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376703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02472.6

申请日:

2011.12.07

公开号:

CN102430102A

公开日:

2012.05.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9/16申请公布日:201205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日:2011120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K9/16; A61K47/36; A61P9/10; A61P25/02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哈药集团中药二厂

发明人:

郑玥; 杨满辉; 王英新; 裴福成; 刘景国; 李宏亮; 李文军; 广鸿雁; 肇静静

地址:

15007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机场路24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韩末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是要解决现有的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制剂不稳定,携带和服用不方便的问题。方法:一、取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和大枣混合,得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水浸泡,煎煮,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2的药液;二、取糊精,加入水,加热至溶解,与药液混匀,再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混合物;三、将混合物喷雾干燥,得喷干粉,向喷干粉中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干法制粒,即完成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本发明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保证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使携带及服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按 以下步骤进行 : 一、 取 30 份黄芪、 30 份桂枝、 30 份白芍、 60 份生姜和 67 份大枣混合, 得混合 物, 向混合物中加水浸泡 20 ~ 40min, 然后煎煮两次, 每次煎煮 1.5h, 合并煎液, 过滤, 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6 ~ 1.12 的药液 ; 二、 取 67 份糊精, 加入糊精质量 1 ~ 5 倍的水, 加热 至溶解, 然后与步骤一的药液混匀, 再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 1.14 ~ 1.16 的混合物 ; 三、 将步 骤二的混合物喷雾干燥, 入塔风温 130 ~ 160℃, 加料速度 140 ~ 160mL/min, 得喷干粉, 然 后向喷干粉中加入硬脂酸镁, 混匀, 干法制粒, 即完成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 ; 步骤一中 水的体积是混合物体积的 11 ~ 13 倍 ; 步骤三中硬脂酸镁的质量为喷干粉质量的 0.2%~ 0.3%。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向 混合物中加水浸泡 30min。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一 中水的体积是混合物体积的 12 倍。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滤 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9 的药液。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加 入糊精体积 3 倍的水。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再 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 1.15 的混合物。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入 塔风温 140 ~ 150℃。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加 料速度 150mL/min。

