握持更舒适,也更可靠,不易滑落,且能更灵活说明书CN104127213A2/3页4的掌控缝合器。0012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防滑螺纹。防滑螺纹进一步保证了使用的安全,防止在手柄上沾有血液或者以他液体使,。
8、手柄打滑。0013优选的,所述手柄上所有倒角均为倒圆弧结构。倒圆弧结构可以保证操作者的安全,使其握持缝合器更舒适,同时在伸入到患者体内缝合使,保证了缝合器不会对患者体内组织造成伤害。0014优选的,所述手柄长为10CM。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的缝合针与手柄的固定连接,使缝合针与手柄成为一体,不需要在体内缝合过程中,保持夹持状态,可有效减轻医生缝合过程中反复夹持缝合针的工作负荷,提高手术速度,同时使得进针角度和力度可通过手柄很好地控制。改变了现行的持针器的结构与缝合、打结方法,能够在手术过程中,机动、灵活的递线、缝合、打结,更安全、更方便、更简单地完成手术缝合过程。附图说明0016。
9、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本发明中缝合针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1手柄,11凹槽,12尾翼式凸起,2缝合针,21针孔,22刻度。具体实施方式001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0020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术缝合器,包括缝合针2和手柄1,缝合针2前部近针尖处设置有针孔21,缝合针2后部与手柄1前端固定连接,手柄1前端呈圆弧状,手柄1前端与缝合针2后部连接处圆滑过渡。使缝合针2与手柄1成为一体,不需要在体内缝合过程中,保持夹持状态,可有效减轻医生缝合过程中反复夹持缝合针2的工作负荷,提高手术速度,同。
10、时使得进针角度和力度可通过手柄1很好地控制,且手柄1前端与缝合针2后部连接处圆滑过渡,可以避免对手柄1和缝合针2对患者体内组织造成伤害。缝合针2弯曲呈半圆状,长为40MM,直径为2MM,针孔距离针尖5MM。缝合针2前小后大,针尖很细,减小缝合时缝合针对人体的伤害,同时针孔21在距离针尖前端较近的位置,可以保证在缝合过程中,尽量减少缝合针2进针的长度,从而减小缝合针2对组织的伤害。缝合针2中轴线所在平面与手柄1所在平面垂直。这一角度的设计,可以使操作者更容易拿捏手柄1,更容易掌控缝合针2。缝合针2上设置有刻度22。便于医生直观的读取进针深度,保证缝合安全。手柄1为鱼形,手柄1中部内凹。便于操作者。
11、拿捏手柄1,使操作者握拿手柄1更舒适、更省力,且不容易滑落。手柄1后端两侧均设置有尾翼式凸起12。尾翼式凸起12的设计,可以使凸起卡住操作者的手腕,使得手柄1便于握持,并能有效的放置缝合器的位移和滑落。手柄1前部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形状与拇指指肚形状相适配。当操作者握住手柄1时,大拇指正好放在凹槽11处,可以使握持更舒适,也更可靠,不易滑落,且能更灵活的掌控缝合器。凹槽11内设置有防滑螺纹。防滑螺纹进一步保证了使用的安全,防止在手柄1上沾有血液或者以他液体使,手柄1打滑。手柄1上所有倒角均为倒圆弧结构。倒说明书CN104127213A3/3页5圆弧结构可以保证操作者的安全,使其握持缝合器更。
12、舒适,同时在伸入到患者体内缝合使,保证了缝合器不会对患者体内组织造成伤害。优选的,手柄1长为10CM。0021使用时,将缝合线穿过缝合针2的针孔21,操作者用手握住缝合器手柄1,将缝合针2的针尖对准需要缝合的位置,手腕用力,使缝合针2带着缝合线穿过人体组织,然后将缝合线打结,最后缝合针2退出。本发明缝合针2与手柄1的固定连接,使缝合针2与手柄1成为一体,不需要在体内缝合过程中,保持夹持状态,可有效减轻医生缝合过程中反复夹持缝合针2的工作负荷,提高手术速度,同时使得进针角度和力度可通过手柄1很好地控制。改变了现行的持针器的结构与缝合、打结方法,能够在手术过程中,机动、灵活的递线、缝合、打结,更安全、更方便、更简单地完成手术缝合过程。0022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凡是根据上述描述做出各种可能的等同替换或改变,均被认为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27213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2721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