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37671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71995.1

申请日:

2011.09.08

公开号:

CN102428882A

公开日:

2012.05.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公布日:201205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10908|||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青岛恒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德寿; 黄聿诚; 韩丰波; 张文绪; 刘锦

地址:

266211 山东省即墨市王村镇西滩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其特点是在海参池塘养殖池内投放小规格海参苗,海参苗个体大小介于150-300头/斤之间,将海参苗装入网袋中,放入每个网袋的参苗重量不超过半斤,并在网袋中放入一块直径3cm左右光滑鹅卵石,压住网袋防止漂浮,由潜水员将网袋直接投入池底参笼内或投放在堆型附着基上。网袋使用两块边长20cm左右、网孔直径2-3mm、大小相同的方形网片三边缝合制成,留一边开口作为参苗出入口。参苗从网袋中爬出后,网袋继续放在养殖池中作为海参附着基,直至每季海参收获时人工捡拾出池。它解决了海参池塘养殖生产中小规格海参苗种投放后成活率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其特征是在海参池塘养殖池内投放小 规格海参苗, 海参苗个体大小介于 150-300 头 / 斤之间, 将所述海参苗装入网袋中, 由潜水 员将所述网袋直接投入池底参笼内或投放在堆型附着基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 海参苗放入每个所述网袋的参苗重量不超过半斤, 并在所述网袋中放入一块直径 3cm 左右 光滑鹅卵石, 压住网袋防止漂浮。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 网袋使用两块边长 20cm 左右、 网孔直径 2-3mm、 大小相同的方形网片三边缝合制成, 留一边 开口作为参苗出入口。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 海参苗从所述网袋中爬出后, 所述网袋继续放在养殖池中作为海参附着基, 直至每季海参 收获时人工捡拾出池。

说明书


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 特别是涉及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背景技术 海参养殖是近年来我国新兴的水产养殖产业, 产值不断增大, 养殖方式多样。 海参 养殖除小部分为在自然海域增养殖外, 其余大部分养殖分布于沿海有适合水力条件的潮间 带围堰池塘养殖和滩涂地区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目前已占据了我国海参养殖面积的绝大部 分。 海参池塘养殖是通过人工放苗的方式, 将一定规格大小的海参苗投放于养殖池塘内, 再 通过养殖池塘的日常管理, 尽可能创造出适宜海参生长的水体环境。 其中, 海参苗人工投放 方式是决定海参池塘养殖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 对提高海参苗成活率和成参产量都有重要 影响。 目前对于较大规格海参苗的投放方式较好解决, 即通过池内行船方式, 将海参苗投放 到附着基附近的水面上, 海参苗自行沉落到附着基上及附近的池底, 沉落到池底的海参苗 可爬行到附着基上, 对于大规格海参苗目前基本采用的这种投放方式, 海参苗成活率较高。 但是, 对于个体规格较小的海参苗, 采用这种投放方式效果不理想, 投苗后一段时间内相当 一部分海参苗死亡, 投苗成活率较低, 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究其原因, 主要是小规格海 参苗爬行能力较弱, 采用这种方式洒落到泥沙质池底的海参苗在泥沙中爬行较为艰难, 很 难自行爬行到附着基上, 会被池底的泥沙埋没, 导致因缺乏饵料摄食或受底质不利因素影 响而死亡。
     目前急需一种行之有效的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式, 以提高小 规格海参苗的投放成活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海参池塘养殖生产中小规格苗种投放后成活率低的问题, 提供一种 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本发明所指方法是在海参池塘养殖池内投放小规格海参苗, 海参苗个体大小介于 150-300 头 / 斤之间, 将海参苗装入网袋中, 由潜水员将网袋直接投入池底参笼内或投放在 堆型附着基上。
     放入每个网袋的参苗重量不超过半斤, 并在网袋中放入一块直径 3cm 左右光滑鹅 卵石, 压住网袋防止漂浮。
     网袋使用两块边长 20cm 左右、 网孔直径 2-3mm、 大小相同的方形网片三边缝合制 成, 留一边开口作为参苗出入口。
     参苗从网袋中爬出后, 网袋继续放在养殖池中作为海参附着基, 直至每季海参收 获时人工捡拾出池。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公开的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
     格苗种投放方法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
     1、 使用网袋装载小规格海参苗可直接投放在参笼里或附着基上, 参苗可从网袋中 自行爬出直接附着在参笼或附着基上, 防止常规方法中小规格参苗陷入池底底质中死亡的 现象。
     2、 采 用 此 种 方 法 投 放 的 小 规 格 参 苗 成 活 率 可 达 到 80-90 %, 相比常规方法 30-50%的投放成活率, 小规格参苗投放成活几率大幅度提高。
     3、 此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海参苗种个体大小不均匀情况下的投放, 可确保小规格海 参苗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指方法使用的网袋由大小相同的两块网片缝合成口袋状, 网片孔径 2-3mm, 每边边长 20cm 左右, 两块网片重合后缝合任意三条边成口袋状, 留一边开口作为参 苗出入口。整个放苗过程由至少 2 位操作工完成, 一人在养殖池内行船运送参苗, 并将不多 于半斤的海参苗装入每个网袋, 将网袋递给水中的潜水员, 由潜水员将网袋直接投入池底 参笼内或投放在堆型附着基上, 任由海参苗自行爬出网袋, 网袋继续放在养殖池中作为海 参附着基, 直至每季海参收获时人工捡拾出池。该方法最适合于个体大小介于 150-300 头 / 斤之间的海参苗的投放, 个体大于 150 头 / 斤的海参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 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将不 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 最宽的范围。
     4