说明书


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张仲景的 《金匮要略 .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中的 “黄芪桂枝五物汤” , 由黄芪、 芍 药、 桂枝、 生姜和大枣五味中药组成。益气温经, 和血通痹, 用于血痹。症见肌肤麻木不仁, 恶风, 易汗出, 舌淡苔白, 脉微涩而紧 ; 中风后遗症、 末梢神经炎等证属营卫不足, 邪客血脉。 而且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恋邪, 桂枝得黄芪散邪而不伤正。更臣以酸辛之芍药, 养血和血, 敛阴和营。桂枝与芍药相配, 疏散外风, 调和营卫 ; 黄芪与芍药相配, 气血并补, 滋养肌肤。 生姜辛温散表, 助桂枝以疏散外邪 ; 大枣甘温补虚, 助黄芪、 芍药益气养血。且生姜、 大枣相 伍, 亦可和营卫, 调诸药, 故佐使。 诸药配伍, 温复卫阳, 疏散风寒, 通畅血行, 祛邪扶正, 可使 风寒散, 阳气复, 血痹通, 诸症自愈。
     但是,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制剂不稳定, 携带和服用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制剂不稳定, 携带和服用不方便的问 题, 提供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 : 一、 取 30 份黄芪、 30 份 桂枝、 30 份白芍、 60 份生姜和 67 份大枣混合, 得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加水浸泡 20 ~ 40min, 然后煎煮两次, 每次煎煮 1.5h, 合并煎液, 过滤,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6 ~ 1.12 的药 液; 二、 取 67 份糊精, 加入糊精质量 1 ~ 5 倍的水, 加热至溶解, 然后与步骤一的药液混匀, 再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 1.14 ~ 1.16 的混合物 ; 三、 将步骤二的混合物喷雾干燥, 入塔风温 130 ~ 160℃, 加料速度 140 ~ 160mL/min, 得喷干粉, 然后向喷干粉中加入硬脂酸镁, 混匀, 干法制粒, 即完成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 ; 步骤一中水的体积是混合物体积的 11 ~ 13 倍; 步骤三中硬脂酸镁的质量为喷干粉质量的 0.2%~ 0.3%。
     本发明为了保证给药途径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 我们将原方 ( 黄芪桂枝五物汤 ) 开发成一现代口服固体制剂, 该制剂用法为 : “开水冲服, 一日三次” , 该制剂日服生药量及 一次服用生药量与均无改变 ; 同时, 为了保证本品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基本一致, 我们将处 方药材加水煎煮, 取煎液制成一现代口服固体制剂。这样既保证了本品生产工艺与传统工 艺基本一致, 又保证了给药途径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 日服生药量及一次服用生药量均无 改变。从而, 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 保证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使携带及 服用方便。
     本发明制剂的引湿性较强, 采用冷冻干燥成型性较差, 不易干燥, 干燥周期较长, 干燥后易萎缩 ; 低温烘干则难以干燥, 且干燥周期过长。 本发明采用加入少量辅料后进行喷 雾干燥, 解决了制剂的引湿性问题, 喷干的药粉含水量低, 引湿性低 ; 在制粒过程中加入适 量硬脂酸镁, 药粉不粘滚轴, 制粒效果好。
     本发明的原方历史悠久, 并且古代医学名家对本方研究较多, 评价较高 ; 现代临床 文献研究表明, 本方应用广泛, 对血痹引起的各种疾病疗效显著 ; 同时, 本方暂无相关的产 品上市。本发明利用现代技术将 “黄芪桂枝五物汤” 开发成一现代制剂, 传承经典, 改进创 新, 保证生产的药品质量稳定、 可控, 更好地发掘祖国医药的伟大价值, 为广大血痹症患者 服务, 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 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 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 : 本实施方式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 : 一、 取 30 份黄芪、 30 份桂枝、 30 份白芍、 60 份生姜和 67 份大枣混合, 得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 加水浸泡 20 ~ 40min, 然后煎煮两次, 每次煎煮 1.5h, 合并煎液, 过滤,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为 1.06 ~ 1.12 的药液 ; 二、 取 67 份糊精, 加入糊精质量 1 ~ 5 倍的水, 加热至溶解, 然后与 步骤一的药液混匀, 再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 1.14 ~ 1.16 的混合物 ; 三、 将步骤二的混合物 喷雾干燥, 入塔风温 130 ~ 160℃, 加料速度 140 ~ 160mL/min, 得喷干粉, 然后向喷干粉中 加入硬脂酸镁, 混匀, 干法制粒, 即完成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 ; 步骤一中水的体积是混 合物体积的 11 ~ 13 倍 ; 步骤三中硬脂酸镁的质量为喷干粉质量的 0.2%~ 0.3%。 本实施方式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 保证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使携带及服用方便。
     本实施方式制剂的引湿性较强, 采用冷冻干燥成型性较差, 不易干燥, 干燥周期较 长, 干燥后易萎缩 ; 低温烘干则难以干燥, 且干燥周期过长。本实施方式采用加入少量辅料 后进行喷雾干燥, 解决了制剂的引湿性问题, 喷干的药粉含水量低, 引湿性低 ; 在制粒过程 中加入适量硬脂酸镁, 药粉不粘滚轴, 制粒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二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 : 步骤一中向混合物中 加水浸泡 30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 : 步骤一中水的体 积是混合物体积的 12 倍。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 : 步骤一中滤 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9 的药液。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 : 步骤二中加 入糊精体积 3 倍的水。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 : 步骤二中再 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 1.15 的混合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 : 步骤三中入 塔风温 140 ~ 15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 : 步骤三中加 料速度 150mL/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 : 本实施方式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 : 一、 取 300g 黄芪、 300g 桂枝、 300g 白芍、 600g 生姜和 670g 大枣混合, 得混合物, 向混合物
     中加水浸泡 30min, 然后煎煮两次, 每次煎煮 1.5h, 合并煎液, 过滤,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9 的药液 ; 二、 取 670g 糊精, 加入糊精质量 3 倍的水, 加热至溶解, 然后与步骤一的药液 混匀, 再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 1.15 的混合物 ; 三、 将步骤二的混合物喷雾干燥, 入塔风温 140℃, 加料速度 150mL/min, 得喷干粉, 然后向喷干粉中加入硬脂酸镁, 混匀, 干法制粒, 即 完成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 ; 步骤一中水的体积是混合物体积的 12 倍 ; 步骤三中硬脂酸 镁的质量为喷干粉质量的 0.25%。
     本实施方式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 保证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使携带及服用方便。
     本实施方式采用加入少量辅料后进行喷雾干燥, 解决了制剂的引湿性问题, 喷干 的药粉含水量低, 引湿性低 ; 在制粒过程中加入适量硬脂酸镁, 药粉不粘滚轴, 制粒效果好。5

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3010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2 CN 102430102 A *CN102430102A* (21)申请号 201110402472.6 (22)申请日 2011.12.07 A61K 36/9068(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K 47/36(2006.01) A61P 9/10(2006.01) A61P 25/02(2006.01) (71)申请人 哈药集团中药二厂 地址 15007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机场 路 243 号 (72)发明人 郑玥 杨满辉 王英新 裴福成 刘景国 李宏亮 李文。

