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37658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17246.5

申请日:

2011.12.14

公开号:

CN102430107A

公开日:

2012.05.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公布日:2012050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K9/16; A61P11/00; A61P1/00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钟跃平

发明人:

钟跃平

地址:

521000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后经村新村大路1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代理人:

袁周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冒冲剂,属于中药生产技术领域,该冲剂由麻黄100~200g、菊花50~100g、葛根100~200g、紫苏叶100~200g、桂枝100~150g、薄荷40~80g、干姜50~100g、连翘50~100g、甘草100~150g、陈皮100~150g、苦杏仁100~200g、桔梗100~150g和板蓝根50~100g组成,其制备方法是称取上述十三味原料,将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药渣与麻黄、菊花、葛根、桂枝、薄荷、干姜、连翘、甘草、苦杏仁、桔梗和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50的清膏,喷雾干燥,加入白糖和糊精等颗粒剂用辅料,混匀,以75%乙醇制粒,干燥后喷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混匀,即得;该冲剂服用方便,作用平稳,疗效确切,剂型稳定,质量可控且无毒副作用,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感冒冲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下列重量的组分组成 : 麻黄 100~200g、 菊花 50~100g、 葛根 100~200g、 紫苏叶 100~200g、 桂枝 100~150g、 薄荷 40~80g、 干姜 50~100g、 连翘 50~100g、 甘草 100~150g、 陈皮 100~150g、 苦杏仁 100~200g、 桔梗 100~150g、 板蓝根 50~100g。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感冒冲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下列重量的组分组成 : 麻黄 100g、 菊花 75g、 葛根 100g、 紫苏叶 150g、 桂枝 100g、 薄荷 40g、 干姜 50g、 连翘 100g、 甘草 100g、 陈皮 100g、 苦杏仁 100g、 桔梗 100g、 板蓝根 100g。
3: 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感冒冲剂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步骤 :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 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2~3 小时, 第 二次 1~2 小时, 第三次 0.5~ 1 小时, 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1.50 的清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辅料, 混匀, 以 75%乙醇制粒, 干燥 后喷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