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2888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2 CN 102428882 A *CN102428882A* (21)申请号 201110271995.1 (22)申请日 2011.09.08 A01K 61/00(2006.01) (71)申请人 青岛恒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地址 266211 山东省即墨市王村镇西滩 (72)发明人 吴德寿 黄聿诚 韩丰波 张文绪 刘锦 (54) 发明名称 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 种投放方法, 其特点是在海参池塘养殖池内投放 小规格海参苗, 海参。

2、苗个体大小介于 150-300 头 / 斤之间, 将海参苗装入网袋中, 放入每个网袋的 参苗重量不超过半斤, 并在网袋中放入一块直径 3cm 左右光滑鹅卵石, 压住网袋防止漂浮, 由潜水 员将网袋直接投入池底参笼内或投放在堆型附着 基上。网袋使用两块边长 20cm 左右、 网孔直径 2-3mm、 大小相同的方形网片三边缝合制成, 留一 边开口作为参苗出入口。参苗从网袋中爬出后, 网袋继续放在养殖池中作为海参附着基, 直至每 季海参收获时人工捡拾出池。它解决了海参池塘 养殖生产中小规格海参苗种投放后成活率低的问 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3、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CN 102428883 A1/1 页 2 1. 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其特征是在海参池塘养殖池内投放小 规格海参苗, 海参苗个体大小介于 150-300 头 / 斤之间, 将所述海参苗装入网袋中, 由潜水 员将所述网袋直接投入池底参笼内或投放在堆型附着基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 海参苗放入每个所述网袋的参苗重量不超过半斤, 并在所述网袋中放入一块直径 3cm 左右 光滑鹅卵石, 压住网袋防止漂浮。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4、, 其特征是所述 网袋使用两块边长 20cm 左右、 网孔直径 2-3mm、 大小相同的方形网片三边缝合制成, 留一边 开口作为参苗出入口。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 海参苗从所述网袋中爬出后, 所述网袋继续放在养殖池中作为海参附着基, 直至每季海参 收获时人工捡拾出池。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28882 A CN 102428883 A1/2 页 3 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 特别是涉及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海参养殖是近。