2、军 广鸿雁 肇静静 (74)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 务所 23109 代理人 韩末洙 (54) 发明名称 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涉及一 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是要解决现有 的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制剂不稳定, 携带和服用不 方便的问题。方法 : 一、 取黄芪、 桂枝、 白芍、 生姜 和大枣混合, 得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加水浸泡, 煎 煮, 过滤,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6 1.12 的 药液 ; 二、 取糊精, 加入水, 加热至溶解, 与药液混 匀, 再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 1.14 1.16 的混合 物 ; 三。

3、、 将混合物喷雾干燥, 得喷干粉, 向喷干粉 中加入硬脂酸镁, 混匀, 干法制粒, 即完成黄芪桂 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本发明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 物制剂的有效成分, 保证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使 携带及服用方便。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CN 102430104 A1/1 页 2 1. 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按 以下步骤进行 : 一、 取 30 份黄芪、 30 份桂枝、 30 份白芍、 60 份生姜和 67 份大枣混合, 得混合 物, 向混合物中加水浸。

4、泡 20 40min, 然后煎煮两次, 每次煎煮 1.5h, 合并煎液, 过滤, 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2的药液 ; 二、 取67份糊精, 加入糊精质量15倍的水, 加热 至溶解, 然后与步骤一的药液混匀, 再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混合物 ; 三、 将步 骤二的混合物喷雾干燥, 入塔风温 130 160, 加料速度 140 160mL/min, 得喷干粉, 然 后向喷干粉中加入硬脂酸镁, 混匀, 干法制粒, 即完成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 ; 步骤一中 水的体积是混合物体积的 11 13 倍 ; 步骤三中硬脂酸镁的质量为喷干粉质量的 0.2 0.3。 2. 根据权利要。

5、求 1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向 混合物中加水浸泡 30min。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一 中水的体积是混合物体积的 12 倍。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滤 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9 的药液。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加 入糊精体积 3 倍的水。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再 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 1.15 的混合物。 7.。

6、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入 塔风温 140 150。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加 料速度 150mL/min。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30102 A CN 102430104 A1/3 页 3 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张仲景的 金匮要略 .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中的 “黄芪桂枝五物汤” , 由黄芪、 芍 药、 桂枝、 生姜和大枣五味中药组成。益气温经, 和血通痹, 用于血痹。症见肌。

7、肤麻木不仁, 恶风, 易汗出, 舌淡苔白, 脉微涩而紧 ; 中风后遗症、 末梢神经炎等证属营卫不足, 邪客血脉。 而且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恋邪, 桂枝得黄芪散邪而不伤正。更臣以酸辛之芍药, 养血和血, 敛阴和营。桂枝与芍药相配, 疏散外风, 调和营卫 ; 黄芪与芍药相配, 气血并补, 滋养肌肤。 生姜辛温散表, 助桂枝以疏散外邪 ; 大枣甘温补虚, 助黄芪、 芍药益气养血。且生姜、 大枣相 伍, 亦可和营卫, 调诸药, 故佐使。 诸药配伍, 温复卫阳, 疏散风寒, 通畅血行, 祛邪扶正, 可使 风寒散, 阳气复, 血痹通, 诸症自愈。 0003 但是,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制剂不稳定, 携带和服用也。

8、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制剂不稳定, 携带和服用不方便的问 题, 提供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 : 一、 取 30 份黄芪、 30 份 桂枝、 30 份白芍、 60 份生姜和 67 份大枣混合, 得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加水浸泡 20 40min, 然后煎煮两次, 每次煎煮 1.5h, 合并煎液, 过滤,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6 1.12 的药 液 ; 二、 取 67 份糊精, 加入糊精质量 1 5 倍的水, 加热至溶解, 然后与步骤一的药液混匀, 再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 1.1。

9、4 1.16 的混合物 ; 三、 将步骤二的混合物喷雾干燥, 入塔风温 130 160, 加料速度 140 160mL/min, 得喷干粉, 然后向喷干粉中加入硬脂酸镁, 混匀, 干法制粒, 即完成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 ; 步骤一中水的体积是混合物体积的 11 13 倍 ; 步骤三中硬脂酸镁的质量为喷干粉质量的 0.2 0.3。 0006 本发明为了保证给药途径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 我们将原方 ( 黄芪桂枝五物汤 ) 开发成一现代口服固体制剂, 该制剂用法为 :“开水冲服, 一日三次” , 该制剂日服生药量及 一次服用生药量与均无改变 ; 同时, 为了保证本品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基本一致, 我。