说明书


一种感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感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 中药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 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 疗效好的特点, 故很受 人们青睐。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 风热型感冒、 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 (流行性感冒) 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 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风寒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 喷嚏、 咳嗽、 头痛等一般症状外, 还有畏寒、 低热、 无汗、 肌肉疼痛、 流清涕、 吐稀薄白色痰、 咽喉红肿疼痛、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苔薄白等特点, 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 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 风热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 流涕、 咳嗽、 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 还有发热重、 痰液粘稠呈黄色、 喉咙痛, 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 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便 秘等特点 ; 暑湿型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 发热、 口淡无味、 头痛、 头胀、 腹痛、 腹泻等症状。此 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 ; 时行感冒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 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 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 高热、 头痛、 怕冷、 寒战、 头痛剧烈、 全身酸 痛、 疲乏无力、 鼻塞、 流涕、 干咳、 胸痛、 恶心、 食欲不振, 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 力衰竭等症状 ; 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 : 高热、 说胡话、 昏迷、 抽搐, 有时能致人死命。因 此病极易传播, 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总之, 感冒病人应根据自身的病情特点选用不同的中 成药治疗, 否则会影响疗效, 延误病情。
     目前市场上治疗感冒的中药大量出现, 有些属于治标不治本, 有些使用价格比较 贵, 有些在应用过程中由于疗效不确切而中断使用, 有鉴于此, 研究一种服用方便, 作用平 稳, 疗效确切, 剂型稳定, 质量可控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感冒的纯中药制剂, 以满足广大患 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冒冲剂, 该冲剂作用平稳, 疗效确切, 剂型稳定, 可以 满足患者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感冒冲剂, 由下列重量的组分组成 : 麻黄 100~200g、 菊花 50~100g、 葛根 100~200g、 紫苏叶 100~200g、 桂枝 100~150g、 薄荷 40~80g、 干姜 50~100g、 连翘 50~100g、 甘草 100~150g、 陈皮 100~150g、 苦杏仁 100~200g、 桔梗 100~150g、 板蓝根 50~100g ; 其优选配方为 : 麻黄 100g、 菊花 75g、 葛根 100g、 紫苏叶 150g、 桂枝 100g、 薄荷 40g、 干姜 50g、 连翘 100g、 甘草 100g、 陈皮 100g、 苦杏仁 100g、 桔梗 100g、 板蓝根 100g。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2~3 小时, 第二次 1~2 小时, 第三次 0.5~ 1 小时, 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1.50 的清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等颗粒剂用辅料, 混匀, 以 75%乙 醇制粒, 干燥后喷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的冲剂服用方便, 作用平稳, 疗效确切, 剂型稳定, 质量可控且无毒副作用, 可以 满足患者的需求。
     该中药的用法用量为口服, 一次 1 袋, 一日 3 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 并 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1 麻黄 100g、 菊花 50g、 葛根 100g、 紫苏叶 100g、 桂枝 100g、 薄荷 40g、 干姜 50g、 连翘 50g、 甘草 100g、 陈皮 100g、 苦杏仁 100g、 桔梗 100g、 板蓝根 50g ;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 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2 小时, 第二 次 1 小时, 第三次 0.5 小时, 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的清 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等颗粒剂用辅料, 混匀, 以 75%乙醇制粒, 干燥后喷 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 实施例 2 麻黄 200g、 菊花 100g、 葛根 200g、 紫苏叶 200g、 桂枝 150g、 薄荷 80g、 干姜 100g、 连翘 100g、 甘草 150g、 陈皮 150g、 苦杏仁 200g、 桔梗 150g、 板蓝根 100g ;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 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3 小时, 第二 次 2 小时, 第三次 1 小时, 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50 的清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等颗粒剂用辅料, 混匀, 以 75%乙醇制粒, 干燥后喷入 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
     实施例 3 麻黄 150g、 菊花 75g、 葛根 150g、 紫苏叶 150g、 桂枝 125g、 薄荷 60g、 干姜 75g、 连翘 75g、 甘草 125g、 陈皮 125g、 苦杏仁 150g、 桔梗 125g、 板蓝根 75g ;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 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2.5 小时, 第 二次 1.5 小时, 第三次 0.5 小时, 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40 的清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等颗粒剂用辅料, 混匀, 以 75%乙醇制粒, 干燥 后喷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
     实施例 4 麻黄 100g、 菊花 50g、 葛根 100g、 紫苏叶 100g、 桂枝 150g、 薄荷 40g、 干姜 100g、 连翘 100g、 甘草 150g、 陈皮 150g、 苦杏仁 200g、 桔梗 150g、 板蓝根 100g ;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 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2 小时, 第二 次 1 小时, 第三次 0.5 小时, 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5 的清 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等颗粒剂用辅料, 混匀, 以 75%乙醇制粒, 干燥后喷 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
     实施例 5 麻黄 100g、 菊花 75g、 葛根 100g、 紫苏叶 150g、 桂枝 100g、 薄荷 80g、 干姜 100g、 连翘 100g、 甘草 100g、 陈皮 100g、 苦杏仁 100g、 桔梗 100g、 板蓝根 100g。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3 小时, 第 二次 2 小时, 第三次 1 小时, 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50 的清 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等颗粒剂用辅料, 混匀, 以 75%乙醇制粒, 干燥后喷 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5

一种感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感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感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感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感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3010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2 CN 102430107 A *CN102430107A* (21)申请号 201110417246.5 (22)申请日 2011.12.14 A61K 36/9068(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P 11/00(2006.01) A61P 1/00(2006.01) (71)申请人 钟跃平 地址 521000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后 经村新村大路 14 号 (72)发明人 钟跃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44228 代理人 袁周珠 (。