5、年来我国新兴的水产养殖产业, 产值不断增大, 养殖方式多样。 海参 养殖除小部分为在自然海域增养殖外, 其余大部分养殖分布于沿海有适合水力条件的潮间 带围堰池塘养殖和滩涂地区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目前已占据了我国海参养殖面积的绝大部 分。 海参池塘养殖是通过人工放苗的方式, 将一定规格大小的海参苗投放于养殖池塘内, 再 通过养殖池塘的日常管理, 尽可能创造出适宜海参生长的水体环境。 其中, 海参苗人工投放 方式是决定海参池塘养殖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 对提高海参苗成活率和成参产量都有重要 影响。 目前对于较大规格海参苗的投放方式较好解决, 即通过池内行船方式, 将海参苗投放 到附着基附近的水面上,。

6、 海参苗自行沉落到附着基上及附近的池底, 沉落到池底的海参苗 可爬行到附着基上, 对于大规格海参苗目前基本采用的这种投放方式, 海参苗成活率较高。 但是, 对于个体规格较小的海参苗, 采用这种投放方式效果不理想, 投苗后一段时间内相当 一部分海参苗死亡, 投苗成活率较低, 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究其原因, 主要是小规格海 参苗爬行能力较弱, 采用这种方式洒落到泥沙质池底的海参苗在泥沙中爬行较为艰难, 很 难自行爬行到附着基上, 会被池底的泥沙埋没, 导致因缺乏饵料摄食或受底质不利因素影 响而死亡。 0003 目前急需一种行之有效的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式, 以提高小 规格海参苗的。

7、投放成活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解决海参池塘养殖生产中小规格苗种投放后成活率低的问题, 提供一种 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格苗种投放方法。 0005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6 本发明所指方法是在海参池塘养殖池内投放小规格海参苗, 海参苗个体大小介于 150-300 头 / 斤之间, 将海参苗装入网袋中, 由潜水员将网袋直接投入池底参笼内或投放在 堆型附着基上。 0007 放入每个网袋的参苗重量不超过半斤, 并在网袋中放入一块直径 3cm 左右光滑鹅 卵石, 压住网袋防止漂浮。 0008 网袋使用两块边长 20cm 左右、 网孔直径 2-3mm、 大小相同。

8、的方形网片三边缝合制 成, 留一边开口作为参苗出入口。 0009 参苗从网袋中爬出后, 网袋继续放在养殖池中作为海参附着基, 直至每季海参收 获时人工捡拾出池。 0010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公开的应用于池塘海参养殖的小规 说 明 书 CN 102428882 A CN 102428883 A2/2 页 4 格苗种投放方法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 0011 1、 使用网袋装载小规格海参苗可直接投放在参笼里或附着基上, 参苗可从网袋中 自行爬出直接附着在参笼或附着基上, 防止常规方法中小规格参苗陷入池底底质中死亡的 现象。 0012 2、 采用此种方法投放的小规格参苗成活。

9、率可达到 80-90, 相比常规方法 30-50的投放成活率, 小规格参苗投放成活几率大幅度提高。 0013 3、 此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海参苗种个体大小不均匀情况下的投放, 可确保小规格海 参苗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本发明所指方法使用的网袋由大小相同的两块网片缝合成口袋状, 网片孔径 2-3mm, 每边边长 20cm 左右, 两块网片重合后缝合任意三条边成口袋状, 留一边开口作为参 苗出入口。整个放苗过程由至少 2 位操作工完成, 一人在养殖池内行船运送参苗, 并将不多 于半斤的海参苗装入每个网袋, 将网袋递给水中的潜水员, 由潜水员将网袋直接投入池底 参笼内或投放在堆型附着基上,。

10、 任由海参苗自行爬出网袋, 网袋继续放在养殖池中作为海 参附着基, 直至每季海参收获时人工捡拾出池。该方法最适合于个体大小介于 150-300 头 / 斤之间的海参苗的投放, 个体大于 150 头 / 斤的海参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001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 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将不 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 最宽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428882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