10、们将处 方药材加水煎煮, 取煎液制成一现代口服固体制剂。这样既保证了本品生产工艺与传统工 艺基本一致, 又保证了给药途径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 日服生药量及一次服用生药量均无 改变。从而, 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 保证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使携带及 服用方便。 0007 本发明制剂的引湿性较强, 采用冷冻干燥成型性较差, 不易干燥, 干燥周期较长, 干燥后易萎缩 ; 低温烘干则难以干燥, 且干燥周期过长。 本发明采用加入少量辅料后进行喷 雾干燥, 解决了制剂的引湿性问题, 喷干的药粉含水量低, 引湿性低 ; 在制粒过程中加入适 量硬脂酸镁, 药粉不粘滚轴, 制粒效果好。 说 明 书。

11、 CN 102430102 A CN 102430104 A2/3 页 4 0008 本发明的原方历史悠久, 并且古代医学名家对本方研究较多, 评价较高 ; 现代临床 文献研究表明, 本方应用广泛, 对血痹引起的各种疾病疗效显著 ; 同时, 本方暂无相关的产 品上市。本发明利用现代技术将 “黄芪桂枝五物汤” 开发成一现代制剂, 传承经典, 改进创 新, 保证生产的药品质量稳定、 可控, 更好地发掘祖国医药的伟大价值, 为广大血痹症患者 服务, 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 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 任意组合。 0010 具体实施方。

12、式一 : 本实施方式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 : 一、 取 30 份黄芪、 30 份桂枝、 30 份白芍、 60 份生姜和 67 份大枣混合, 得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 加水浸泡2040min, 然后煎煮两次, 每次煎煮1.5h, 合并煎液, 过滤,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为 1.06 1.12 的药液 ; 二、 取 67 份糊精, 加入糊精质量 1 5 倍的水, 加热至溶解, 然后与 步骤一的药液混匀, 再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 1.14 1.16 的混合物 ; 三、 将步骤二的混合物 喷雾干燥, 入塔风温 130 160, 加料速度 140 160mL/min, 得喷干粉, 然。

13、后向喷干粉中 加入硬脂酸镁, 混匀, 干法制粒, 即完成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 ; 步骤一中水的体积是混 合物体积的 11 13 倍 ; 步骤三中硬脂酸镁的质量为喷干粉质量的 0.2 0.3。 0011 本实施方式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 保证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使携带及服用方便。 0012 本实施方式制剂的引湿性较强, 采用冷冻干燥成型性较差, 不易干燥, 干燥周期较 长, 干燥后易萎缩 ; 低温烘干则难以干燥, 且干燥周期过长。本实施方式采用加入少量辅料 后进行喷雾干燥, 解决了制剂的引湿性问题, 喷干的药粉含水量低, 引湿性低 ; 在制粒过程 中加入适量硬脂酸镁, 药粉不粘。

14、滚轴, 制粒效果好。 0013 具体实施方式二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 : 步骤一中向混合物中 加水浸泡 30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4 具体实施方式三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 : 步骤一中水的体 积是混合物体积的 12 倍。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15 具体实施方式四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 : 步骤一中滤 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9 的药液。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0016 具体实施方式五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 : 步骤二中加 入糊精体积 3 倍的水。其它与具体。

15、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0017 具体实施方式六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 : 步骤二中再 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 1.15 的混合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0018 具体实施方式七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 : 步骤三中入 塔风温 140 15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0019 具体实施方式八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 : 步骤三中加 料速度 150mL/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0020 具体实施方式九 : 本实施方式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 : 一、 取 30。

16、0g 黄芪、 300g 桂枝、 300g 白芍、 600g 生姜和 670g 大枣混合, 得混合物, 向混合物 说 明 书 CN 102430102 A CN 102430104 A3/3 页 5 中加水浸泡 30min, 然后煎煮两次, 每次煎煮 1.5h, 合并煎液, 过滤,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9 的药液 ; 二、 取 670g 糊精, 加入糊精质量 3 倍的水, 加热至溶解, 然后与步骤一的药液 混匀, 再加水得到相对密度为 1.15 的混合物 ; 三、 将步骤二的混合物喷雾干燥, 入塔风温 140, 加料速度 150mL/min, 得喷干粉, 然后向喷干粉中加入硬脂酸镁, 混匀, 干法制粒, 即 完成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 ; 步骤一中水的体积是混合物体积的 12 倍 ; 步骤三中硬脂酸 镁的质量为喷干粉质量的 0.25。 0021 本实施方式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 保证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使携带及服用方便。 0022 本实施方式采用加入少量辅料后进行喷雾干燥, 解决了制剂的引湿性问题, 喷干 的药粉含水量低, 引湿性低 ; 在制粒过程中加入适量硬脂酸镁, 药粉不粘滚轴, 制粒效果好。 说 明 书 CN 102430102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