2、54) 发明名称 一种感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冒冲剂, 属于中药生产技 术领域, 该冲剂由麻黄 100200g、 菊花 50100g、 葛根100200g、 紫苏叶100200g、 桂枝100150g、 薄荷 4080g、 干姜 50100g、 连翘 50100g、 甘草 100150g、 陈皮 100150g、 苦杏仁 100200g、 桔梗 100150g 和板蓝根 50100g 组成, 其制备方法是 称取上述十三味原料, 将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 油, 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 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和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3、 合 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1.50 的清膏, 喷雾干燥, 加入白糖和糊精等 颗粒剂用辅料, 混匀, 以 75乙醇制粒, 干燥后喷 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 ; 该冲剂服用方 便, 作用平稳, 疗效确切, 剂型稳定, 质量可控且无 毒副作用, 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CN 102430109 A1/1 页 2 1. 一种感冒冲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下列重量的组分组成 : 麻黄 100200g、 菊花 50100g、 葛根 1002。

4、00g、 紫苏叶 100200g、 桂枝 100150g、 薄荷 4080g、 干姜50100g、 连翘50100g、 甘草100150g、 陈皮100150g、 苦杏仁100200g、 桔梗 100150g、 板蓝根 50100g。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感冒冲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下列重量的组分组成 : 麻黄100g、 菊花75g、 葛根100g、 紫苏叶150g、 桂枝100g、 薄荷40g、 干姜50g、 连翘100g、 甘草 100g、 陈皮 100g、 苦杏仁 100g、 桔梗 100g、 板蓝根 100g。 3. 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感冒冲剂的方。

5、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步骤 :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 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23 小时, 第 二次 12 小时, 第三次 0.5 1 小时, 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1.50 的清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辅料, 混匀, 以 75乙醇制粒, 干燥 后喷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30107 A CN 102430109 A1/3 页 3 一种感冒冲剂及其制备。

6、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感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 中药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 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 疗效好的特点, 故很受 人们青睐。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 风热型感冒、 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 (流行性感冒) 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 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风寒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 喷嚏、 咳嗽、 头痛等一般症状外, 还有畏寒、 低热、 无汗、 肌肉疼痛、 流清涕、 吐稀薄白色痰、 咽喉红肿疼痛、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苔薄白等特点, 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 大被子才觉得。

7、舒服点 ; 风热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 流涕、 咳嗽、 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 还有发热重、 痰液粘稠呈黄色、 喉咙痛, 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 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便 秘等特点 ; 暑湿型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 发热、 口淡无味、 头痛、 头胀、 腹痛、 腹泻等症状。此 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 ; 时行感冒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 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 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 高热、 头痛、 怕冷、 寒战、 头痛剧烈、 全身酸 痛、 疲乏无力、 鼻塞、 流涕、 干咳、 胸痛、 恶心、 食欲不振, 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 力衰竭等症状 ; 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

8、现为 : 高热、 说胡话、 昏迷、 抽搐, 有时能致人死命。因 此病极易传播, 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总之, 感冒病人应根据自身的病情特点选用不同的中 成药治疗, 否则会影响疗效, 延误病情。 0003 目前市场上治疗感冒的中药大量出现, 有些属于治标不治本, 有些使用价格比较 贵, 有些在应用过程中由于疗效不确切而中断使用, 有鉴于此, 研究一种服用方便, 作用平 稳, 疗效确切, 剂型稳定, 质量可控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感冒的纯中药制剂, 以满足广大患 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冒冲剂, 该冲剂作用平稳, 疗效确切, 剂型稳定, 可以 满足患者的需求。 0005。

9、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感冒冲剂, 由下列重量的组分组成 : 麻黄 100200g、 菊花 50100g、 葛根 100200g、 紫苏叶 100200g、 桂枝 100150g、 薄荷 4080g、 干姜50100g、 连翘50100g、 甘草100150g、 陈皮100150g、 苦杏仁100200g、 桔梗 100150g、 板蓝根 50100g ; 其优选配方为 : 麻黄100g、 菊花75g、 葛根100g、 紫苏叶150g、 桂枝100g、 薄荷40g、 干姜50g、 连翘100g、 甘草 100g、 陈皮 100g、 苦杏仁 100g、 桔梗 10。

10、0g、 板蓝根 100g。 0006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说 明 书 CN 102430107 A CN 102430109 A2/3 页 4 葛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23 小时, 第二次 12 小时, 第三次 0.5 1 小时, 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1.50 的清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等颗粒剂用辅料, 混匀, 以 75乙 醇制粒, 干燥后喷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 0007 本发明相对于现。

11、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的冲剂服用方便, 作用平稳, 疗效确切, 剂型稳定, 质量可控且无毒副作用, 可以 满足患者的需求。 0008 该中药的用法用量为口服, 一次 1 袋, 一日 3 次。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 并 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0 实施例 1 麻黄 100g、 菊花 50g、 葛根 100g、 紫苏叶 100g、 桂枝 100g、 薄荷 40g、 干姜 50g、 连翘 50g、 甘草 100g、 陈皮 100g、 苦杏仁 100g、 桔梗 100g、 板蓝根 50g ;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

12、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 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2 小时, 第二 次 1 小时, 第三次 0.5 小时, 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的清 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等颗粒剂用辅料, 混匀, 以 75乙醇制粒, 干燥后喷 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 0011 实施例 2 麻黄 200g、 菊花 100g、 葛根 200g、 紫苏叶 200g、 桂枝 150g、 薄荷 80g、 干姜 100g、 连翘 100g、 甘草 150g、。

13、 陈皮 150g、 苦杏仁 200g、 桔梗 150g、 板蓝根 100g ;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 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3 小时, 第二 次 2小时, 第三次1小时, 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0的清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等颗粒剂用辅料, 混匀, 以 75乙醇制粒, 干燥后喷入 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 0012 实施例 3 麻黄 150g、 菊花 75g、 葛根 150g、 紫苏叶 150g、 。

14、桂枝 125g、 薄荷 60g、 干姜 75g、 连翘 75g、 甘草 125g、 陈皮 125g、 苦杏仁 150g、 桔梗 125g、 板蓝根 75g ;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 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2.5 小时, 第 二次 1.5 小时, 第三次 0.5 小时, 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40 的清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等颗粒剂用辅料, 混匀, 以 75乙醇制粒, 干燥 后喷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

15、即得。 0013 实施例 4 麻黄 100g、 菊花 50g、 葛根 100g、 紫苏叶 100g、 桂枝 150g、 薄荷 40g、 干姜 100g、 连翘 100g、 甘草 150g、 陈皮 150g、 苦杏仁 200g、 桔梗 150g、 板蓝根 100g ; 说 明 书 CN 102430107 A CN 102430109 A3/3 页 5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 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2 小时, 第二 次 1 小时, 第三次 0.5 小时, 合并三。

16、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5 的清 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等颗粒剂用辅料, 混匀, 以 75乙醇制粒, 干燥后喷 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 0014 实施例 5 麻黄 100g、 菊花 75g、 葛根 100g、 紫苏叶 150g、 桂枝 100g、 薄荷 80g、 干姜 100g、 连翘 100g、 甘草 100g、 陈皮 100g、 苦杏仁 100g、 桔梗 100g、 板蓝根 100g。 0015 以上十三味, 紫苏叶和陈皮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备用, 提取后的药渣与麻黄、 菊花、 葛根、 桂枝、 薄荷、 干姜、 连翘、 甘草、 苦杏仁、 桔梗、 板蓝根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3 小时, 第 二次 2 小时, 第三次 1 小时, 合并三次煎煮的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50 的清 膏, 喷雾干燥, 按常规量加入白糖和糊精等颗粒剂用辅料, 混匀, 以 75乙醇制粒, 干燥后喷 入提取出来得挥发油, 混匀, 即得。 说 明 书 CN 102430107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